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书记”袁兴亮
枣庄城区东南7公里处的横沟村人口300多人,耕地人均不足一亩,该村没有一人外出打工,可村民就是有钱。外村人心生羡慕,见着横沟人就会竖起拇指:别看你们穿得旧,
树海读书阁,可哪家不富得流油!这时横沟人会自豪地说:“能有今天的好日子,这都得感谢我们的大棚书记袁兴亮啊!”
袁兴亮,枣庄市中区西王庄乡横沟村党支部书记,年近60的他虽已满头斑驳的白发,但腰板挺直,精神矍铄,走起路来稳健有力,依然拥有着当年军人的风姿。与他闲聊他言语很少,
树海读书阁,爬满皱褶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给人一种很和蔼可亲的感觉,但一聊起棚菜种植来,他就会滔滔不绝,那丰富的经验,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以及对棚菜发展前景的定位分析,让人不能不为之折服。就是这么一位村书记,在他将近40年带领村民致富的道路上,抒写出许多充满传奇的创业故事,为村发展赢得辉煌,在村民心中筑起了一座崇高的丰碑。
横沟村在青石山角下,偏僻、闭塞,过去村民生活很是困难,当时流传一句顺口溜:有女不嫁横沟男,吃穿住用样样难。为摆脱困境,袁兴亮积极寻找出路,1979年报名参军,凭着良好的素质如愿走进军营。部队是一所培养、锻造人的熔炉,在这里他开阔了视野,练就了过硬的素质,提升了思想境界。但每次回家探亲看到地仍然是村庄破旧,村民没有什么出路,这让他很是揪心,他暗下决心:不信找不到富裕路!1981年,
树海读书阁,由于表现好,成绩突出,被部队党组织吸纳为中共党员,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但他心系家乡人民,毅然复员回家。他信心满满积极寻找致富路,但那时还是生产队时期,他的梦想一次次破灭。后来分田到户,让他看到了发展的美好前景,
孔子读书阁,村民信任他,选举他为村干部。为尽快带领村民致富,
爱看读书阁,他多方寻找发展门路。经过反复论证,村水浇条件充足,适宜大面积种植蔬菜,且种菜比粮食收入更高,在他的动员下,村民普遍响应,但地栽蔬菜受季节和市场影响大,村民收入增长不高,挫折了他们调整种植的积极性。为扩充家庭,
精彩读书阁,村里精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挣钱,这让袁兴亮很是苦闷。说来也巧,一次不经意间,他在报纸上看到山东寿光大棚菜种植致富的报道,这让他欣喜若狂,调整种植大棚菜不正是村民致富的金钥匙吗?第二天他就带上干粮和铺盖赶往寿光,在说明来意后,那里的管理人员找来专家对他悉心指导,为尽快掌握种植诀窍,他吃住在大棚,听专家讲解,和菜农一起劳动,整整一个星期,他人瘦了,眼熬红了,但一想到学得的技术和未来的成功,他感觉浑身轻松,不知不觉间回到了家,
华闻读书阁。
想得很美好,但做起来并不那么轻松。当他动员调种时,村民或信或疑提不起兴趣,他就在自家承包田里建起2个大棚,经过精心管理,当年一个大棚收入达1万多元,这让村民看到了建蔬菜大棚的好处,在外地打工的人也纷纷回来,找袁兴亮要求建大棚,仅仅2年时间,该村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200多个,户均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村,彻底甩掉了“穷帽子”。
“看到家家富裕,村民过得体面,那是我最大的满足!”谈到几十年带领村民发展蔬菜大棚种植的感触时,袁兴亮深情地如此说。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们对蔬菜产业标准化要求不断提高。适应市场需求,袁兴亮及时调整思路,成立了兴亮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紧密型运行模式,引建枣庄旺达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在该村有机蔬菜基地基础上建成枣庄旺达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高科技蔬菜大棚20多个,主要从事蔬菜种植、加工、销售,农业生产资料及种苗供应,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工作。规划园区分为“集约育苗展示区、标准化生产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区区、生态观光采摘区和综合配套服务区”五个功能区。2012年完成投资950万元,新建智能联栋温室5000平方米,高标准智能日光温室40座,完成了集约育苗展示区、标准化生产区建设和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区,配套建设了绿色蔬菜生产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群测群控精准农业生产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生产设施工厂化,生产环境清洁化,产出商品高档化。横沟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被确立为首批市级蔬菜标准园和农业部蔬菜标准园,2013年1月9日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其注册的“金福旺达”番茄、辣椒、草莓等7个蔬菜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目前,已形成年生产供应基质穴盘种苗1000多万株,可同时满足3000多亩蔬菜生产需求,除满足本地需求外,还远销到滕州、山亭、台儿庄、江苏徐州、河南等地,是枣庄地区最大的工厂化育苗基地;其农产品西红柿主要销往东北,年销售蔬菜5000多吨,年销售收入1700万。
在实现园区发展壮大的同时,袁兴亮积极引导本村和周边菜农加入合作组织,目前兴亮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00多户。对这些入社社员,他依托旺达公司,采取统一生产布局,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规程,
孔子读书阁,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组织销售五项措施,提供产前物资供应,产中技术指导,产后销售服务,为他们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他们高兴地说:“加入合作社,土地成为绿色工厂,产品提级升档,收入年年增长,日子红火兴旺”。特别是横沟村民,现在家家有3、4个大棚,最低的户存款也在5万元以上,
树海读书阁,住的是2层民居,用的是高档商品,过着甜美、幸福的美好新生活。
“雄关漫道真如铁,
铭华读书阁,而今迈步从头越。”几十余年坚持富民路,虽已让他形色沧桑,但他无怨无悔,看着乡亲们生活富裕起来,他疲惫的面容挂满微笑,可内心并不轻松。“现在蔬菜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只有不断的创新,科学的发展,才能实现持续的增收。”谈到未来的规划,袁兴亮深沉地说。枣庄吴兆雷
相关的主题文章:
秋水悠悠 被火烧了一个黑坑的小木门 写在时光里的梦 黑天鹅_1 -拾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