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一句顶一万句》2011年矛盾
文学奖获得者,
作者: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
读后感 1: 张清华(
作者为北京师范
大学文学院教授)
《一句顶一万句》的名字中暗含了一个意思,即“一句”和“一万句”之间的关系:一句可以抵得上一万句,反过来,一万句也不见得能顶上一句。它隐喻了主人公杨百顺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外孙牛爱国
一生的处境与
命运:与所有的人都“说不着”。他们都非常执著地
生活,却总是碰壁;他们非常向往与他人的沟通,但得到的却总是欺瞒和捉弄。不过,他们终究还是走出了不同的
人生轨迹,杨百顺的
一生完成的是一个“出走”的命题,而牛爱国完成的是“寻根”或“归来”的命题。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安排。
小说用了两个
乡村底层人物的
人生与
命运轨迹,完成和传达了这样一个主题:在
中国农业社会和
文化的结构性存在中,尽管有表面上温情脉脉的宗法伦理关系,但这个结构中有根本悖反的一面,即每个人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最深刻的“
孤独感&rdquo,
树海读书阁;——这种
孤独用河南延津一带的方言来说,就是“说不着”。
所以说,《一句顶一万句》是一部
文化批判的、寓言性的
小说,
树海读书阁,它虽然使用了十分细致和写真的手法,尽管极尽繁文缛节地书写了
中国乡村社会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
生活细节与风俗人情,但他最终要展现的,是一个
文化的和哲学性的寓意,即,在这个犹如蜂巢或蚁穴的社会结构中,有着错综复杂的
文化脉络,但却又有根本上不适宜生存的残酷性。
作家用微观式的描写,不无戏剧性地营造出了一个对称性的结构——上半部讲的是对这个
文化的经历和绝望,是苦难中的出走,甚至对自己身份的永久改变与
遗忘,杨百顺几次改名字,就传达出了这种意念;下半部则对应性地讲述了他的后人,由某种“集体无意识”所支配,毕生纠结于自己的来历、身份、
故乡和血缘世系,他要不惜一切代价返回这个
精神的、子虚乌有的、看起来令人激动却又令人心寒的
故乡。两相对照,可以视为
中国版的“失乐园”或“出埃及记”了。
其次还要特别指出的,是
小说高超有趣的叙事手法。我将这种手法叫做“叙述的窄门”,虽然
作家有意要显露一个大手笔的气度,但落笔时却是一个非常小的切口。他抽去了所有“宏大
历史叙述”的背景和元素,而刻意精心勾画他一眼看不到尽头的细密而曲折的“窄门里的
风景&rdquo,
铭华读书阁;。两个主要人物的足迹所至,可谓是无数条枝杈丛生、根系纷乱的羊肠小径,他们沿途所经验的,是一幕幕缩微而稠密的芸芸众生的生存景致。但有意思的是,除了主人公的经历,
小说对其他人物与事件的交代,全部使用了
中国古典
小说式的随机叙述的笔法,所有
故事都由“全知全能”的讲述人根据需要而予以交代,
孔子读书阁,所有人物的经历和
命运都尽在掌握,一览无余,然而每一个次要人物的
故事,又都如“盲肠”或跳板一样,只是为主人公的
命运服务,
金霏读书阁,而不具有自足性,信笔抓来,随手扔去而已。真正一直延伸下去的,只有杨百顺和牛爱国的足迹。因此,虽说枝蔓丛生、人物众多、
故事眼花缭乱,但叙事的线索却十分简洁和
简单。
这显示了刘震云高超的叙事技艺,这部
小说确立了一种叙述的奇观,一种
中国式的、既十分传统又十足现代的叙事范型。它的结构与主题可谓实现了互为表里的紧密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就不只是一部有
思想和
文化含量的
小说,同时还是一部有着高度叙事
艺术的、充满创造性和个人风格的
小说,是近年来
中国小说艺术不断走向
成熟的一个标志性
作品。
《一句顶一万句》
读后感2:
作者:axiashaoye
最近,看了刘震云的新作《一句顶一万句》。
当然不是官场
小说,也不是哪个人说话一言九鼎,一句话顶别人的一万句话,
金霏读书阁。而是写普通的民众,
中国千百年普通民众的一种
生活状态和人际交往状态,以“谈的来谈不来”作为交友、
恋爱结婚的标准,
华闻读书阁,或者,把“找一个说得着”的作为人活着的目标,
树海读书阁。
我看过刘震云的多部
小说,他驾驭
文字的能力很强,特别是对社会底层民众的
生活描写在目前的
中国作家里无人能及(当然是个人看法)。现在经常在某个
生活的环节上,
树海读书阁,我依然能体会到《一地鸡毛》中主人公的感觉。幸好刘震云的这部
小说没有像《
手机》被拍成
电影,否则,
爱看读书阁,“一地鸡毛”式的
生活或许会成为
网络热词呢。
新作宣传的“噱头&rdquo,
精彩读书阁;是:
中国人的千年
孤独。看到这几个字,心里很不以为然。很多人看过马尔克斯的《百年
孤独》,魔幻
现实主义的开山和代表作,
孔子读书阁。
曾经在经历过一段很
痛苦的无以言说的经历后,写下:我也要下得床来,给自己织一匹裹尸布。那个时候应该说我准确的理解了百年
孤独里的乌苏拉。
及至看完了《一句顶一万句》,心里的“不以为然”变为“然”。千百年来,
中国人真的是
孤独的,茫然四顾,找不到一个说话的人。“不敢说,不好说,说了也不明白”成为人与人顺畅交流的桎梏。被
现实的利益羁绊着,成为不敢说的理由;被礼仪道德约束着,成为不好说的理由;认识水平有高下,成了不想说的理由。所以,从古老的寓言
故事就
教育不要做咕呱乱叫的青蛙,孔老夫子也谆谆教导“谨于言,敏于行。”做事要“三缄其口”。但
现实的
世界里,
中国人又是如此
喜欢扎堆的民族,喝酒
喜欢热闹,办事
喜欢隆重,及至行走在马路上也是三五成群。在办事找关系的时候,往往听谁说:“嗨,那是我
朋友,找他没问题。”其实这
朋友可能也就是个面熟,可能也就在一起喝过一场酒。
中国古话“
朋友多了好办事。”这也是
中国千百年来颠簸不破的真理,所以得交各种各样的
朋友。但是,很多时候,这些
朋友私下交流的大都是政坛新闻,街头趣闻,单位传闻,与别人有关的多,涉及个人的少,涉及
心灵的更少。正因为如此,所以当心底的
寂寞和
孤独无以排解的时候,就更会寻找热闹的所在,来暂时摆脱和忘掉
精神的
失落。不像
那些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跟上帝说,跟安拉说,他们无所不知,无所不在,能理解你的苦痛与烦忧。也正因为如此,一个能懂你,能说的上,说的着的
朋友在
中国那就是
精神上的
太阳啊,碰到了这样的
朋友,那就是
一生之幸,就是跨过千山万水也得找到啊。
想起《读你》这首歌的歌词里有“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
春天。”虽说是
爱情歌曲,但假使有
朋友能让人有这样的感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
孤单寂寞吧!
不知,我认为的然,震云同志认可否?
《一句顶一万句》
读后感3:
二天二夜,直到写博前一分钟,把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认认真真的看完了。原来人一辈子熬的就是个
孤独呀。
作者用极其凝练的朴实文笔,似说书一要,没有复杂的修辞和长句,给人娓娓讲述了两个主人公本人和身边的很多
亲情、
友情、
爱情的事。书中小人物小事情又多又杂,却让
作者一笔笔“码摆”的清晰条理,读来事事在理,句句在心,人人在活,厚重,生动。
先写过去,主人公杨百顺,在
亲情上,因
生活逼厄,家人都为私利而打着各自的算盘,从而失望离家出走;
朋友上,他的
父亲曾把别人当
朋友,别人把他当傻子,他给人掏心窝子,人家捉住他的实诚算计他,好在弄巧成拙,反成就他一番好事;
而杨百顺却没遇到一个真心
朋友,不是打击就是坑骗或瞧不起,最后却与五岁的养女成了无所不谈的“
朋友”。可养女却丢了,杨百顺失望之极,远走
天涯。
在
爱情上,为利结合,却因合不来而最终被
老婆弃,唯一说得上话的
朋友竟是偷妻人。
再写现在,养
女儿子牛爱国,在
亲情上,只有一个说得上话来的姐,
母亲老了才与他说心里话,而他却在
母亲死后理解
母亲的话;
在
友情上,因为各自的
生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的我说不清,我的你也说不清,只有闷头喝酒;
因为一些小事上的误会,
朋友那割了肉,晚上
朋友老婆来要钱,因为是
朋友支使
老婆来,于是就难免心里起疙瘩,酒后对别人发
朋友的牢骚,别人就把这牢骚传给
朋友,话传话难免添油加醋,
朋友一听就恼了,也发一通牢骚,这别人又把这话传回来,这一下
朋友就起大了误会,没有互相坦诚而导致了误会,把数年的深厚情谊毁灭,而那只是因为大家都没有说清楚。
而往往,似乎人与人之间都隔着一层厚厚的墙,都扎愣着刺防御着什么,却不能以一颗柔软的心去包容和理解。于是
作者才通过此书,写出“
孤独和缺少包容与理解的痼疾,是人的一种
精神状态。”
因为居住的远,远就联系的少,联系少了就
感情淡了,
感情一淡话就说不上了;最后遇上难事,找一圈,最终却没有可以诉说心里话的
朋友。
在
婚姻上,因为与
妻子“说不着”而让
妻子与“说得着”的人好了,最后跑了。
于是过去的杨百顺,为了一个“说得着”(能掏心窝子)的养女,颠簸
一生,远离故土;而现在的牛爱国,却为了一句“说得着”的话,翻山越岭,找寻一个说得来的人。
每个人都有心事,却不知与谁说;所以每个人过得心里都很
孤独。
人人都想让别人来理解,却不知道如何去理解别人。因为虚伪因为面子因为地位因为自私因为利益因为无聊,书中的草芥
人生,就像马尔克斯的《百年
孤独》里的人一样,苦难而困惑。但,书中主人公却一直也以
小草的韧劲,
坚强而勇往无前,让人从中看到
生活的
希望和
力量。
小说写得如此直面
人生,产生共鸣的同时,难免对
人生产生失望的情绪;但等明白了这份“百年
孤独”不禁又释怀,从中悟出一点禅机:平和面对
人生所遇到的一切。享受这份
孤独吧。
似乎也是巧合,就在看这本书前,曾一度与
朋友就人有信仰好还是没信仰好而产生过激烈的讨论。
我说:人还是有信仰好,那样人就不苦闷。比如信基督的话,一切有主,可以向主诉说呀。
朋友说:你也可以借助神父来为你排忧,你也可以去教堂做忏悔呀。
没用。因为我们不是主的子民。我不信他我如何能对他说知心话呢?
异曲同工。刘震云的书中就有一段很彩的对话,让人忍俊不禁,却又发人深思:
“牧师老詹对杀猪的老曾说:信主吧。
老曾:跟他一袋烟的交情都没有,为啥信他呢?
老詹:信了他,你就知道你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老曾:我本就就知道呀,我是一杀猪的,从曾家庄来,到各村去杀猪。
老詹:你总不能说,你心里没有忧愁。
老曾:那倒是,凡人都有难处。
老詹:有忧愁不找主,你找谁呀?
老曾:主能帮我做甚?
老詹:主马上让你知道,你是个罪人。
老曾立马急了:这叫啥话?面都没见过,咋知道错就在我哩?
……”
书最后有几位著名评论家的评语,著名出版人安波舜的一段话与我心有戚戚焉:
“阅读这本书是沉重和
痛苦的,它使我们不断地在《论语》和《圣经》之间徘徊,在与神对话还是与人对话的千年
思考中徘徊;与神对话的西方
文化因为神的无处不在而愉悦;与人对话的农耕
文化却因为人心难测,而使我们陷入真正的‘百年
孤独’。”
若大家有
时间心能静的话,就去看看这本书吧,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有深刻的
哲理。活着不容易,看了此书,会让我们更加
珍惜彼此的
感情。
相关的主题文章:
25万,谁扒了谁的短裤? “经适墓”真的是“给力”吗? [/url]
[url=http://bbs.gemwon.com/showtopic-12499.aspx] [url=http://bbs.gemwon.com/showtopic-12499.aspx][/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