浅谈陶渊明的人格与诗品
摘要:入世与出世,仕与隐,高雅与凡俗,儒家与道家,
树海读书阁,我们在承认陶潜作为隐逸者的同时,也要看到他强烈的入世精神,在承认其道家精神的同时,也承认他的儒家思想,
金门读书阁,在承认他作为士人精英文化的高雅时,也承认他的普通人的通俗精神,于是,出现了这种种下的陶公的人格分裂。
关键词:矛盾,人格,诗品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陶渊明既有着大济天下的政治抱负,又有着归园田居的隐士情怀;原本该以老庄的道家面目出现,却不时的引用着儒家的经典;有着官场为俗隐为雅的觉悟,却始终徘徊在仕途的门外不忍离去。如此的矛盾,也造就了其人格与诗品分裂的必然,当然,谈其分裂,
精彩读书阁,纯粹是褒义。
一、人格分裂之仕隐之间
陶公在五十岁左右的时候,作了一首诗,叫做《杂诗十二首》,在其五中写道:
忆我少壮时,
树海读书阁,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
树海读书阁,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孔子读书阁。
气力渐衰损,
孔子读书阁,转觉日不如。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不难看出,其中的一二两句,已经暴露了陶公心底的秘密,你看那“猛志逸四海”,其志向远大可窥见一斑,只是,他的仕不同于隐,开头就已提出,这首诗,是陶公于老来之时而作,换句话来说,就是,当时,他已经归隐,而在归隐期间还眷恋着仕途,是不同诸葛孔明以及谢安的隐逸而出世的。我们只知,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安详,却不曾看到其“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的”痛苦无奈和夜夜无眠的悲哀。
或许你会问了,既然有如此抱负,何苦最后选择归隐?如果你认为归隐只是“锄禾耕田以”及和一帮村民们“共话桑麻,”那你就错了。你看他在那《感仕不遇赋》中写道,何旷世之无才,罕无路之不涩,原因是有旷世才华而不被重用,那么想着归隐田园也是无可厚非的了。不过,陶公始终是在那里纠结着呢,就是归隐,他也是想着要有所成就的。你看他说,
爱看读书阁,“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这”样,就将仕隐之间的矛盾暂时解决了,也使心理上找到了一点平衡感。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的一点是,陶潜出生于的家庭背景是没落了的士族,
修身读书阁,所以继其祖父陶侃后,基本已经没有响亮的名字出现了,
铭华读书阁,要不是出了陶渊明这么一号人物,
华闻读书阁,这一支脉怕是少有人问津了的。
因此看来,陶公的归隐也算是归本溯源了。但是,你想啊,谁不想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毕竟,清高是要清高的资本的,食不果腹时候还是温饱问题比较重要吧,
树海读书阁?有了面包你才想着要水仙花,谁会傻到守着一朵花饿死?因此,陶公在《饮酒十二首》里回顾说,“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可见,在入世之前本就是已在田园之间了,(现在想来,用一个“归”字来定位陶潜的隐居也算是前后一致了的),而投耒去学仕反倒是成了一种不自然的违背自己本性的生活。
这让我不得不慨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或许你根本就不喜欢你现在的职业,但因为家庭,机遇或者是市场需求等因素,最后造成了你的转行,乃至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
金霏读书阁。其中,本就透着无奈。好似,陶潜,在人格分裂之间不断的纠结,寻找突破点,却还是会被客观的现实因素所阻碍着。于是矛盾着矛盾着,
树海读书阁,以一首首表达自己心情和慨叹着世事世人的诗来慰藉自己这一生的转型转性。
二、人格分裂之儒道情结
陶潜有《饮酒二十首》,其中的第十六首这样写道: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看来,少年时代的陶公对儒家的文化和思想就很是关注爱好研读了的,也难怪在后来的作品中大量引用了儒学的经典。但是,
树海读书阁,在多数人的印象中,陶潜是自然隐逸风格的代表人物,理应有着老庄般心外无物的道家思想的,这不是显得很是奇怪和矛盾吗?再者,从当时儒学解体道家兴盛的社会背景来看,陶公的立场和为儒学鸣不平的态度是很让人难以捉摸的。如果说他尊崇道家是人尽皆知的,那对儒家的推崇则是出自自身真的喜好欣赏了。清人钟秀说:“有晋一代,知尊孔子者,元亮一人而已”,钱志熙先生也表示:&ldquo,
华闻读书阁;陶渊明所追求的正是真正的儒家精神,一种理想的境界,称之为道。”
你看那儒家与道家在陶潜人生思想中的复合,其实,有心人多半已经发现:这正应和了其仕隐之间的徘徊和矛盾。而这样的复合,很多人并未看清其本质,于是也便有了一些夸大陶其隐逸,消极一面的批判,我觉得是有失偏颇的。鲁迅先生曾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因”此,在论文或作评判时候客观公正,尽量不犯主观方面的毛病的要求是你我都该注意和避免的,
爱看读书阁。同样,在对陶渊明的人格和诗品的品论研究时候,
精彩读书阁,我们也应该秉承客观全面的原则。儒家和道家,截然不同的思想和代表人物,在陶公分裂的人格中得到复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吧?正好似,阴和阳本身的相生相克,可是契合时又是那样的美妙而胜过任一单个方面。世人多半认为,对立面不能合一,因而固步自封在狭隘的空间范畴内,
树海读书阁,而少有人懂得这一规律,
树海读书阁,看透这一现象,而这少许人就成其了伟大。
三、人格分裂之雅俗文化
雅?俗?对这两个字我向来是分不清楚、找不到其界限和区别的,
树海读书阁,于是不断地翻阅资料,偶尔间,看到陶潜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写道:
闲君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诗书郭宿好,林园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在陶公眼里,官场为俗,林园是雅,照理说,谁不想成为高雅之人,谁希望自己被贴上“俗的&rdquo,
金门读书阁;标签,他却不然,高雅时抒“林园无世情&rdquo,
宁静读书阁;,何等的清雅孤高,宁可置身林园之间也不想过问世俗官场之事。但他又随和至极,你看他说那“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好一个平易近人的陶渊明啊。只是这样的矛盾分裂,你或许看不太明白了人物的本性,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金霏读书阁?我们,不都有理性和感性的时候吗?你敢说自己的思想一直维持在一种状态吗?如果是的话,我想你可以遁入空门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陶潜只是个矛盾的有些明显和典型了的现代社会人们心理代表而已,既然是这样,我们又何须去追根溯源呢?
但,由于最初的雅俗之别,就已经把“义&rdquo,
广济读书阁;和“利&rdquo,
精彩读书阁;牵扯进去了。因此,
树海读书阁,后世在论雅俗之别时,义利态度成为一种很重要的衡量指标:重义之士,即为雅士;重利之人,即是俗人。这个相较于陶公的雅俗评判就很是露骨了。说雅说俗,
孔子读书阁,好像隐含着一种评价。雅,好像是高一等的,所谓“阳春白雪”者就是。俗,好像是低一等的,所谓“下里巴人”者就是。然而高一等的“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低一等的“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究竟是谁高谁低呢?谁又真能给出一个令所有人信服的定论呢?
对于陶渊明,历来评价不一,有褒扬,有贬低,有古人的看法亦有现代人的说法。你看:在李白心中“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在孟浩然心中“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在白居易心中“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而鲁迅先生则西欧那个陶潜一生的整体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陶渊明并不是浑身静穆,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单就这么一句话,就高度概括了陶公分裂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我不是古人,亦不是伟人,而我看陶公则完全只是出自自己的感觉和自我的认知了。在我看来,陶渊明很真,维纳斯的美是源于她的残缺,而陶公的真实则是因为他的矛盾了。我始终觉得,一个人是应该有感情有知觉有问题有缺点的,有时候拿不定主意,有时候失意,有时候彷徨不知所措,这样的情形才让人觉得那样的亲近,如果,一个人没有欢喜悲忧,冷冷冰冰,那还谈的上是个人吗?或许是人,但怕也只有圣人都做的到的了,既然称之为“圣人”,就不可能是一抓一大把的了吧?
参考文献
王瑶,中国文学:古代与现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
王瑶,陶渊明集,作家出版社,1956年初版
寿永明,中国文学名家欣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8
杨炎林,中国古代文学史纲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6
木斋、张爱东、郭淑云,中国古代诗人的仕隐情节,2000
相关的主题文章:
重逢童年往事 夏望 度寿(外二首) 闲话星期一 打油诗 夏雨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