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有所医”不是梦
癸巳年伊始,好事连连。
打开媒体,又有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原来患者看病是自己先垫付医疗费,看完后走医保报销程序;现在是医院先垫付医疗费,病人看完病只需交纳自己的那部分费用,其余的费用由医保部门直接支付医院。此外,原来住院需交一大笔押金,现在只需签署《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就可以直接住院了。
据说,此做法在很多地方进行了试点,自2013年开始,卫生部拟在全国全面推行。不过,卫生部旋即澄清:从未提过“全面推行”,今年肯定不可能。
虽然,这到底能不能全面如愿推行、何时能全面如愿推行还是个未知数,但这样的消息,至少也说明了国家在加大这方面的步伐,因此,还是如一股春风,吹得老百姓的心里暖暖的。这无疑是在新春之际,老百姓收到的又一个“大礼包”。
人食五谷杂粮,谁个无病?生老病死,人皆难免。只是,有的明显些,有的暗淡些罢了。纯粹无病的人是少见的。
健康,少病,有病能治,活到寿终,这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对于有病能看、看得起、看得好,是人们的普遍希望。
一个健康少病的人是幸福的,
树海读书阁,一个有病能治的人是幸运的。
但多年以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悬在老百姓的头顶,使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大大降低。一些人,因为交不起钱、看不起病,“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
孔子读书阁,重病拖成要命”;一些人,因为看病贵,“救护车一响,一头牛白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每当听说,某某在面对医治亲人与巨额药疗费之间备受煎熬时,或实在支付不起高昂费用而选择遗弃亲人时,或舍得一身剐、铤而走险而筹措医疗费时,或爱心人士伸出援手时,我的心,
树海读书阁,都会波涛汹涌、难以平静。我知道,老百姓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对有些病,对有些费用,无异于杯水车薪,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承受范围,即使倾其一生,也于事无补。每当这时,我就有一个梦,希望在人们不幸患了自己无法医治的重病大病时,我们的国家,能救人于危难,如菩萨,帮其渡出苦海。
我还在穿开裆裤时,屁股上包着布片。有一次,不慎使布片触到了火坑里火,就熊熊燃烧起来,又怕又痛,使我惨叫几声就晕了过去,待我大姐赶回将我救起时,屁股已经烧坏。当时的条件,不可能看医生,只用粪桶里的尿来反复的淋,以图“败火”,然后,就一直“趴”在家里的床上,直至能下地。由此,我的屁股上,留下了两块大大的瘢痕。要是当时有条件医治、自己家又拿得出钱,估计也不会这样,
孔子读书阁。庆幸的事,没有烧在脸上,否则,坏了“面子”,这辈子,恐怕找媳妇都难。
87年夏天,正当大学毕业时,我又患上肝炎。其实,身体早有些不适,但想尽量不花钱,因为当时到海南去实习的钱都出不起,只好不去。于是硬扛着,直到一个星期后,被同学强行送去医院时,小病已成大病,由此一蹶不振10多年。
2004年春阑尾炎突发,在家挺了一天一夜,实在不行了,才送到医院,当时要交3000元的押金,由于手里的现金不够,只好去取。就近的银行因搬迁业务暂停,只好又跑很远的地方去取。交了钱,才得以办理手续上手术台躺了两个多小时。满头大汗的医生责怪我妻:怎么不早点送来?再晚些,恐怕就不行了。
三次经历,我深有感慨:要是看得起病,要是先看病再交钱,我也不会遭那么多的罪。
每每想起,我就想,要是每个人在生病后,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树海读书阁,那绝对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爱看读书阁,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愿景。其中,“病有所医&rdquo,
金霏读书阁;,是我最迫切希望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要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近年来,尽管“病有所医”的愿望没有完全达到,老百姓还有这样那样的意见,医患关系紧张的事时有所闻,但我们已经分明感到了国家在这方面作出的种种努力,医疗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最近回家,听父母自豪地讲,村卫生所要定期给他们检查身体,生病住院,有“新农合&rdquo,
树海读书阁;报销,自己花不了多少钱。要是以前,
金霏读书阁,谁管你?满足之情,溢于言表。我父亲还边喝着小酒边说:以前很多地主的生活,也不过就是这样的。
此话不假。我记得,前几年我母亲患白内障到贵阳去动手术,都是免费的。现在的农村,60岁以上的,每月政府都要给一定的生活费。
我国有13亿人,每一项惠民工程,都会耗资巨大。对于人人都能“病有所医”,的确是需要大智慧、大魄力、大手笔、大财力才能做到的。长期以来,这仅是一个美丽的梦想。
现在,我强烈地感觉到,这样的梦想,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据说,以后看病,不仅可以“先看病后付费”,而且还可以让你看得起,一是一出门就有医院,挂号看病打针输液10元左右就可以搞定,还可以按规定享受基本医保报销;二是每个乡镇、街道或者每3到10万人,就至少会有一所零差价卖药的基层医疗机构,卖的都是平价药,让大家都买得起。
我们不难发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新政,还是源于政府财力的雄厚,并不是医院良心发现了,要真正回归到公益性质、完完全全做到“救死扶伤”了。要知道,住院后,大部分费用,是由医保承担的。而医保的钱,绝大部分来自财政。也就是说,有强大的财政支撑,这项制度才能立得起来。
试想,若国力不强,财政困难,承担不起这笔费用,这样的新政,还有出台的基础么?
无论如何,强大的国家,是民生得以改善的基石;执政为民,是“病有所医”得以实现的理念指导。
我想,到许多小诊所就诊,一直都是“先看病后付费”的,公立医院,推行这样的制度,应该不难。
尽管,这样的新政,还处于试点阶段,还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毕竟已经起步,我相信,不久的将来,那些因看病而引发的伤心事、痛心事会越来越少,老百姓的生活,也会因为少病、有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治而越来越幸福,人们会开开心心的活着、开开心心的创造、开开心心地活到自然死,由此可以预见,明天,也会更加美好。
看着父母满足的神情,
精彩读书阁,我想:劳苦一生的父母,晚年,还能赶上这个伟大的时代,是再幸福不过、再美好不过的了。
“病有所医”不是梦,在这个春天,它已向着寻常百姓的生活,快速地走来,越走越近。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座丝路驿站前世今生 【原创诗歌】请你留下来 迈克尔·杰克逊:就是这样观后感 “繁星”社会实践队三下乡云支教心得 秋天的足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