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won

registered

 

Back to the list «2122232425262728» / 6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What to Do if Cursor Jumps Randomly While Typing MacBook [copy link]

361#
362#

贺省科普作协六大召开4.29
  
  人才荟萃锦城东,盛举共镶绘图宏。
  科普科幻润民众,妙笔妙文生彩虹。
  百人慷慨论伟业,六大旗帜舞东风。
  征战号角更激越,笑看我辈尽飞翀。
  4月30日将参加在城东花园宾馆召开的省科普作协六大,吟诗以贺。
相关的主题文章:

  
   香甜的回味─採草莓記
  
   踮起脚尖(一)
  
   校园记忆:卢俊卿留给我的一道伤疤
  
   [url=http://47.103.99.25301/showtopic-635.aspx]幸福待明日[/url]
  
   《新农村是啥样?》——作家选刊11期
363#

公溪赋
  晓景德公溪,名扬数十里,铭华读书阁,似武陵深闺一金娇,孔子读书阁。吾曾朝思暮想,爱看读书阁,未曾目睹芳容。癸巳季春,风和日丽,邀同事驱车前往,包揽一溪秀色,流连忘返。
  伫立溪边,仰望苍穹,树海读书阁,白云飘逸,树海读书阁,燕雀翻飞。沿岸危峰兀立,山涧绿荫浩荡,层层新绿,次第铺开,树海读书阁。忽而百鸟和鸣,金霏读书阁,歌喉清丽,婉转悠扬。酣睡群山,华闻读书阁,顿时睡眼惺忪。
  俯瞰脚底,碧溪潺潺。河中游鱼戏水,精彩读书阁,胖虾对歌,触须交错,脉脉柔情,弓腰掬水,孔子读书阁,鱼虾不惊,金霏读书阁;岸边野花婆娑,姹紫嫣红,轻吮花露,艳艳浓香,沁人心脾,树海读书阁
  忽而峰回路转,突现古桥卧波。定睛一看,疑是新月当空。登临古桥,袒胸露乳,仰天长啸,激越山岗。
  哗哗流水,仿佛叩击大地心扉,寻觅朝露夕阳。微风姗姗而来,轻吻肌肤,如仙女抚琴,心底酥软,甚是妙哉。桥栏两侧,枝藤臂挽,倒映水中,宛如屏风。秀色美艳,尽收眼底。
  遐想岁月悠悠,探寻石桥遗迹。此桥始建洪武元年,至今已过六百余秋。曾上达思南,下抵沿河。当年商贾绵延,马玲悠悠,堪称一绝。
  昔日辉煌成追忆,今朝来者换旧颜。山顶银塔问鼎碧霄,底下公路蜿蜒盘旋。钢筋大桥飞南北,万丈天堑变坦途。
  注:
  1、公溪指德公溪。
  2、银塔指德公溪山巅上的高压铁塔。
  3、癸巳季春指农历2013年3月
  
相关的主题文章:

  
    江枫散文诗《坦荡》一
  
   【印象安阳】安阳人
  
   10月24日霜降望蓝天
  
   一个淡字了得
  
   8月安生
364#

文学能否虚无历史
  最近读了人民日报一篇文章,名字叫《文学不能虚无历史》。文章中发表观点的都是专家、教授,都是大家,树海读书阁。晚辈虽然只是区区一介山野村儒,但却不敢苟同各位前辈的观点,华闻读书阁
  第一点,什么是历史。过去的每一秒钟都是历史,谁能再现昨天24小时发生的事情,铭华读书阁。胡适先生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觉得没错。因为没有人能穿越时空给我们拍一段视频,证明某件事确实发生过。所以,树海读书阁,我们得到的任何信息都是“过一手”的,谁能保证在这个过手的过程中信息没有被歪曲。英国有位历史学家说过,历史百分之九十是猜测,剩下的百分之十是偏见。
  文章中反复提到&ldquo,精彩读书阁;历史价值观”,我觉得所谓的公认的正史就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价值观取舍,孔子读书阁,去选择塑造的一个长篇故事。不好意思,晚辈哲学功底太差,也只能领悟到这一点了,树海读书阁
  既然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价值观是那么坚不可摧,泱泱五千年文明,又何必怕我们这些虚无历史的“妖梦鬼怪”呢,孔子读书阁?比如说,关云长是我们心目中的大英雄,不是因为他有多成功,树海读书阁,而是因为他的价值取向。某人写一篇小说把他说成是大魔头,我们就改变对关羽的看法了?不可能的。几十年前,全国的关帝庙都被拆了,能拆掉中国人内心里永远树立的关羽吗?
  第二点,什么是虚无,爱看读书阁?建议大家看看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我无法感知的东西就是虚无。我们老百姓不可能都是弱智,中华文明的“道&rdquo,金霏读书阁;虽然衰弱了,但是还没有像古希腊、古印度那样完全消失。各位前辈们在文章中把所有人都当弱智看,金霏读书阁,这一点晚辈是大大的不敢苟同。
  第三点,文学该怎么写?文章中大量提到马克思唯物历史观,辩证法,认识论。呵呵,我不懂,我就算懂,我也不想遵守!不行吗?为什么非得遵守你这一套?为什么你这一套就是正统,就是主流。西方文学从文艺复兴以来,浪漫主义反古典,现实主义反浪漫,现代派反现实主义,后现代派反现代派,你告诉我谁是正统?大仲马说:“历史就是钉子,用来挂我的小说”。他如果活在中国只能找根绳子吊死,你老马也忒大逆不道了!
  文学创作就是艺术创作,每一个艺术家都是自己的上帝。我要做的首先是让我自己受到感染,无论是悲伤还是喜悦,还是冷静的旁观。艺术没有标尺,没有定理。所以尼采说过,一切重新估价!
  有人说,你学了点西方的皮毛就来生搬硬套,安在我们中华身上,不合适。没错,我是学了点皮毛,但我喜欢。儒家文化我也爱的死去活来,子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没说我是主流,你们道家、墨家、法家全是牛鬼蛇神,全该被消灭。那不是圣人,那是暴君!
  与刘兄谈到人民日报这篇文章,他说中国文学千百年来都是为政治服务的,这当然没错。因为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是主流,儒家之所以是主流,是全天下文人选择的结果,是全天下价值观的体现,是普世的!不是用国家的暴力机器打压出来,强加给别人的。
  我不喜欢网络文学,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写的不好看。我有我的价值取向,我有我的审美观,我有我的选择。但我不认为他们是“乱象”,我恰恰觉得这才是陈寅恪先生所说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他们挺多算是一群糙哥,文笔太粗糙。同样是写穿越,美国作家写过一部小说,内容大概讲的是一位少年穿越回到大航海时代,要阻止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作者想要展现那个影响美国,影响世界的风云诡谲的时代,反思形成我们这个时代的各种因素。这样格局的穿越小说,我们有吗?但是写总比不写强,总比那些自己觉得自己道德比别人高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欺压别人的强一百倍!
  我思故我在,我的感知就是真实的历史,对其他任何人来说都是虚无。
  
  
相关的主题文章:

  
   “枫桥经验”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典范
  
   “耶!有文艺课
  
   一个基督徒的灵修日记【2018年7月16号】
  
   《清心辞》
  
   错过_5
365#

白事
  人生一世,要经两件事,树海读书阁,一红一白。
  
  没见过小孤山这地方的白事这么排场的,把一场婚礼的热闹都远压下去,金霏读书阁
  
  这地方是三天两头地就有人老去,精彩读书阁。主要是这地方的楼太多,一柱楼就满顶乡下的一个大村,金霏读书阁,想这小孤山密密匝匝笋秆子似的楼,得合多少个村庄,树海读书阁
  
  平白无故地在家坐着,一侧耳,那哀乐就不知从哪飘过来了,孔子读书阁。听着听着,就感觉这曲子怎么这么熟悉,啊,原来在新闻里常听到,铭华读书阁。猛地还以为是死了一大干部呢,归根到底却是一平头百姓。绿色的帆布灵棚搭在楼口,过往的行人车辆都不得不绕行。
  
  这种事不会草草收场,正经得折腾两天。
  
  头天不断地有亲友来灵堂前朝拜,或送花圈,哀乐往往要放一整天,直到晚上八九点钟歇下。各家的住户每每躺在床上了也不得安,可却从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举报扰民的,大伙都远远地敬畏着呢。
  
  第二天,这帮死者的孝子贤孙就都披麻戴了孝,开始拉了老长的队伍,满大街溜溜地走,树海读书阁。前头抬了两头纸牛马,并雇了四个喇叭匠在队前一路吹吹打打,所谓逛庙。
  
  这伙人走走停停,全看几个乐手的脚步。喇叭匠走一段便停一遭,四个人擎了家伙,孔子读书阁,站成一个圆圈,两两对了脸,腮帮子鼓得滚圆,华闻读书阁,把那脸盆大的喇叭口朝天,爱看读书阁,闭么哈哧眼儿地,树海读书阁,身子随着节奏和气力往下一坐一坐地吹,劲头全逗起来了。“呜、呜、呜呜”,喇叭幽咽,像在哭。吹过后,队伍就又前走,走一段,就再停下较一下劲。如此反复。路人都停足围观。
  
  有的人家,夜里还请来了戏班,唱悲戏,其哭腔在夜色里迷离。
  
  第三天早,还没起床,就听窗外的花炮声已隆隆地响起来了。酱块子形状的花炮沿出殡的小街摆了一路,依次点燃,那炮便接力似地朝天空冲,纷纷炸响。楼下一排轿车的防盗系统被启动,一通喂儿哇。十几辆车就护送着那灵车一路伴着炮声而去。
  
  妻怕这些个事,在此期间,我想开窗通通风她都不让。可有一天早,她从西里回来,走在路上,有一伙穿了白褂子,戴了白尖帽的人不知怎么就从那浓雾里哩哩啦啦的一溜儿钻出来,也不做声,只都闷了头,刷刷走得极快。妻紧忙绕路了。不用说,又老了一位。
  
  我不把这当回事,他爱怎么吹打就怎么吹打,我还干我的事吧。大不了,我还趴窗望上两眼。
  
  我全把它当做老鸦叫,当成屋外的风雨声呢。
相关的主题文章:

  
   I LOVE 徐汝悦
  
   一个成熟男人
  
   冬日情思_1
  
   茶_5
  
   《蚁族的奋斗》观后感
366#

星星堆满天
星星堆满天
文/好雨如约
星星堆满天
好似谁的眼
左顾右盼
在我的心里悄悄浮现
月在树梢巴望着
树与影的呢喃
不小心把春风逗得花枝乱颤
脑袋亲吻着枕头
思绪渐渐飘远
梦里 梦外
上演着无尽的缠绵
相关的主题文章:

  
   生日快乐_4
  
   七绝·病榻杂感
  
   “基层减负”落到实处
  
   2012 离官员财产公示还有多远?
  
   一个悲伤的母亲_1
367#

多彩的超轻黏土,树海读书阁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九天
粘土是一种传统的玩意儿,既无具体形态,树海读书阁,又无固定意义,铭华读书阁。这种极具发挥性的手工制作,树海读书阁,最能够启发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金霏读书阁,做成各式各样变化多端的形状,对于学生的大脑发育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的智能在他的手指尖上”。丰富细致的手部动作是促进大脑发育的最佳途径,华闻读书阁
玩粘土,树海读书阁,是学生喜爱的游戏,也是一项锻炼学生手部精细动作和视觉、触觉的活动,孔子读书阁,在从虚到实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小小的粘土中,蕴涵着学生们无限的创意,金霏读书阁,他们大胆构思,发挥奇思妙想,精彩读书阁,体验创造的快乐。
在开课前,岭南师范学院“细雨”实践队的小伙伴们把四桌子拼在一起,爱看读书阁,拼成一组,孔子读书阁,方便学生们互相交流,互用道具。
上课啦,任课小老师先给孩子们播放幻灯片,并且亲手演示制作过程,一边做还一边用言语引导:“首先先把轻黏土搓成条,搓成八条这样的小腿,小螃蟹的腿就做好啦……”讲解完制作过程后,小老师们就开始派发粘土,小朋友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到轻黏土。场面十分热闹,分发完后他们也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步做好。但是螃蟹身体对他们来说好像有点难度,孩子们纷纷请教老师如何做出螃蟹的身体,有几个小朋友手指灵活,很快就搓出了一个成型的小螃蟹,他们兴高采烈的举起自己作品展示给任课小老师看,“老师老师,看我的,漂亮吗?”,满脸希望得到任课小老师的夸奖,老师也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再完成小螃蟹的制作后,学生开始自由创作了,同学们发挥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小物件,有同学自我创作了一个很有设计感的花瓶,也有的小吃货做了面条、蛋糕、棒棒糖等小零食,甚至很有热爱海绵宝宝的同学,做出了个派大星和海绵宝宝。
但在此过程中,也发生一些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两个小朋友因为争夺轻黏土而触发吵架,最后甚至打了起来,任课小老师见状,马上把他们两个分开,并给他们进行了谈话。经过一番教导后,他们两个对想要的轻黏土互相谦让了起来,看来任课小老师的教导方法很管用呢。
通讯员:胡晓琳   摄影:梁双富
相关的主题文章:

  
   大姐,天上的一颗星
  
   母亲的迷信_1
  
   平生趣
  
   阵阵茶香
  
   姨夫
368#
369#

我的心里你来过,铭华读书阁
  在那个时候,在那个没有心情的时候,在那个想要找人排解心情的下午,树海读书阁,是你的到来,树海读书阁,让我的心安定下来。唯有你的陪伴,使我开心愉快,金霏读书阁,谢谢你的爱,谢谢你的出现,金霏读书阁,你的来到,华闻读书阁
  我的心里你来过,孔子读书阁,有很多时候,爱看读书阁,不知道怎么了,心情到了低谷,树海读书阁。走在大街上,看着街角的那对情侣,心里都有说不出的烦恼。我是个孤独的,是那风,是那雨,精彩读书阁,总是就这样存在着。没有人会注意到我,我是一个小小的雨滴。滑落空中的霎那,树海读书阁,是带着伤感,和忧伤。开始的我,孔子读书阁,在为了失去而颓废,没有得到而苦恼。
  那个平凡凡的下午,你出现了,打开了我的心扉。和你我有说不完的话匣子,可以说的事情,无疑没有吐露出来,痛痛快快的倾述。是的有时我会觉得我很烦,是因为我找到了懂我的你。
  小小的心愿,小小的要求,就是能有个她。往事不能随缘,现在的我,也不奢求什么,有的只是可以开开心心的就这样。我的心里你来过,你的每次出现,都是我心情敞亮的每一次。
  谢谢你来过,我的心里你来过,好好的生活,无事没啥不开心,没有不能越过的烦恼,开开心心的生活。小小的我,小小的你,小小的世界,如果有缘还能再见!-----------------------------------------------------------------------------------------------------------------------------------------------------------------------------------------------------------------------------------------------------------------------------------------------------
相关的主题文章:

  
   27号窗口
  
   “权缘”“人缘”莫混淆
  
   如此“霸气”的文联主席羞煞了谁?
  
   “大老虎”已“入笼”,问题当追问
  
   地球妈妈
370#

墨压纸,金霏读书阁
  眼睛里若是没有世界,怎么知道会有变化,树海读书阁?这世界若是没有天空,想表达的心灵又有谁懂,树海读书阁天空中若是没有云,梦想在哪里有一个方向?
  
  耳朵若是听不到声音,华闻读书阁,怎么知道会有感情,树海读书阁?这声音若是没有疑问,这孤独的呼唤又有谁爱?疑问中若是没有信仰,幸福就不会终生都难忘,树海读书阁
  
  手心里若没端过杯子,孔子读书阁,怎么知道会有滋味?这杯子若是没有烈酒,金霏读书阁,饮下千古爱恨又有谁敢,孔子读书阁?烈酒中若是没寄托,爱看读书阁,感觉清醒才让人解脱。
  
  笔笔划划刻下每一个文字,铭华读书阁,最深黑的浓墨铺满本来空白的稿纸,这纸上写了什么?没有人会回答是文字。因为每个人都清楚,那或许描述的是一颗有哲理的心。那是谁的人生,精彩读书阁?富有形象和力量,像一部著作用心血契成,历经万年只会更加卓卓生辉。读他如沐神魂,记他如练血气。握掌笔端,整个路头都在自己面前。第一步如何踏出去?下笔就将是一篇完整的承诺。将更走得昂扬吧!相信自己可以挥洒的优美适宜。是诗也让人肃然起敬,不朽的文章胜过石筑功名碑,万生领授,以充无志。携一句话而前进,眼光可以穿越表面的善恶,吟一首诗飞跃,耳朵可以灵敏世间最隽永的美丽。思篇文章探索,手可以让尘灰重绽。生命复苏,以一部著作为人生,将珍藏最痴贞的守护。
  
  纸因有文字而渐热。这本可没有的纸,在墨迹透入世人的神经后,或将灰烬。人如何说服自己,此生将有何求?压实自己,其实是刻守对精神世界的护卫。因为后世将证明,没有人可以说世界没有恒信,让墨水泼来吧,即使写不出绝世造诣,也要装下人最深刻的情素,表示人类从不放弃创造梦想
  
相关的主题文章:

  
   我爱这方水土
  
   《红楼梦》阅读笔记(之十五)
  
   “最美女教师”的“最美代价”
  
   “电报”的记忆
  
     故乡的小花
371#

苍茫冬日石头城
  石头城,金霏读书阁,旧日师友甚众,孔子读书阁,因为各自命运的驱驰,不常往来。
  
  那怀着“登临送目”的阔远,那曾经寻访的&ldquo,孔子读书阁;朱雀桥边,乌衣巷口”,那“桨声灯影”的河,那&ldquo,树海读书阁;红红的雨花石”,那“万万死不得”,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那“钟山风雨起苍黄”&hellip,铭华读书阁;…曾经很多年一直在心底回荡。
  
  这个&ldquo,华闻读书阁;中国最感伤的城市&rdquo,树海读书阁;,这个六朝古都的历史沧桑如滚滚的长江水流淌过我的心房。十几年过去了,我把美好依然珍藏。
  
  这个冬天,我站在台城上,没有堆烟的杨柳,没有轻柔婉约的行板,我第一个想起的人依然是韦庄,想起他把历史用如此的句子道尽了诗意与沧桑:“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然烟笼十里堤。”我又走的这一段并不长,只有两百多米,却让我的心荡气回肠。这历尽风雨的城墙无言地诉说着岁月的苍茫,我的目光顺着城墙远望,玄武湖依然有水荡漾,虽然没有夏日的碧波,但依然川流不息的人们你来我往。
  
  转过身,鸡鸣寺以它黄色的光芒温暖着我彷徨的心。因为有夕阳,因为袅袅梵音如水流淌让心静寂到忘记时光,我甚至想一直站下去,精彩读书阁,站成一棵台城柳,等到春天迎接你温柔的目光。
  
  恋恋不舍地走下城墙,穿越解放门,不远处“鸡鸣寺”三个字在望,想起赵朴初,感佩这个曾经的佛教协会长以他宁静的笔触传递着佛心的力量。这以前,虽知道这里有关于陈后主与张丽华的传说,但我并未来寻访。这一次,我在读过释见澈的《与佛陀一起赏花去》,我决定探访尼姑修行的地方是怎样一种道场。整个寺院,弥漫着大悲咒的力量,爱看读书阁,我的目光穿过笑着的弥勒佛,金霏读书阁,突然之间心泪流淌。我默默地站在药师佛塔下远望,玄武湖已是迷濛的苍茫,九华山亦是朦胧一片。我并没有在&ldquo,树海读书阁;豁蒙楼”品茶吃斋,只是默默地想,当年陈后主和张丽华在相拥入井的时刻是怎样一种绝望。
  
  这个南朝四百八十寺的首刹,因为李煜,我愿意“无言独上西楼”。下来时,正值尼众晚课,我默默地看着她们合十的宁静,树海读书阁,她们朴素的僧衣里裹着的心里是否也曾有过断肠?
  
  记下这个对联:鸡笼山下,帝子台城,振起景阳楼故址;玄武湖边,胭脂古井,依然同泰寺旧观。默默地走出鸡鸣寺,好友驱车载我去接恩师,他带我兜在中山陵景区。路过曾熟悉的明孝陵,想起魏微的那篇小说《在明孝陵乘凉》,我的心有一种穿越,穿越近二十年前的我的当年是怎样一幅模样?
  
  买了一捧玫瑰花和桔梗花相伴的花束,店主说这束花的寓意是纯洁永恒,我默默地祝福恩师永远宁静温婉于尘世。她在当年赠我的那句“上帝让你担的都是你担得动的”是我的人生信条之一,它温暖过我颠沛流离的人生路,在我失望困顿的时候这句话如冰心的“小桔灯”给我灰暗的心灵以光亮,也让我穿越岁月的迷茫。
  
  晚上一众师友酒肉穿肠,但我不愿醉去,听他们笑说前尘往事,我在心里写一首歌,仿佛张学友唱《吻别》那般感伤。我静静地坐着微笑着,我很珍惜难得相聚的时光。本来只为远来见恩师,我还是让大家分享了《如果不曾相见》与《相逢不语》。我们每一个孤独的生命里,哪一个不是情长路更长?
  
  很晚才睡去,我依然在第二天清晨精神抖擞地去寻访莫愁湖,寻访一段曾经遗落在这里的美好与不忍时光流逝的徜徉。那个有月的夜晚,我们曾是纵船入水的少年郎。
  
  进得门来,左边残荷枯枝,没去附会“荷尽已无擎雨盖”。我迎着一些晨练结束的老人的目光走过华严庵,站在胜棋楼前,默赏长沙张兆鹿的刻在楼柱上的对联:粉黛江山,留得湖烟雨;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秤。念及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和中山王徐达的对弈,想着徐达这个圆滑之人,仗打得好,棋下得好,在赢了朱元璋之后,居然在棋盘上下出“万岁“二字,且说自己获胜实君王之助,这马屁也拍得实在是好,不觉微笑。又赏一联:六代莺花,并作王侯清净地;一池烟水,荡开儿女古今愁。
  
  走至美人井,没水,只有浓缩的雕塑小莫愁躲在玻璃里,转进胜棋楼西侧,走进莫愁旧居,感受仿若《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一样勤劳聪慧的女子,其聪慧勤劳有梁武帝的《河中之水歌》为证:”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莫愁依然以雕像的方式站在水里,周围鲤鱼围绕,不远处有一对老人在唱着京剧,给沉寂的空气增添了清越。莫愁周遭有碑联,以张盛藻手书的《河中之水歌》和黄山洪泽周行书的“鹤”字为佳,让我固步甚久。
  
  出水院,莫愁湖远水一片,就是当年我们划舟戏水之处,然此时只有水边几株枯荷陪着我遥想往昔。
  
  沿岸边,经一清代家具展堂,逗留几分。出来,过长廊至抱月楼,《莫愁》杂志社搞的“莫愁烟雨文化节”的宣传犹在,无法念及当时盛况。拍下抱月楼三字让内心涌起“诗境”,以期下一次来时内心有“莲叶荷田田”的美。
  
  非花时,驰名的海棠精品园里,只有几位老人围着一老年妇人持话筒唱蒋大为的《牡丹之歌》,其中气很足,倒也唱得饱满流畅。这样的老人是可敬的,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来对抗寒冬,亦是一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吧。
  
  无法一一访及旧踪,亦没有过萍踪侠影,只是这石头城曾承载过我的梦。我愿意以觉悟的目光回望,用一颗柔软的心抚慰这个曾经最伤感的城市。三十万被屠杀的同胞呵,我在文章的最后,送去我的祝愿。因为钓鱼又起风云,但我坚信,历史不会重演,我愿如秋瑾“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相关的主题文章:

  
   我该如何对您说
  
   《玉屑集》
  
   亲近黄河
  
   五月的乌什
  
   五律、五言长律各一首
372#

岁月忽已晚
周末,窝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一边放着音乐一边给阳台上的花儿浇水,树海读书阁。旺盛的绿萝,长长的藤蔓自然随意的生长着,在阳台上垂下一道天然的绿色窗帘。喜欢这悦目的绿意,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几许情趣。更喜欢这份淡淡的闲适、安静,读读书,随意写下几行清浅的小字,不为取悦他人,只是喜欢文字里的这份随意放松。
  
  窗外,孔子读书阁,不知何时开始飘起了雪花,这是今年冬天的第一次落雪。一片片,洁白、轻盈,像漫天飞舞的银蝶,又宛若洁白的羽翼缓缓扑向大地。墙角,石阶,精彩读书阁,房顶,目光所能触及的范围都被雪披上了一件素雅的霓裳。秋,就这样在一场雪的脚步中落幕,冬,在素雪纷飞中又一次盛装登场。历经夏的喧嚣,金霏读书阁,秋的绚烂,爱看读书阁,这座北方的小城,在冬日姗姗而来的足音中渐渐趋于沉寂。
  
  时光的辗转总是如此匆匆,不知不觉间,指尖的年华日渐消瘦,渐渐瘦成了一弦眉弯。揽镜自照,眼角竟已爬满了细细的鱼尾纹,树海读书阁,微微蹙眉,额头上岁月留下的痕迹更是如刀刻般清晰可见了。想想,孩子一天天长大,由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天真可爱的对着你微笑到背上书包迈进校门,要经历多少个日日夜夜?父母从身姿矫健到步履踉跄,从青丝缕缕到双鬓斑白,又要经历多少个季节的轮回?又有谁,铭华读书阁,能够与时光抗衡,在岁月面前毫发无伤?
  
  经过那么多的日夜交替,寒来暑往。岁月,依然是碧水青山,烟火葱茏的模样。年华,已过了小半生。陌上行走的我们,树海读书阁,更是在尘世烟雨的侵蚀下风霜满面,心境沧桑
  
  时光真真的如风啊,无论我们如何在后面追赶,气急败坏、捶足顿胸,它都毫不理会的远去了,一个头也不回。
  
  初秋时去看一位病重的同学,虽然在心中千百次揣想了可能的情形,见到时还是令人大吃了一惊。人,已被疾病折磨得奄奄一息,全然不复往日的容颜。原本一百多斤的体重如今瘦若枯柴,一头乌黑的头发因为放疗化疗的缘故剪成了短发,干枯、稀疏,头发间,脸上,脖颈上长出了一个个泛红的类似于肉塞子似的东西,看着让人触目惊心。怎么好好的一个人,就被病魔折腾成这个样子了呢?
  
  生命,就像枝头的树叶流年那些翠生生的光阴,被风轻轻一吹,金霏读书阁,就凋零满地了,让人忧伤也让人疼痛。
  
  去时她刚打了止痛针睡下了,听她母亲说起她的病情,已经好几天不能吃东西了,一只眼睛已经完全看不见了,一只耳朵只剩下微弱的听力……
  在交谈的短短的时间内,老人几度哽咽,孔子读书阁泪水溢成了眼眶,母子连心,面对病痛中的孩子,哪一位母亲不是感同身受,寸断肝肠呢?
  
  第二日上午,便听到了她离去的消息。才三十三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呀,华闻读书阁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树海读书阁,一夜间,天人永隔,物是人非。怎么顷刻间,就岁月忽已晚了呢?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草木疏离间,檐下的牵牛花还在阳光自由的绽放着,树木也依然旺盛葱郁,仿佛,这世间的一切阴晴、冷暖都与它们毫无半点关联。
  
  回眸看去,生与死,玉貌朱颜到容颜迟暮,就像一季芳华悄然荼蘼,不过短短一瞬间。
  
  在时光的霜刀雪剑下,我们都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待时光兵临城下,竟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弃械投降。到那时,头发白了,眼睛花了,耳朵背了,脸也干瘪得像布满了褶皱的核桃……
  
  无论我们怎么恐惧,怎么不情愿,手中紧攥的那些薄薄的光阴,都被岁月无情的风干了,被流光无情的漂白了。
  
  人,终究是敌不过时间的。走过如水的光阴,看过一场场离合聚散,渐渐懂得,荏苒岁月,浊浊尘世,只有随心、随性、随缘,才能更深的体会到平淡中的幸福,只有携一份“心田开半亩,随处种清欢”的豁达、恬淡。才能在如流的尘世中素心若简,从容走过。
  
  再芬芳馥郁的茶香,最后终会喝到无味,再轰轰烈烈的感情,历尽风霜雨雪,走过悲欢离合,亦会回归平淡。千帆过尽,山河踏遍,我们所希望的不过是一份细水长流、相濡以沫的感情,一个可以陪自己看晨曦微露、暮色烟霞的归人,一份可以在寒冷时给自己披一件外衣,饥饿时给自己煲一锅粥,悲伤时帮自己擦干泪水的触手可及的温暖。低眉静守着这俗世烟火,老旧庭院,布衣素食,现世安稳。
  
  烟火熏染的日子,纷繁复杂的尘世,总有柴米油盐的琐碎,争争吵吵的纷扰,人情冷漠的凄凉,趋炎附势的虚伪。尘世中行走的你我,更应及时打开心窗,让阳光洒进心底的每一个角落。
  
  于忙碌中找寻一份闲适,于庸常中寻觅一份静好,剪一断菩提般安然、恬淡的光阴,做自己喜欢的事,看自己喜欢风景,听自己喜欢的歌,写自己喜欢文字……在岁月老去之前,努力将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优雅着,明媚着,芬芳着……
  
  “抱香枝上老。”喜欢这句话,更喜欢这句话中所包蕴的含义。如果不能拒绝老去,我希望可以把生命活成一朵花的姿态,在光阴中活得从容优雅,盈盈转身时,也要保留一份银碗盛雪的清宁。
  
  喜欢那些岁月老去时依然心境如花的女子,纯洁、优雅、芬芳。在她们身上你可以看到光阴走过的痕迹,更能感受到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岁月积淀下的沉香。虽素衣清颜,却让人感觉到山河岁月,万种风情滚滚而来。那份灵魂深处透露出的含蓄的、内敛的雅致,在一举手、一投足间缓缓溢出。恰似从水墨江南中走出的青花瓷器,古朴、厚重中流露着不动声色的美丽
  
  静下心来细细思忖,岁月,是公平的,它在将沧桑刻画在我们身上的同时,也让每一颗尘世跋涉的心灵渐渐趋向丰盈、圆润。光阴是无情的刽子手,同时也是多情的美容师,谁能说一颗沙砾变成珍珠的过程不是岁月的恩赐呢?
  
  锦瑟青春,刹那芳华。再怎么如花美眷也抵挡不住岁月的无情辗转,只有内心的不断丰盈、不断完善才能给灵魂披上一件永远迷人、雅致的外衣。
  
  偶尔会收集一些水墨作品喜欢画面所突现的意境,寥寥数笔,不浓重、不喧嚣、亦不拥挤,却恰到好处的突出了主题。浓淡相宜,疏密有致,引人遐思,令人回味。
  
  想来,无论是艺术还是生活中,“浓淡相宜”不仅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人生,这一场山长水远的行程中,既有一路同行的喜悦,也有踟踟独行的凄凉。许多时候,注定是一个人寂寞一个人孤单。没有谁能永远陪伴在你的身边,也没有谁能陪你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一个人是诗,两个人是画。如果,在前行的旅程中,能够遇到一个相伴走过一程风雨的人,无论最后的结局是两两相忘还是天涯各安,都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因为,生命中,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相遇,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能明媚成一季风景。如果,这条漫长的路只是一个人的盛世孤单,也要怀着一颗从容不悔的心,用虔诚的笔墨细细刻画、描摹,因为,这一程行走,无论快乐还是悲伤,繁华还是寂寞,都无法重新书写。
  
  苏轼在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曾写下《定风波》一首,词中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寥寥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人生路人,总有激流险滩,总有柳暗花明。生命,不过短短几十年的时光,待暮年回首,过往种种,不过如浮云聚散。得志时不得意忘形,失意时亦不必黯然神伤。走过的路,经过的风景一如四时的交替,没有永远的繁花织锦,也没有永远的风雨交加。从容入世,淡然出尘,留一缕微笑岁月,留一份优雅给自己。
  
  
  莫不如,就怀着一份无风无雨也无晴的心境,做一条陌上绽放的小花,风起时依风而舞,雨落时洗涤身心,只要有一缕阳光,一滴雨露,也要努力的绽放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即使不能装点整个春天,即使无人欣赏,也要倾尽生命完成这一期一会的华美盛放。
  老了,也没什么不好,虽年华不再如枝头的绽放,灼灼其华。心中亦有了千帆过尽的云淡风清,繁华过尽的淡泊宁静。更懂得了光阴如流,更应从容度日。
  
  煮一壶茶,煲一锅粥,听一曲音乐,读几行文字。虽平凡简单,但还可以在庸常的日子里享受着阳光的普照,还可以感知尘世中的酸甜苦辣,又何尝不是一种平淡的幸福呢?
  
  窗前的花开了又落,季节的风去了又来,都可以微笑着不动声色的欣赏岁月总会辗转,美丽总会凋零,曾努力的盛开过,曾认真的生活过,如此,便好。
  
  
  
  QQ287906237
  
相关的主题文章:

  
   《作家选刊》11期 那一瞥
  
   康巴汉子,白马仁真
  
   《坡心杂记》之一《开基立村》
  
   体验生活酸甜苦辣
  
   七律·通古斯大爆炸(新韵)
373#

没有你的夜难入眠
  没有你的夜
  枕巾显得太长
  发梢触摸不到我的脸
  握住冰冷的被角
  哪是你温柔的手
  
  没有你的夜
  房间显得太阔
  独自吟唱
  再高的音调
  也占据不了满屋的空气
  
  没有你的夜
  时间走的太慢
  凝望单调的天花板
  哪像你娇媚的脸
  无聊的月色抛洒床头
  照不了你洁白的肌肤
  
  没有你的夜
  难入眠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七绝 咏兰
  
   做一次东北人
  
   “夏乡萤火”实践队支教组教授学生跳舞
  
   《少爷乞丐芝麻官》读后感
  
   七绝·题高铁盒饭(新韵)
374#

贫困是一种邪恶,铭华读书阁
  贫困是什么?是指物质的、社会的和精神的匮乏,特指生活的贫穷和困苦。贫困是痛苦的现象,是灾难和不幸,煎熬着短暂的人生,摧残着人的肉体和筋骨,蹂躏着人的尊严和意志,违背着人的本性。
  
  生存是第一位的,贫困威胁着生命。尤其是贫困孳生的饥寒交迫,不仅缩短人的寿命,造成夭亡,还可以让活着的人,思想行为扭曲变态,树海读书阁,导致道德、心智的沦丧和迷失。
  
  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贫困,难以体会贫困的刻骨铭心。早就有仓廪足知廉耻的话,如果人的基本的动物本能不能满足,其它的一切都是奢谈。衣不蔽体,华闻读书阁,食不果腹,已经背离了生命存在的道理,而道德的大厦不可能诞生在贫穷困苦之上。品德和情操,往往与富裕是正相关关系,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树海读书阁。富裕并不代表着幸福,也不必然地产生高尚,贫穷困苦肯定是不幸的,还是社会的失败。甘于贫困,无异于自愿堕落。因此革命和暴动,往往发端于贫穷困苦的社会底层,那是不满贫困、不安于现状和希冀美好生活的无奈。
  
  富裕代表美好,贫困就是丑陋,追求美好富足的生活,是人的权利和本能,也是动物进化的源泉。所以,为了祛除贫困和繁荣昌盛,孔子读书阁,国家要发展经济,社会要创造财富,树海读书阁,人们要发家致富。
  
  偶然见到有关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困难时期中国饿死四千万人、三千万人或者是几百万人的争论,一些缺乏良知的先生们,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甚至拧着脖子说,根本就没有饿死过人。这样的判断,要不是无知,要不是别有用心,要不就是睁着眼说瞎话,树海读书阁,最起码不是实事求是。不管怎么说,孔子读书阁,三年困难时期并以前,国家的政策失误是肯定的,饿死人的事比比皆是,而且还不少。浮夸冒进,急功近利,金霏读书阁,自己糊弄自己,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爱看读书阁,大炼钢铁和大跃进运动,再就是人折腾人,金霏读书阁,与人斗其乐无穷,结果就导致了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大饥荒,精彩读书阁。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贫困的生活,饥饿的记忆,使那一代人至今念念不忘,并且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脑海里。经历和记忆就是判断和行动的论据,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和行动,已变为他们行为的准则,甚至已经偏执、强迫、机械和变态了。
  
  三年困难时期是父辈们的劫数,我没有经历,但是我对于后来的贫困年代记忆深刻。关于贫困和饥饿的故事,现在还经常能够听到。济南有俗语,“长着一张六零年的脸”,含义丰富,意思是一个人面黄肌瘦、枯瘦如柴、丑陋不美,与三年困难时期的人一样,还有讥刺嘲讽的涵义。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饥饿记忆,是全民的,上至国家领袖,下至黎民百姓,几乎没有人能够逃脱。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六七十年代购食证上尾页的最高指示,“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忙不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之类......”,是领袖对于全民百姓没有办法的告诫。这肯定是悲剧,国家本身就一穷二白,粮食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很多老百姓就只能喝稀的、或者挨饿了。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十分的悲苦。1960年的时候,正是最困难的时期。当时的山东省小清河航运局的一位局长,姓吴,正县级,是三七年的老红军,工资一百多块。但是因为家里孩子多,粮食定量不够吃,全家人经常饿肚子。那时在济南的小清河边,有一个酒精厂,下脚料是酒糟。因为经不住饥饿的折磨,局长决定半夜带着自己不大的儿子去偷酒糟。半夜以后,他带着儿子,偷偷摸摸地来到酒精厂,翻墙进去,在旁边的酒糟堆上弄了一些,赶快跑回了家。一家人很高兴,掺上一些地瓜面,就蒸了一锅窝窝头,天还没亮,就赶快吃起来。吃着吃着感觉不对,闻着有一股臭味,仔细一瞧,原来酒糟中掺了大粪,那是附近农民买了准备用来喂猪的。
  
  我有一位兄长,今年六十多岁,三年困难时期,正是少年,对于那饥饿的年代,记忆特别深刻。每每忆起曾经的吃不饱,对于现在的生活十分的知足。他深深地记着,因为饥饿,每天的夜晚都久久地难以入眠,刚刚睡去,又在肠鸣的催促下醒来。浑身无力,全身浮肿,一摁一个坑,难以抚平。因为记忆,他已经养成了节俭的习惯。虽然一个月的退休金四千多块,但是从来没有浪费。他也吸烟,吸完之后的烟盒,要小心翼翼地一个个的折叠起来,然后攒起来卖钱。因为曾经的饥饿,变态似地喜欢吃肉,每一次吃肉,都像是过年,嘴里感叹着,永远的欢天喜地。有一次,几个人相聚,闲谈中谈到了地瓜,一位中年人因为对于地瓜印象不好,轻视地说特别不喜欢吃地瓜,他反驳说,“我就是喜欢吃地瓜。比较六零年那掺了糠和野菜的窝头,地瓜就和蜜一样”。
  
  还有一个邻居大妈捡垃圾的事情,特别的辛酸。邻居大妈已经七十多岁了,退休金将近三千块,住在一个高档小区里,是孙子的婚房。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饱受饥饿的折磨,现在对金钱已到了偏执的程度。她忘不了曾经饥饿的经历,特别的珍惜钱财,每天都要捡拾垃圾,一张纸片也不放过。她捡拾一切可以卖钱的东西,她的家里就像是一座废品站,三间房子满满的,臭气熏天。她见不得浪费,已经到了吝啬的程度。甚至永远不花钱,或者少花钱,为了生活,花钱买东西也是最便宜的,青菜都是晚上到市场去,因为便宜,还可以捡拾菜叶。从不剩饭,只要是盛的饭,就全部吃光,没有浪费过一粒粮食,而且坚决反对儿女到饭店吃饭,偶尔到饭店吃一次饭,临走时的打包,甚至不放过盘中的一个菜梗。
  
  我也有贫困的记忆,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的幼年时期,但是没有饥饿的经历。因为曾经的贫困,我已经有所异化,甚至是心理障碍。当时家父每个月三十多块钱的工资,六口人生活,还没有到月底呢,钱没有了,粮食也没有了。为了吃饱肚子,可为绞尽脑汁,只是因为勤劳的父亲,在开垦的地界种瓜种豆,几乎天天到济南的小清河里打鱼,寅吃卯粮,聊以度日,总算才没有饿着。因为记忆,我特别的痛恨贫困,甚至发展到厌恶金钱的地步。现在也算是小康之家,我从不拒绝家人花钱,只要是有钱,只要是正常的花销,即便是大额的,甚至是买房、买车,永远不反对,永远不犹豫。购买,是一件幸福的事,一方面说明还有,一方面说明喜欢,为什么反对?
  
  贫困是一种邪恶,温饱是美好的,富裕可以比拟天堂,体面尊严富足的生活,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眨眼的事情
  
   7月14日岭师伙食故事+绿芽社会实践队+教育科学学院
  
   一剪梅_4
  
   《十赞中国共产党——写在十八大召开之际》(青海花儿)
  
   写给你和我
375#

张二奶奶
【导读】历史就是这样,没有经历跌宕起伏的年代应该是一种幸运,即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得更长一些岁数,能够多看看世界一眼,爱看读书阁。比如说我爷爷,他六一年就故去了,没有赶上十年文革,这是一种幸运。    
  张二奶奶是我们队的五保户,树海读书阁,别看她是五保户,树海读书阁,却是一个十分富态的老奶奶。一看就十分有福相。也多亏了生产队照顾得好,吃喝不愁,即使在多么困难的时期,孔子读书阁,队里苦了谁也不能让五保户张奶奶受苦。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饭的时候,谁家接不开锅,树海读书阁,饿着肚皮,华闻读书阁,张奶奶家里也不缺吃的。
  
  那个时候还没有敬老院,二奶奶就住在我们家北边五十米远的一座四合院,那座四合院其他的房子都租出去了,金霏读书阁,二奶奶也可以收一些房租,虽然房租不多,铭华读书阁,但也还算有那么一些零花钱的,粮食和煤都是生产队供应,金霏读书阁,二奶奶的生活那时属于富足的那一类,这样生活的人在我们这一带还比较少见。
  
  我小的时候,二奶奶给我的印象就像个地主婆,不象是一个农村老太婆,孔子读书阁,看样子就没有下过地干过活,精彩读书阁。可是出身却挺好,纯粹的贫农出身,这倒让我感到很奇怪。她不像是苦出身的人啊,树海读书阁!她很神,据说还能够看一些小病小灾的,有那么一点儿巫婆的味道
  
  其实二奶奶人不错,老街坊们也很喜欢她,尊敬她,因为她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哪家找她看一些小毛病什么的,从来都是乐于接受。不管是否真的能够治病,但人们还是迷信她,好像不找二奶奶去看病是找不着别人的,找别人也不放心。所以附近的街坊都来找她看一些医疗站看不了病的,二奶奶也就自然成了神人。
  
  张二奶奶乐于助人,自然也得到了众街坊的帮助,她又是孤寡老人,买个东西推个煤什么的,都由街坊的后生们给帮助做了,谁家的大人不吩咐自己的孩子:去,帮助你二奶奶买煤去!去!帮助你二奶奶磨面去!去!帮助你二奶奶打酱油去!……虽然是孤寡老人,但是一点儿也不孤单,真是福气!二奶奶家从来也不冷清,总是门庭若市,人来人往,很有生气。都是二奶奶的为人好啊,有好人缘啊!
  
  记得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脖子底下有个包,我并没有在意,有一天母亲摸着我的脖子:怎么有个包啊?我两岁的时候脖子底下长了个大包,开了刀,可能是母亲比较敏感,是不是又复发了呢?赶紧去找二奶奶看看。这样就到了二奶奶家,二奶奶又是摸又是揉,后来还吹吹脖子这个地方,这么来了几次,后来脖子底下的包居然消失了。当然当时也没感觉到有什么疼痛,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其实看不看也是无所谓的,不疗自愈的了。
  
  母亲是十分佩服二奶奶的功夫的,说;多亏了你二奶奶,把你的包给治没了。还不谢谢二奶奶?快点儿谢谢你二奶奶。没什么说的,这以后母亲总是叫我帮助二奶奶去干活,什么买煤、摸面、摇煤球,帮助二奶奶干了好几次。这也叫答谢恩人嘛!
  
  二奶奶是生产队里唯一的五保户,大概到了我三年级的时候故去了,这样母亲让帮助二奶奶买了两年的煤,那是文革之前的事儿了。如果二奶奶不是在文革之前故去的,赶上文革命运就不好说了,红卫兵非查查二奶奶的身世的,因为二奶奶的身世确实是个迷,是有理由怀疑的,因为二奶奶确实不像农家妇女。
  
  历史就是这样,没有经历跌宕起伏的年代应该是一种幸运,即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得更长一些岁数,能够多看看世界一眼。比如说我爷爷,他六一年就故去了,没有赶上十年文革,这是一种幸运。有的则赶上了文革,在文革的初期被村里造反派打死了,死得很惨,最后只能被一张破席子草草埋葬了。
  
  历史就是这样,既是幸运的,又是惨烈的;躲得过去的就躲过去了,但是十分的不容易,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惨剧发生之前安详地死去。二奶奶就是这样一个人。据说她故去的时候确实很安详,她觉得自己走的正是时候。
  
  2008.1.1.20:30
责任编辑叶子
相关的主题文章:

  
   《李宫俊的诗》第十八季(特别版)
  
   三叔父请你安睡
  
   “风帆”社会实践队:仲夏夜的一抹清凉
  
   一位老太太的最爱
  
   《泉州刺桐花赋》并序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