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古迹”无锡游 (三)
【导读】:善卷洞是万古灵迹,胜景尤绝,历代名人墨客,纷至沓来,探胜寻幽,对这座抽象的
艺术馆赞叹不已,泼墨挥毫,写下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留下多少千古绝唱,真可谓集吴越
文化之精华。美景让人渴望之极。问好
作者。
位于无锡太湖之滨宜兴西南约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相传在4000多年前,有位善卷
先生避虞舜禅让,在此隐居,因而得名。它是宜兴三大奇洞之一。善卷洞巧夺天工,
树海读书阁,绚丽多彩,分上、中、下、水四洞。洞里,玲珑剔透的石钟乳,形态多异.其中,尤以水洞行舟为最,犹如进入了龙王的水晶宫。后洞,是国内《梁祝
故事》记载最早、记述最丰、遗迹最多、史据最足的遗存地,
金霏读书阁。游客可以进梁祝化蝶园,与彩蝶舞翩跹,观看梁祝化蝶表演,品香茗,领略梁祝
文化.
开发于1921年,于1934年正式对外开放,
爱看读书阁,是我国开发开放最早的洞,开创了
中国溶洞
旅游的先河。与法国里昂洞、比利时的汉人洞并称为
世界三大奇洞。景区
文化底蕴丰厚,有著名的善卷比德
文化、梁祝
爱情文化、溶洞地质
文化、宗教
文化及紫砂
文化,还有恐龙
时代珍稀植物银缕梅,国家一级文物国山碑,
树海读书阁,素有“万古灵迹&rdquo,
树海读书阁;“欲界仙都”之美誉.善卷洞溶洞景观巧夺天工,绚丽多彩,
孔子读书阁,千奇百态,分上、中、下三层,
金霏读书阁,旱洞与水洞相结合。洞中玲珑剔透的钟乳石形态多异,有的象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有的象生机勃勃的各类植物,有的如日月运行、江河奔腾&hellip,
树海读书阁;乃大
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其中尤以“洞中有河,河可通舟,船在水中行,桨朝天上撑。&rdquo,
孔子读书阁;堪称一绝。
入洞,一座宽敞的大厅展现在眼前,可容纳2000多人。石厅两旁,岩壁峻峭。右岩似一尊巨大的白象,左岩如一头雄健的青狮,穹顶流乳凝脂,著名书画家
教育家吕凤子书“狮象大场”。洞口有古人题壁,伏虎须弥当洞口,青狮白象拥莲台。文殊跨青狮,普贤骑白象。韦驮、地藏等十八诸罗汉,或立或坐两旁,似在聆听如来讲佛。善卷洞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游览路线约为800米。洞有上下三层,层层相连;上、中、下和水洞,
铭华读书阁,洞洞相通。进入洞中,宛如进入一座地下宫殿。
上面挂满各种形象生动的石钟乳。石厅两旁,屹立着一对形似青狮、白象的巨石,惟妙惟肖,形态逼真,
华闻读书阁。高达7米的钟乳石笋兀立洞口,名砥柱峰。它是一点一滴的石乳聚积而成,每30至50年长高1厘米,它的形成已有3万多年。连接中洞与下洞的岩石中通道称之为“盘梯”,为当年人工开凿而成,全长105级。由于下洞水流冲泻声和游人嬉笑声、风声等折射上传,在通道的各层转弯处会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从上至下经“金鼓”、“风雷”、“万马”等门,游人仿佛置身于金鼓齐鸣、风雷交加、万马奔腾的境地。
上洞的规模比中洞还要大,洞长70米、宽30米、高30米。洞形似螺壳,终年云雾弥漫,冬暖夏凉,气温终年保持23摄氏度,因而又称暖洞。环壁有奇石形成的
荷花倒影、万古寒梅、绵羊、骏马、熊猫等景物,栩栩如生,
精彩读书阁。石缝间细流瀑瀑,在地下形成水潭,顶部的石乳倒映在潭中,奇异天成。循石级盘旋而下,要穿过“风雷”、“波涛”、“金鼓”、“万马”4重石门。这时,你能感受到波涛远闻,风雷隐作,金鼓齐鸣,万马奔腾的意境。这里石乳滴成的奇幻景物更多,有翠绿的葡萄,橙黄的佛手,白嫩的鲜藕,振翅的白鹤,还有通天石松,
梅花屏风等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上洞称“云雾大场”,又称“云洞”。上洞景观丰富,有“倒影
荷花”、“万古双梅”、“熊猫小居”等景点。“乌龙吐水”、“金鸟独立”景观则是当年海水冲刷的痕迹,为研究善卷洞的形成提供了佐证。上洞的奇妙之处在于“云口”,一巨大岩石阻隔了洞内对流的空气,造成了上洞与中洞的温差,所以上洞的温度常年保持在摄氏23度左右。由于温度和水气所至,上洞又云雾缭绕,观赏上洞如临天上
人间,欲界仙都。
下洞别有韵味。洞天相接,悬崖飞瀑直泻下洞,
小桥流水潺潺归赴水洞,森林梯田,珍禽异兽,洞高宽畅,空气清新,一幅大
自然的景观,增添了溶洞的秀色和灵气。
善卷洞之奇,主要是下洞和水洞。下洞长约180米,宽18米,高22米。洞外有一个6米多高的石陡坎。大雨过后,飞瀑
流水直泻悬崖壑底,奔放澎湃,故又名“瀑布洞”。与后洞相连的水洞,是一条极古老的地下溪河。长约120米,水深4.5米,河面最宽达6米,可常年通舟。游人至此,可乘游船。轻舟一叶,荡漾其间,在此
黑暗的洞穴中前行,有时需俯首侧身才能通过,偶尔崖顶几颗冰凉的“仙水”滴落在游人的颈项。引起一声惊叫,一阵欢笑。“船在水中行,桨在洞上划”,两旁彩灯闪烁,光怪陆离,好像遨游在神话中的水晶宫。约20分钟后,见崖壁上“豁然开朗”四个苍劲大字,为梁代书法家陶宏景题刻。在此舍舟登岸,此时只见四壁石刻皆是古今游客赞美洞府的诗词歌赋。
怀着
告别仙境的
心情,我们
离开了“云雾大场”,进入侧洞。洞内仅容一人通过,狭而高峭,每转弯处皆有灯光照耀,上书“雷鸣”、“鼓声”、“山崩”、“万马千军”等字。但觉耳畔或雷鸣交加,大雨滂沱;或战鼓声声,山撼地裂;或马嘶人喊,惊天动地……正纳闷声音自何而来,不觉已出了窄洞,眼前豁然大亮,一飞瀑从天而降,携白练舞姿翩跹。向导方解释刚才洞内的千百种声音乃瀑布声入洞穴,转弯抹角所为。眼前是一团娇嫩的碧玉,厚厚地编织着一个柔腻的
梦想,被一颗颗从天而降的大珠小珠们掠剪得荡来漾去,朦胧在烟里雾里,永不愿再醒来。身后是一巨大的洞口,曰:“水帘洞”,洞内小舟摇曳着朝我们漂来。于是我们便有幸作这一次“跨洲际”的水上漂游了(有人问向导:“从这里出去到哪里了?”向导笑曰:“非洲。”)。洞阴森森,水碧茵茵,不时有灯光刺破沉寂,辉映那“可以到马来西亚,菲律宾”的漩涡,洞口。“真能随漩涡到马来西亚,我情愿跳下去一试。”船上于是哄然而笑,笑声朗朗地在洞内萦回。洞内忽窄忽宽,头上的石头亦每每探下大半个身子与游人说话,船夫一双手按壁忽左忽右,小舟便悠悠晃晃地向前漂动。不一会,我们便又重见光明了。
却是已到了山下。抬首再望那一片竹林,依然葱笼故我,只是一叠叠一浪浪地直漫了上去,看不见山顶,方知仙缘已绝,
人间重温。于是拖了闲步,慢慢地往前移动,猛看见一墓碑,上书“梁山伯祝英台之墓”,惊诧之余,
思想这一对千古痴情鸳鸯如何安家在这里?——只不见彩蝶的影子,大概还不是时令吧。这时,一对青年男女嬉戏着从竹林中跑过,破我沉寂。看他们时而追随,时而依偎,我不觉替古人
流泪——梁祝若生于现时,该不会演那幕呛人泪下的
爱情悲剧了吧?
周围有丰富淳厚的人文景观和
自然景观。有三国时期的“国山碑”、晋代的“祝英台琴剑之冢碑”、唐代的“碧鲜庵碑”;有始建于南齐的千年古刹善卷寺古景观;有先人为
纪念唐司空李蠙、宋相李纲、宋
大学士李曾伯三人先后在善权寺求学功读,后又都为修建善权寺、开发善卷洞作过贡献而建的“三生堂”;有梁祝墓、李蠙、李曾伯墓和善卷洞重新修缮者储南强
先生墓;有名目繁多的观赏植物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树种等。据史书记载,民间传说中祝英台出生在善卷洞,梁山伯、祝英台曾
生活、
读书在善卷。现善卷洞周围仍有英台阁、祝陵村等梁祝
故事中“十八相送”地方遗址。近几年,当地政府为保护
历史文化遗产,恢复了善权寺圆通阁、设立了梁祝
文化陈列馆等,增加了善卷洞的看点,丰富了善卷洞的
文化。
善卷洞是万古灵迹,胜景尤绝,历代名人墨客,纷至沓来,探胜寻幽,对这座抽象的
艺术馆赞叹不已,泼墨挥毫,写下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留下多少千古绝唱,真可谓集吴越
文化之精华。从齐梁以来,到善卷封禅和游览观光的宰相和相当于宰相的有10多人,吴董朝丞相奉旨来国山树碑立传;唐李蠙、宋李纲、李曾伯三人都来善卷寺
读书,三人都对善卷有惠,且三李相距都百年,三生堂诗曰:一姓转世三宰相,三生完寺一因缘。宋周葵、蒋带、吴潜,明杨一清、叶向高、徐溥、周延儒和清军机大臣史贻直,他们都来观光游览,还写了很多歌颂善卷的
散文和诗篇,杨一清在《游善卷洞》这首诗中,“停杯迟山月,蹑屐破林苔,歌吹绿云上,茶烟引鹤来”等句,把杨相国在善卷洞置酒设撰,举杯邀月,放声高唱,引来白鹤舞翩跹的场面描绘得多么
美好,令人神往。
【
责任编辑:
男人树】
相关的主题文章:
关 于 八 0 后 这 一 代 ….. 一个农民 摘茶叶 [/url]
[url=http://121.5.139.57/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7784]人生小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