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won

registered

 

Back to the list «2021222324252627» / 5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ow to Fix MacBook Charger not Working [copy link]

346#

又回大学校园,孔子读书阁
  前几天,导员在网上告诉我们有时间学校取自考毕业证,铭华读书阁。于是,华闻读书阁,趁休假时间,我又回了一趟大学,想想自己已毕业半年有余,自去年7月初正式毕业以来,金霏读书阁,就一直没再回去过,树海读书阁,半年来,爱看读书阁大学时光不止一次在我的梦中浮现,金霏读书阁,尽管是片刻的段落,醒来却是对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精彩读书阁,这次难得合适机会重返校园,心里充满期待。
  
  因为是寒假期间,校园里只有零星的几个人,孔子读书阁。取完毕业证后,我怀着总总牵挂留恋,信步在校园的小路上…&hellip,树海读书阁;
  
  路过空荡荡的篮球场,眼前仿佛浮现出当年我们系打篮球赛时的那一幕幕,树海读书阁,只要有班上男生的球赛,我们女生肯定是敲锣打鼓、摇旗呐喊,虽然不懂篮球,树海读书阁,但还要评论一番谁的姿势最帅、谁投的球最准、谁进的球最多……
  
  走过满载回忆的小花园,满眼的破败、荒芜景象令我着实一阵揪心,那个曾为我挡过风雨的小亭子已变得伤痕累累、体无完肤,就连亭子下的小石桌、小石凳已全部被拆毁,横七竖八地倒在小路的两旁,几处石栏也被拆毁了……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知该如何才能表达出我内心的感伤,有个词语叫“物是人非”,可眼前的景象或许叫“物非人非”更为确切些吧!
  
  从“红楼”女生宿舍走过时,抬头望去3单元501,那个充满不舍和留恋的宿舍窗户,耳边仿佛回荡起我和室友的欢笑、打闹声,记得有时谁忘带东西了,我们干脆从窗户扔出去……
  
  教学楼和图书馆似乎是没怎么变,一切还和以前一样……
  
  故地重游,勾起了我对往日的回忆。篮球场、图书馆、教学楼、小花园、食堂、宿舍楼……感觉时光在飞速倒转,身边走过的人放佛是自己的剪影,每天在校园内穿梭,尽管忙碌,但是无忧无虑,不用考虑生活未来……
  
  同学对我说,大学的那几年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时光,最值得珍惜和回味,那时的我们把对青春的无限遐想付诸现实,一人呐喊,众人响应,永远都充满激情,可这些美好转瞬即逝,留下了回忆,也有遗憾……
  
  听说铁院新校区已经建好一部分了,有些系已经打算要搬过去了,其他的系等到明后年也差不多都搬走了,没准儿过两年再去,就再也找不到母校的影子了,这次去真当是怀旧去了,以后去了恐怕也没机会了……
相关的主题文章:

  
   醉在六月的微雨里
  
   一种喜欢
  
   [url=http://120.25.84.398/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075]一树枝柯乱颤[/url]
  
   震惊!台风天“小数叶”快承包了面包店和超市
  
   手掌心的春天(组诗)
347#

韦墨诗百首之十:无题
世上有两种人,
不是你,就是我。
世上有两扇门,
一扇开,一扇关。
世上有两种魂,
上升天,下入地。
世上有两座坟,
埋着生,葬着死。
(2013.12.05于贵州)
相关的主题文章:

  
   故乡的梦,远方的海
  
   抓童年的乐趣
  
   [url=http://www.affection.org0/forum/E_GuestBook.asp]菜花殇[/url]
  
   一滴千年泪,湿了谁的眼,痛了谁的心扉
  
   不舍小U盘
348#

徐老大那些事
  徐老大的那些事
  徐老大是被历史遗忘的小人物,他的那些事,更是被历史遗忘的陈年往事。
  两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散文《情梦三民街》,金霏读书阁,回忆五十多年前生活过的一条老
  街:“那是一条青石板铺路,不足七八米宽的街道。长方形的青石板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老街上,历经几百年的沧桑,车来人往,每一块石板都磨的锃光瓦亮-------漫步在整齐的石板路上,街道两旁大大小小的店铺、商行、门楼一家挨着一家。有木质结构的二层小楼,雕刻精制的阳台显示着主人家的富足;有前店后坊式的私家经营,全家老少过着平静的日子;有石库门式的深宅大院,蕴藏着历史的沧桑和悠怨。我所住过的“三民街95号”就是一个四进院,还有个已经废弃的后花园,每进小院三五门房不等,原来是一大户人家的宅第。]
  &ldquo,树海读书阁;几十年过去了,有时梦中回到那条石板路上,倘佯在一家又一家的小店铺前,无比温馨和怀念,睡梦醒来,干脆坐车来到这条街上。如今它已改名为解放路。马路宽畅平坦、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一派大城市繁华喧闹的景象,一点儿三民街的遗迹都没有了------”
  尽管灯红酒绿换了人间,然而岁月依旧人仍在,我在这条马路边的人行道上漫步,竟然遇到了五十年前的老邻居徐老大。老人颤颤巍巍地柱着拐杖,走到我的对面站住了,他看着我,我看着他,这不是徐老大么?虽然苍老了许多,但是依稀还记得他年轻时的样子,赶忙上前问道:“你是徐家大哥吗,爱看读书阁?”老人这才跨前半步说道:“是呵,是呵,真的是小五爷吗?-------”
  算来徐老大该有七十好几,将近八十岁了。他年轻时的那些事,还有和玉珍姐的故事,连续不断地在脑中重现,久久不能忘怀------
  一
  建国初期,我家住在这个有四进院,二十几户人家的大杂院里。听老辈人说,这整个院门原来是徐家羊肉汤馆。临街的是门面,迎面是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羊肉汤,
  散发着浓浓的香味,弥漫着半条三民街;店铺当中,是一个大大的莱案,树海读书阁,大朵的红、白羊肉和各种佐料摆在案中;往里走第一进院是接待四邻街坊或拉洋车、做小生意的散客,每间屋只放两个大案子和几个长条凳;第二进院是宾客席,每个房间正中摆一个大大的八仙桌,周圈是八张木椅,房间布置也较讲究,这里是贵宾宴客的地方;第三进院小一些,是储藏和粗加工的场所;第四进院才是内宅,住着徐老板的家眷和子女。
  “徐家羊肉汤馆”是这座城市南关最繁华的饭店,一年到头除了正月过年放假七天以外,整日车水马龙、顾客盈门、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当年,徐老大是这座院落的“小大少爷”。他的爷爷1921年创办的这家羊肉汤馆,金霏读书阁,到1936年徐老大出生那年,正是最繁华鼎盛时期。他是爷爷的掌上明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不必说,出入都是奶妈抱着,自家的洋车接送。后来爷爷病故,父亲接手掌管店铺,可惜好景不长,由于父亲跟他那帮狐朋狗友学会了吸食鸦片,把整个店铺交给了朋友管理,这位朋友表面上对徐掌柜百般恭敬、和气奉迎,铭华读书阁,还时常买点“白面”来孝敬掌柜,可暗地里干着不可见人的勾当。第二年春节休假过后,店铺本该开张迎客了,可是怎么也找不见这个人了。老板娘感到大事不好,连忙请人查帐、查库。这一查才知道,店铺帐上不仅没有结余,连库房里的油盐酱醋、辣椒、茴香都快倒腾光了。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上哪里去找这个坏蛋?徐家只好自认倒霉,把店铺门面、前后院落都租了出去,过上了房东的日子,生活虽然不能像往年那样富足,但是一家人吃饭穿衣还是不用犯愁的。
  那个年代房客来租房,不是以“平方/元”来计算、缴费,而是以&ldquo,孔子读书阁;每间、每月、几袋八五粉”来议价、交房租。因为物价连年、连月、甚至连日上涨,货币己不再是物资交换的唯一证券,昨天用“金元券”,今天用“民国券”,谁知道明天又用什么券?最可笑的是,蒋家王朝执政的最后年间,老百姓扛一袋纸钱,竟然买不来一
  袋面粉。以“几袋面”来议价,对房东来说可谓“任凭风浪起,孔子读书阁,不怕翻了船”。
  这时的徐老大虽然己经成年,中学也毕业了,可是他一不打算找工作去上班,
  上班多苦?风里来雨里去的也挣不了几十块钱,我前后四进院、二十几间房,房租钱还不够我的花销吗?第二更不打算继续读书做学问,他知道自已不是那块料,再考学也考不上。他认为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到戏园子里去坐坐,叫上一壶茶,买一包瓜子,边听戏,边品茶,嗑着瓜子儿,摇头晃脑的根着戏曲哼哼几句,那是最悠哉不过的了,华闻读书阁
  可惜的是好景不长,树海读书阁,共产党己经执掌了国家管理大权,岂能容忍“不劳而获”的剥削阶层常此以往?1956年,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要对城市房东的“非自家居住的多余房屋”进行“没收、征收、征用、赎买”的改造政策,徐老大的房产自然是改造的对象。“四院”的一幢两层小楼和几间平房仍然属于他和几个弟妹的“私用”房产,其余分别按“征收、征用、赎买”的政策进行改造。“房客”的概念没有了,原居住者按照政府核定的标准,按月把房租交给“房管所”。
  徐老大的“房东”自然也坐不成了,他仍然没感到经济的压力。政府答应每年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而且弟妹也己长大成人,陆续有了工作,能自给自足了。
  二
  徐老大有两套西服,一套灰色带竖条、一套咖啡色带点红头,专门参加喜庆宴会穿的。这两套西服,是建国初期徐老大他爸在世时,带着他专门到上海订做的。他很少上下身一齐整套的穿,这样会与周围人的穿着格格不入,太显眼,有时只穿一件上装,有时只穿一件下装,这样既显得整洁、规矩,又不过分显摆。
  走在马路上见到熟人,徐老大总是笑迷迷地迎上去打一声招呼,老一辈人称“张爷”&ldquo,树海读书阁;王爷”,同辈人称“李兄”“赵弟”,对同院较为熟悉的人,则是按排行称呼,我虽然小他将近十岁,但仍属于同辈人,在家排行老五,所以称乎我“小五爷”。后来我渐渐注意到,唯独见到玉珍姐的时候,他把“玉珍”两字,前面读的很轻、很含糊,唯“珍”字吐字清晰又温和,当时年龄小也听不懂,后来才知道,这是喜欢玉珍姐。四邻八舍的老人仍然喊他“大少爷”,同辈人自然称其为“大哥”,他一律笑咪咪地应道,给人的印像就是个温文尔雅的人。
  徐老大的生活极规律,每天早晨,拎着他的鸟笼到公园去溜鸟,他养了一只画
  眉,这只画眉叫起来清脆嘹亮、悦耳动听,他非常喜爱;然后到早点铺吃早点:热粥油条、或包子辣汤、或馄饨大饼------经济实惠又很可口;上午听唱片、背戏词。他有一个手摇式留声机,精彩读书阁,还有许多黑胶版的唱片,什么“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尤其是他最喜欢的马连良先生的唱片,更是应有尽有;下午就是他们的票友聚会,吹、拉、弹、唱,他有一帮固定的票友,聚会地点就在老大的小楼里。这个时候,他俨然是一个精通京剧艺术、熟知唱念做打的艺术指导。票友们轮番演唱自己喜爱的唱段,梅派的《贵妃醉酒》、《打渔杀家》、程派的《四朗探母》、尚派的《二进宫》-----遇到某人演唱的不到位,或者唱词含糊的地方,老大都要一一指出,对一些听不明白的票友,他能非常熟悉从书架上找出那张唱片来,放给大家听,这使得票友们既学到了本事,又心服口服,不能不佩服老大的脑子好、记性强。
  徐老大每天都要亲自亮一亮自己的嗓门:
  习天书学兵法犹如反掌,
  设坛台借东风相助周朗,
  曹孟德占天时兵多将广,
  领人马下江南兵扎在长江------
  这是《借东风》中诸葛亮的一段唱词,由京剧四大须生马连良先生演唱,他把这位军师爷的潇洒大度、足智多谋表现得淋漓尽致。徐老大对马先生的戏不仅是喜欢、着迷,简直就是崇拜得五体投地。马先生的唱腔高吭嘹亮、苍劲浑厚,尤其是他的吐字清晰、节奏感极强,深得广大戏迷票友的喜爱。他对马先生的戏跟着唱片一句句、一段段地学,甚至于道白吐字、拖腔韵味也力争学的惟妙惟肖、酷似马派,票友们一片叫好。
  徐老大的票友会热闹非凡,也会吸引周围四邻八舍的年青人,我和同院的玉珍姐就是这帮圈外的追随者。
  三
  我们“95号”前后院,有一帮十来岁的孩子,每到徐老大的票友会开始,悠扬高吭的京胡响起,孩子们就会聚在门外,虽然听不懂,图的就是个热闹。每当这时,老大就会招呼这些小邻居:“进来吧!进来坐。”于是那些狗屁不懂的孩子扭头就跑了,我和玉珍姐几个大一点的就进到屋里,坐在小板凳上当起了小观众。
  玉珍姐和我同是二院的邻居,她家住北屋,我家住西屋。她大我好几岁,己经
  是高中生了,长得高窕窕的个子,留一头齐耳短发,瓜子脸永远是红朴朴粉嫩粉嫩的。我对大人们的演唱并不懂,只是对京剧的音乐高吭悠扬、节奏感极强十分喜欢。玉珍姐大几岁,看的书也多,对戏里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一听就懂。有时候还把戏里的故事讲给我听,她说话的声音特别好听,慢声细语、柔声柔气,好像京剧里花旦的道白一样,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像《贵妃醉酒》、《红娘》这些戏里的唱词,听常了也能跟着哼哼起来,有时入戏了,也会随着剧情变化或兴奋、或哀伤,红朴扑的小脸上就露出各种相应的表情来。
  老大发现玉珍很喜欢京剧,悟性也很高,就对她说:“有空来跟我学戏吧,女孩儿就从梅派花旦学起!”玉珍姐虽然没把这当回事,每周总有一两次专门来跟老大学戏。头一出学的是《苏三起戒》:
  忽听得唤苏三我的魂飞魄散,
  吓得我战兢兢不敢向前-------
  唱词、唱腔当然是跟着留声机学,可是步调、手势、做派就得老大手把手的一点点教,一遍遍的纠正。老大解释道:“这是一段‘二黄散板’,散板么,就要唱出散板的品味来,俗语说‘唱音容易得韵难’要唱出散板的豪放、悠扬,还得把苏三凄惨的感情表达出来-------。
  玉珍自然学的认真,一个多月的时间,这出戏的大部分唱段都能掌握了。
  我能看出来,玉珍姐也暗暗地喜欢徐老大。一是喜欢他的风度,出进总是穿戴整齐,气宇轩昂、雍容典雅,见到四邻彬彬有礼、不亢不卑,显得十分温文尔雅;二是佩服老大对京剧知识掌握那末多,不仅马派唱腔唱的好,对梅派旦角的戏也十分了解;三是十分羡慕老大自己住一幢小楼,楼下客厅里还有大小沙发,坐着真舒服,比起自家爸妈、弟妹五口人住两间小屋,不知要强多少倍。当然这一切心思不能给其它任何人说,只是有时在我跟前言不由衷地说:
  “徐大哥真好”
  我问她:“什么好?”
  她想了想,不好意思地说:“什么都好。”
  她的这些想法不能给妈妈说,只是俏俏地藏在心里,一个人没有事的时候,自己躺在床上想一想。
  这年秋天,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来市里演出,这对票友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
  机会,徐老大自然不容错过。可是,请不请玉珍呢?他犹豫了好久。不请吧,他知
  道玉珍喜欢梅派花旦,错失这次亲自聆听大师表演的机会,实在可惜,今后都不知还能否再看到;请把,又怕玉珍拒绝,再说怎么把戏票交给她呢?也是个难题。
  徐老大早早去排队买好了戏票,头一天约莫玉珍放学的时候,迎着那条小马路走去,远远看到她,老大在路旁站定,假装若无其事的招呼道:“玉珍,放学啦?------梅兰芳明天来咱们‘人民大舞台’演出,我给你也买了一张票,想看吗?”玉珍笑
  吟吟地答道:“当然想看。”
  于是不客气地从老大手里接过票来,头也未好意思抬,心里扑扑直跳,粉嫩的脸庞热燥燥的,真怕有熟人看到,话也未说一句,转身就走。直到走出几步才回过头来,朝老大羞怯地笑了笑,渐渐远去了------这一切,徐老大都看在眼里。
  晚上,徐老大特意穿上了他那套咖啡色带点红头的西装,白衫衣领下打了一个蝴蝶结,黑皮鞋擦的净光瓦亮。玉珍虽然还是平常那套碎花上衣、兰布裤,但是遮挡不住她微微挺起的胸部和青春少女的曲线,再加上胸前随意飘着一条白丝巾,更加衬托出了她粉嫩的脸庞洋溢出的青春光彩。徐老大心里说不出的甜蜜,能和这么一个自己心爱的姑娘坐在一起,共同欣赏他们崇拜的京剧大师的演出,太幸福了!
  玉珍是第一次欣赏这么高水平的、国家级的京剧艺术。从锣鼓声响起,演员在幕后一声高吭嘹亮的叫板声传来,她就被深深地震撼了。演员阵容那么大,而且个个服装华丽,动作齐整,尤其是主角梅先生一露面,简直是全场雷动,叫好声、鼓掌声像热浪一样震耳欲聋,待梅先生一开口,瞬间竟然全场雅雀无声,人们不愿意漏掉先生吐出的每一个字,发出的每一句优美的唱腔。当《贵妃醉酒》唱到高潮处,看到贵妃声泪俱下地倒在大王怀中时,玉珍激动地一把拉住了老大的手,她感到自己手在颤抖,心也在颤栗。梅先生唱的太好了!表演的太生动了!
  徐老大被玉珍这突然的表现感染了,他理解这小姑娘的表现,顺势用另一只手搭上,轻轻地摩挲着玉珍颤抖着的小手。玉珍也感到了自己的失态,只好默默地接受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玉珍还不习惯腕住老大的胳膊,只是心里的距离消失了,不由自主地依偎着他,听他滔滔不绝地评价今晚的戏,两人都沉浸在幸福与陶醉中。
  四
  一天下午,听完票友们演唱,我正要离去,徐老大叫住我:“小五爷,你且慢。”等众人走完,他才问我:“玉珍怎么没来听戏?”我说:“不知道。”他又说:“我写个便笺请您转交予她,如何?”我点点头,他从上衣里面的口袋里,拿出一封早已写好的信交给我:“那就麻烦小五爷了,不过,这事不要让别人看到,更不能让王先
  生和王太太看到。”我爽快地应道:“徐大哥放心,等她爸妈上班走了以后,我再到
  玉珍姐屋里去。”
  当我把信交给玉珍姐的时候,她先是一惊,愣住了。须臾,才不好意思地接过信来,拆开看了一眼,就要撕掉。我忙问:“大哥写的什么?”趁她不注意,一把夺了过来,看到只有一行字:“今晚老地方见”玉珍姐又气又急地把信一下子又抢了回去,一点一点地把那个纸条撕碎了。我看到她好像很伤心的样子,几乎要流泪了,于是便真心地问道:“玉珍姐,怎么啦?是谁欺负你了吗?”心里想,谁若是欺负了玉珍姐,我一定侥不了他。过一会儿,她抬头看了看我:“别问了,好兄弟-------我写几句话,请你再带给徐大哥好吗?”我使劲地点点头。
  这一次玉珍姐没回避我,拿笔在作业本的最后一页写道:“今晚有事不能如约,余言后叙。”就这样没头没尾,撕下来交给了我。
  此后,他们之间不断有书信来往,我成了他们的通讯员,而且从来没敢给任何人透漏。所以,就这样成了他们的好朋友。
  后来才知道,玉珍去看梅兰芳演出的事,让她爸妈知道了。原来是王先生单位里一个同事,那天也去看演出,碰巧看到了玉珍,为了恭维他的上司,对王先生说:“令嫒好漂亮!男朋友也很帅气!-------。”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先生尴尬万分,只是苦笑,回到家来和王太太一起考问玉珍。
  她只好如实对爸妈讲了那天的事。
  王先生和王太太虽然很生气,但是看到女儿毕竟十八岁了,对她感情上的事不
  应横加干涉和阻栏,于是只好说:你今年面临高考,爸妈对你还抱着很大期望,希望你能考上一座正规大学,所以目前不能分心,要集中精神准备功课-------,再说了,徐老大是什么家庭出身?你可是“革命干部”家庭,怎么可以随随便便凭一时感情就在一起呢?-------一场轮番的说教,让玉珍无话可说,只是低着头不言语,最后,只好答应爸妈,保证不再和他来往,一心一意复习功课。
  男女之间感情上的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对于玉珍这个情窦初窦的女孩来说,更是一件难以痛下决心,难以一刀两断的事。周末的晚上,她约了老大在公园见面。自己心里也很复杂,不知怎么说这个决定,犹豫了半天也未开口。老大心里也有预感,感情上很难接受这样的事,可是他也不愿意为难玉珍,只好说:“有什么话你尽管说吧,------”玉珍才一五一十的对老大说了
  那天爸妈找她的事。
  “-------这件事好难呵,我现在才知道李白诗句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是何等滋味------,大哥,我只能说对不起你,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按排,做出自己违心的事,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一个弱女子,实在没有胆量和勇气违抗父母按排好的道路,-------我也希望自己能考上一座正规大学,将来自食其力,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也许是我们的缘份不够,也许是我这个人不值得大哥锺情------“玉珍说一句泣一声,说说停停,不由自主地眼泪就掉了下来。
  徐老大没说一句话,他知道这件事是不可改变的,宁愿自己默默地饮下这杯苦酒,不愿意为难心爱的玉珍。他掏出自己的白手绢,轻轻地为她擦去粉腮上的泪珠,真想走上去吻她一口,不,是拼命地吻她、亲她、安慰她。可是,他没有这样,只是不由自主地上前半步,轻轻地把她拥在怀中。玉珍更是动情地朴入老大双臂里,身不由己地哭出声来。老大伏在玉珍的耳边,一缕年轻女性特有的乳香吸入他肺腑,令他真舍不得放开,半响才哽咽地说:“你做的对,我支持你,我等着你------等你大学毕业,等你到永远------”说着说着自己也落下泪来。
  五
  95号大院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可是只有我知道,玉珍姐和徐大哥经历了一场情感上的煎熬。几个月以后,王先生突然接到调入省政府的命令,三五天时间,举家迁往省城。临走之时,玉珍也希望能和徐大哥道个别,可是,真见了面说什么呢?说“我想你------喜欢你?”;说“你等着我------?”说“徐哥千万保重?-------”都没有什么意义,更无济于双方感情上的解脱,于是只好决定不辞而别,可是,又觉得这样做太无情,太不义气,只好又写了一封短信,让我交给徐大哥。
  这封信写的什么?我没敢看,也没敢问玉珍姐,只是后来给我告别的时候,她
  抚摸着我乱糟糟的头发说:“兄弟,我会记得你的,也希望你永这记得这个喜欢你的玉珍姐------,到了新环境以后,我会给你来信的-------”说着说着眼圈也红了,我不由自主地偎在玉珍姐身傍,半响只说了一句:“姐,我会记住你-------”。
  后来,我听说,有人给徐大哥介绍对像,可是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后来,玉珍姐给我来信说:考上了苏州医学院-------。
  再后来,我家也搬离了95号大院,对徐家的消息知道的越来越少。只听说徐大哥因为没有工作,家庭成分又不好,给他介绍对像的人越来越少了,直到后来,一直是单身-------。
  再后来,老城区改造,“三民街”不复存在了,大部份居民迁到了郊区,因为徐大哥年纪大了,政府照顾,在原址附近新建的楼房分配了两套两居室。老大的弟弟家住一套,老大和侄儿住一套,生活起居就由他们照顾。
  2014·7(7200)
相关的主题文章:

  
   竟陵郡传奇
  
   《心语心愿》
  
   “登塔”社会实践队:有钱来吃盒仔饭,无钱云吞面都得
  
   今后余生,成就自己
  
   《忆梦》
349#

百鸟岩坐船,精彩读书阁
  离别旧州往田东,孔子读书阁
  
  横山古寨午餐用。
  
  一路瑶族到巴马,
  
  绕河盘阳寻源洞。
  
  
  
  河边鹅鸭戏水中,铭华读书阁
  
  等船漂流看画讯,华闻读书阁
  
  上船穿好救身衣,
  
  划船游览多来运,树海读书阁
  
  
  
  船儿摇曳游河心,
  
  心似浮舟不平静,金霏读书阁
  
  导游本是壮家女,树海读书阁
  
  制服咸手有狠劲,树海读书阁
  
  
  
  水上芦笛岩美景,孔子读书阁
  
  时光穿梭九亿春,金霏读书阁
  
  华南第一暗河漂,
  
  长寿生态地质群,树海读书阁
  
  
  
  水波天窗如幻梦,
  
  乘船举头看洞顶,爱看读书阁
  
  百鸟早已不来聚,
  
  空余洞口晃倒影。
  
  
  
  首夜难渡找月身,
  
  原来光影下天坑。
  
  相问小朋友们好,
  
  老人只能称年轻。
  
  
  
  豁然开朗见天明,
  
  岩上造象有观音。
  
  世尊说法心慈悲,
  
  万佛肃穆在听经。
  
  
  
  又见大型壁画群,
  
  清明上河大森林。
  
  好与敦煌莫高比,
  
  还似沙漠高昌城。
  
  
  
  三进夜晚洞壁撑,
  
  百鸟齐聚来朝凤。
  
  步步高升四巨石,
  
  有幸头上带福风。
  
  
  
  归程五夜遇船行,
  
  无标缺规舟相碰。
  
  舵手撑船木桨折,
  
  乘舟任漂略可怜。
  
  
  
  担忧安危无游兴,
  
  孤独无助没心情。
  
  联系求救送新桨,
  
  还好手机能接通。
  
  
  
  同舟集思自救令,
  
  伸手划水一船人。
  
  左漂右撑出洞口,
  
  一片明亮天空晴。
  
  
  
  快艇进洞来救生,
  
  探险漂流已完成。
  
  新桨撑船河上游,
  
  惊魂一幕记得清。
  
  
  
  六天六夜出洞中,
  
  心比人间过几冬。
  
  险中游览更刺激,
  
  探求长寿永不终。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袭墨香,帘卷无重数
  
   一个人的樟园
  
   一节不起眼的情绪
  
   一半,一半
  
   冬雨飘情,倾城花香满盈园
350#

末日·听雪(诗歌)
  严冬的凛冽
  终不能够冻结
  心内澎湃的暗伤
  撑着一把破旧的伞
  躲避风寒
  这个冬天
  我没有棉衣可以用来御寒
  也没有酒能够为身体取暖
  
  落雪会模糊细节的眼
  却遮不住往事冷峻的脸
  站在记忆的坟冢上
  
  听雪 心
  咔嚓一声
  就碎了
  
  撕下今天的日历
  明日便是冬至
  
  2012.12.21
  
  传说中世界的末日
  徘徊在末日的边缘
  我一遍紧接一遍
  不停的叩问长天
  为什么 世界都有末日
  而我的痛
  却 没有尽期...... 
相关的主题文章:

  
   我爱阳光_1
  
   羊城
  
   天柱一游
  
   《爱桥日记》第一卷
  
   七律 清明扫墓
351#

童趣——集邮
  【编者按】集邮,有益的爱好,在同伴的指点下,在亲友的帮助下,孔子读书阁,集了厚厚的几本,也算是略有情趣。
  
  我对集邮感兴趣还得归功于我们胡同儿时小伙伴们的司令刘顺,他上初中后我便接替了他的职务,率领胡同里的一群小伙伴掏麻雀、打弹弓、捉蝈蝈、逮蛐蛐、打雪仗,甚至下河摸鱼捞虾,树海读书阁。经常有小伙伴受伤,爱看读书阁,搞得家长们怨声载道。一次中午雷雨过后,我领着几位小伙伴到河边逮蛐蛐,一位不小心把一只鞋掉进河里冲走,树海读书阁回家后他不得已供出实情,家长寻来我家兴师问罪,我被母亲臭揍了一顿,便去找刘顺诉委屈。他正在把泡在碗中,从信封上剪下的邮票取出,小心翼翼地揭下,用手绢两面按实,吸去水分,夹在一本厚厚的书中,金霏读书阁。那一枚枚鲜艳夺目的方寸纪念邮票立时吸引了我,早把诉委屈的事儿丢到了九霄云外。刘顺叫我洗了手,取出一个笔记本,树海读书阁,让我翻看里面已按套整理好的邮票。叮嘱不能用手摸邮票,孔子读书阁,老老实实一页页翻开来看。一套体育邮票吸引了我,刘顺告诉我,华闻读书阁,邮票下面的纪几说明这套一共几张,数字代表第几张。还滔滔不绝地向我卖弄开了清朝的龙票现在世界上有几张,一枚便价值连城。他还显摆了几张建国前边区政府发行的邮票,那是从他父亲珍藏的几封老战友的信上偷偷剪下的。他父亲曾是边区某县的县委书记,铭华读书阁,1959年犯了右倾错误,树海读书阁,这才下放到矿上任职。我问,这么多邮票你是从哪儿弄来的?他答,金霏读书阁,矿上的办公室主任答应给我收集,精彩读书阁。还有就是到学校收发室,装作看报纸,瞧准时机偷偷在信封上撕下来的。一次忙乱之中把一张建国十周年的纪念邮票撕破,让我心痛了好几天。瞧,就是这张。不过没几天我又撕来一张,完好无损。这一张送给你吧。
  
  我接过来,跑回家,找出一个没用过的日记本夹在扉页。郑重写下:1962年8月30日集邮第一张邮票。
  
  我跑到姥姥家,声明从此集邮。姥爷拿出两位舅舅自离家读书起,历年每月寄回的家书,几大捆。我不管纪念还是普通邮票,一枚枚细心剪下,嘱咐姥爷给舅舅回信,告诉他俩我在集邮,寄家书时要买纪念邮票。两位舅舅知道我集邮都很高兴,还特意给我寄来他们从自己家中信上剪下的纪念邮票,竟然有好多外国邮票。我也向刘顺臭显摆了一番,让他羡慕不已。很快,我就有了两大本邮票。经常和刘顺到他集邮的同学家中交换邮票,每次能换回自己没有且能凑足一整套的纪念邮票,那种高兴劲甭提多滋润!从此我把司令的职务提前让出,不再参与小伙伴们的游戏,妈妈很是高兴。
  
  我上山下乡之时,已经集邮十几本。
责任编辑:雨亦奇】
  
相关的主题文章:

  
   雾生
  
   我为生命的美好代言
  
   一个赤色王朝的兴与亡(俄乡心旅之一)
  
   春风唤起对先烈的记忆
  
   那么
352#

忘不了
忘不了
忘不了
晨昏里你的背影
那么生动
狠狠撞击我胸
忘不了
滚烫的饭菜
饱含着你的浓浓深情
我们享受着爱意融融
忘不了
你依门眼望着子女远行
目光是那么凝重
听到子女的呼声
脚步也如此的轻松
忘不了
你那笑容
沟沟壑壑都填满了深情
你的眼睛不再明亮
慈祥在里面深藏
你以单薄的身躯
养育了强壮的生命
——儿子
孙子一代代传承
直至无穷
我是如此的想念
田野
在工厂里
在矿山里
在都市里 ......
在这里
在那里
没有时间没有地点都忘不了你的名字
——妈妈
——母亲
若有来生
我还做你的儿女
你还是我的母亲
——妈——妈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缕秋的清愁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宣讲心得
  
   【行香子-夏夜抒怀】
  
   小学生为环卫工人送早餐
  
   再访姑嫂塔
353#

飞鸟与鱼,铭华读书阁
  这山层林密布,天然翠嶂,小道仰天,静谧无边,号称千佛的寺庙深踞在陡峭石壁,行走良久已觉腰膝酸软,树海读书阁,就在半山歇脚也好,华闻读书阁。一湾青秀在这里恭候多时,金鳞满池,浩荡之势,一见人过纷纷游来,张开大嘴,鱼儿已经形成了定势思维,但凡有人便少不了吃喝。面包饼干掰成渣,扔进去,一改平素的矜持涵养,孔子读书阁,进攻得凶猛。跃起层层波澜,将碧绿的池子色彩完全打碎,金霏读书阁,很难找出准确词汇形容。鱼儿团团围攻,树海读书阁,没有谦让,树海读书阁,大家伙明显更凶悍,爱看读书阁,弱肉强食体现得很明确。
  
  鱼儿丰衣足食,吃饱闲暇了,该干什么?上端的洁白倩影使鱼儿相思。----别看你们装得斯文楚楚,有吃的比我们还凶悍,笑话我们?哼哼。抬眼处是山平台,有饲养员开辟用来做了个鸽子园,白衣天使们嘀嘀咕咕,在一个大棚里悠闲着,两块钱一小袋粮食,有苞米渣大米之类的,拿着就进去了。
  
  绅士淑女们扑过来,那架势和鹰隼不分上下呢,瞬间肩头胳膊就抓满了鸽子,急切地啄食我手里的粮食。何来温良恭俭让,树海读书阁,饥饿面前是不谈这些的,孔子读书阁,人之所以有这些礼节,那还是仓廪实而知礼节,金霏读书阁。鸽子的红爪子坚实有力,抓在我裸露的手腕,还真是挺疼,温柔点!呵斥一声,没鸟理我,飞来更多家伙,背上蹭满了吃客,还有一只从天而降,毫不客气,把我的脑袋当成了停车场。
  
  鸽子翩翩飞来,停在肩膀后背,张开洁白毛羽,刹那间我就成了天使,想变天使真是很容易,只要粮食在手。那只鸽子在我头顶站立不安,偏生又不离开,爪子就那么在头顶上刨来刨去的,精彩读书阁,我一头秀发哟,就给整成了鸡窝。鸽子吃相果然凶悍,啄得起劲,仰望的锦鳞咧嘴笑了,刚才我们说啥来着?
  
  喂!你尖锐的喙一定要掌握好力道,不要把俺的手心啄坏了!这只俯冲过来,老实不客气在我脸颊左右开工。哎哟,娘也,亲脸可以,万万不要亲眼睛!我给鸽子们环绕,那感觉又惶恐又得意,呵呵,大概有粉丝的感觉就是这样吧。和鸽子相绕那是比和人打交道感觉放松多了。毫无心机的小动物们叽叽咕咕,还不熟悉怎么就能这样亲密无间?头顶的发型师又换了一个,爪子劲道还是一如既往。这些也许是平素吃喝得不错,身体都蛮好的,沉甸甸的大个,哈哈,收获大大有。
  
  这天在山上过了把驯鸽师的瘾,和平使者们嘀嘀咕咕,攒聚纷飞,要不是他们的主人有心克扣,就是生性贪婪,看它们吃相,貌似有个要斯文点应该奖励。多倒了几粒给她,飞快啄下肚去了。不经意就和白衣天使处了好一阵,满身都是白鸽,简直忽略了这事情,万一真来点天屎就惨了。赶紧离开,它们又回复了绅士踱步,没东西你是看不到真面目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自古已然。
  
  鱼儿吃饱喝足,透出水面仰望上面的白鸽们,这是它们的暗恋对象,白鸽偶尔会投影在池塘波心,涟漪已经足够鱼儿满意。以前爱听齐豫的“飞鸟与鱼”,空灵绝望的爱情,这里就有现场版本哇,为什么不能实现呢?它们都是给圈养起来的,都无需为这生存努力,每天饱食终日,不妨来点华丽也好。飞鸟与鱼有共性,不是不可能。瞅瞅你们那高傲的样子!以为长着翅膀就比我们自由?都一样!我们圈在池里,你圈在笼里,都一样好不到哪里去的!鱼儿仰视得累了,不满地说了一句,我们其实是同类哈!
  
  这半山的飞鸟与鱼不知道以后会不会产生爱情?我下石级的时候胡思乱想道。又经过那条山道,想起来时惊鸿一瞥那只花白翎毛的大鸟,翠枝拂绕间,一只大鸟栖息在那里。我脚步很轻,它依然警觉,张开翅膀扑啦啦飞了,隐藏在更深的茂林。我一直用相机对着准备拍摄,可一直未能如愿,记忆中保留了它飞去的一瞬间,花白,黑灰,还隐约带点蔚蓝的色调,非常美丽大气的鸟儿,假使我手里有食料,她也不会近来,宁愿自己辛苦寻觅,挺有个性的好鸟。 
相关的主题文章:

  
   干部应少说空话多干事
  
   “乐乐”老师
  
   一定要,走好自己
  
   不可.再相遇
  
   15、【现代诗】生命花树
354#

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
  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加强作风建设无尽期,树海读书阁。在听取兰考县委和河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孔子读书阁,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活动开展以来的积极成效,明确提出敬终如始、一鼓作气、善作善成的工作要求,精彩读书阁,并再次强调坚持不懈开展作风教育,“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rdquo,华闻读书阁;。
  
  作风建设不是小事。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的党的作风建设,树海读书阁,是我们党的成功之道和政治优势。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整治“四风”,做的是正本清源、发扬传统的工作。通过两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压茬推进,金霏读书阁,&ldquo,金霏读书阁;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得到解决,干部作风和精神面貌发生明显变化。&ldquo,树海读书阁;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rdquo,树海读书阁;,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防止松劲松懈,越是要警惕“四风”回潮,越是要做好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
  
  正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改进作风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一项庄严政治承诺,爱看读书阁。因此,切不可蜻蜓点水,孔子读书阁,切不可虎头蛇尾,切不可只是一阵风。改进党风政风有了一个良好开局,但用达到作风建设的理想状态来衡量还有差距。在这场持久战中,我们不能退也退不起,不能输也输不起,否则不仅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铭华读书阁,而且会导致作风问题再次反弹甚至愈演愈烈,最后失信于民。对于这一点,全党都要有一个清醒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有“问题意识”和“底线思维”。改进作风,就是要把风险和困难估计得充分一点。尤其要看到,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长期执政,党内形形色色的作风问题就可能越突出,我们越是要加强作风教育和作风建设。“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改进作风,前紧后松不行,时紧时松也不行,必须始终绷紧这根弦。做得好的,要不骄不躁,继续做下去。做得不到位的,要不怕阵痛,痛改前非,而且不要再复发。对那些心存侥幸、企望一阵风的,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让他们丢掉幻想、自觉回头,不要在错误的想法、错误的做法上越滑越远。
  
  现实提醒我们,“反弹”是作风建设的最大敌人,“坚持”是“四风”问题的最大克星。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和陋习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改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办到的事。坚持不懈开展作风建设,就要通过抓常、抓细、抓长,防止和克服“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怪圈;就是通过制度固化成果和经验,实现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就是要不断保持“在路上”的精神状态,下决心走出“改过来又弹回去”的恶性循环。
  
  “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抓作风问题这根弦松不得,一松就可能出问题,久而久之还会出大问题。有人说,在党的历史上,抓作风并非首次,这一回有什么不一样?靠什么确保不会成为“一阵风”?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也是一道现实的考题,答案就在我们手中。
相关的主题文章:

  
   飞翔的海燕
  
   【诗一首】家是心上的歌
  
   我的军旅情结
  
   双脚踩出幸福路——记身下心沉的驻村干部
  
   天凉好个秋_4
355#

海【外二篇】
  海
  
  海于我,只是一个驿站,一个符号,铭华读书阁,一首青春澎湃的诗。就像朋友,我路过他们,华闻读书阁,走过他们,用微笑或者心曲折射过他们。没有光,朋友是光;没有路,朋友是路。无论几多年,爱看读书阁,无论青丝是怎么样熬成白发,孔子读书阁,只要瞬间的静,便会有无尽的浪冲涌心滩。浪退,贝壳历历。每一颗,都是一串故事最为稳妥的安放地。而我,树海读书阁,就躲藏在这些贝壳里:像圆一样圆,像方一样方,像八角无形一样八角无形。倾城的月下,暮霭的光辉,金霏读书阁,如果没有海,如果没有那片广阔的直可以冲破了最广大心胸的始终在流动不休的水域,孔子读书阁,我想,我的老来,树海读书阁,只会有最茫然的大雾越来越稠密地侵占我的回忆的每一寸空间。
  我不想那样,树海读书阁,所以,金霏读书阁,我终究需要回到海的怀抱!
  
  河
  
  南河,西河,北河,统统叫做汶河,精彩读书阁,而我,树海读书阁,就是汶河里一条爬上岸的鱼。我生出了手脚,膨大了大脑,我扔掉了祖先亘古以来赖以生存的腮,长出了一对可以喷云吐雾的肺。若非我的心依旧被紧紧包裹在那片时而清澈时而浑浊的水域,若非我的眼睛继续流连于那丛嫩柳,洋槐,若非我的呼吸还停泊在苞米面饼子在黄昏发散的清香——我得说,大汶河,我对你的怀念只剩下谁也劝慰不了的仇恨。是的,仇恨。那些个赤着身体在你的暖波里游泳的日子,我忘记了;那些个抹着眼泪在你的躯体旁升起篝火的日子,我忘记了;那些个约会,那些个渔舟,我忘记的干干净净!即便有一天,我或能与你重逢,忘记的一切,应该也不会回来!我就这么忘记你,就像忘记我那安眠于你的臂弯里的母亲;我就这么忘记你,就像忘记一个曾经相依为命的亲人……
  这样做是不是正确,我不知道,我只看见此刻键盘上的水滴,似泪滴!
  
  海河
  
  海河无波,很多年前,就在我的梦里流淌!那片开花的芦荻,那团扯南扯北的渔网,我走在月下,我走在雨中,我吃饭,我劳动,我最终还是要在夕阳下走向你。海河,你包围着我借住的小屋,你包围着大金东两口子喷香喷香的小面馆,包围着每每我走投无路的时候,我最后的一份希冀。我生近40年,如今,靠近你是第五次了!除了母亲,除了爱人,可还有谁有你这样的耐心?你来自何方,我并不清楚,你走向何处,我却心知肚明!试问,一条终将融合于大海的河流,还有什么样的放不开,舍不下?现在,海河,我又一次嗅着你咸腥的水汽入梦,我又一次借着你缓缓的波流喘息,虽然,大金东已不在,漫长的河岸上,再没有黄昏里袅袅的炊烟——好在,我还有梦,还没有醒来。
  醒来的时候,谁能告诉我,我在河?还是在海?
相关的主题文章:

  
   《北极雪》观后感
  
   生命力的呐喊
  
   Guitar
  
   二进林家村_1
  
   朝林冬叹 《献给我们记忆中的老地方》
356#

许我清风,明月花开
七夕抒怀——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的河流在秋风里瘦成一弯浅浅的新月桂枝上的老丫才刚发芽谁在我的诗行走走停停夜露冰霜可曾打湿你的眼 你的原野在天幕下丰盈成一水含笑青莲远山的牧歌还在悠悠回荡谁在葡萄架下深情吟诵秦观那段老掉牙的神话 老天睡得是那么酣畅腼腆的夜莺也不在歌唱天上的云彩悠悠的飘寒宫的姑娘,可愿随我湄水天涯,沾花而舞 暗夜的清眸开着浅浅的窗漫天的萤火把你的芳田照亮我数着星星的眼,不想有人在犁铧的沟渠把爱悄悄地埋藏 牵牛花挽着蜂儿的手肆意在我面前秀着恩爱可气的毛丫你肤浅的人生,怎懂我深深的情怀 亲爱,请许我清风不管天长路远我依然执着的守候在枝头为你笑成人世最后的忘忧 二0一三年八月十一日
相关的主题文章:

  
   《大城小城》
  
   薰衣草之梦
  
   时间是条单行道
  
   烧煤的记忆
  
   文学之方向与方法(二)
357#
358#

原来如此(四),树海读书阁
  二毛当上某局一把手后,侄儿小宝第一次到办公室找他办事。
  
  待小宝把事说完,二毛蹩着嘴,爱看读书阁,沉思了片刻,“这事可怕不好办。&rdquo,孔子读书阁;小宝甚是不解,&ldquo,树海读书阁;二叔,华闻读书阁,这件事对你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孔子读书阁,有什么难为情的嘛,铭华读书阁?&rdquo,精彩读书阁;只见二毛拍着侄儿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宝啊,不是二叔不帮你。这制度是我定的,如果我带头违反了,金霏读书阁,岂不是扇自己的耳光吗,树海读书阁?我看啦,树海读书阁,你还是回去吧。”见二毛态度如此坚定,金霏读书阁,小宝只好走出了局长办公室。
  
  刚一出大院门口,便碰见一辆小车开了过来。小宝仔细一看,原来是司机三顺。三顺摇下车窗,伸出头来,“去哪?我送送你。”小宝上了车,面色凝重,一言不发。三顺见状,忙安慰道:“怎么了?看上去不太高兴。”小宝叹了叹气,把事情说了个遍。三顺大惊,“还以为是什么屁大的事,包给我好了,这事得我出面才好办!”随之,三顺与小宝又窃窃私语了一番。
  
  小宝听罢,大喜过望。伸出大拇指,直夸三顺。“原来如此啊。三顺,真有你的!”
  
  (2012.12.29于贵州兴仁) 
相关的主题文章:

  
   迂回的所想
  
   微笑是一种修养
  
   【读书随笔】《带着问题读书,虚心终身学习》
  
   像阳光一样微笑
  
   浮世记
359#

雪花还在飘,树海读书阁
&nbsp,孔子读书阁; 雪花还在飘
&nbsp,爱看读书阁;
都快中午了,华闻读书阁,雪花还在飘着,星星点点的,树海读书阁,上午老早就出太阳了,雪花一直在飘着,星星点点的,树海读书阁。西边的山什么也看不见,雾气腾腾的,金霏读书阁,白茫茫的,金霏读书阁,也就是能够隐隐约约看到最近的窝头山,窝头山是最近的山了,孔子读书阁,不过二三里地的样子。
村路上是白茫茫的,铭华读书阁,村西是白茫茫的,树海读书阁,村南是白茫茫的,精彩读书阁,树林里是白茫茫的,废墟是白茫茫的,这倒好,遮住了疵瑕,显得好看多了,丑陋的东西都被遮掩住了,都被洁白的雪覆盖住了,让人的心情好了许多。虽然是雪天,向村西望去,望着西边的阳台山雾气腾腾的,能见度不是很高,但下雪的天气毕竟不是雾霾的天气,空气是清新的,呼吸是畅快的,看到野外的雪景感到乡村生活的清新,生活还是有些许的诗意的,此时此刻感到这是一种享受,一种难得的享受。
虽然是下雪的天气,但外面的气温并不低,还不是那么寒冷,比起前些日子的天气好多了。下雪的天气总让人感到温暖,感到心头的火热,感到日子的温度,大概主要是心灵的温度吧。
眼前的雪好像不是雪,而是心中燃烧的火,希望这雪这火继续燃烧下去,伴着我们走进正月的红火。再有二十来天就春节了,总是期盼三十晚上那桌团圆饭,期盼除夕夜里雪花飘飘,在飞雪的除夕夜去放炮竹,在大年初一的早晨在雪地里漫步,然后回家包饺子,看着窗外雪花飘飘包饺子,正月初一吃饺子也是别有风味呢。

2021-1-19
相关的主题文章:

  
   触动
  
   望晴_1
  
   七夕二言
  
   一个人坐在桌前
  
   传奇_2
360#

我所见到的城镇化建设
  我所见到的城镇化建设
  
  之前,孔子读书阁,在农村中有一句时髦的说辞“新农村建设”。时隔一年,人们又有样学样,与时俱进,出现了另一句更时新的说辞“城镇化建设”。不过不管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化建设,到了村镇两级组织,强龙与地头蛇这儿,都是换汤不换药的同一帖方子。
  
  他们可以想尽办法,使出浑身解术,树海读书阁,挖空心思,变着法儿,或将农民的部分利益吞噬;或将农民的全部利益吞噬;或推脱责任;或转移视线;或偷换概念,金霏读书阁;或订出各种特色土政策,赖掉农民的利益;或利用权力,找借口将农民的利益变相吞噬。这些坏人篡夺、掌握了地方上的权力,爱看读书阁,利用手中权力,精彩读书阁,搞小山头主义,搞结党营私,搞阴谋诡计。他们打击报复不同意见的人,为自己的脸上涂金。
  
  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镇长安桥村这一圈地块的基层组织,早已是烂透了的黑组织。选举干部,他们搞暗箱操作;他们不公开村级经济的账目,村民代表要求查账,查账不见账本,村部组织账本居然躺在镇政府的办公室中。村基层组织不让村民代表过目账本,这样的查账是不是很滑稽。村部黑组织党书记利用权力实行侵权行为,侵犯中国老农民一系列人权底线权益。因为他们眼红、妒忌一个农民60周岁后,户口迁往独生子女,上海户口所在地。他们居然侵犯中国老农民最低的生存权;居住权;社保权;医保权,金霏读书阁;享有国家承包地贴农金权益;享有独生子女家长优抚金权益;享有嘉兴火力发电厂污染环境安抚金权益;享有迁移老农民已过世父母的坟墓费用权益;居然还想吞噬中国老农民自掏腰包购买的社保金,此项恶事像强奸未遂一样,被市社保中心阻止。这一对坏人,道德败坏、一手遮天,欺压百姓,惨无人道。镇政府居然让这样的坏人盘踞在村级组织的所在地,干出一系列丧尽天良的无耻恶事、坏事。
  
  据村人实话实说,华闻读书阁,她是二十年前国家征用土地的拆迁户,她在60周岁的时候,早已符合一次性自掏腰包9000多元,购买养老金的条件、资格,然后每月能够领取1300元左右的养老金。然而这善良的老年妇女,被村部文书这坏女人剥夺了拆迁户农民的合法权益。理由是她的老公死亡,树海读书阁,过世老公的单位有照顾救助她,每月300元左右的抚恤金。这老妇人直到现在80多岁,几个儿子出于愤怒,几经周折,才刚刚在社保中心为母亲办妥了社保手续。但是所缴费用多了,一次性上缴22000多元,但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却少了,只有900多元。这80多岁的老人也是一个善良的老人,被欺负了整整20年哪。长安桥村的这两个坏人,眼红、妒忌好人的被救助,然后利用手中权力侵吞农民个人的合法权益。这世道,坏人得势,树海读书阁,好人受欺啊。
  
  城镇化建设,铭华读书阁,中央政府暖风频吹,三令五申,对待低收入人群要关心,要尊重老人,树海读书阁,要维护老人本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底线权益。上面再三强调要注重民生,农民权益。这两个坏人不让苦难深重的中国老农民享有最后一丝尊严,与具有活在盛世中的体面、开心、乐趣。我看这样村级组织的党书记与文书早已不像民众的干部,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坏人,中国让这样的坏人当道,这社会没救了。
  
  这个基层组织内部假大空风气盛行,吹牛B不打草稿,尿没出屎先出,孔子读书阁。十年前反复说这地方要拆迁,党员会议上一而三再而三的宣布,此处在三年内全部拆迁,然而雷声大没有雨,一次次的放空屁,拿农民当猴耍。农民只能在唯一的拆迁中得到一些利益,而他们便想利用这个机会,千方百计吞噬农民应得的利益。村镇两级组织想尽办法在农民头上刮油水,而今的农民早已不是以前的农民了。权贵们再想愚民,广大农民早已看穿把戏,在农民身上的愚民法术已经失灵了。
  
  他们放出来的屁,收不了场。于是装聋作哑,装疯卖傻,拆迁之事不再提起。上面说得固然很好,符合广大农民的心愿。诸如农民宅基地的经济补偿,农民承包地的经济补偿,农民自建房、居住权益的经济补偿等农民权益。但是到了下面,全被这些王八蛋想方设法吞噬得干干净净。于是城镇化建设成了好笑的走过场,看来农民饱受欺压、凌辱的日子,还得继续下去了。
  
  前年下半年开始,他们便大张旗鼓宣布拆迁之事,说得家喻户晓。去年下半年又吹过一阵风,说这次是真的,拆迁办公室人员评估组进驻本地。然而拆迁办人员姗姗来迟,这帮人一会儿说等渔民抓好鳗苗回家再说;抓鳗苗的人回家了,他们又说等过了年再说;过了年,他们又说等今年开春再说。今年开春时间又到了,现在他们没有了屁声音。原因在于他们评估组给二层楼房的评估价是十几万元,给三层楼房的评估价是二十几万元。第一次签字5户人家;第二次拆迁组人员好说歹说,思想工作,动员工作,东家出,西家进,能起什么作用呢?!大幅横幅再挂也是白挂。原因在于你给出的估值等于是狗屁不通,再加十万,没人上当。人家建房,真金白银拿出去,如今你来个三钱不值两钱评估房产价值,人家还不至于傻到连阿拉伯数字都不懂吧。于是八九十户人家只有一个零头人家签字,那好笑的拆迁,城镇化建设自然是流于形式,彩旗飘飘走过场。
  
  中央政府要让农民过上好生活的框架与设想,就这样处于流产的状况,束之高阁,没有办法实行。因为这些村镇两级组织的权贵们,心太黑,手太狠。他们想在城镇化建设的契机中吞噬到一大滩丰厚的油水,捞一次外快,发一笔横财。但是村人挡了他们的道,使得他们的黄粱美梦难以实现了。他们欺软怕硬,见凶不敢使坏,见善高压政策。但是大多数人不愿签字,他们无法贪赃枉法。于是现在他们干脆无声无息,没了声响。对于中央政府有关城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他们大气不出。不知道下一步,他们心中又在转什么念头,不外乎铜钱眼里穿跟斗的小儿科劣行。村镇两级组织的劣行令人摇头叹息,搞了几年的所谓城镇化建设原来是一出想利用中央政府对农民的关爱与重视,而更肆无忌惮的欺压农民,剥夺、吞噬农民权益的烂剧、丑剧,一出可笑、无耻的闹剧。
  
  我所见到的城镇化建设的闹剧在下面演绎得实在很不精彩,至少到目前为止,我看到的情况是这样的。
相关的主题文章:

  
   关于教学实践的感想
  
   《忆江南》
  
   做懂法守法的新时代公民
  
   台上台下
  
   【国庆征文】听那历史的回音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