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安阳】千年古韵说“华塔”
千年古韵说“华塔”
当我下决心要遍走安阳时,才知道安阳有座全部用砖雕出来的&ldquo,
树海读书阁;华塔”。因建在修定寺内,取名修定寺塔。因建于唐朝,当地人又称之为“唐塔”。位于安阳县水冶镇西北磊口乡清凉山村西的清凉山南麓。
2010年的3月9日,
华闻读书阁,风和日丽的下午,我拜谒了素有“中华第一华塔”美誉的修定寺塔。见过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见过云南大理的白塔,却从未见过全部由精美图案雕出来的塔,真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华塔。
古韵一:砖雕图案之精美
走近细看,每块砖雕的图案却各不相同,有佛像、弟子、菩萨、天王、力士、武士、侍女、飞天、伎乐、青龙、白虎、猛狮、大象、天马、巨蟒、飞雁、帷幔、花卉和彩带等,五花八门的图案共有72种,个个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有头梳圆髻、身穿袍服的真人;有面部丰腴、足蹬云履的侍女;有凌空飘荡、轻歌曼舞的飞天;有赤身裸体、身扎肚兜的童子;有英武雄壮、顶盔贯甲的武士,
爱看读书阁;有头戴尖帽、紧衣长衫的胡腾人等。佛像手捧莲花,安祥从容,
孔子读书阁,很有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风采;武士则手持刀枪剑戟,威武不可侵犯;就连侍女、伎乐,尽管同是女性,形象却各不相同,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动物图案有穿云破雾的蛟龙,仰天怒吼的雄狮,背负珠宝的大象,行云奔走的天马等。作为外行,一看也能明白佛是佛,侍是侍,武士是武士。就连花卉彩带也如真的一样,缠在塔身的不同部位。不仅如此,这72种图案的排布也颇有讲究。横看竖看皆不相同,而不同面的墙上图案排布又很有规律。当年的工匠们之所以如此排布,我猜想是一定有讲究的,只是我们肉体凡胎的俗人,不懂罢了,所以看不出什么门道来。
最好看的应该是塔身的南壁,南壁开一拱券门,
树海读书阁,门口有蛟龙镇守,蛟龙雕得既威武又不失尊严,作为守门神它的威力则是:菩萨请进去,小鬼你避开!左配青龙吞云,右配白虎吐雾。两侧侍立四臂金刚,面目狰狞,浑身筋肉隆起,两手向上各执兵刃,两手向下舞动扩张,勇武强悍。门楣上方有一组石雕佛像,听守塔人赵德华大爷讲,中间的是三世佛,两侧的是菩萨、弟子和天官。走近仔细看,尽管不知道佛到底长何样,与菩萨有何区别,但能感觉到就是不一样。不仅如此,门框上还有邺县令和林虑县令敬奉的题铭。我猜想作为一县之长的父母官,在此留下姓名,是希望三世佛和菩萨能保佑他们官升三级吧。四隅装有马蹄形团花角柱,两侧加滚龙攀缘副柱。上檐外挑,形成雨棚,凹腰葫芦饰为顶盖,远看外貌如一顶座北朝南华贵的方轿。
修定寺塔因为独特的砖雕艺术,曾经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既研究塔的历史地位和文物价值,也欣赏精美的砖雕艺术。守塔人赵德华老人告诉我们,曾经来过一批日本专家,看完塔后,伸出四个手指头,说这座塔可价值四个亿的人民币。赵大爷曾经在心里算了一笔帐,一块砖就价值十多万元。说这座塔一砖千金,价值连城,称其为中华第一华塔,一点都不为过。
古韵二:传说故事之有趣
看华塔精美的砖雕是一趣儿,听守塔人赵德华讲与塔有关的故事更是一趣儿。
趣儿一:张猛义举修寺院。张猛原是北魏时期洛阳白马寺的一名和尚,喜欢云游,乐善好施,书法极佳,他的碑贴至今受到人们的追捧。
公元494年的一天,魏孝文帝在清凉山围场狩猎,突然从山中窜出一只猛虎,张牙舞爪地扑向孝文帝。当时,周围的侍卫都吓呆了,顿时一片慌乱,孝文帝也吓得不知所措。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从半山腰跃出一位僧人,手持哨棒与猛虎展开搏斗。最终,制服了猛虎,孝文帝得救,躲过了一场血光之灾。
为报答张猛的救命之恩,孝文帝决定以封官加爵和金银财宝答谢他,谁知,张猛既不要金银财宝,也不要高官厚禄,提出想在清凉山下修一座寺庙,孝文帝当场应允,就有了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始建在清凉山脚下的天城寺。
据说该寺初建时规模就十分宏大,能容纳500多僧人吃住生活,香火十分旺盛。自此,北魏孝文帝也开始信奉佛法,大力提倡佛教。由于孝文帝的重视和大力提倡,在他统治期间,佛教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
北齐时扩建改名为合水寺,隋时又改名为修禅寺,唐朝进一步扩建和重修,使该寺规模更为壮观,并改为今天的名字修定寺。自北魏张猛始建,至唐太宗李世民下令重修寺院,历经四个朝代,规模逐渐扩大,至唐代达到鼎盛,已有三进院落,数座殿宇。清未战乱时,寺院全部毁坏,仅留下孤零零一塔,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和世世的沧桑与无奈。
趣儿二:三生宝塔的来历。修定寺塔,算是个学名,在当地人的嘴里,是不常被叫起的,当地人叫得最多的除唐塔外,就是三生宝塔了。为何又被唤作三生宝塔呢?与这座塔曾经修过三次有关。
一修宝塔是隋朝隋文帝。隋文帝杨坚曾经到此一游,看到此处四周峰峦叠嶂,山势巍峨,清泉环绕其间,山青水秀,不仅景色优美怡人,而且气脉很旺盛,是个出真龙天子的地方。隋文帝想:我原本就是皇帝,如何能再出个皇帝。为压住这里的龙气,隋文帝决计在这里修一座塔,仅塔基就打了一米多深,如此厚的地基,足以压住龙气了,隋文帝就没有再接着修塔,所以,整个隋朝,也就只打了个塔基。
二修宝塔是唐德宗李适。有一次唐德宗李适路过清凉山时,突然被一群人追赶,为安全就急忙躲进附近的一个尼古庵里,请尼古救他一命,尼古当即把一件袈裟披在他身上,让他男扮女装。李适进庵时,一匹白鹿也尾随而来,当追兵箭射李适时,是白鹿为其挡驾,李适才躲过此劫。随后为感谢尼姑和白鹿的救命之恩,李适将原名水盆庵的尼姑庵更命为白鹿苑,并以隋文帝时修建的宝塔为根基,把塔修了起来。随后,李适将这里做为休闲和避暑的胜地,曾经多次来到修定寺。此后,又演绎出了更多的故事。
三修宝塔是明朝明成祖。明成祖的儿子朱高炽常年住在这里修身养性,
树海读书阁,将修定寺变成了明朝的香火院,又重新补了塔的上檐,
精彩读书阁。
趣儿三:命根水用来救贵妃。据传唐玄宗李隆基也曾经带上杨贵妃两次来修定寺避暑休闲。一次,杨贵妃自修定寺回到长安后,就一病不起。朝廷遍请长安名医均医不好贵妃的病。有人说只有修定寺的水,才能治好杨贵妃的病,
金霏读书阁。当时修定寺内有两眼井,一清一混,清水井里的水,无论如何烧都不会起水垢,而浊水井里的水却有很多的水垢,能治病的自然是清水井了。不仅需要修定寺里的清水,
树海读书阁,而且还必须得是每天第一瓢的新鲜水才能救命。如何能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让贵妃喝到新鲜水呢?大臣们想出了手手相传的方法,从修定寺井水边站起,人挨人,手连手,传递到千里之外的长安。水到长安后,杨贵妃一饮而尽。怪啊,仅一碗凉水下肚,杨贵妃的病却好了,
金霏读书阁,这岂不就是救命的命根水。
趣儿四:无蚁山上真无蚁。在修定寺北面的清凉山上有个山头被称为无蚁山。传说,当年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当皇帝前,也曾经到过修定寺那个地方。午间他在清凉山上乘凉睡着了,一只蚂蚁爬到他身上,狠狠地夹了他一口,把正熟睡的李治夹醒了。李治醒后十分恼怒,就说了一句,将来有一天我若是做了皇帝,一定将你们这些害虫统统灭掉。
后来,李治做了皇帝,有人再到清凉山上李治曾经躺过的地方看,果真没见过一只蚂蚁。
有趣儿的是,赵德华老人也说,此事他亲自验证过,曾多次到李治躺过的地方观察,从未见到过蚂蚁。你说神奇不神奇?
各位读者,巢儿是个学文学之人,喜欢猎奇,爱听奇谈趣事,以上全部是听守塔人赵德华老人讲的。又加上巢儿的合理想像,肯定有不确切之处,请千万不要拿着棒槌当针(真)使,像考古学家似的,一定要究出个所以然来。只管当故事听听,如何?(2010年3月11日星期四完成初稿)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东海岛西湾村,山内村爱鸟护鸟宣教心得 乡村日记三篇 插花 雪后絮语 “天下第一湖”大明湖——齐鲁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