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安阳】小南海,那文化蕴积深厚的地方
小南海,那文化蕴积深厚的地方
小南海,位于安阳城西南,距安阳约25公里。小南海处于四周群山环抱中,山上,苍松翠柏将山峰装扮得郁郁葱葱;山下,百泉争涌,汇成巨潭,河流仟陌纵横;碧波上,舟船似梭自由驰骋,犹如海洋。而此地又处于古邺城之南,小南海便因此得名。
一处好景致,应该是有山有水有文化,小南海就是这样一处好地方。
一
不妨我们先从小南海的山水说起。小南海附近的山有九龙山、络茄山。水有玉泉和络丝潭。山环水绕,山水相依的小南海,自古就是出了名的好地方。“巍巍太行凌青苍,峰峦叠嶂碧云荡。峻岭纡岗凝翠微,南海泉酿醉夕阳。平岗回合尽桑麻,百汊清泉两岸花。更得青山作重复,武陵何处觅仙家。”金人元好问情至深处的诗,足以概括小南海秀美的风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小南海附近奇特的美景,如“络丝潭”、“龟蛇斗”、“珍珠泉”、“三磊石桥”、“小脚岭”、“长春观”、“万人泉”、“雪不落”等名迹胜景都是这里独一无二的奇特风景;而“善应松涛”更是这里很独特的景致,被列为安阳八景之一:小南海南岸有一突出的山峰,状如牛头,山顶有两株古柏,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很是迷人。山腰绝壁上一座古庙,红砖绿瓦,玲珑雅秀,古色古香地掩映在丛林翠柏之中,点缀于山光水色之间。夜深人静之时,风从山中掠过,吹起松柏如波涛翻滚,一浪高过一浪起起伏伏,且声如洪钟大吕,很是壮观。小南海美丽可人的自然风光,自古就是吸引文人骚客来此处采风观光的好地方。元代文学家许有壬就曾经为这里的美景痴迷过:“崖上留题破紫烟,岩前瀹茗挹清泉。烂游三日酒如川,有水有山高士宅。无风无雨小春天,人间真见地行仙。”(《游善应·浣溪沙》)其实何止是许有壬呢?就连云游天上地下、观尽人间美景的观世音菩萨也曾经被这里的美景吸引而流连忘返。
据传天神南丁老爷曾经四处云游,来到善应,一眼就看中了这里山青水秀,
铭华读书阁,碧海波涛,觉得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地方,便决定将这里作为自己长期的休养栖身地,怕别人占居了这块地方,他抽出宝剑,插到了络丝潭旁边的一块巨石上,以此作为他立身占地的标记。
南丁老爷刚刚占完地,就见天上一团祥云飘然而至,却原来是南海观世音。南丁老爷便问:“你来干啥?”观世音笑着回答,“我住在这里。”南丁老爷一听,非常着急,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个好地方,怎能让她强占了去,
华闻读书阁,急忙说:“我已经占下这里。”观世音菩萨笑着说:“我比你先。我早已经把绣花鞋放在络丝潭旁的石头上了。”南丁老爷心想,我插宝剑时没见有鞋啊。于是,两人一起来到巨石旁求证,果然,南丁老爷的剑正好插在绣花鞋上,铁证如山,南丁老爷只得拔出宝剑悻悻离开,到南方寻他的风水宝地,南海观世音从此就长住在这里。
为考验这里的人心,观音菩萨扮作一个老妪,到村里要饭吃,村里人见老人可怜,纷纷拿出吃食招待,还帮她在络丝潭旁的巨石上安置了一个住所。据传这就是后来的南海观音庙。为报答当地人的善良之举,观世音菩萨将络丝潭中栽了许多海带,让生活在山中的百姓也能尝到海味。观世音菩萨知道这附近有个玉泉,水很好,她决定把玉泉水引到络丝潭来,让这里的百姓喝上更甘甜的泉水,在去玉泉的路上,遇到了劫匪,非要让观世音留下买路钱,
金霏读书阁,观世音告诉他们“我一个穷老婆子没钱”,他们就轰抢老人的衣服,见这伙人如此蛮横,观世音大怒,腾空而起,说道:“恶有山,善应水,不叫玉泉地上走,穿越地下到潭边。”话音未落,玉泉水在地上就不见了,穿地而过到了络丝潭。而劫匪抢劫的地方,立时就树木禾苗干枯、有山无水。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恶有”,而络丝潭附近因村人行好,就叫“善应”。那些拦路抢劫的人也知道自己错了,再加上“恶有”这个名字太难听,随后就改了别的名,而善应是叫人学好向善的,
爱看读书阁,自然就留了下来,一代代承传至今,或许会到永远,这就是善应的来历。
二
再说小南海的文化,
树海读书阁。如果说自然风光是大自然的恩赐,那么,文物古迹则是劳动人民创造留下来的。小南海不仅自然风光迷人,而且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丰厚。仅国家级、省级和县级重点保护文物就有多处。这里有灵山寺小南海北齐石窟一处,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小南海原始人洞穴遗址和楼上瓷窟遗址为省级保护文物;长春观、南海庙、元代善应瓷窑、元代储祥宫圣旨碑和宋代石羊等县级保护文物。一个地方有如此多的文物古迹,足见此地的历史蕴积的深厚!
原始人洞穴
原始人洞穴位于小南海西北北楼顶山之腰,长春观附近,去长春观顺带就参观了原始人洞穴。
在我们外行人眼里,原始人洞穴也就是个普通的洞穴而已,只是与其它洞不同的是,洞门经过人为修建,门楣上书:“原始人洞穴遗址”7个大字。原始人洞穴的魅力在于它的历史悠久,悠久到25000年前、人类开天辟地的旧石器时代。它是河南省惟一的一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
坐西朝东的原始人洞穴,背依大山,面对阔地。而住在洞穴中的祖先们,渴了到不远处的小南海饮水,饿了到附近的大山上狩猎觅食。对于原始人来说,能有这么一处遮风避雨的好去处,不亚于我们今天所拥有的豪门大宅。在此,我们的祖先繁衍着后代,漫漫地由猿进化为人。
应该说,旧时器时代的人们,仍然处于茹毛饮血之中,在茫茫的中原旷野上,
孔子读书阁,他们与水牛、野猪、鹿、羚羊、鬣狗、猩猩和鸵鸟等同栖同居。人之所以称为人,是因为与其它动物相比,人类有着聪明的大脑,能产生睿智的智慧,
树海读书阁。所以下雨的时候,他们能找到遮风避雨的处所,原始人洞穴则是他们休养生息繁衍子孙后代的风水宝地。
小南海石窟
小南海石窟就在小南海北岸,人们之所以习惯称之为灵山寺小南海石窟,是因为过去这里曾经有个香火很旺的寺院,如今寺毁窟存。
青砖灰瓦小柴屝,把三座石窟圈进去,门开着,参观者可以随便出出进进。三尊石窟恰在山的一角,不知石窟所依之山是否叫灵山,只见三座石窟与整个山体完全割裂开来,孤零零地矗在那儿。
西窟进深1.76米,面阔1.36米,高1.76米,平面呈方形,面积为2.4平方米。正中雕释迦牟尼佛一尊,结跏跌坐于长方形台座上,左右为胁侍菩萨二像,两侧壁各镌刻菩萨三立像,门作拱券状,门楣上雕有滚龙两条,中间有一莲花,门两旁各雕刻有护法神王一尊,组成火焰拱门。
中窟进深1.34米,
精彩读书阁,面阔1.19米,高1.78米,平面呈方形,面积约1.6平方米。是三窟中雕刻最为精湛,内容最为丰富的一窟。正中雕释迦佛一尊,火焰背光,内浅刻腾空飞舞的飞天6个,左右刻二胁菩萨,两侧壁各镌侍立菩萨3尊,其间各浅刻小型菩萨3尊,手拿莲枝。东壁上部有浮雕弥勒说法图案,
金霏读书阁,西壁有浮雕莲枝菩提树图案,座台上刻有三个伎乐人。全窟萦壁遍布拜佛积德、敬佛造像的题刻。门亦作拱状,有门槛。门额饰形象生动的二青龙,间有火焰宝珠,
孔子读书阁,下为两只金翅鸟。门洞两旁对称浮雕护法神王立像,威武雄壮。门额上方及右侧有削平大片岩石,镌《方法师镂石板经记》云:“大齐天保元年,灵山寺僧方法师、故云阳公子林等,率诸邑人刊此岩窟,仿像真容。至六年中,国师大德稠禅师重茔修成,相好斯备,方欲刊记金言,光流末季,但运感将移,暨乾明元年岁次庚辰,于云门帝寺奄从迁化,众等仰惟先师,依准观法,遂镂石板经,传之不朽。”后接着刻《华严经偈赞》和《涅槃经·圣行品》。这些经文篆刻,为标准的北齐隶书体,苍劲浑重,委婉秀丽,书法价值极高。
东窟毁坏较重,其进深和面阔均为1.29米,高1.6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积为1.66平方米。正面中间雕琢释迦佛1尊,左右刻二胁侍菩萨,两侧壁各雕3尊菩萨。其间弥刻大小佛像23尊,无统一布局,不像是一次刻成的。
原本想找个懂行的好好问一问,却苦于周围无人,保护文物的办公室铁将军把门,只能草草地拍些照片遗憾而归。想想,巢儿原本不是考古之人,没必要非得较真儿,只把自己所观所感告诉读者,让读者慢慢品味,细细揣摸也不失一趣儿。
从小南海回来,查资料得知,北齐石窟为北齐天保年间所造,三窟造像大同小异,规模相近,风格古雅。(2010年5月20日)
相关的主题文章:
“熟视无睹”说 带着故乡一起走 冷寂,清欢了文字 又要说再见 无言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