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是啥样?》——作家选刊11期
那时候,天是蓝的,水是清的,空气是没有雾霾的,猪肉是可以放心吃的……
这是一段既时髦又老套并略显俗气的话,体现的是一些人对当前环境状况的灰色幽默和自我调侃。
我的老家——鲁中地区那个偏僻的山窝窝,就没有这样的尴尬。那里的天还是蓝的,水还是清的……只是河面窄了些,水流小了些,鱼虾少了些,
金门读书阁,而且河道里、树梢上,塑料袋之类的漂浮悬挂物也时常出现。
变化是有的,与30年前我
离开家乡时相比而且是巨大的。村里通上了电,通往村里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有的家里还用上了自来水,过去的草房子变成了瓦房,年轻人骑上了摩托或农用三轮车,有的甚至买了汽车。
姥姥家的
村庄变化就更大,除了这些,最显眼的要数村子边上,竖起的那4栋5层高的“居民楼”,孤零零地立在山岭之间,
树海读书阁。
我家和姥姥家两村相隔八九里路,中间横着一座不大不小的山——老虎山,去姥姥家需翻越这座山头,再过两道大沟才能到达。那时山上树林茂密,山中只有一条细长弯曲的小路,进入山林,松涛唬啸声声,鸟蛇虫兔乱窜怪叫,后背嗖嗖发凉。小时候去姥姥家,几乎每次都是一路小跑翻过,直到钻出那个叫葫芦峪的大沟,爬上东岭,才敢回头气喘吁吁地仔细望望被甩在身后的
风景,
爱看读书阁。然后,坐在一块大石梁子上,深深地吸几口清新的空气,
金霏读书阁,嘭—嘭的心才慢慢平抚下来。再朝前看,心中便敞亮了,因为不远处姥姥村子南头山岗上的那棵柏树已清晰可见。
姥姥家坐落在一座叫圣水山的山脚下,村庄沿山根溪流而建,
山水相依,环境
优美。村南上游有座水库,那棵柏树就长在水库大坝西头一个叫沙窝嘴的山梁上,两人多高,
广济读书阁,两对扎粗,奇怪的是,
华闻读书阁,多
少年来它似乎没有长过,也不枯死。我曾不止一次地试图了解这棵树的
历史,挖掘一下它的
文化,甚至一个传说,但一切都变得途劳,就连年近九十的姥爷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只知道自他记事起,这树就这样独自在那里长着。
经年
岁月的积累和沉淀,使柏树成了村庄的标志,成为村人心目中的“
自由女神”。也正因此,让它一次次躲过劫难,即使在人民公社撤销,大集体解散,山上的树木全遭砍伐之时,它也毫发无损,没人敢动它一根枝叶,至今仍像丰碑一样永固在那里,
守望着村庄一天天地变化,村里的
老人一批批地死去,小孩一个个长大,
树海读书阁。
姥姥家有5间堂屋,2间东屋,2间西屋,分别用作居住、做饭和储物,南面是猪圈和羊圈,
孔子读书阁,典型的四合小院,功能齐全。天井中央有棵杏树,
华闻读书阁,树冠盖过了半个院子,小时候去姥姥家有两件事最
快乐,
孔子读书阁,一是爬到树上摘杏,二是临走时姥姥偷偷塞到合包里的三五个煮鸡蛋。
现在,这种四合院越来越少了,能上楼的都上了楼。村子北头有个叫下洼子的地方,是这个村最平坦最肥沃的一块土地。这里曾生长着
绿色的
童话,那坚硬冰冷的钢筋混凝土下,
树海读书阁,曾爬满青油油鲜亮亮的瓜蔓儿、豆藤儿,是全村人的菜园子。水渠飘渺萦纡,宛若一条飞动的青龙,从上游水库坝下款款而来,在村人刨开的豁口,尾巴一甩,蹦进田畦,亲吻着禾苗和根叶,
树海读书阁。白菜、萝卜、土豆、茄子、辣椒、西红柿,
金霏读书阁,
月光下、朝晖里,像闪烁着的颗颗钻石、珍珠和玛瑙。蜜蜂恋着它们飞,
蝴蝶恋着它们舞,鸟儿恋着它们啼……
几年前,这里被镇上确定为新
农村建设试点。推土机、大铲车开进村庄,水渠填了,菜苗拔了,不长
时间,叠立起4栋“居民楼”,
曾经的菜园成为村里人心中
永远的
记忆。光阴荏苒,岁月流变。如今姥爷姥姥已垂垂老唉!裹着一双小脚的姥姥,再也没有了记忆里走起路来后脚跟着地一溜小跑的灵巧;抽了一辈子旱烟的姥爷,身体早已抵抗不了那一股股浓郁强硬的呛劲,挂在脖子上的木烟杆、玉石嘴、铜烟锅、布烟包的旱烟袋也随之下岗。姥爷整地、育苗、施肥、浇水、嫁接、打岔打理菜园和姥姥提着篮子采摘果蔬的身影,随着一层层楼体的长高,被深埋地下。
我问姥爷,你和姥姥为什么不搬到楼上去住?
姥爷依然坐在堂屋正中那把老太师椅上,姥姥习惯了坐床沿。
“哼,谁愿去谁去,反正我和你姥娘是不去!”说完习惯性地两手向肩膀上摸了摸,
修身读书阁,然后又放下来。我知道,他那是在找他的旱烟袋。
姥姥插话道:他们也让搬上去住的,你姥爷不愿意,我们年纪大了,他们也就没再强求。不知还能活几天,上去干嘛?爬不动啊,
爱看读书阁,就死在这里算了!
姥爷接着说:庄户人过日子,比不得城里,鸡鸭鹅狗猪羊,
精彩读书阁,得养生畜,
树海读书阁;镐锨犁耙锄镰等生产农具,
精彩读书阁,还有柴草粮油饲料往哪里放?你看到村外坡地里
那些零零散散的小房子了吗,
金门读书阁,都是住到楼上的人家在自己承包田里搭建的,用来饲养生畜和存放农具,
铭华读书阁,弄得家里一份子,外头一份子的,
树海读书阁,实际情况是,年轻的住了楼,上了年纪的都住到野坡里去了!再说,像咱们这样偏僻的
山村,村里没企业,几乎没有任何集体经济,
精彩读书阁,费用怎么保障?你看那一排路灯,按上后只亮了几个晚上就关了,谁听电费呢!住到楼上,柴火不能烧,大小便得水冲,水电气都要钱,天长日久,老百姓谁舍得?小五子拉屎都憋着跑到野地里去上!
一辈子了,姥爷说话,姥姥习惯性地听从。
突然,
树海读书阁,姥姥插话问我:外甥,你在大
城市工作,见多识广,你说说新农村是个啥样,
宁静读书阁?
呃,新农村是啥样?我一时语塞,脸热辣辣的……
是阿,
树海读书阁,这里的干部当初不管处于何种动机让村民住楼,但其他配套跟不上,
生活不方便,就有可能事与愿违,“好心&rdquo,
树海读书阁;做不了好事,而事实上
农民住多层单元楼确实不适合。正如,一个本来青秀俏丽而经你之手修饰打扮得不伦不类的美人,你是一种怎样的尴尬!
中央早就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按照新
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标准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因此,新农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不能脱离实际,盲目
追求单项冒尖,更不是
简单地把农民赶上楼。正确的做法是,因地制宜,把生产发展、工作安置、增加收入放在首位,
孔子读书阁,再相应配套其它措施,稳步推进,
树海读书阁。同时应充分调动农民这个建设主体的积极性,才能把好事做好,让群众满意。我
思考着……
姥姥见我窘愧无语,没再说什么,就忙她的去了;姥爷离开座位,到院子里掐一把草,去喂兔子。
……
美丽乡村是美丽
中国的基础,把
自然生态留住,让乡村文明延续,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
责任。回城的路上,我脑海里反复萦绕着陶渊明《
桃花源记》里的场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的,那一方景致,一缕
乡愁,是我永远的
心灵家园。
QQ:2056824652通联: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七家村49号
邮编:250013
作者简介:李乐军,男,1965年12月生,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
作家协会会员。
作品多源于生活,构思精细,
语言质朴,寓意深刻,细细读来,字里行间无不浸润着对事务本质的深刻剖析和对
人生历练的深入思考。
相关的主题文章:
《李宫俊的诗》第五十季 “心之源”社会实践队为文艺汇演做准备 《李宫俊的诗》第四十八季 ,家里读报,真好! 7月15日岭师支教故事+绿芽社会实践队+教育科学学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