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韬奋作品
邹韬奋(1895.11.5~1944.7.24),
中国卓越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原名邹恩润,乳名荫书,曾用名李晋卿。汉族,江西省余江县人。祖籍江西余江。出生在福建永安。先后就读于福州工业
大学、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南洋公学中院,1919年由南洋公学上院机电工程科转入上海圣约翰
大学文科。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
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
英雄模范之一。
1922年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
教育社任
编辑部主任,开始从事
教育和
编辑工作。1926年接任《
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
黑暗势力。
【
世界公园的瑞士】
记者此次到欧洲去,原是抱着
学习或观察的态度,并不含有娱乐的雅兴,所以号称
世界公园的瑞士,本不是我所注意的国家,但为路途经过之便,也到过该国的五个地方,在青山碧湖的环境中,惊叹“
世界公园”之名不虚传。因为全瑞士都是在碧绿中,除了房屋和石地外,全瑞士没有一亩地不是绿草如茵的,平常的
城市是一个或几个公园,瑞士全国便是一个公园;就是树荫和花草所陪衬烘托着的房屋,他们也
喜欢在墙角和窗上栽着或排着艳花绿草,房屋都是巧小玲珑,雅洁簇新的(因为人民自己时常油漆粉刷的,
农村中的房屋也都如此)。墙色有绿的,
精彩读书阁,有黄的,有青的,有紫的,隐约显露于树草花丛间,真是一幅美妙绝伦的图画,
金霏读书阁!
记记于八月十七日下午十二点
离开意大利的米兰,两点钟到了瑞士的齐亚索,
树海读书阁,便算进了“
世界公园”的境地。由此处起,便全是用着电气的火车(瑞士全国都用电气火车,非常洁净),
铭华读书阁,在火车上遇着的乘客也和在意大利境内所看见的“马虎”的
朋友们不同,衣服都特别的整洁,
精神也特别的抖擞,就是火车上的售卖员的衣冠态度也和‘马虎”派的迥异,这种划若鸿沟的现象,很令冷眼旁观的人感到惊讶。由此乘火车经过阿尔卑斯山(Alps)下的
世界有名的第二山洞(此为火车经过的山洞,工程艰难和山洞之长,列
世界第二),气候便好像由燥热的夏季立刻变为阴凉的
秋天。在意大利火车中所见的东一块荒地西一块荒地的景况,至此则两旁都密布着修得异常整齐的绿坡,赏心悦目,突入另一种境界了。所经各处,常在海平线三四十尺以上,空气的清新固无足怪,远观积雪绕云的阿尔卑斯山的山峰矗立,俯瞰平滑如镜的湖面映着青翠欲滴的山景,
爱看读书阁,无论何人看了,都要感觉到心醉的。我们到了琉森湖(LakeofLucerne)的开头处的小埠佛露哀伦(Fluelen),已在下午五点多钟,因打算第二天早晨弃火车而乘该处特备的小轮渡湖(须三小时才渡到琉森城,即该湖的一尽头),所以特在湖滨的一个旅馆里歇息了一夜。这个旅馆开窗见湖面山,设备得雅洁极了,但旅客却寥若晨星,大概也受了
世界经济恐慌的波及。
这段路本来可乘火车,
树海读书阁,但要游湖的,也可以用所买的火车连票,乘船渡湖,不过买火车票时须声明罢了。我们于十八日上午九时左右依计划离佛露哀伦,乘船渡湖。这轮船颇大,是专备湖里用的,设备很整洁,船面上一列一列的排了许多椅子备旅客坐。我们在船上遇着二三十个男女青年,自十二三岁至十七八岁,由一个
教师领导,大家背后都背着黄色帆布制的行囊,用皮带缚到胸前,手上都拿着一根手杖,这一班健美
快乐的孩子,真令人爱慕不止!他们乘一小段的水路后,便又在一个码头上岸去,大概又去爬山了。最可笑的是那位领导的教员谈话的声音姿态,完全像在课堂上教书的神气,又有些像演说的口气和态度,大概是他在课堂上养成的习惯。在沿途各站(在湖旁岸上沿途设有船站,也可说是码头),设备也很讲究,上船的游客渐多,大都是成双或带有幼年子女而来的。有三个五十来岁发已斑白的老妇人,也结队而来,背上也负着行囊,手上也拿着手杖,有两个眼上架着老花眼镜,有一个还拿着地图口讲指划,兴致不浅。这也可看出西人个人主义的极致,这类老太婆也许有她们的子女,但年纪大了各走各的路,和
中国的家族主义迥异,所以老太婆和老太婆便结了伴。这种现象,我后来越看越多了。
船上有一老者又把我们当作日本人,他大概有搜集各种邮票的嗜好,问我们有没有日本的邮票,结果他当然大失所望!
我们当天十二点三刻就乘船到了琉森城,这是瑞士硫森邦(瑞士系联邦制,有二十二邦)的最为游客所常到的一个
城市,
金霏读书阁,在以
美丽著名的琉森湖的末端。我们上岸略事游览,即于下午四点钟乘火车往瑞士苏黎世邦的最大的一个
城市(也名苏黎世,人口二十万余人),一小时左右即到。该城丝的出产仅次于法国的里昂,
树海读书阁,布匹和机械的生产很盛,是瑞士的主要的经济中心地点,同时也是由法国到东欧及由德国和北欧往意大利的交通要道。该处有苏黎世湖,我们到后仅能于晚间在湖滨略为赏鉴,于第二日早晨,我们这五个人的小小
旅行团便分散,除记者外,他们都到德国去。记者便独自一人,于上午十点零四分,提着一个衣箱和一个小皮包,乘火车向瑞士的首都伯尔尼进发,下午一点三十五分才到。在车站时,因向站上职员询问赴伯尔尼的月台(国外车站上的月台颇多,以号码为志),他劝我再等一小时有快车可乘,我正欲在沿途看看
村庄情形,故仍乘着慢车走。离了团体,
一个人独行之后,前后左右都是黄发碧眼儿了,
孔子读书阁。
团体
旅行和各人
旅行,各有利弊,其实在欧洲
旅行,有关于各国的西文指南可作游历的根据,只须言语可通,经济不发生问题(团体
旅行,有许多可省处),个人
旅行所得的经验只有比团体
旅行来得多。记者此次脱离团体后,即靠着一本英文的《瑞士指南》,并温习了几句问路及临时应付的法语,便独自一人带着《指南》,按着其中的说明和地图,东奔西窜着,倒也未曾做过怎样的“阿木林”。
记者到瑞士的首都伯尔尼后,已在八月十九日的下午,租定了一个旅馆后,决意在
离开瑞士之前,要把关于游历意大利所得的
印象和感想的通讯写完,免得文债积得太多,但因
精神疲顿已极,想略打瞌睡,不料步武猪八戒,一躺下去,竟不自觉地睡去了半天,夜里才用全部
时间来写通讯。二十日上午七点钟起身后继续写,才把《表面和里面──罗马和那不勒斯》一文写完付寄。关于瑞士,我已看了好几个地方,很想找一个在当地久居的
朋友谈谈,俾得和我所观察的参证参证,于是在九点后姑照所问得的
中国公使馆地址,去找找看有什么人可以谈谈,同时看看沿途的胜景。一跑跑了三小时,走了不少的山径,才找到挂着公使馆招牌的屋子。规模很小,尤妙的是公使一人之外,就只有秘书一人,阍人是他,书记是他,打字员也是他,号称一个公使馆,就只有这无独有偶的两个人(不过还有一个老妈子烧饭)!问原因说是经费窘迫(日本驻瑞的公使馆,
华闻读书阁,除公使外,有秘书及随员三人、打字员两人、顾问[瑞士人]一人及仆役等)。记者揿电铃后,出来开门的当然就是这位兼任阍人等等的秘书
先生,
孔子读书阁,他是一位在瑞士已有十三四年的苏州人,满口苏白,叫苦连天,
树海读书阁。我们一谈却谈了两小时之久,所得材料颇足供参考,当采入下篇通讯里。可是我却因此饿了一顿中餐。
八月二十一日下午乘两点二十分火车赴日内瓦;四点五十分到。在该处除又写了《离意大利后的杂感》一文外,所游的胜景以日内瓦湖为最美。但是这样美的瑞士,却也受到
世界经济恐慌的影响。其详当于下篇里再谈。
【走狗】
“走狗”这个名称。大家想来都是很耳熟的。说起“走”这件事,并不是狗独有,猪猡会走,自称“万物之灵”的人也会走,何以独有“走狗”特别以“走”闻名于世?飞禽走兽,飞是禽的本能;走是兽的本能;这原是很寻常的事实,并不含有褒贬的意昧。但是“走狗”的徽号,却没有人肯承认──虽则这个人的行为的的确确地是在表示着他是一位道地十足的走狗,换句话说,被人称为走狗,大概没有不认为是一件大不名誉的事情。你倘若很冒昧地对你的
朋友当面说“老兄是个走狗”,无疑地是得不到什么愉快的反应的。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玩狗是西洋
女子的一件很普遍的消遣的事情──这些
女子当然是属于有闲阶级的。
中国的“阔”
女子中也有很少数的染着这样的“洋气”。听说
中国某著名外交官的太大便极爱养狗,养了十几只小哈吧狗,她的丈夫贵为公使,有时和她出门带着秘书,一等秘书二等秘书三等秘书等等要很小心谨慎地替她抱狗,恭恭敬敬地待候着。但这在
中国,究竟寥寥可数,所以我们未曾做过著名外交家的骄贵太太的随从者,对于玩着狗的游戏,究竟不易得到“赏鉴”的机会。依记者“萍踪”所到,在英国看见太太小姐们拖着狗在公园里或小山上从容闲步的很多。我在伦敦有一处住宅的附近有一个很广大的
草原(HampsterdHeath),遇着星期日,在这里游行的男女老幼非常的多,你在这里可以看见许多妇女手里拖着一只小狗。有许多把拉狗的皮带解下,让狗
自由地随着。在这种地方,我才无意中仔细看出走狗的特色。你可常看到这种随着的小狗,它的主人可随便地带着它玩,无不如意。它的主人把一只皮球往前远抛,它就兴会淋漓地往前跑,拚命把那个皮球抓着衔回来给它的主人;它的主人再抛,它再跑,再拚命抓着球衔回来。有的没有带着皮球,只要拾着一根树枝,也可以这样抛着玩。这大
草原上有池塘,有的狗主人领着狗走进池边,把一根树枝抛在池里远处,呼唤着狗去衔回来,这狗也兴会淋漓地往小池里钻,拚命游泳过去,很吃力地把那根树枝衔回来,主人顾盼着取乐。至于这主人是怎样的人,平日干的什么事,叫它干的是什么事,有什么意义,有什么效果,在这疲于奔命的走狗,并没有什么分别,只要你豢养它,它就对你“唯命是听”。自号“万物之灵”的
人类里面的走狗,最大的特色,无疑地也是这个和狗“比美”的美德。其实“衣冠禽兽”的
人类中的“走狗”较真的走狗,还要胜一筹的,是真的走狗除非是疯狗,至多是供人玩玩,有的在
乡村里还能担负守夜的
责任,“衣冠禽兽”中的“走狗”却要帮着豢养他(或它)的主子无恶不作,越“忠实”越“兴会淋漓”就越糟糕!在这种地方也可以说是人不如狗,不要再吹着什么“万物之灵”了。”
【我的
母亲】
说起我的
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这件小事也可表示今昔
时代的不同。现在的
女子未出嫁的固然很“勇敢”地公开着她的名字,就是出嫁了的,也一样地公开着她的名字。不久以前,出嫁后的
女子还大多数要在自己的姓上面加上丈夫的姓;通常人们的姓名只有三个字,嫁后
女子的姓名往往有四个字。在我年幼的时候,知道担任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妇女杂志》笔政的朱胡彬夏,在当时算是有革命性的“前进的”
女子了,她反抗了家里替她订的旧式
婚姻,以致她的顽固的叔父宣言要用手枪打死她,但是她却仍在“胡”字上面加着一个“朱”字!近来的
女子就有很多在嫁后仍只由自己的姓名,不加不减。这意义表示
女子渐渐地有着她们自己的独立的地位,不是属于任何人所有的了。但是在我的
母亲的
时代,不但不能学“朱胡彬夏”的用法,简直根本就好像没有名字!我说“好像”,因为那时的
女子也未尝没有名字,但在实际上似乎就用不着。像我的
母亲,我听见她的娘家的人们叫她做“十六小姐”男家大家族里的人们叫她做“十四少奶”,后来我的
父亲做官,人们便叫做“太太”始终没有用她自己名字的机会!我觉得这种情形也可以暗示妇女在封建社会里所处的地位。
我的
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我生的那一年是在九月里生的,她死的那一年是在
五月里死的,所以我们母子两人在实际上相聚的时候只有十一年零九个月。我在这篇文里对于
母亲的零星追忆,只是这十一年里的前尘影事。
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
母亲的
印象,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我记得有一天夜里,我独自一人睡在床上,由梦里醒来,朦胧中睁开
眼睛,模糊中看见由垂着的帐门射进来的微微的灯光。在这微微的灯光里瞥见一个青年妇人拉开帐门,
微笑着把我抱起来。她嘴里叫我什么,并对我说了什么,现在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她把我负在她的背上,跑到一个灯光灿烂人影憧憧往来的大客厅里,走来走去“巡阅”着。大概是元宵吧,这大客厅里除有不少成人谈笑着外,有二三十个孩童提着各色各样的纸灯,里面燃着蜡烛,三五成群地跑着玩。我此时伏在
母亲的背上,半醒半睡似的微张着眼看这个,望那个。那时我的
父亲还在和祖父同住,过着“少爷”的
生活;
父亲有十来个弟兄,有好几个都结了婚,所以这大家族里看着这么多的孩子。
母亲也做了这大家族里的一分子。她十五岁就出嫁,十六岁那年养我,这个时候才十七八岁。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松所见着的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
青春的美。我生平所见过的
女子,我的
母亲是最美的一个,就是当时伏在
母亲背上的我,也能觉到在那个大客厅里许多妇女里面:没有一个及得到
母亲的可爱。我现在想来,大概在我睡在房里的时候,
母亲看见许多孩子玩灯热闹,便想起了我,也许蹑手蹑脚到我床前看了好几次,见我醒了,便负我出去一饱眼福。这是我对
母亲最初的感觉,虽则在当时的幼稚脑袋里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做
母爱。
后来祖父年老告退,
父亲自己带着家眷在福州做候补官。我当时大概有了五六岁,比我小两岁的二弟已生了。家里除
父亲母亲和这个小弟弟外,只有
母亲由娘家带来的一个青年女仆,名叫妹仔。“做官”似乎怪好听,但是当时
父亲赤手空拳出来做官,家里一贫如洗。我还记得,
父亲一天到晚不在家里,大概是到“官场”里“应酬”去了,家里没有米下锅;妹仔替我们到附近施米给穷人的一个大庙里去领“仓米”,要先在庙前人山人海里面拥挤着领到竹签,然后拿着竹签再从挤得水泄不通的人群中,带着粗布袋挤到里面去领米;
母亲在家里横抱着哭涕着的二弟踱来踱去,我在旁坐在一只小椅上呆呆地望着
母亲,当时不知道这就是穷的景象,只诧异着
母亲的脸何以那样苍白,她那样静寂无语地好像有着满腔无处诉的心事。妹仔和
母亲非常亲热,她们竟好像母女,共患难,直到
母亲病得将死的时候,她还是不肯
离开她,把孝女自居,寝食俱废地照顾着
母亲。
母亲喜欢看
小说,
那些旧
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得媚媚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销。章回的长篇
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地等着
母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和在上面看到穷的景象一样地不明白其所以然。现在想来,才感觉到
母亲的
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的讲
故事能那样地
感动着妹仔。如果
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我六岁的时候,由
父亲自己为我“发蒙”,读的是《三字经》,第一天上的课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点儿莫名其妙!
一个人坐在一个小客厅的炕床上“朗诵”了半天,苦不堪言!
母亲觉得非请一位“西席”老夫子,总教不好,所以家里虽一贫如洗,情愿节衣缩食,把省下的钱请一位老夫子。说来可笑第一个请来的这位老夫子,每月束修只须四块大洋(当然供膳宿),虽则这四块大洋,在
母亲已是一件很费筹措的事情。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
教师的每月束修已加到十二元,算增加了三倍。到年底的时候,
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的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ren)着的
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
痛苦,和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
希望她的儿子上进。由现在看来,这样的
教育方法真是野蛮之至!但于我不敢怪我的
母亲,因为那个时候就只有这样野蛮的
教育法;如今想起
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
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
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
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
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
母亲自己做的。她还时常收到一些外面的女红来做,所以很忙。我在七八岁时,看见
母亲那样辛苦,心里已知道感觉不安。记得有一个
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起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
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
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
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
母亲。但是小孩子深夜不好好的睡,是要受到大人的责备的,就说是要起来陪陪
母亲,一定也要被申斥几句,万不会被准许的(这至少是当时我的心理),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
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出乎我意料之外的,
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搭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
母亲的呼吸。我心里暗自
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
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陪
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成分。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
母亲说出一句。才坐了一会儿,又被
母亲赶上床去睡觉,她说小孩子不好好的睡,起来干什么!现在我的
母亲不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段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
母亲死的时候才廿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在临终的那一夜,她神志非常清楚,忍泪叫着一个一个子女嘱咐一番。她临去最舍不得的就是她这一群的子女。
我的
母亲只是一个
平凡的
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
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我也觉得,像我的
母亲这样被埋没葬送掉的
女子不知有多少!
一九三六,一,十日深夜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次给力2011的启航 七律﹒七月半祭祖 一壶沸水 我想当新津农民 喝火令.鸟啼空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