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七言律诗6
《同题仙游观》
作者: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
人间亦自有丹丘。
【注解】:
1、五城楼:《史记·封禅书》记方士曾言:“黄帝时为五层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这里借指仙游观。
2、宿雨:隔宿的雨。
3、丹丘:指神仙居处,昼夜长明。
【韵译】:
在仙台初见,迎候仙人的五城十二楼;
正是风物凄凄,一夜滴答的
秋雨才休。
山色空?,和远处的秦地树丛相连接;
近处传来捣衣声,报告汉宫已经
深秋。
稀疏的松影撒落神坛,更显道观清静;
小草铃芳扑鼻,犹衬出山洞小径深幽。
不用再到别处去寻找,世外仙境所在;
人间也有神仙居住的地方,名曰丹丘。
【评析】:
??此诗写道士的楼观,是一首游览题咏之作。首联点明时地,切中题目“仙游观”。颔联写观外景物,先是“见”“秦树”,后是“闻”“砧声”。颈联写观内景物,先写高处“空坛”的静,后写低处“小洞”的幽,点明是道士居处。末联引用《远游》之语,称赞这地方是神仙居处的丹丘妙地,不用再去寻觅他方了。全诗
语言工美秀丽,音调宛转和鸣。但内容却是空泛而无多大深意,只可吟咏,不可玩味。
《春思》
作者: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
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
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解】:
1、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
2、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
3、苑:这里指行宫。
4、机中句,窦滔为苻坚秦州刺史,后谪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
5、为问两句: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元戎:犹主将。返旆:犹班师。勒:刻。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
树海读书阁。
【韵译】:
莺歌燕语预报了临近
新年,
马邑龙堆是几千里的疆边。
家住京城比邻着汉室宫苑,
心随
明月飞到边陲的胡天。
织锦回文诉说
思念的长恨,
楼上花枝取笑我依然独眠。
请问你主帅车骑将军窦宪,
何时班师回朝刻石燕然山。
【评析】:
??这首诗是借闺妇抒写春怨,
铭华读书阁,期望早日了结战事,征夫能功成名遂。诗的首联点明题意,首句点“春”,次句点路遥“
相思”。颔联写少妇和征人所在之地,一在汉,一在胡,相隔千里。颈联写离恨,写春情。末联故作问语,问征夫何时功成返乡。全诗流露非战情绪,也是借汉咏唐,讽刺穷兵黩武。
《晚次鄂州》
作者: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
秋色,
孔子读书阁,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
华闻读书阁,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解】:
1、估客:商人。
2、舟人句:因为潮生,故而船家相呼,众声杂作。
3、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
树海读书阁。愁鬓逢
秋色,是说愁鬓承受着
秋色。这里的鬓发实已衰白,故也与秋意相应,
金霏读书阁。
4、更堪:更难堪,犹岂能再听。
5、鼓鼙:本指军中所用大鼓与小鼓,后也指战事。
【韵译】:
云开雾散,可以望见远远的汉阳城;
估计起来,这孤舟还须一日的路程。
商贾们白日睡觉,是知道风平浪静;
船夫们夜里呼喊,才发觉水涨潮生。
鬓发衰白,与三湘的
秋色交相辉映;
离家万里,一片归心伴着
明月前行。
我想起家业,早已随战争荡然无存;
那堪再在江上,听到频繁的军鼓声?
【评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诗。
作者安史之乱时,曾作客鄱阳,
精彩读书阁,南行军中,路过三湘,次于鄂州,而写了这首诗。首联写“晚次鄂州”的
心情,
金霏读书阁。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颈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尾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这首诗只截取飘泊
生活中的片断,
金门读书阁,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
树海读书阁。诗中流露厌战,伤老,
精彩读书阁,思归之情,
宁静读书阁。全诗淡雅而含蓄,
孔子读书阁,平易而炽热,反复咏育,舒畅自若,韵味无穷,
修身读书阁。“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是动中写静,静中写动的名句。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作者: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芙蓉水,
树海读书阁。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注解】:
1、大荒:旷远的广野。
2、惊风:狂风。
3、,
树海读书阁?:吹动。
4、芙蓉:指
荷花。
5、薜荔:一种蔓生植物,
树海读书阁,也称木莲,
树海读书阁。
6、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树海读书阁。
7、纹身:古代
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韵译】:
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
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
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
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
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
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纹身之地;
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
【评析】:
??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
树海读书阁。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这首诗就是这时写的。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
友谊,虽天各一方,
金门读书阁,而
相思之苦,无法自抑。诗的首联先写柳州,再总写四人分处之地都是边荒。颔联写
夏日柳州景物,写景,报告当地气候。颈联写远景,
爱看读书阁,写相望之勤,
相思之苦,融情入景。尾联写五人遭际,天各一方,音书久滞。
??这首
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楚楚动人。
《西塞山怀古》
作者: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
往事,山形
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解】:
1、王浚句:王浚,
精彩读书阁,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官益州刺史。
2、千寻句:当时吴国曾于江中锁以铁链,王浚用大火炬将它烧断。千寻:古时八尺曰寻,这里只是形容其长。
3、降幡:降旗。
4、石头: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吴孙权时所筑,唐武德时废。
5、四海为家:意即天下统一。
6、故垒: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韵译】:
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
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
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
伤心往事,
高山
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
故垒萧条长满芦荻
秋风飒飒。
【评析】:
??这是吊古抚今诗,抒发了山河
依旧,人事不同的
情感。诗的前四句,写西晋东下灭吴的
历史事实,表现国家统一是
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
思想。后全非,
广济读书阁,拓开了诗的主题。最后写今日四海为家,江山统一,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孔子读书阁。
??全诗寓意深广,言辞酣畅。但诗中不见
诗人真情,也少顿挫沉郁,却是一大缺陷。
《遣悲怀·其一》
作者: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
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解】:
1、谢公句:东晋宰相谢安,最爱其侄女谢道韫。韦丛的
父亲韦夏卿,官至太子少保,死后赠左仆射,
树海读书阁,也是宰相之位。韦丛为其幼女,故以谢道韫比之。
2、黔娄:春秋时齐国贫士,其妻也颇贤明。
作者幼孤贫,故以自喻。
3、乖:不顺遂。
4、顾我:看到我。
5、荩箧:草编的箱子。荩:草。
【韵译】:
蕙丛呵,你象谢安最宠的侄女一样;
自从嫁了穷困的我,百事就不顺当。
看到我身上无衣,你就要倒柜翻箱,
树海读书阁;
沽酒少钱,我常缠你拔下金钗玉妆。
甘心和我一起野菜充饥,豆叶为粮;
要扫
落叶当柴烧饭,你向古槐仰望,
华闻读书阁。
如今俸钱超过十万,你却不能分享;
我只得为你超度,准备好斋饭供尝。
【评析】:
,
爱看读书阁??这是一组悼亡诗。第一首是追忆生前。先写爱妻甘于贫寒,再写如今富贵却不能共享,逼出“悲怀”二字,可谓至性至情,有力动人。
相关的主题文章:
4月26日:雨转晴 [生命的起舞] “菜的花”春的使者 2016年的春天 2011,最后一页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