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寺记
圆通寺记 流汗的公牛 早听说焦作有个圆通寺,上周六有幸与长坤兄去了一趟。在路上,才知道圆通寺在市里山阳区巡返,
金霏读书阁。听到巡返,
树海读书阁,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修武县西村的圪料返,这里面的&ldquo,
爱看读书阁;返”估计是“阪”字之讹。据了解,“阪”即山腰小道。据《解说
文字》,坡者曰阪,
树海读书阁。这一带类似的村名还有返底、返头岭。 从城里驱车约40多分钟,我们就来到了巡返村口,左拐不远,车子开进了停车场。下了车,我们步行前往圆通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溜石牌楼、牌坊,虽说是新建的,也很是壮观。排在最前面的牌楼横额上刻有一个大“忠”字,依次的牌坊上刻的是&ldquo,
树海读书阁;仁义礼智信&rdquo,
金霏读书阁;,最后一个牌楼是“孝”,“忠”和“孝”排在一前一后,很有寓意。同行的长坤兄指着一个个牌坊对我说,“你看,牌坊上刻的这几个字不就是我们老祖宗的核心
价值观吗?”仔细想来也是,只可惜,我们一度丢掉了许多。 长坤兄告诉我,巡返有四座寺庙,自西向东分别是圆通寺、巡返大圆通寺、关帝庙、山神庙,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佛教
文化园了,
华闻读书阁,也是山阳区
旅游宣传的亮点。一席话激起了我浓厚的兴趣。&ldquo,
孔子读书阁;巡返莲池观自在,圆通净域照庄严。&rdquo,
精彩读书阁;起初,
孔子读书阁,我以为圆通寺与附近修武县的圆融寺可能有些渊源,因为寺名都有一个“圆”字,其实,来到圆通寺才知道我那是想当然了。原来,“圆通”是观音菩萨的名号之一,观音菩萨又称为&ldquo,
铭华读书阁;圆通大士&rdquo,
树海读书阁;,所以,圆通寺大多都是以供奉观音为主的寺院。寺名中凡有“大悲、南海、慈航、白衣、
莲花、普门”等字样的,也大多以供奉观音菩萨为主。至于直接以“观音”为名的就更多了,我家附近就有一个观音寺,而在我老家还有一个白衣寺 。圆通寺依山而建,寺院建筑是仿唐风格。拾级而上,抬头看到山门的匾额上“圆通寺”三个大字,与别处不同,题字没有落款,不知道是何人的墨宝,个人觉得不是
名家题的。山门挂有对联:“觉路满大千众生共赴超尘界,法门唯不二奕世同游选佛场”。穿过山门,看到是两进院落,分为前后两节台地。前面台地左右各有配殿,东边是伽蓝殿,西边是地藏殿。观音殿坐落在后面的台地上,东西各有配殿,分别供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殿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是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并称的西方三圣之一。据佛经记载,菩萨在久远劫以前早已成佛,佛号为正法明如来,只是为了救度众生,倒驾慈航,于今在娑婆
世界现菩萨身,拯救世人,观世音菩萨在佛教界受到非常高的礼遇和崇拜。观音殿里有千手观音雕塑,四周有罗汉护持。殿内挂有心经、大悲咒经幢,香案上有香花、水果、明灯等佛供,肃穆庄严。 观音殿后面是一个露天广场,正中是观音雕塑,金碧辉煌,慈眉善目,巍峨庄重,不时有善男信女前来顶礼膜拜。仰望雕塑,只见观音菩萨左手持净水瓶,右手兰花指,端坐
莲花上,神容慈悲。据了解,手持宝瓶代表随时以甘露之水救助世人、普渡众生;兰花指,其实叫做“说法印”,也就是时时刻刻教世人们懂得佛理,要“放得下、看得开、忘得掉”。雕塑后的护墙上,刻有“嗡嘛呢叭咪吽”六字大明咒。值得一提的是雕塑台基下树有许多法轮,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站在雕塑前举目四望,圆通寺主体建筑被山坳拥抱着,犹如
清晨绽放的
莲花,亦如众星捧月的莲台。逗留片刻,我和长坤兄也虔诚地转了一圈法轮,算是为家人祛病祈福吧。 出来圆通寺,左拐偏北百余米的样子,便是巡返大圆通寺。据长坤兄讲,在大圆通寺的建造过程中,名称有所变更。最初的云灵寺现正式定名为大圆通寺,先期建成并已开光的圆通寺现在也叫观音院,山神庙、关帝庙也并入了大圆通寺。巡返村的带头人赵福运为建圆通寺、云灵寺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大圆通寺比西边的圆通寺规模气派,在四座庙中是最大的。大圆通寺山门对联很有地方特色,道是:“雄镇中原泽被山阳沾雨露,气蒸太行芷香怀庆沐晴岚”,后来发现它与南岳衡山圣帝(祝融)殿的对联极像似,南岳的是“雄镇天南泽沛三湘沾雨露;气蒸衡岳芷香四水沐晴岚”,不知道是谁复制谁的了。 其实,大圆通寺的形制与其他寺院相差无几,整体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配殿、三圣殿、藏经楼、地藏殿、祖师殿、钟楼、鼓楼、法堂等。
印象中,在大圆通寺天王殿,发现这里的韦驮菩萨是双手合掌捧杵的形象,与有的寺院不同,据说双手合掌捧杵者表示该寺欢迎四方游僧前来借宿(俗称挂单),单手持杵者表示本寺不接待外来和尚,游僧只要看一看佛殿中的韦驮造型就知道自己受不受欢迎。四处看了看,感觉整个寺院富丽堂皇,环境幽雅,特别是殿里的佛像制作高大精美,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只是香客不多。接下来,我们相继游览了关帝庙和山神庙,这两座庙可以说是小巧精致。关帝庙与大圆通寺仅一路相隔,山门前长有一棵茂盛的皂角树,上面挂满了祈福的红布条,红布与绿叶相间蔚为壮观。我们禁不住上前与之合影。 进入山门,迎面台地上是三座殿,中间的是关圣大殿,供奉的关公,雕塑是关公读《春秋》造型,左边是关平、右边是周仓,两边配殿分别为文财神殿、武财神殿。关帝庙前院西侧立有一通石碑,碑额刻“完善同归”四字,碑文是“关帝庙重修记”内容,立碑
时间是雍正年间,近三百年的
历史了。 山神庙没有山门,说是一座庙,其实只是一座殿,始建无考,清嘉庆年间曾重修拜台。殿前有一棵黄楝树,估计也有些年头了。殿内供奉的是山神,一个白胡子老头,和蔼可亲的形象。当看到殿门挂有皮帘,我感觉多少有点不伦不类,也许平易近人的山神不怪罪吧。山神庙的对联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任福建漳州知州时,为创办的
白云岩书院写的:“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上联是形容学者两袖清风,可昭日月;下联则形容学者
读书品万物识时局。不知这对联用在山神庙是否合适。 转了一圈,感觉收获还是有的。虽说这地方距市区不甚远,倒也清净,炎炎
夏日,不失为一个避暑游玩的好所在。闲暇之余,来圆通寺一游,放松
心情,静以修身,也是件
快乐的事。“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期待下次故地重游,再次感受圆通寺佛教
文化的无穷魅力。 2016.8.24
相关的主题文章:
听雨_3 我们的,十八岁 2013全国诗歌散文邀请赛花絮 我家的春天 一道菜,一座城,一种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