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密溪淌绿水
在离瑞金市区四十多公里的九堡镇凤凰山下,有一处“一带密溪淌绿水,千寻松竹染红霞”的村庄,这就是客家古村密溪。
当岁月悄无声息地把漫山遍野的脐橙、柑橘催熟,把草木催黄的季节,我趁搜集《中国楹联集成·江西卷》对联资料的机会,我终于来到了古村密溪,这是江西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进入该村,只见松竹掩映,河水环绕,古塔高耸,山川雄秀,气势不凡。有几条小溪流经该村,有文载这里是“村周围高中间低,小溪密布而得名”。
据《江西省瑞金县地名志》记载,密溪的开基者为罗密峰,从外地迁来,繁衍至今已有近三十代了。许是罗密峰喜欢这里密织溪流,便用了名字中的&ldquo,
树海读书阁;密”字和这一地的溪水,叫开了“密溪&rdquo,
精彩读书阁;名。这也许是“密溪”之名的来历的另一个说法。
密溪村地处宁都通往瑞金的古驿道上,千百年来,承接过一批批自北往南迁徙的客家人的脚步。今天,村内卵石铺就的古道犹存,这些石板路又可分五个方向连接村外的大道,成为古时瑞金境内四通八达的重要通道,曾为古密溪带来了繁荣和昌盛。阙维枚在《密溪记》中有:“……自外入者,行至峡,几认得路,若《桃花源》然。”一语道破了密溪的形胜,
树海读书阁,亦可知他是从密峡的水口进村的,
金霏读书阁。
密溪村一大特色,就是有许多明清时代的宗祠、华宅逶迤成片。大凡客家村庄都有祠堂,但是象密溪这样成排五栋祠堂的还真少见;彰显密溪文化底蕴的水上戏台,实属国内外所稀有,如果他们不解说,外人根本不知道在叫“月池”的池塘里立着的十二个石墩,是用来搭戏台的;还有“理学”壁刻、善捐牌坊比比皆是;四面山峦上,
树海读书阁,各巅矗立着一座人工营造出来的风水塔,四座古&ldquo,
精彩读书阁;风水塔”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建在远处山顶上,一个村子有四座古塔,也应该是举世无双吧?它犹如四道屏障,紧护着密溪村……
村里的罗振坡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密溪村村民,省作协会员。年逾古稀的他用两年的时间,在轮椅上完成了约25万字的《密溪村文史资料汇编》一书,记载了密溪古村的历史演进、兴衰交替、名人雅士、传奇故事等文史资料。有他这样一位当地文人帮忙,我搜集起对联资料来就省时省力多了。待到我办完正事后,我就向老作家了解起了密溪村的历史来。
罗振坡老人的家很简陋,他赠送笔者一本他编写的书时说:“这本书,只是希望可以把我们密溪古村的历史文脉,很好地记载和传承下去,让世世代代以及更多的外来人了解密溪。”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罗振坡老人已有20多万文字发表在了报纸杂志上。老人的乐观、积极、爽朗和大义感染着我。这书一问世,就吸引了各地专家学者和游客前来参观考察。甚至有外地人带着风水先生慕名前来堪舆,把密溪看成风水宝地了。
清末罗氏族谱记载,密溪人耕读并举、艰苦创业和曾经一度繁荣、人文荟萃的兴衰史。原来,
爱看读书阁,密溪村早在隋唐时期就有王、宋二姓聚居,南宋咸淳年间,有罗密峰和他的父亲从兴国白石而来,
宁静读书阁,贸易于宁都瑞金之间,经常歇脚于密溪这一带,也许是在一个地方来的次数多了,自然会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产生情愫,乃至恋恋不舍,当他父亲去世后,罗密峰便举家迁到这里来了。
罗密峰自凤凰山下开基后,充分发挥他们顽强、勤劳的精神,奋发开拓,在山上种植竹、木、油茶;山下修河、造田、做房子。披荆斩棘,不避艰辛,很快地奠定了一个村庄的雏形。他的子孙慢慢地多起来,原来的王宋二姓日久渐微,到元代中期全部易主,土地山岗改姓罗氏,罗姓繁衍成了居住环境和生活习俗与理念皆自成一体的宗族。至今,全村已有罗姓村民近600户,3700余人,主要分布在罗屋一带,并以罗屋为中轴线,由东往西延伸发展。屋宇多为坐北朝南,面对南边的水口,据说这是先人“依山造屋,傍水结村”而成,有“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之势。
这里现存近百幢大大小小的古民居,多为明清时期所建,规模宏大的主要有罗氏大宗祠、罗应文公祠、应宗公祠、石泉公祠、淳夫公祠、皋泽公祠、密峰太公祠等十几处,一般占地面积都有三四百平方米左右;大小不一的私厅、私宅,则如星罗棋布,众星拱月般地散布在村内。结构多为砖木,
华闻读书阁,也有一些祠厅全用木料构建,昂首飞翘,颇有特色。大祠堂门外两边的石狮及刻有翰林、进士等字的悬匾,表明了本族人中曾有高中翰林的地位与学识。这些在客家的祠堂建筑中都极具代表性。
据谱载,密溪晚清时期还曾设圩市,每逢圩日之时就人声鼎沸,商贾云集,后因战乱而废圩。今天,仍可以从遗存在两条相互贯通、绕罗屋而行的石板巷道,以及在宽大的内围砖拱门等遗迹中,仍可看出当年集市繁华的影子。
客家人因属迁徙外来者,在初到一地时常常得不到与本籍人一样的待遇。为能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富有山地开发精神的罗氏家族初具规模之后,就在居住地兴学办教,外聘先生专为本族子弟设立学堂,鼓励读书。到清朝时,这个村共培养出秀才以上学位168人,其中岁贡52人,举人、进士、州同等11人。村里知识分子地位很高,三代无白丁的比比皆是。密溪历史上乡宦众多,文风昌盛。我总感觉当年的密溪人眼界是够越宽广的,他们站得能看得远,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眼界决定境界。因为自明朝起,当地一直兴办有“义学”、教坊和学堂等公益事业,为密溪造就了不少人才。据说,有一年乡试,这里一天就考取了8名秀才,
树海读书阁。谱书载,该村先后出过从九品以上者76人之多。比较著名的有明代洪武嘉兴县丞罗应文;成化年间东莞知县罗汝洁等。
不过,密溪真正有人文内容的时代,是一个没有做过官的人开始的,他就是清乾隆年间的罗台山。从这个时代起,密溪村开始出名。
罗有高,字台山。清乾隆三十年举人,虽两次京试未中,但因文章出众,流传全国,影响后世。他几乎是个全才,据《道光瑞金县志》和族谱记载,台山“幼为词赋,
金门读书阁,尝拟司马相如、杨雄之言。及壮,为古文辞,出入韩、欧间言”,他“乃潜心理学”,曾致力研究佛、儒二学,并“旁及兵符,技击皆精”,著有《尊闻居士集》八卷传世。文学方面,罗有高以散文见长,
树海读书阁,既取众家之长,又独树一帜,
树海读书阁,他的传世之作《尊闻居士集》,当年被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列入第一批整理项目,由此可见其对后人的影响有多大。其生前学识渊博,曾受到时任内阁学士的翁方纲、散文大家恽敬的大力推崇,翁曾作《送罗台山南旋》诗,恽曾撰《罗台山外传》一文,均揖入县志流传后世。台山于乾隆44年因病卒葬原籍后,密溪建有&ldquo,
树海读书阁;台山园”和“台山学堂”以藉纪念;民国时县城曾设台山路,其墓葬也至今在密溪保存完好。可以说,台山这位历史名人的出现,使罗氏族人引以为荣,并倾力大兴文风。也正是自乾隆年始。紧接着道光年间又出了罗大用、罗汇等举人,罗大用后来还被钦赐翰林院检讨职。此外,
孔子读书阁,清代时村里建有名为“南屏书舍”的书院,据称有万卷藏书,有《南屏书舍》诗云:“前贤乐育揖书斋,后学相承惟素怀,闻道台山文集出,
树海读书阁,才人学府一时皆”。
即使是自解放以来,密溪村也同样人才辈出,先后亦出有有将军级人物、副厅级干部、工程师、教授、企业家等一大批人才。
密溪人自古有经商的习惯,出外省经商者众多,聚财后很多人便归耕故里,广建屋宇,
修身读书阁,其中出了有百万家财号称“罗百万”的罗积明,
金霏读书阁。正是雄厚经济实力,才使密溪在明清时建筑了一批规模宏伟的屋宇。据称,在文革之前密溪村中历代旌表乡宦、名人的碑和坊达近百处之多,可惜大多被毁无存,
孔子读书阁。综观密溪村史,可以说是密溪人以自己的艰辛造就了一度的辉煌,并为后世留下了这丰富的遗产——密溪古民居。
密溪古民居的建筑装饰艺术,堪称一绝。如罗氏大宗祠,大宗祠大门两侧一排清明碑刻,青石板台阶两端屹立着一对威武的大石狮,门槛边一对精雕细琢的荣鼓石,高大雄伟的木门廊上高悬金字匾额,
树海读书阁,高高的马头墙用青砖垒就,那些青砖仔细看,都刻着“密峰”字样,由此可见当时建筑的别具匠心。堂内有瑞金恽知县在1805年题的“彝伦攸叙”匾额一块,还有楹联一对,上联是“溯汉晋之家声,豫章勋著,临汝义明,亿万世子孙,宜同厉咏德诵芬之志”,下联是“述宋元之先业,洞晓儒林,长源文苑,千百年学问,庶常贻接光并烈之谋”,匾额彰显罗氏注重教化;楹联则追源抱本,讲述了罗氏的来历和家族传统。祠堂内外各种木结构上巧妙地装饰有多种手法雕刻的图案,使人赞叹不绝的是门廊顶部天花板上,上面镶嵌着一幅由近百幅龙凤、瑞兽和花卉图案的雕板,形态栩栩如生,构图严谨,寓意深邃。在木构件上有多处层层累叠伸挑。未见雷同。祠堂内的柱梁斗拱之间,保存有不少绘画,上厅天花板上,又镶嵌着两对倒立的木雕描金狮子,宛若在活蹦乱跳。其它宗祠在装饰艺术上既独具风格,又有相似之处,有很多上下厅屏风、花格、门楣和柱础的设计及雕刻都很有艺术性。
这里至今保存尚好的两座明清牌坊,也同样显示出其制作上的独具匠心。这种旌表牌坊是传统社会中特有的表扬性建筑,目的在藉以教化人心,所以多建在热闹的大街或受表扬者的住宅前。凡有优良事迹者,由社会上具有公信力的人推荐,经过官家查证确认,奉旨才可以立牌坊。木牌坊始建于明天顺三年,在清康熙47年又进行了重建。是奉旨为旌表赈粮济民的罗孟稳而建的,它倚古巷道而立,坊高6米,坊顶由数百个棱形木格交织重叠而成蜂窝状,结构复杂;上面盖瓦,还可供行人避雨遮阴。此类木牌坊在国内外也少有。它造型雄伟,雕刻精细,极富客家的人文理念与建筑特征。其高为5.53米,宽为2.15米,为杉木结构,两柱支架,青瓦覆顶,
树海读书阁。檐下有短木条组成的蜂巢图案。最为抢眼的是,横梁上镶嵌的木匾,
广济读书阁,上书:“善行流芳”四字。左右两边的对联依稀可辨,写着“善者常怀来者无私即善,行人不是路人携伴同行”。
据说明代密溪粮贾罗孟稳贩粮赴京,时遇天灾,饥民屡屡劫粮以充饥。罗孟稳进退两难,索性在沿途扯起赈灾济贫的旗号,将贩运的粮食全部救济给灾民。当地官府得知此事,奏报朝廷,奉旨为其建坊旌表,将“善行流芳”的御赐四字刻于牌坊匾额。想当年,无论官位大小,路经此牌坊,骑马者下马,坐轿者下轿,以示敬意。
另外一座石牌坊,系清乾隆十三年奉旨旌表儒童罗大璜之妻钟氏所建,用17块大型青条石和石板构成三门洞式的石坊,以四根石柱支起三个门洞,小门横额上浮雕有八仙过海像,中间大门上端横条石上浮雕有二条龙及圣旨牌,圣旨牌下石匾阳刻“节孝”,署有奉旨筹建者:兵部右侍郎兼副都御使史德沛、巡抚江西等处兼理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陈弘谋、江西学政德瑛、江西布政使彭家屏……一长串官员名字,规格之高是不用说,当时规模隆重可见一斑,
孔子读书阁。从道德上说,贞节,是对爱情的最终升华,长相斯守,不与他人。但是,从古至今。战争,灾难,人为不断。守寡妇女无数,而立贞节牌坊者可数,物以稀为贵。可见,正因为守节的妇女少,所以上层帝皇为其立牌坊!这并非君主无聊之作,这是人们为爱情的守墓人最高的荣誉!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闹红的日子里,密溪村也和瑞金其它地方一样,成了一块赤色的土地,
爱看读书阁,一个村参加红军的人有二百多人,在县志上留有姓名的烈士就有一百三十多位。1932年,红军学校印刷厂驻扎于密溪;1934年9月,红军第六后方医院设于密溪,专门接收在北线阻击敌人的红五军团的伤员,密溪村村民自发组织担架队和洗衣队,支援红军医院。还从自己口里省下粮食,供给红军伤病员。红军长征以后,密溪村是留守红军河西游击队的根据地之一,村民和游击队协同作战,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并缴获了许多战利品。如今,村中的红军印刷厂和红军医院、山坡上红军留下的战壕,还在告诉后人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遗憾的是,许多文物古建筑,除了缺乏维护,毁于自然外,在十年浩劫中也损坏不少,甚至古墓都遭到盗挖,一些珍贵文物倒卖到他乡。
时空的穿越,社会的发展,现代建筑早已逐渐取代了老祠堂,老胡同,大多数人都已经搬出了老房子,住上了新楼房。古建筑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视线。这些历史文化,不仅向我们展现了古人的智慧,而且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们是那样的稀少而珍贵,所以我们应倍加珍惜,
华闻读书阁。这些文化不仅活在历史中,而且也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夕阳映照,山凹中的密溪,农家炊烟袅袅,恬静古朴,田埂、果林中,收工回家的村民倒背锄头,脸上一副安详自得的样子。远山迷蒙中,绿峰巅处,几座古塔依稀可见,形似笔架,直插云霄,
金门读书阁;山下平川如纸,锦绣如画。古村周边水田池塘倒映山影,看起来已与周边的山川融为一体,谐调吻合,所创造出的田园光景,令人体验到一种永恒、自然的美。
密溪村古建筑群,虽不是皇家住宅,然而,在夕阳斜晖的暮色中,不由使人产生一种凭吊历史遗物的感伤和感慨。这处斑驳的古老建筑群,同样浸透着历史变迁和世事兴衰的沧桑,同样是中华民族传统社会和传统文明的一份难得见证,更是瑞金市珍贵的历史遗产。在密溪村的古街巷道中行走,我的心一次次被打动,
铭华读书阁,不是因为那些精美的建筑、厚重的历史感,而是源于一种内心的感动。我说不出自己为什么会被感动,但总是有那么一种情绪在感染着我,牵引着我,脚在缓步前行,思绪却已经飘回了那个物阜民熙的康乾盛世了。在这里不需要太多的语言,而只需要用一颗很纯真的心去感受,用一种很安静的思维去感悟。
密溪村,这个当年靠石阶古驿道通往外面的村庄,已经有宽广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村外,连接世界,每日各式车辆往来不断,与城市呼吸一体,一派文明盛世景象似乎在这里得到了体现。但我徜徉于鳞次栉比的钢筋水泥楼房与残垣断壁的古建筑之间,总是觉得这古朴典雅的村庄已破败不堪,且变得不伦不类了,就好像给蒙娜丽莎穿了一件马甲一样。由于受资金的影响,目前,已有10多处古建筑倒塌,同时,群众保护古村的意识不强,一些违章建筑不时冒出。
值得庆幸的是,2008年,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专门为密溪作出了《密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密溪这座历史文化名村,纳入了国家法律和科学的有序保护和开发之中。今年7月13日,新任瑞金市委书记钟炳明在九堡镇调研时曾经说:“深挖“九堡”的文化内涵,树立品牌,积极挖掘密溪古名居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古色旅游名镇。”我想,如果给密溪古色旅游资源以城市待遇,
精彩读书阁,还乡村古色旅游资源以洁净容颜,让乡村古色旅游资源带来经济效益岂不完美。
穿越历史的时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村庄的兴衰,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伴随着中华民族复兴的脚步,密溪这块“风水宝地”必将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还可以领悟到,一个地方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文化和精神力量的支持,密溪人民淳朴敦厚、热情豪放的性格,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兼容并蓄开放豁达的胸襟,在历史的长河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我相信,未来的密溪,将更加美好。
朋友们,生活平淡和烦琐吗?工作压力繁重吗?你感觉日子一天一天的重复,使得你的面前毫无生气吧。那,就去密溪吧,它也许可以改变枯燥的生活;在密溪,你也许能得到期待中的,或者意想不到的东西——但得用心去发现
(作者:钟同福,江西省民俗学会会员,瑞金市民协副主席,赣州市作家协会、赣南诗词学会会员。发表各种作品两百多篇,发了几十篇介绍客家风情的散文,其中《客家习俗趣谈》以中英文的形式发表在2010.12期《文化交流》上,《青山棚风俗》、《客家“踩桥”》被多家报刊转载,其中,《青山棚风俗》收人《瑞金县志》)。
相关的主题文章:
[/url]
[url=http://8.210.32.19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277]“永半朝”王弘祚新释 7月19日新闻稿 想你是种幸福 [url=http://bbs.gemwon.com/showtopic-5156.aspx][/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