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won

registered

 

Back to the list «1718192021222324» / 6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Tips for Buying a Refurbished iPhone [copy link]

301#

秋日北京之行
有一次,与同事聊天,他说:“哪天放假了我要带着我的家人去趟北京,让他们去看看祖国的首都。&rdquo,孔子读书阁;一句很平常的话却把我平静的心湖激起了千层浪花。长这么大,我怎么没想到带着我的家人去一次北京呢?顿时感觉无边的惭愧。后来,我不知同事是否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但是,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选个假期,一定要陪着家人去一次祖国的首都——北京。    2015年10月1日,我与母亲妻子、还有5岁的女儿,乘坐k1165次列车,向北京出发了,树海读书阁。    (一)北京西站    10月2日清晨05:50分,经过一夜颠簸,这趟承载着梦想的列车终于顺利抵达目的地——北京,金霏读书阁。此时的天际,已微微露出鱼肚白,云彩赶集似地聚集在天边,显出淡淡的霞红,爱看读书阁。偌大的车站,我们四个人瞬间被人流淹没,由于车站局部正在施工,正常出口已经禁止通行,因此只好走天桥通道。我们紧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步履蹒跚地移动。出站之后,竟然迷失了方向,虽然是第二次来北京,铭华读书阁,但那已是十几年以前的事情了,眼前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已今非昔比,目及之处无不折射出这座千年古城的辉煌气魄。    我们顺着复兴路径直走向军事博物馆的方向,打算去那里换乘到苹果园的地铁,因为我们预定了一家叫做“如家酒店”的宾馆。当我们走了两公里后,树海读书阁,我突然有些迟疑了,心中滴估着走了这么远,怎么还没看到所谓的军事博物馆。正在这时,旁边的小区门口,有一对老夫妻正准备出门晨练,他们大约70岁左右,树海读书阁,老大爷好像腿脚不好,坐在一张轮椅上,精彩读书阁,老太太推着他慢慢行走。见此机会,我马上过去搭腔道:“老人家,前边是军事博物馆吗?”大爷用北京话很精神的说道:“顺着这条路一直走,然后过一个十字路口再右拐就到了。”我连忙向两位老人道谢。之后,迈开很自信的步子,带领着家人向地铁站走去。一路上,母亲和我说,你看北京人多有礼貌啊!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还没等我回话,女儿突然说,我要向他们学习,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女儿的这番话,一下子把我逗乐了。    (二)天安门广场    当我们到达宾馆后,简单吃了点随身携带的泡面,倒头便睡。当我自然醒来时已经是下午3点多。我依次叫醒母亲、妻子、女儿,然后我们乘坐1号线地铁径直来到了天安门广场。    气势宏伟的紫金城城楼坐北向南,威武霸气。广场中央各种花卉姹紫嫣红娇艳欲滴。凉爽的秋风持续吹来鲜花的香气;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蓝色的天空。天安门城楼前,武警战士、人民警察、环卫工人陆续穿梳在人群当中,仿若这个时候,金霏读书阁,所有的戒备之心都将无趣多余。整洁宽广的长安大街上,孔子读书阁,川流不息的汽车,熙熙攘攘的人群,瞬间汇聚成一道金碧辉煌的城市生态图。身临此景,我好想呐喊一句:“天安门广场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母亲说,这地方真大啊,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广场了,华闻读书阁!我不知道母亲心里是什么感受,但是她肯定是高兴的,因为此时此刻,她的确在北京,而不是在梦中。妻子一会儿给女儿拍照,一会儿给她买气球,买国旗......看着他们神采飞扬的表情,我心里由衷的感到高心,感觉到这些天就是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树海读书阁。    最后,经母亲提议,我们花了五十元钱让天安门广场那些专业摄影师为我们拍下了精彩的合影,成功地把人生当中最美好的瞬间定格在了镜头中。    (三)走进南锣古巷    天安门广场行程结束后,我们并没有休息,而是选择了去千年古镇——南锣古巷。经过几次换乘,大约用了半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久远闻名的千年古巷。在这里,人多的让人担忧,我立马有了想返回去的冲动。此时,妻子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说,即来之就安之吧。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我随即举起女儿放在了肩头,拼尽全力在人群中撕开一个口子冲了进去。    据手中的一份资料显示,南锣鼓巷系南北走向,长约800米,各种胡同错落有致,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胡同里的府邸、宅院、别墅曾经居住过各式各样的达官贵人。面对眼前的一切数据除了深思更多的是惊叹,假若时光可以倒流,我会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到这个古巷呢,我真的从法想象。    街道的两旁,店铺林立,有优雅精致的洒吧、画廊,还有口味特殊的Pizza以及尼泊尔风情的饮料和一些名族小吃等等,再一次让我目睹了人世间尽有这样的繁华,当我们四人把有限的金钱,有限的体力全部交付给了这个小巷之后,终于拖着疲惫身躯回到了宾馆。躺在床上,突然有一种累并快乐的感觉涌遍全身。    (四)登香山    再沉沉的睡了一晚之后,身体又一次充满了力量。吃过早餐,我们四个人背着行囊出发了。今天我们的方向是梦寐以求的香山,随着目标的接近,我的心情也无比激动起来。曾多次想象着那一片片映满山间的红叶该有多美,那潺潺的流水,以及山中那幽静的寺庙传来的钟声,是多么的让人神往。可是当我们到达香山脚下之后,一切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个样子。听下山的游人说,现在并没有红叶,可能要在11月份才会变红。我猛然想起不经风霜哪来红叶的道理。虽然有点失落,但是女儿非要上山,我们也之好遵旨照办。母亲说,就当煅炼身体好了,我也想登一次山呢,走吧!    香山海拔500多米,虽然不是太高,但是我们有老有小,只好走走停停。一路上各种参天古树,葳蕤成行,泉流淙淙,亭台层层。突然,女儿看到一只大松鼠,在枝头跳跃,不由惊叫起来,“爸爸:松鼠!”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路上的行人也跟着过来观望,它见我们人太多,仿佛一个害羞的小女孩,一下子躲到叶子后边不见了踪影。    经过大约两个多小时的攀登,我们终于抵达山尖,站在山巅极目远眺,满山的景色,尽收眼底,虽没有红叶,但是眼前的诗情画意还是极具无限的诱惑力,不知是否恰当,但我的确想表达一下站在山巅的感觉,我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那首《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时一个导游团正好从身边经过,我凑过去一听才知道,原来香山还有这样的故事。导游说:“我们登香山,应该心生感激之情。香山,曾为皇家园林,若时空错换,普通的我们,哪有一睹红叶之真颜的时机。”就是说普通的人是不可以来这里赏玩的。后来,我接着从导游那里了解到了香山的历史。在清代,雅兴甚多的乾隆帝曾在此大兴土木建成静宜园二十八景,搜罗天下异珍以供一时之娱。然,天有不测风云,1860年——1900年,灾祸相继而至,八国联军的到来,使乾隆帝的心血毁之一旦。1956年,随着新中国的日益强盛,香山重新经过修葺,才迎来今天普罗大众的观瞻。    可以说,香山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它历经了繁华兴衰,如浴火凤凰,劫后重生。那残缺的石阶足以为证,那郁郁的苍松足以为证,那愈加浓烈的叶脉足以为证。    后来我把听到的关于香山历史,讲给了母亲、妻子还有女儿,她们大为感叹,这次真的长知识了,真的是不虚此行。    (五)北京动物园    从香山下来,妻子说时间还早,咱们去北京动物园转转吧。我们一致表示赞同,特别是女儿,精气神一下子就来了,我要看大熊猫!我要看大熊猫!不禁嚷了起来。    再次经过几次换乘,我们来到了闻名久远的北京动物园,由于不熟识线路,时间仿佛有些紧促,买到门票之后,我们四人一路小跑,生怕错过这次进馆的机会。走进大熊猫馆,里边已是人影憧憧,我找了个角落把女儿举了起来,不停地问她,“熊猫出来没有?”她说,“没有。”我说,“好好看看到底有没有出来。”接着女儿兴奋地说,“出来了”“出来了。”我的双臂顿时又有力量了,女儿叫嚷着,好漂亮的熊猫啊!看他们在吃竹叶呢!我说道。好,你快看,看完了,咱们再去看金丝猴。当我咬紧牙关还想多支撑一会儿的时候,女儿终于说:“爸爸,不看了,我要下来了。”当我们正要转馆的时候,由于时间关系,金丝猴馆厅已经锁上了大门,隔着透明的玻璃墙,我们看到了金丝猴在顽皮地在跳跃,但不能身临其境,不免让人感觉多少有些失落。    我们正要向动物园西大门走去的时候,湖边的几只石头海龟撩起了女儿顽皮的天性,她立马爬在了海龟的背上,我随手拿出相机,拍下了几组精彩的照片,给她留做此次参观的纪念。而此时,天边火红的太阳渐渐落山了,夜幕马上来临,西直门外的大街小巷已是华灯初上,灯火阑珊。说实话,今天的观赏有点遗憾,真的没能看够,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萦绕心头。    (六)感受颐和园    按照我们此次行程的安排,今天我们准备去故宫博物馆参观一下,想感受一次大清皇族曾经的威武气息,但是从电视上了解到,这两天根本买不到票,而且近半个月的网上订票也已全部售罄。但我还是不太相信,依然心存侥幸亲自去看了一下,结果真的扑空了。眼看十一黄金假期马上结束,可我们还没观赏几个重要景区。最后我们议定,选择了有着四大园林美誉的北京颐和园。    下车之后正好到达颐和园的正大门——北宫门,华丽的大门正中间镶嵌着一个大牌匾,上面镌刻写着三个大字——颐和园。虽然这里也是人山人海,但是我们很幸运的买到了三张门票。(1米2以下的孩子不用买票)进去之后,首先参观了享有盛誉的苏州街,其实这是一条水街,当你身临其境,江南水乡的感觉一下子就呈现出来了,仿佛真的来到了南方某个小镇。街道的中间是绿幽幽的湖水,几只蜻蜓静静地停在荷叶上,水中荷叶的倒影在秋风的吹拂下,顿时变幻出五彩缤纷和扭曲拉伸的精美图案,让人一下子有了乘船荡舟的感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从苏州街出来之后,我们经过大殿来到了闻名遐迩的长廊,据了解整个长廊大约有700多米,而且最让人吃惊的是长廊上的彩绘,那些雕梁画栋上所绘的人物、花鸟、山水等等,很难想像这要用多少人去作画,才能画出这样的绝世精品,栩栩如生的画技着实体现出了古代人民高超的艺术水平。    走过长廊越过万寿山,我站在佛香阁的几块石台上向西望去,大半个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黄色的琉璃瓦在梧桐绿叶的映衬下,一种皇家气势马上袭来,看山赏水、景随步移,美不胜收。我们再经过石舤,乘船来到了美丽怡人的南湖岛,湖边上凉风习习,秋日的暧阳轻轻照射下来,昆明湖的水面上,波光粼粼,面对此景,感触颇深。借此时机,我想到了一首古诗来抒写当时的心情:“烟光山色淡溟濛,千尺浮图兀倚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不需要任何讲解,我真的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完美的和谐融合在了一起。    随后我们登上了赫赫有名的十七孔桥,桥面的望柱上有500多只小狮子,各个狮头雕刻细腻,栩栩如生。然后顺着路径游览传说中的大铁牛,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将其点缀于此是希望它能“永镇悠水”,长久地降服洪水,给园林及附近百姓带来无尽的祥福。    此次观赏,最重要的是开拓了我们的视野,陶冶了情操,虽然只是观赏了颐和园的一小部分,但是我要说的是颐和园真得无愧于世界文化遗产,它见证了古代人民的智慧,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历程,反映了人类社会高度的文明成果。    (七)鸟巢水立方    北京的秋天夜色撩人。习习的凉风,温润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我们吃过晚饭,乘车来到了朝思暮盼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这里仍是人山人海,但是大家很有秩序地沿着曲线型护栏,慢慢向奥林匹克公园入口前移。为了安全起见我让女儿再次坐在了我的肩头,我们经过一匝匝曲线环道,终于挤了进来,置身于这样具有标志性的雄伟建筑面前,心灵再次得到释放,仿佛自己就像一只飞向蓝天的小鸟,无比自由,随意翱翔。    公园的广场上,许多观光车师傅正在招揽客人,听他们说,每人花30元就可以围绕整个奥林匹克公园转一圈。为了节省体力,我们毫不犹豫地坐在了光观车上。师傅简单介绍了一下游园规则,然后一踩油门,我们就此出发了。眼前的建筑物飞快的向后退去,鸟巢状的地灯、远方的中央电视台高塔、盘古七星酒店一幕幕景色不停的从眼前穿过。在我们的耳边,不时传来司机师傅的讲解声,听他说,盘古七星酒店的顶端可以停一架直升飞机,他说,水立方的建筑材料是特殊材料,如果打破了还能自动愈合。无论这位大巴师傅有没有吹牛,看着眼前这怡人的美丽景色,信他一次又如何呢?    半个小时的观光时间很快结束,我与母亲、妻子、女儿来到公园的正中间,和许多游客一起拍下了美丽的鸟巢夜景,而且一名很热心的游客,还给我们四人拍下了一张珍贵的鸟巢合影。虽然在这里只是走马观花式游览,但是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我们的心中,真的好想再来第一次。    时间总是在快乐的时候悄无声息地滑走,在众多的遗憾与回味中,一周的行程愉快地结束了。    10月7日早晨,当太阳刚刚露出了半个笑脸,我们已经坐在了回家的k1165次列车上,当火车汽笛声鸣响的那一刻,我们挥手与这座千年古城告别再见了,可爱的北京城!再见了,美丽的北京城。    长城,故宫,后海,世纪公园......都将成为我们下次观赏的目标,北京,我们一定还会再来。
相关的主题文章:

  
   致我们追过的女孩
  
   “夕梦”社会实践队调研组走访篇之融媒体中心
  
   “大璞藏真”析木河 (上篇)
  
   不朽的草根
  
   素眼观河山三十三
302#

告别
  告别
  
  当年落荒而逃来到深圳,树海读书阁,虽说如今也在这里扎下了根,但除了老婆孩子,身边并无其它亲人。在企业里打工,金霏读书阁,讲的是按制度和流程办事,爱看读书阁,人情是挂在嘴上的香烟,树海读书阁,风一吹就散了。也与和善的近邻频繁走动,铭华读书阁,但大家的心思显然都盯在小孩子身上,小区里的大人们往往是为了解决小孩子的孤独才聚在一起。我在这里并无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树海读书阁
  
  都市的飘来一族大都难逃此劫,有时候想想也觉得悲哀。日子天天过,年纪岁岁长,但不知为何反而希望自己像个小孩子躲到父母怀里哭一场,也不是受了多少委屈,只是心里憋得慌。当然这些都仅仅是念想,双亲已然老迈,这辈子已经为争气或不争气的儿女操碎了心,树海读书阁,我不能糊涂、自私于残忍。
  
  其实,我知道自己是病了。灵丹妙药有没有,金霏读书阁?有,华闻读书阁,但要自我修炼,孔子读书阁,暂时没那份功力,孔子读书阁。办法有没有,精彩读书阁?有,找一贴伤势止痛膏,不花钱,别人免费给。加入了散文在线,并告诉文友:我就是白开水一碗,盛着空荡荡的灵魂,当我屏蔽都市的繁华与喧嚣独享孤寂的时候,想借你的温情,烫成一壶好酒,暖暖身。
  
  事实上,在洁净的地方行走,行走到别人的灵魂深处,自己荒芜已久的内心有一粒种子开始盟动,我的伤痛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舒缓。但我天生又是个敏感且易受惊吓的人,仍不敢肯定找到了我所期望的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仔细想起来,有的,应该不是自作多情。
  
  放松了一段时间,马上又要回到水深火热的工厂财务管理。在深圳这个地方,我一个四十几岁的男人成天靠抒发感情是活不下去的,实在是别去选择,只好认命!和相识或相知的朋友告个别:谢谢你们!不管我还回不回来,都会为你们默默祝福。
  
  不愿挥手自兹去,最后我唱一首布仁巴雅尔的《天边》给大家听,是有点儿泪光盈盈!
  
  
  【天边有一对双星
  那是我梦中的眼睛
  心中有一片晨雾
  那是你昨夜的柔情
  我要登上登上山顶
  去寻觅雾中的身影
  我要跨上跨上骏马
  去追逐遥远的星星星星
  
  天边有一棵大树
  那是我心中的绿荫
  远方有一座高山
  那是你博大的胸襟
  我要树下树下采拮
  去编织美丽的憧憬
  我要山下山下放牧
  去追寻你的足印足印
  
  我愿与你策马同行
  奔驰在草原的深处
  我愿与你展翅飞翔
  遨游在蓝天的穹谷
  穹谷……】
相关的主题文章:

  
   “对话-协商-妥协”妥善处理社会公共事务
  
   闲谈《论语》
  
   月色流离,守一季相思苦
  
   路_25
  
   雨夜遐思
303#

无题

天空飘逸的
一片云
收藏了
整个世界的美
在与你相遇的瞬间
所有
华丽的言词
不是苍白
就是无力

就这样
静静的把你守望

就这样
悄悄的把你念想
若是
时间留驻
许我
容颜未老

不再是我的
过客

不再是你的
行者

相关的主题文章:

  
   五十五年情悠长(四题)
  
   七绝·题维也纳酒店(新韵)
  
   写给我亲爱的奶奶
  
   一个教育局长的教育情怀
  
   姗雪
304#

半岛,背负一世悲凉(五)
  到达韩国战争纪念馆,已是下午。天下起了大雨。
  
  我这人容易转向,有太阳,找不着北,没有太阳了,更找不着北了,精彩读书阁。洪导介绍,战争纪念馆坐落于首尔龙山区龙山洞,位于市中心。
  
  在雨幕里,我打着雨伞,在纪念馆的入口处镶置了一只烧变形的大时钟,时针永远停留在了1950年6月25日清晨四点零五分,它记录了这个时刻,历史记住了这个时刻,朝鲜民族记住了这个时刻。就是这一刻,金日成的北韩军队大规模地进攻南韩,并在几日内攻占了汉城,树海读书阁。联合国和美国介入了战争,华闻读书阁,中国介入了战争,曾经祥和安宁的高丽沃土,瞬间成为战火纷飞的血腥战场。朝鲜半岛变成了一片火海,成了战争的炼狱,朝鲜民族陷入了腥风血雨的战争苦难之中,望着这个和平钟,让我心里不由阵阵刺痛。这一天南北双方一直争持不休的谁入侵谁,谁开第一枪的问题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天是一场血腥内战的开始,是一个原先统一的国家和民族分裂的开始。
  
  
  我环顾着纪念馆广场,纪念馆的广场中间耸立着战士的雕塑,战争浮雕像上人物造型栩栩如生,逼真地刻画了军人们一往无前、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让我感怀最深的是在纪念馆广场一侧的醒目位置,映入我眼帘的是矗立着的一尊大型雕塑,一个南韩士兵和一个北朝鲜士兵在战场上拥抱,一边的韩文和英文说明上写着:一对同胞兄弟在战场上相逢了。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似乎在说,“我们是一家人啊!”这尊雕塑的命名是:“兄弟”!凝视这个雕塑,让我心酸,让我感动,金霏读书阁,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那是一种呼唤,那是一种无奈,那是一种渴望。显然,在这一刹那,金霏读书阁,这座雕塑的境界在心中升华了。
  
  雨越下越大,我们就躲在广场的一侧的战斗机下面,望着一行行整齐排列着被缴获的苏制坦克,汽车,飞机和各种火炮等轻重武器,看着曾经在战场上发挥着威力的一个个“铁家伙”,现在却静静地躺在那里,不由得怅然若失。
  
  在纪念馆的正前方,四十多面湿漉漉的旗帜紧紧贴在旗杆上,一列是参与朝鲜战争的联合国军所在国的国旗,以联合国旗为首,依次为韩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十多个国家的国旗。另一列的旗帜很可能是各国军队的军旗吧。旗帜的插立呈弧型,在湿漉漉的雨中,这些国旗与军旗不在猎猎飞舞,而是悄然垂吊,让人顿时感到气氛的肃穆与庄严。这是展示参加朝鲜战争的格局,还是炫耀朝鲜战争的宏大场面。但是正如美军一位将军曾经在战后发感慨说: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其实对于朝鲜南北双方、我们中国、还有那些以联合国名义参战的英、澳等国,何尝又不是如此?望着纪念馆两侧的画廊,刻有在韩国战争和越南战争时为国捐躯的兵士们的名字。战争,对所有人来说,胜利始终是暂时的,树海读书阁,虚幻的,而失败才始终是永恒的、切实的。可是肯定有牺牲的。我的脑海里很自然的浮现了唐朝王翰《凉州词》的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根一样的柱子,又像直插云天的剑,立在广场中央,中间一分为二。似乎在告诉我们,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愿今后没有战争,化干戈为玉帛,化剑为犁。朝鲜战争中,汉城曾四易其手,一会儿为北朝鲜人民军所攻陷,一会儿又为联合国军所收复,铭华读书阁,接着又落入中国与北朝鲜联军之手,最后又让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夺回,真正的“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汉城的居民都迷惑了,无法判断了。影像资料上就有一个生动但又实在让人心酸的镜头:一位身居汉城的老人,因为无法分清楚新进城的军队是何方神圣,只好双手各握一面旗帜恭迎“王师”,左手握一面北朝鲜的国旗,另一手持一面南朝鲜的国旗,若是金日成大军来到,高举左手,挥舞北朝鲜国旗;反之,则高举右手,展示南朝鲜的国旗,树海读书阁。这个场景,很显然具有强烈的隐喻意义,战争中无论胜败,人民总是无辜的,孔子读书阁,常常是身不由己,无所适从!令人彷徨的一切,树海读书阁,在我的心中涌起无尽的悲伤。
  
  历史永远是胜利者的历史。我想纪念馆留给我们的,爱看读书阁,应该是体恤之心,是怜悯之情,是哀悼之思,而不仅仅是英雄主义的豪情与气概。
  
  也是在下午,天阴阴的。我们来到了与和平息息相关,与朝鲜民族休戚与共的地方,那就是“三八线”。到韩国不能不到三八线,因为它以北纬38度为界,即是韩朝的军事分界线,又是朝鲜半岛人民的伤心线,更是东亚地区两大军事营垒的对立线。从首尔(汉城)去三八线有一条高速公路,韩国人称它“统一路”。在高速公路的上下道之间有成片的绿草地,你可别以为这是公路的绿化带。洪导告诉我们,这些绿草是人工种植的伪装物,它的下面是备用的飞机跑道,一旦南北开战,用推土机把草和土推掉,高速公路立马就成了简易机场。汽车飞快地往北行驶,透过车窗我看到公路边儿有一眼望不到头的铁丝网和一个接一个的岗楼。岗楼里的哨兵都是荷枪实弹,旅游大巴不时停下来上车检查,乌里哇啦地说什么,我也听不懂。就是把护照带有照片那一页给当兵的看看,好紧张呀。
  
  到了乌头山统一展望台,此处是三国时期高句丽和百济为争夺主权展开激烈战斗的关弥城(乌头山城)遗址,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地。如今,这里成为西部战线最北端,南北韩以临津江为界相互对峙的南北分裂的现场。由于我们与朝鲜是友好国家,韩国是亲美的,不自觉地心里产生了亲近朝鲜,没想到若干年后,孔子读书阁,只能站在韩国的土地上远眺朝鲜,我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有一种似即熟悉却又十分陌生感。我在展望台的影视厅里,观看了新闻纪录片,了解了“三八线”的情况,又通过望远镜眺望到朝鲜的边境情况,看到那连绵起伏,露出黄土的光秃秃的山了吗?那个就是北朝鲜的境内了,因为资源不足的缘故,北朝鲜人会砍伐树木来弥补资源上的空缺,所以,很明显,南韩的山都是树木成荫,北朝鲜就是这样光光的黄土高坡了。隐隐的还可以看见有一排排三层或者四层这样的小楼房,用洪导的话来说,这属于他们的宣传行为,以此来告诉大家北朝鲜人的生活水平还是比较富裕的。望远镜里,我看到了两个国家的国旗在风中飘扬。当年朝韩两国在旗杆的高度上各不相让,1954年,朝鲜在“自由之村”竖了三十多米高的旗塔,挂了一面足够大的国旗,每次升降都通过扩音器播放国歌,声音也是越来越大。韩国不甘心,于第二年在自己一方的“自由之村”竖起了四十八米高的旗塔。两年后,朝鲜的旗塔被换成了八十米。三年后,韩国又换成了一百米。又过了四年,朝鲜将旗塔加高到一百五十八米。据说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国旗就是这个旗塔上的朝鲜国旗了。当年,朝鲜每天都有几次高音喇叭对韩国一方的广播。最初的广播多是抨击韩国政府的,后来内容换作了朝鲜国内介绍及传统民族音乐,火药味明显减弱。几年前,韩朝双方还经过多次会谈达成协议,停止边境宣传活动,于是,双方用无数高音喇叭持续了半个世纪、每天十几小时的“宣传战”成为历史,三八线终于变得更加安宁。
  
  从展望台下来,就参观朝韩边境的神秘地道。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韩双方以北纬38度线为基准,南北各撤退两公里的区域,该地域禁止武装,称朝韩非武装地带。在这个至今仍保持强烈神秘感的地带,四条地道曾经尘封在地下。上世纪70年代至今,韩国方面曾在非武装地带附近先后发现四条朝鲜地道。在地道口上的说明介绍,朝鲜政府并不承认他们是有意挖掘直指首尔的地道。他们解释说,矿工在找煤的时候误挖到了韩国境内,确实在石壁上还有煤灰的痕迹。地道的岩壁上多个挖掘孔被圈住,配的解说文字中说,这是朝鲜为埋设炸药打下的孔口,每个孔口方向都是朝南的。据后来解密,那是1971年,一份情报部门呈上的越军地道打击美军的材料摆在了金日成的办公桌上。同年9月25日,他秘密召见劳动党对南工作总负责人金仲麟和人民军总参谋长吴振宇,提出挖地道南下的想法。“一条地道的作用胜过10颗原子弹”的说法也由此而来。朝鲜秘密从瑞典等国购入最新型的挖掘机,以“建设特殊工程”的名义,于1972年5月开始实施挖掘。
  
  四条地道以第三地道最为有名。它是在1978年10月17日被发现的,位于板门店南侧四公里处,距离最近的韩方村庄只有三点五公里。联合国军司令部曾称,第三地道可同时通过三至四列携带重武器的朝军,一个小时内可转移一个师的装备。洪导给我们买了门票。我戴上安全帽,走在地道里,冷飕飕的,到了底部,头上还滴水呢。地道内有电力和排水系统。每隔一两米就有一个电灯,虽然灯光不太亮,但并不影响行走。据说在发现时,地道就已经通上了电。而地道的排水系统堪称一绝,一旦渗出地下水,水自会顺势流到洞外。走了四百多米,地道到朝韩双方的军事分界线就无法前行了,铁丝网和铁门挡住了去路。只好又返回了地面。
  
  朝鲜战争结束时,非武装地带变为和平地带,但是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此后这个和平之地成为渗透与反渗透的交锋之地,直至今天,在地道里依然笼罩着冷战的森严气氛。
  
  从地道上来,我看见小广场立着“天下大将军”,“地下女将军”就是两根木桩,上面画着表情夸张的五官。这个是韩国民间的传统人物,洪导说从前在乡村的门口,人们都会竖上他们,保佑家人和村民平安。我喜欢这个表情特别生动的大将军、女将军,在木桩下照相。
  
  从“三八线”下来,跑了约五十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望拜坛”。洪导告诉我们,韩国的五千万人口中,有一千多万人与朝鲜有着血肉联系。然而,更多的时间里是三八线两侧的亲人们音信不通、骨肉分离。南北朝鲜被分割以来,很多离散的亲人无法相见。“望拜坛”就是用于望乡和拜祭的坛。于是,背井离乡的人们在每年春节和中秋时,就会来到距离故乡最近的地方,遥望故乡表达深深地思念与美好的祝愿。“望拜坛”的左侧,有一个祭棚,这是离散的韩国人在亲人祭日时进行遥拜的地方。棚内有香案和香炉,棚子上印着大大的“追”、“幕”二字,表示生者对故人的追思与仰慕,字形与字义与汉语一模一样。“望拜坛”右侧有一座浮雕,雕的是一对离散夫妻,他们的手紧紧地拉在一起。它真实地记录了那段儿允许南北家属会面的短暂而珍贵的历史时光。
  
  从“望拜坛”往北走,远处望去在生满锈迹的铁轨上,听着一辆蒸汽机头。洪导介绍说,该车在抗美援朝时期从韩国的开城出发,沿京义线往北,给平壤前线的联合国军和韩军运送军需物资,中途该车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阻击,无法到达平壤,只好从平山的汗浦站往后退,在后退到长湍站时被你们志愿军击毁。
  
  在路边儿有一个类似留言栏的地方,上面挂满了思乡的照片和各种彩色的纸条儿,是寄托,是渴望,是愿望。有一张照片,一个韩国老人捧着亲人的照片,面向北方老泪纵横,真是触目惊心。是啊!在那遥远的故乡有他最亲的人,有他永远也割舍不了的根啊!我看着这幅照片,不禁热泪盈眶,驻足良久。是啊!在半个多世纪的等待中,有多少人客死异乡不能魂归故里,绵绵的思乡之情无处安放,岂是一望就能了却的心病呢!
  
  到了被称为“自由桥”的地方,那可不是普通的桥。1953年南北双方签署停战协议后,韩国和朝鲜就在这座桥上交换战俘,对双方的战俘来说,走过这座桥就意味着“自由”了。自由桥的西端被铁丝网封锁住,铁丝网外有岗楼,铁丝网上插着韩国国旗和蓝色的联合国旗。岗楼里有士兵站岗。当我拿起相机要照相时,哨兵马上把头转了过去。
  
  自由桥的北侧桥下,是个小荷塘,阵阵微风中,荷叶如盘、荷花点点、荷香四溢,构成了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画卷,在我国荷花是清白、坚贞和纯洁么?在这里应赋予和平之意更符合韩国人的心意吧。
  
  穿过自由桥不远处就是鼎鼎有名的《望乡》诗碑。一块浑圆的巨石上工整的刻着韩国诗人印少里的《望乡》诗。虽然我看不懂韩文,可是从诗里面少数几个汉字:“归乡”“神”“伤痕”等字样也可以了解大意。我看到几个老年的韩国游客,一边读着诗,一边擦拭眼泪的情景,可以想象这一首诗一定非常感人。
  
  缓缓走上“和平钟阁”,阁内悬挂着巨大的“和平之钟”,这是韩国人民更是整个朝鲜半岛人民对和平的期盼。
  
  当我走在首尔明洞街的那个上午,正是七夕节,即是中国的,也是韩国的,是情人相会的日子。韩国七夕节神话传说与中国不同的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牛郎肩挑扁担,而韩国没有使用扁担的传统,因此传说中的牛郎是赶着牛车与织女相会的。今日的七夕风俗只是演变成用牵牛(牛郎)和织女的传说给充满童心的世界增添一个梦想而已。现在的韩国年轻人对传统七夕关注的也并不多,他们只会借着这一天的机会在一起约会、吃饭、互送礼物。我们恰巧碰见一个机构组织几个头戴花环的韩国美女正向路过的人们派送玫瑰花,我们也排队其中,得到一束玫瑰花和一个盆花。没有想到今年的七夕节在韩国过的,还收到韩国美女送的玫瑰,心里高兴极了。在回来的路上,我将玫瑰送给了我们一起来旅行社领队舒导,以表谢意。她快乐的像个小女孩,拍着手直叫:“好、好”。同伴小刘将玫瑰送给了洪导,洪导显得很激动,脸不由得红了起来。
  
  与战争纪念馆的血腥记忆,与“三八线“幕后冷战相比,首尔明洞的“七夕节”美丽场景更显得温馨和幸福。的确,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朝鲜半岛的硝烟已经散尽,和平的音符时时响起,永远高扬。有一天“三八线”穿越无阻,“兄弟”一起回家……我从心理默默的祈祷,愿我的祖国远离战争。
  
  但是,我们还是要时不时地回首望望。去巡礼血腥的历史,凝视战争的亡灵,永远不会有错!
相关的主题文章:

  
   喜欢远方
  
   【阳光灿烂的日子】放不下
  
   拂乱发丝的雨点
  
   圆梦江南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商人?
305#
306#

拾日樱花,爱看读书阁
若问世间是否存在这样一种花,孔子读书阁, 她是美丽的,她是梦幻的,她也是丰富的, 那我一定说她是樱花。 樱花能在十天里经历三次蜕变, 拾日樱花,从纯洁的白开到优雅的粉再到热烈的红, 这全是她在十天的生命里完成的蜕变, 十天不长,但她从不因此而紊乱了蜕变的步伐。 最初的白,一如甄家初长成的玉女嬛嬛, 优雅的粉,一如遇着四郎的菀贵人, 最后的红,又如红妆出席的熹贵妃。 她是樱花,一如红颜般多姿。
相关的主题文章:

  
   有快乐,有心酸
  
   一个人的旅行_9
  
   了解顺德工业发展历程,推动新时代工业发展
  
   我只是想写文章,我并不忧伤
  
   一个下午的山水
307#

人在旅途:被砸中的不一定是五百万,说不定是瓶瓶罐罐
【导读】看着女儿额头渐渐隆起的包,金霏读书阁,我心里既心疼又愤恨。可是那位女士已经连声道歉了,连女儿都被她诚恳的态度感动,忍痛说没关系,我也只好作罢。按别的旅客教的方法用冷毛巾给女儿不停地敷额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对懒于出门的女儿软硬兼施,金霏读书阁,她终于答应随我出去旅游一趟。
  提前一天购得去西安的火车票,华闻读书阁。坐火车还是比较划算,一张卧铺加女儿的半价硬座,合睡一个卧铺,精彩读书阁,路费节约了不少。
  
  女儿在路上的消磨就是吃零食。对面的卧铺是一位胖胖的年轻小伙子。女儿吃零食,树海读书阁,不给我吃,树海读书阁,而是递给对面的那个小伙子,树海读书阁。那个小伙子不接,但是也不吭声。女儿不管这些,自己吃什么,就放一些到他的铺上,孔子读书阁。对于并不领情的小伙子,孔子读书阁,女儿不管不顾,依然锲而不舍地继续“献殷勤”。我真是服了她。
  
  车到一站,上来比女儿稍大些的两个少女,刚上车的两位少女显得比较兴奋,一上车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语调激昂。女儿仿佛对她们过于激动的行为表示不屑,那意思是说:“不就是出门游玩,值得这样高兴吗,铭华读书阁?看我多么淡定!”对于出去游玩的小孩子除了女儿是如此的平淡,我还真找不出第二个来了,树海读书阁
  
  漫长的旅途枯燥单调,将近十八个小时的旅程,爱看读书阁,两个人将带的杂志看得差不多,而女儿又玩游戏玩了几个小时,离目的地仍然遥远。夜深了,而女儿还没有睡意。我只好陪伴她听着火车撞击轨道的轰隆轰隆声,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透过车窗望一望一闪而过的山野、城镇的灯火。到某一个站,上来几个拖着行李箱的旅客在过道里窸窸窣窣摸索着寻找自己的铺位。
  
  终于熬不过夜的漫长,凌晨一点,女儿蜷缩在卧铺的另一头睡着了,而我仍然睁大着眼睛望着黑黝黝的夜空,任凭思绪在暗夜里翻滚。
  
  凌晨五点,早起的旅客叮当咣啷在准备洗漱。熟睡的女儿却被突如其来、从天而降的物品不幸给砸中了头。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轮不到女儿,却被化妆品的瓶子给砸中了。睡在我们中铺的一位女士,在涂抹化妆品的时候,不小心将两个瓶瓶罐罐掉下来,砸中了女儿的额头,将睡梦中的女儿砸痛砸醒了。被砸醒的女儿懵懵懂懂地问干什么?那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的女士,立马跳下床来,揉着女儿的额头,连声说对不起。我也不好意思对她责骂了。
  
  看着女儿额头渐渐隆起的包,我心里既心疼又愤恨。可是那位女士已经连声道歉了,连女儿都被她诚恳的态度感动,忍痛说没关系,我也只好作罢。按别的旅客教的方法用冷毛巾给女儿不停地敷额头。还有一位旅客说他儿子有一次从楼梯上滚下来,额头上有一个血包还动了手术,吓得我担心女儿的脑袋会不会砸成脑震荡。还好,问她问题,回答条理清晰,还有与我贫嘴的反应,证明她脑子还没被砸糊涂。
  
  出了这样的小插曲,真可谓应了那句:好事多磨。
相关的主题文章:

  
   周末之行
  
   《暗无天日》
  
   凝视那远去的激情
  
   印象黄姚
  
   "不信县长过劳死"别患上习惯性质疑症
308#

一丛黄玫瑰,金霏读书阁
一丛黄玫瑰
记得在校园篱笆墙边,树海读书阁
有一丛黄玫瑰,树海读书阁
暮春里也开得那么娇艳,金霏读书阁
&nbsp,精彩读书阁;
多少年后我每天路过的公园,华闻读书阁
也有一丛黄玫瑰,
鲜黄的花瓣竟如此耀眼。

无法表述的情感,
似曾相识的容颜,
久久荡漾在我的心间。

这黄玫瑰让人爱恋,
那是我的思绪在枝头招展,
我此刻已不忍离眼。

淡淡的愁怅震颤,
把红玫瑰遮掩感染,
黄蝴蝶在我脑海里翻转。

理想和现实不停切换,
喜怒哀乐阴晴离合的复制,
象黄玫瑰准时开启关机反复不断。
相关的主题文章:

  
   文学的悲哀
  
   七律.春眠
  
   前缘今生
  
   ==留恋心地的叙言(散文诗)
  
   当我一个人的时候
309#

比较阅读文学经典,精彩读书阁
  经典阅读是当代历史语境的呼唤。从20世纪上半叶到今天,倡导阅读经典的呼声从未曾间断,阅读经典已成为当代社会的文化特色。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曾谈到:青年人是否应该读点经典,我想不成为问题,但读什么、怎样读,却是很大的问题。
  
  我们走进21世纪这个日益多样化的现代化时代,生活在多样化,阅读也在多样化。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阅读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很大。据调查,学生们更喜欢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网络小说等休闲轻松类读物,抑或是各种漫画、笑话以及休闲小品和明星自传等流行读物;他们接触经典的途径往往是电影上的演绎、电视上的戏说、经典的通俗化或缩写本、漫画作品等,树海读书阁,真正原汁原味的名著却接触甚少。而这种现代传媒阅读只是一种浅层次的“速食化”阅读,或者说是一种“虚假”阅读。
  
  在这样的阅读中,思维过程更多的是停留在感性层面的感知和认识上,缺少思辨和理性,它使读者停滞了自己的思维,浅化了自己的想象,远离了自己的情感,异化了自己的审美,华闻读书阁,很难达到通过阅读经典原文本与作家所进行的心灵沟通和精神对话,更不必说阅读过程中受到的思想震撼和灵魂洗礼了……
  
  然而,这种“虚假”阅读却可以成为通向经典原文本的媒介和桥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浩瀚如海,在大容量、快节奏的学习中,对有些经典不妨“速食”,一旦尝出好滋味,就会“弄假成真”,进而走进经典原文本。如对荧屏热播的《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新聊斋》感兴趣,就可能把这种兴趣转移到阅读原著上去;若喜欢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红高粱》和《大红灯笼高高挂》,就可能去阅读小说原著莫言的《红高粱》和苏童的《妻妾成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好-乐”是读书的三重境界,阅读经典也首先是要“知”。图书馆是经典阅读活动的主阵地,在这茫茫书海中,首先要知道有哪些经典,才可能对借阅哪些经典进行精心筛选并快速锁定目标,进而到文学经典的深海区域远航。
  
  钱理群先生曾说:“学校教育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人类与民族精神文明的精华正凝聚于其中,孔子读书阁。阅读经典可以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占据了精神的制高点。这对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发展意义绝对不可低估,而且可能与流行的快餐读物的阅读形成了一种张力。这对学生的健全发展也是绝对必要的。”
  
  阅读经典是一条重要的教育途径,金霏读书阁。在对经典的深层阅读中,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可以达成促进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精神人格生成的目标。在《为什么读经典》中,伊塔洛•卡尔维诺说:&ldquo,树海读书阁;经典作品阅读使人们得以从空虚、单调、平庸和毫无意义的无聊乏味日常生活中逃脱出来;从一个变得苍老、冷漠而令人生厌的世界里逃脱出来——它将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新生,它将使光荣、崇高和英雄主义复活。它将赋予生命以一种超乎一切的目的,使人们摆脱邪恶、自私、伪善、净化荡涤这个世界的精神污秽——从而将诞生出一个更高的文明。”只有对文学经典进行深层阅读,才能做到让学生重返经典这个人类的精神家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满足自己精神成长的需要,进而走进这更高的文明世界。无数史实证明:一部摄人心魄催人奋进的伟大作品足以震撼并改变整整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轨迹,因为在那里可以与伟大的心灵直接对话,可以呼吸到高山之巅的新鲜空气,从而产生霍然奋起的冲动,重建人生进击的信仰,高歌价值认知的理念,激扬崇高伟大的理想——这就是经典作品摄人心魄的恒久力量和催人奋进的永恒魅力。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约翰•克里斯多夫》等就是这样的经典巨著。
  
  文学经典文本并非单纯的文字符号,文学即人学,树海读书阁,它与作者的思想、情感、生命、生活及其所在的社会、时代、文化背景是分离不开的综合体,爱看读书阁。并且,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甚至一位作家的多个不同文本之间还会有着错综复杂的源流与并生关系。这就为经典文本的比较阅读提供了依据和材料。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ldquo,孔子读书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都张扬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从《论语》到《易经》,从《春秋》到《史记》,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铭华读书阁,从《搜神记》到《封神榜》《西游记》《聊斋志异》……都昭示着我们民族的智慧;从《诗经》的七月流火到《离骚》的九死未悔,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从马致远的天涯断肠到曹雪芹的红楼梦泪……都耀照着我们民族的心灵。因此,阅读经典作品,金霏读书阁,不仅仅是对文字符号的简单理解,而是在深入解读经典文本的过程中涵蕴着异常丰富的审美心理体验。细品经典是一种沉醉状态,是在美与爱的氛围中陶醉,并从中得到心灵净化、精神向上的提升;深味经典也是一种和谐境界,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与心的交融、读者与文本之间情感与思想的沟通,共同沉浸于对知识与自由、爱与美的求索之中,树海读书阁;更重要的是,解读经典不只是让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再现,而是读者用经典文本将自己的灵魂和精神带入一种“思接千载,神游万仞”的神奇世界之中,对自己精神家园的一种再造。
  
  对文学经典进行深层解读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深入解读经典文本的阅读经验,举例说明比较阅读的几种途径和方法。这些阅读方法本身也是在图书馆借阅经典书目时的一种方法性、目标性导引,也就是说将进行比较阅读的书目可以结合借阅。
  
  对不同时代多个文本进行比较阅读:
  
  比如对中国小说经典的解读,可以由魏晋笔记小说(如《世说新语》、《搜神记》)、宋元话本(如《柳毅传》、《莺莺传》)、明清章回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清代短篇小说集(如《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一直到现代白话小说集鲁迅的《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通过比较鉴赏,不仅可以深入理解小说的内容,了解小说的时代特色,而且还可以看出小说的发展演进脉络。如果结合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阅读,会对小说的阅读理解更加深入。
  
  对同一时代的多个文本进行比较阅读:
  
  比如,诵读李白的诗歌时,可以诵读同是中国唐代大诗人的杜甫与白居易的诗歌,可以看出李诗清俊飘逸,杜诗沉郁顿挫,白诗浅易朴拙。莫言、马原、余华、格非等同是中国现当代先锋作家,将其作品对比阅读,又可以发现他们的作品各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味。美国作家欧•亨利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可以由其作品《麦琪的礼物》等入手,进而阅读同一时代其他两位著名短篇小说家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的小说,作一番比较阅读,了解他们各自的创作风格和艺术造诣。
  
  再如对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解读,可以把丁玲的《沙菲女士的日记》、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铁凝的《玫瑰门》、王安忆的《小城之恋》、卫慧的《上海宝贝》、池莉的《有了快感你就喊》、虹影的《女子有行》、陈染的《凡墙都是门》与林白的《说吧,房间》这些文本系统化阅读,通过比较分析,可以沿着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去把握各个文本所要表达的旨义,从中看出女性角色认同由社会认同到自我认同的发展以及女性解放在新中国各个文化时期所达到的程度,理解起来会更深透一些。如果结合波伏娃的《第二性》以及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推动,理解还会更深一层。
  
  对同一位作家的多个文本进行比较阅读:
  
  无论多么丰赡的文字,能够表达出来的也只能是作者生活的冰山之一角。作家的每一个文本都只是其生活的一个绝对侧面,而非全部,只有把这些侧面结合起来,才可以看到一个立体化的形象。比如鲁迅,读了他的杂文《坟》、《二心集》、《准风月谈》等,可以看到他反帝反封建的坚硬刚强的一面;读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可以看到他回忆往事时温情脉脉的一面;读他的散文诗集《野草》,可以看到他甘心做野草的含蓄蕴藉的一面;读他的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又可以看到他探索前进道路时犹疑与抉择的一面……这些侧面合为一体,才更能看清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时代巨人的形象。
  
  再如,读了美国作家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再读读他的其他代表作,例如描写小市民生活拮据境况窘迫的《麦琪的礼物》,表现穷困失业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生活的《警察与赞美诗》等,从而了解欧•亨利小说语言幽默,构思巧妙,结局出人意料而又耐人寻味的特点。
  
  经典原著文本与相关的文学评论结合阅读:
  
  知人论世读经典。了解了一个作家生存的时代环境及其个人经历,读其作品时,读者与文本沟通起来会更亲切、更顺畅。比如阅读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这部书是“第一部意识流小说”,被称为“天书”、“奇书”、“现代文学的圣经”、“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登峰造极的小说”、“现代派小说开山之作”、“文体的百科全书”。萧乾、文洁若夫妇的译本上虽然附有很多注释,依旧很难读懂。如果结合阅读陈恕的《尤利西斯导读》、戴从容《乔伊斯小说的形式实验》和李维屏《乔伊斯的美学理想和小说艺术》等文学评论与研究著作,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与文化背景,再参考这些论著中对小说人物形象、结构内容与艺术手法的分析,就容易读得更深透一些。
  
  把原著文本及其相关评论合编在一册之内的编排方式已不鲜见。比如,林白的《说吧,房间》一书,共207页,前170页是小说原文本,后37页附有陈思和的《关于<说吧,房间>》、孟繁华的《弱势性别:与现实的艰难对话》、陈晓明的《内与外的置换:重写女性现实》等六篇评论,这样既方便读者深入解读原文本,又可以引发读者自己的思考和新见。从这种编排方式也可以看出,把原文本与相关评论结合阅读是深读经典的一种很有实效的途径和方法。
  
  比如,蓝棣之的论著《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通过细读现代文学经典文本,以独到的眼光努力从中发现和说明各种含混、反常、悖逆、纠结以及难解现象,即作品的症候,并以此切入文本的最深层蕴含,找出作家创作中的无意识动因或有意潜隐的含义,分析其艺术创造的生动内核,重新解读并阐释作品深刻、复杂、潜藏的价值和意义,解别人所未解,发别人所未发。他的症候式分析批评理论被指为“文坛独步”,他分明成了这些经典作品作家的精神心理分析师。我们可以与他一起对原著进行更新更深的细咂深味,这部论著本身又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比如,他对老舍《骆驼祥子》的心理阐释,是在祥子的三起三落的故事之外,找到了一个潜在的无意识故事,即祥子被虎妞引诱,继而被套进婚姻,最后走向堕落和毁灭。把小说的意义推衍成两个层面:一是对现代社会关系的批判,一是对现代婚姻家庭的揭幕。又如,他对曹禺《雷雨》的新解是:这不是两代资产阶级分子“始乱终弃”的故事,反而是两个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一往情深而不可得的感人恋情。繁漪也从“爱神“的圣坛移到了”复仇女神“的台座上。笔者读后即写了一篇评论的评论:《文学经典的心理分析——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
  
  当然,文学评论并不是经典文学作品的“终结阐释者”。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各种相关文学评论的说法,只能是“仅供参考”,读者自己千万不能把自己的头脑当作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把自己对经典文本的个性解读写成文论:
  
  文学经典是茫茫书海中一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宝山,阅读文学经典时自己动手写作文学评论,既能够让自己也像大学问家一样体会一下做学问的乐趣,也可以避免“空进宝山徒手归”。
  
  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越是优秀的经典,越能触发读者自己的“超验阅读”。也就是所说的“多元化理解”、“个性化阅读”,即在与经典文本的亲密接触的过程中,读者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会被唤醒,在阅历文学中的经典人生的同时,开始凝思和遐想自己的现实人生,使之与自己的生活、精神、心理与情感奇妙遇合,融进自己原有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得出个性化的理解和独创性的领悟。
  
  阅读经典时,把自己新颖独到的个性化见解及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就可以汇编成一本自己的文学评论集。比如,笔者结合自己的阅读写了不少小论文,有的已经在报刊发表。如:《生不幸死亦不幸——悼宋代才女朱淑真》、《才女诗情感我心——读<林徽因诗文集>》、《在时尚潮流里裸游的美人鱼——读画眉的<林黛玉的短信息>》、《陈阳里的无爱人生——读须一瓜<有一种树春天叶儿红>》、《读出历史感——读刘心武的<钟鼓楼>》、《乔伊斯和刘心武的“一天”——<尤利西斯>与<钟鼓楼>对比阅读》&hellip;&hellip;回读倾注了自己心血的这一篇篇小论文,分明看到了自己在经典阅读中精神与心灵“成长的足迹”。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难成”。文学作品的解读虽是个体性很强的行为,如果把记录自己的情感积累和思想收获的文字发表出来,不仅可以与别的读者朋友相互交流、碰撞,彼此学习、借鉴,也可以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原始阅读,还可以积蓄一笔自己的精神财富。如果利用博客或微博等现代化媒体手段,与现实或网络上的同好者牵手走在“批评的旷野”上,又不失为一种高雅的业余乐趣。
相关的主题文章:

  
   歌词中的美
  
   用微笑,温暖这个春天
  
   这小屋儿有温暖
  
   生命,渐行渐远
  
   一元钱、一颗心
310#

一七令.旱
旱,
井枯,河断。
天喷火,地生烟。
杨柳垂首,禾苗枯干。
路上行人稀,树间蝉声乱,
玉皇大帝沉睡,四海龙王偷懒。
庄稼汉钻井黄泉,老百姓斗地战天。

相关的主题文章:

  
   我的那些她们(二)
  
   云—雨—风
  
   2012年的第一场雪
  
   一朵盛开的菊花
  
   月圆别情休,独自思量
311#

每一个生命都是太阳
  早上被鞭炮连续不断的炸响声惊醒,接着是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和七嘴八舌的吵闹声,树海读书阁。我起床到阳台边一看,原来,是前两天意外去世的一个保安家属在游泳池区的小亭子里放鞭炮,金霏读书阁,烧纸。他们男男女女,老老小小很多人,哭得哭,喊得喊,骂得骂,嚷得嚷,立刻引得小区很多居民聚集在两边围观。大家看的看,说的说,那一行人就更加激动。我坐在阳台上,心情很复杂。
  
  已经过去两天了,有天早上,华闻读书阁,听说小区的游泳池区出了点事。一个值夜班的保安两点钟下班到门外夜市摊吃了夜宵回来,可能是天气太热,孔子读书阁,想去游泳池洗个澡,爱看读书阁。门关了,只好从栏杆那里翻过去。洗了澡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攀到栏杆旁的路灯柱子,人一下就倒下去了。不知道是触了电,还是精神上和生理上有什么问题。来此上班只有几天时间,树海读书阁,人就没了。早上物业公司发现后,将人拉走了,树海读书阁。我好像淡忘了这件事,要是没有今天早上这一幕,孔子读书阁,我可能不会想起曾经在游泳池边还出了这样的意外,铭华读书阁
  
  伤心欲绝的亲属们,特别是那位离婚了的老婆哭得最让人痛心。她趴在地上,金霏读书阁,仰天高吭,叫老天开眼,哭声响亮,吐词清晰。突然,她爬起来,飞快地跑到一栋楼下,树海读书阁,躺倒在地上打滚哭喊,精彩读书阁。像是突然犯了阑尾炎一样难受地揉着肚子。几个人奔过去拉她起来,她挣扎着被那些人拖到亭子边。一会又跑到另一栋楼下,躺在地方一遍遍哭诉。这时人多了,我听不清。只见她一会双拳猛捶胸口,一会向天空剧烈地拍手,一会又坐起来,用力地敲打着自己的双腿。她高大肥胖,穿一身黑黑绿绿的棉绸衣服,头发散乱,脸上一片狼藉。
  
  还有一位瘦瘦的老人,可能是那位保安的父亲。他在一边放鞭炮,烧纸,所有的话只有那么两句“叫我们怎么办,还要养老呢。”在添加纸钱后,抽一口烟,说一遍话,再加一叠纸。另一位男孩,也许是儿子,在那里跑来跑去,喊着什么。声音很尖,令人动容。让我想起《许三观卖血》中的大林去给他的受了车祸的真正父亲坐在烟囱上喊魂的情节。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听这栋楼下的人说家属提出了巨额的赔偿,可能物业公司没有答应,他们一来这里祭拜,二来这里索赔。好端端的一个人就这么没了,就算物业公司没有任何过错,他们也只能找到这里来啊。保安已快五十,上有老,下有小,还有离婚的老婆,这一家子人都把他当成顶梁柱。他,就是这一家的太阳。死者已逝,生者该承受多大的悲痛,又要怎样面对今后的人生啊。金钱的补偿只能获得心理的安慰、减轻生活的负担。
  
  想起也是两天前,我听说小区外的河边有一个11岁的男孩子溺水死了。说是不远处菜市场一个商贩的儿子,很听话很懂事的一个孩子,平时很少出去玩,那天被同学叫去玩。到河边,也不知是游泳还是意外落水,男孩子就永远没有回来了。家人找疯了,同学害怕也没说,还是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透,一位早起钓鱼的人发现河里漂着一个人。吓得丢掉鱼杆打了电话,因为惊吓过度还住院治疗一个星期。一个青春年少的孩子,一个家庭所有的希望,尤如刚刚升起的太阳突然陨落,一个家也掉进了无尽的黑暗
  
  听说这个暑假,这附近已经有三人在河中溺水而去。我想起小时候,与我们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中,有一家有四个孩子,年龄与我们四姐弟相差不大,玩得很好。有一天,我们正在睡午觉,水库那边突然吼了起来。我们跑去看时,才发现那家的老二和老三再也不能与我们玩了。原来三姐妹去水库边玩,天气热就低着头洗头发。有一个滑到水里,另两个都去拉,都掉下去了。她们的妈妈背着弟弟在岸边看见了,丢下弟弟也跑去拉。母女四个就在水库里扑腾。后来还是水库边另一家的男人在树上摘李子发现了,跑下去救起来老大和她们的妈妈。那个下午,我一直感到很恐惧,从此,对水很惧怕。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那家的大女儿嫁到了一个很远的地方,每年见到我们几姐妹回家,那个婶婶总是会叹气说“唉,要是我的了了和三三还在多好啊,看你们一家真热闹。”然后伸手抹眼泪。她亲眼看着她的孩子在她眼前离开,这种伤痛伴随一生,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有诗云“生命诚可贵”,生命,何止是诚可贵啊,生命,是最可贵的东西。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太阳,照亮着属于它的天空。愿天下的太阳永远都如天上的太阳一样,光芒无限,熠熠生辉。
相关的主题文章:

  
   《咏梅》烟笼寒水月笼沙
  
   冬眠_2
  
   [/url]
  
   [url=http://j-scripti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04432]“筑梦启航”实践队:普法教育之校园欺凌篇

  
   不想说出来的爱最美
312#

某天忘记微笑
  想你的心吃不饱想你在时空的每一寸每一秒
  就让时间在日历上苍老我依然记着你的好
  手指在玻璃雾气上画了问号你在窗外对我笑
  暖风吹起衣角我只拥抱一整晚的无聊
  
  我从纯净的眼神里寻找没有任何杂质的味道
  你转身而来的拥抱舒缓了我紧锁多时的眉梢
  你心扉的门我不是不敢敲
  只怕惊扰你那些安睡着的美好
  
  公园依偎的风景模糊成素描寥寥几笔就可以勾勒
  故事里谁先被忘掉然后路归路桥归桥
  小说里我们是发小也一起上同一所学校
  文字里你是我诗稿三百六十五篇的俊俏
  宣纸上我画了花花草草只为衬托你的美好
相关的主题文章:

  
   叫花子写文章
  
   .风清云淡_1
  
   29平米的温馨
  
   一条狗坐在公路中央
  
   信江行
313#

【散文】走进婺源乡村
  金秋时节,我有幸来到婺源乡村,看这富有特色和内涵的文化村落。离县城不远,即可见幢幢民居,绿树掩映。村头曲水环绕,树海读书阁,水车、老樟树、石桥、洗衣女,一派幽静恬然的田园风光。有诗为证:“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行走在山清水秀的婺源,一个个村子,爱看读书阁,仿佛是绿色大海中的一叶白帆,犹如一幅泼墨山水,精彩读书阁
  
  婺源的村落建筑多属徽派风格。这里古属安徽所辖,上世纪五十年代划归江西。徽派建筑特点是依山傍水,白粉墙黛青瓦,孔子读书阁,檐斗高翘状如马头。据说,婺源民居有“三件宝(即石雕、木雕、砖雕)”。山水灵秀、植物群落丰茂,木柴、茶叶、山货,连同石雕艺术,成了人们早期经商活动的内容。他们北上西行,加入了徽商队伍;他们赚钱而归,树海读书阁,建房盖屋,修路架桥。或者读书致仕,荣归故里,留下了一件件精美的民间艺术。民宅、官邸都讲究雕梁画栋,稍好者雕砖,再好者刻木,更好者凿石。于是,一件件一桩桩,或粗或细、或文或野的雕刻,加上一些相同的名字,比如“余庆”、“聪听&rdquo,树海读书阁;、“笃经”、“成义”等,在民宅中保存下来,金霏读书阁,成为散落于民间的艺术瑰宝。延村的古建筑群最大,有56幢民居为明清时所建,金霏读书阁,其中“余庆堂&rdquo,树海读书阁;的雕刻,既有古典中式的福禄寿图,又有西洋的材质,以及百叶窗式样,主人曾留学海外,带回了西方文化的别样风格。思溪也是建于宋庆元五年,村中俞氏房屋宽大,铭华读书阁,木雕精美多样,最为突出的是,客厅隔扇门上,阳刻了96个不同字体的“寿”字,连同屋内其他处的四寿,组成精美的“百寿图&rdquo,孔子读书阁;,为木雕艺术的绝世精品。还有著名的“百柱祠堂&rdquo,华闻读书阁;、“通济桥”等,融会了雕刻艺术之大成。
  
  当然,还有文风鼎盛时期,据说这是撑起婺源村落的灵魂。有俚诗赞曰:“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读书传家是这里村上的传统。自宋至清,出进士552人,历朝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众多乡村都冠以书乡的称谓,仅一个理坑村历史上曾出了余氏兄弟尚书二人,其著作5种78卷入选《四库全书》,老宅处处可见进士第、尚书第、司马第、天官上卿等匾额,读书习文,维系了人脉,也赓续了文脉,更主要的是,小小的偏乡僻壤成为一个世人瞩目的所在,一个有研究价值的、极富人脉和文气传统的“世上遗存”。据说宋代理学大家朱熹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这里还是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桑梓、著名学者金庸的祖籍地。
  
  我来到江湾,听说这里有二百多户人家,在婺源算是一个大村。走进村头,牌楼气势逼人,商贩林立,感觉不像一个村,好像是一个镇。踏上青石路的小巷,房屋回环往复,小径通幽,方知老屋旧宅气息森然。看到几家祖上为商人的大户人家,房子高古雅致,二层二进。后屋有天井,并置一大水缸,据说缸与老屋同寿,水经年不换,寓示家道绵长,香火不断。有一家老缸年已过百,缸沿上色重如漆,绿苔依依,水却清亮鉴人,轻轻抚摩,颇觉神奇。江湾村多为访客必到之地,颇有人气。据说村庄建于初唐年代,居民多江姓,历史上出了多个名人,有经学家、音韵学家、教育家、佛学家等等。
  
  随后,我来到徽商古埠头汪,它位于婺源的东北部,古称永川,因地处双河汇合口。碧水汪汪而得名,宋大观三年(1110)由徙婺源九代孙朝议大夫俞杲建村,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汪口村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得山水之灵气,地灵人杰,是古徽州一方“徽秀钟灵”之地,历史上这里文风鼎盛,人文蔚起,经科举中进士者有14人,出任七品以上官员73人,著书立说,以斐然文采名于世者9人著作达27部,还走出了一大批商贾四方的徽商富贾和精杏林,工篆刻、善书画的名士贤达。
  
  这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好地方,她的秋也是美得极致,一点也不逊色于春天。如果说春天像一个少女,杨柳细腰,妩媚动人;那么秋天则像是一个少妇,经历过后多了一份沉稳,一份淡定和从容,像那清晨晶莹透亮的露珠,河面上漂浮的薄雾。漫山的红叶,把这美丽的秋天渲染到极致。这里的秋天透着一股淡淡的香气,真是“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金秋的婺源,给人们增添了一份神秘、带来了一份安宁。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中国书法名山”泰山
  
   石屋
  
   七律 与亮同歌
  
   伤不起_2
  
   致敬!独生子女时代
314#

毋忘草,金霏读书阁
  一
  
  Butler和Stevenson都主张我们应当衣袋里放一本小簿子,心里一涌出什么巧妙的念头,就把它抓住记下,树海读书阁,免得将来逃个无影无踪。我一向不大赞成这个办法,一则因为我总觉得文章是&ldquo,爱看读书阁;妙手偶得之”的事情,不可刻意雕出。那大概免不了三分“匠”意。二则,孔子读书阁,既然记忆力那么坏,有了得意的意思又会忘却,那么一定也会忘记带那本子了,精彩读书阁,或者带了本子,没有带笔,结果还是一个忘却,金霏读书阁,到不如安分些,树海读书阁,让这些念头出入自由罢,树海读书阁。这些都是壮年时候的心境,铭华读书阁
  近来人事纷扰,感慨比从前多,也忘得更快,最可恨的是不全忘去,留个影子,叫你想不出全部来觉得怪难过的,孔子读书阁。并且在人海的波涛里浮沉着,有时颇顾惜自己的心境,树海读书阁,想留下来,华闻读书阁,做这个徒然走过的路程的标志。因此打算每夜把日间所胡思乱想的多多少少写下一点儿,能够写多久,那是连上帝同魔鬼都不知道的。
  
  二
  
  老子用极恬美的文字著了《道德经》,但是他在最后一章里却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大有一笔勾销前八十章的样子。这是抓到哲学核心的智者的态度。若使他没有看透这点,他也不会写出这五千言了。天下事讲来讲去讲到彻底时正同没有讲一样,只有知道讲出来是没有意义的人才会讲那么多话。又讲得那么好。Montaigne(蒙塔涅,法国散文家),Voltaire(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Pascal(帕斯卡,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Hume(休谟,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说了许多的话,却是全没有结论,也全因为他们心里是雪亮的,晓得万千种话一灯青,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所以他们会那样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天下许多事情都是翻筋斗,未翻之前是这么站着,既翻之后还是这么站着,然而中间却有这么一个筋斗!
  镜君屡向我引起庄子的“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又屡向我盛称庄生文章的奇伟瑰丽,他的确很懂得庄子。
  
  三
  
  我现在深知道“忆念”这两个字的意思,也许因为此刻正是穷秋时节罢。忆念是没有目的,没有希望的,只是在日常生活里很容易触物伤情,想到千里外此时有个人不知道作什么生。有时遇到极微细的,跟那人绝不相关的情境,也会忽然联想起那个穿梭般出入我的意识的她,我简直认为这念头是来得无端。忆念后又怎么样呢?没有怎么样,我还是这么一个人。那么又何必忆念呢?但是当我想不去忆念她时,我这想头就圣忆念着她了。当我忘却了这个想头,我又自然地忆念起来了。我可以闭着眼睛不看外界的东西,但是我的心眼总是清炯炯的,总是睇着她的倩影。在欢场里忆起她时,我感到我的心境真是静悄悄得像老人了。在苦痛时忆起她时,我觉得无限的安详,仿佛以为我已挨尽一切了。总之,我时时的心境都经过这么一种洗礼,不管当时的情绪为何、那色调是绝对一致的,也可以说她的影子永离不开我了。
  “人间别久不成悲”,难道已浑然好像没有这么一回事吗?不,绝不!初别的时候心里总难免万千心绪起伏着,就构成一个光怪陆离的悲哀。当一个人的悲哀变成灰色时,他整个人溶在悲哀里面去了,惘怅的情绪既为他日常心境,他当然不会再有什么悲从中来了。
责任编辑男人树】
相关的主题文章:

  
   【首发】书笺阳光心境的叙说
  
   《庆兔兔日记》1921好东西要分享
  
   让阅读成为习惯
  
   和秋悄悄私语
  
   与文字结缘_1
315#

思念的距离
清晨,推开七月的镂窗一抹沁心的凉风拂过眉弯银灰色的宆宇覆盖了江南天空缥缈得像烟像雾又像沙 // 时光轴转动了季节的轮回栀子荷花还在流年里摇曳陌上的桂花却已透露细细的花蕊那抹芬芳是不是去年的清香 // 春去春又回,花开花又谢岁月的辗转风干了曾经的容颜磨砺了祖祖辈辈的沧桑沉淀在心底的是那深深的思念 // 思念有时就像黑夜里的烛光点点滴滴会磨平那些遥远的忧伤思念是一根长长的线有一头它永远系着亲人故乡 // 依然是那个绵延的雨季你在灶下添柴烧火我在灶上做饭炒菜还有进屋避雨的邻里乡亲 // 梦里的情景真实得不忍遗忘 亲爱父亲,难道你也想家了倘若燃一注清香,我一步九叩是不是就能看见你现在的模样
相关的主题文章:

  
   J焦作市耿作村文化宣讲活动
  
   野 罂 粟
  
   梧桐花开的季节
  
   男孩女孩一样亲
  
   大胖子树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