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won

registered

 

Back to the list «1112131415161718» / 6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ow to Avoid Laptop Battery Swelling [copy link]

211#

【印象安阳】安阳人
  文化达人余秋雨因为生活、工作在上海,对上海人很有感触,在《文化苦旅》中他大书特书了一笔上海人。
  其间,余秋雨像自家人,在说自己家里的人和事,把上海人拎出来,好好地数落了一顿。
  上海人:“精明、骄傲、会盘算、能说会道、自由散漫、不厚道、排外、瞧不起领导、缺少政治热情、没集体观念、对人冷淡、吝啬、自私、赶时髦、浮滑、好标新立异、琐碎、世俗气&hellip,孔子读书阁;…”,不管词义如何,词面全是贬的,全没顾忌上海人的爱面子。他如此这般地数落上海人,我们大家全看到了,而极爱面子的上海人在心里是如何恨他的,我们就不知道了。
  在我这个从没在上海生活过的外地人看来,上海人还有个最令人不能容忍的缺点,那就是嫌贫爱富、欺软怕硬、势利。毕竟余秋雨是个文化名人,又生活工作在上海多年,上海人还指望着他来撑门面。否则,换了没名没姓的旁人,敢如此大张旗鼓地贬低高高在上的上海人,上海人如何能轻饶了他!
  我在安阳生活、工作将近30年,好歹也该算半个安阳人,树海读书阁,这点和余先生相似,只是我不似余先生那样有名气。其实,没名气也有没名气的好处,即使说了安阳人的刻簿话,也不会产生像余先生那样的广泛影响力。所以,作为安阳人大可不必拿我的话去较真儿,树海读书阁,你也就大度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随便一听如何?
  安阳人纯朴、善良、仁义、忠诚,这在历史上都是出了名的,在明崔铣的《彰德府志》中就曾经这样形容安阳人:“士喜读书,雅尚气节。凡民亦鲜浮夸,华闻读书阁,商贾耻为不义&rdquo,金霏读书阁;。近的不说,就说说宋朝的宰相韩琦吧。韩琦一生,历经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代皇帝,亲身经历和参与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树海读书阁,如抵御西夏、庆历新政等。在仕途上,韩琦既有为相十载、辅佐三朝的辉煌历史,也有被贬在外长达十几年的辛酸遭遇,孔子读书阁,无论是在朝为相还是在外任职,韩琦始终替朝廷着想,精彩读书阁,一心报国,忠贞不二。他就是典型的安阳人!
  安阳老城里有条胡同叫仁义巷,流传着一段关于明嘉靖年间礼部尚书兼武英大学士郭朴家里的一段动人故事。安阳人郭朴,家住安阳钟楼北边路西侧,和王三成为邻。有一年王三成翻盖老屋,故意将墙基往外移挪了一墙。这事被郭家发现了,先是理论,无论如何也理论不清,且王三成还脾气很大。这一下惹恼了郭夫人:“明明是王三成强词夺理,占了我家的地方,它实在没把郭家放在眼里,真是欺人太甚!”郭夫人一气之下,就托人捎信北京,告诉郭朴家里发生的事情,是想让郭朴拿权威压一压王三成的无赖之举。没想到,郭朴很快回信,根本没提地基之事,而是给郭夫人写了一首小诗“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言外之意,邻居情义远比一墙之地重要得多,于是郭家尊重主人意愿,真地将自家的墙基又往后退了三尺。王三成见郭朴贵为朝廷重臣,却不依势欺人,“郭家对邻居如此谦让,孔子读书阁,我王三成也不能让人看低了!&rdquo,华闻读书阁;他也主动往后挪了三尺,两家邻居谦来让去的,居然让出一条胡同来。这就是仁义巷!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像南方的氤氲和四季如春的景致,就养成了南方人的通灵和委婉。南方人无论到何时,也不管做什么事,都不会乱了方寸,失了风度,无论干什么都一板一眼的有章法,从里到外透着南方人的从容。
  北风的冷冽和气候的四季分明,使得北方人的秉性、脾气、性格特点也如气候一样耿直,爱就是爱,恨就是恨,爱憎分明,极少掖着藏着让人去揣摸的。包括说话的腔调,也是粗喉咙大嗓的,有什么说什么,从里到外地透着爽直。
  该如何形容安阳人呢,树海读书阁?
  若仅从地理位置上论,我总觉得安阳和南京有某些特质上的相似。所以,写安阳时,我自然就想起了余秋雨《五城记》中的南京来,铭华读书阁。余先生是这样形容南京的:“北方是封建王朝的根基所在,一到南京,受到楚风夷习的浸染,情景自然就变得怪异起来。南京当然也领受黄河文明,但它偏偏紧贴着长江,金门读书阁,这条大河与黄河有不同的性格。南京的怪异,应归因于两条大河强力的冲撞,应归因于一个庞大民族的异质聚汇。&rdquo,爱看读书阁;
  安阳地处中原,属典型的北方,气候也是有冬有夏,四季分明。原本这些都该使安阳人具有北方人典型的性格特点,说话做事,硬碰硬的实在,不讲究一丁点弯弯绕。其实不然,安阳人说话办事是很讲究技巧和分寸的。这也许和安阳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吧,安阳地处中原北部,精彩读书阁,西邻太行山,处于平原和山区交汇地带。如果说南京人是因南北河流的交汇,有了南京人独异的性格特征。那么,安阳人则是因山与平原汇合而个性鲜明。
  应该说,安阳人是十分精明的,特会精打细算过日子,树海读书阁。举个例子,一个外地人与安阳人结伴逛街,看到一个买稀罕吃食的,外地人和安阳人都想买来尝尝。这时,外地人什么都不想就掏出钱买两份,与安阳人一起分享。而安阳人在掏出钱之前,肯定会费一番思量:怎么就让我出钱呢?若是这样,我宁可不吃。但安阳人又极爱面子,不愿在外人面前落下小气的名声,为表明自己的大度,广济读书阁,也主动掏钱,只是虚晃一枪。最后,肯定还是外地人付帐。安阳人心安理得地认为,不是我不出钱,是你不让。这样一想,安阳人也就吃得心安理得、理直气壮,树海读书阁
  若从历史论,我还爱将安阳与开封比较,同为古都,安阳与地处黄河南岸的开封也有所不同。滔滔的黄河泥沙,已经将古都开封埋藏。但埋下去的是都城,宁静读书阁,留下来的却是王气,滔滔黄沙的确为开封积淀了中原文明的厚度,培植了中原文明的宽度,陶冶了开封人的气度,锻造了古都开封人的实在和大气磅礴的承载力。所以,树海读书阁,开封人很豁达、大气,极具王者的风范。
  而安阳呢?尽管也曾经是王都,金门读书阁,却少了王的气概和风范。这大概得归因于年代的过于久远,王者的坦荡和大度在安阳人这里变得不太明显,而现代人的精明在安阳人身上留存的似乎更多了一点。
  与开封相比,也许安阳距山太近了吧,从安阳市往西行四五十公里,就是太行山脉,山的起伏和连绵造就了安阳人性格瞻前顾后,金霏读书阁,左右逢源,缺少担当的个性。过分的节俭和精打细算也束缚了安阳人的手脚,树海读书阁。安阳的小吃很有特色,修身读书阁,像粉浆饭、扁粉菜都透着山里人的节俭和精打细算。与开封的特色小吃比较,安阳的小吃似乎缺少一些王者的精致和讲究。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特点和活法。善于精于过日子,这是安阳人的优点,过于的精明却免不了要阻挡安阳人创新的脚步。
  就连安阳人说话的语气和腔调也很有山里人的味道,说话快且拐弯陡,极容易让说话慢悠悠,悠闲惯了的中原人不适应。我刚到安阳的时候,有许多安阳话总是听不懂,原本该平铺直叙的话,让安阳人拐了个弯,提了个调说出去,直通通的让人难以接受。按照余先生的说法,我以为这应归因于山和平原的强力冲撞,树海读书阁,应归因于一个庞大民族的异质聚汇,安阳就是这样。
  若真拿山里人的特征去衡量安阳人,你同样会发现有许多不同。与纯粹大山深处的林州人相比,安阳人还是有明显的不同,树海读书阁,毕竟安阳仅是靠近山,却还不完全在山里。
  安阳人若想要重新找回王气,证明自己曾经的王都,怎样说是一回事,如何做则是另一回事。怕外地人不理解不明白,不大懂自己曾经王都的辉煌,总要大声对人说,我这里也曾经如何如何,精彩读书阁,似乎不这样说,仅只让外人看是看不出的。而开封人是不屑这样做的,开封人自己知道,无论时代如何变,爱看读书阁,社会如何发展,王者就是王者,再停三百年五百年,曾经的辉煌和王者的气度,仍然一点不减。所以,开封人就很自信很豁达,敢把省会甩手给了郑州,心里说,这有什么呢?给了郑州又怎样,曾经的王都不还是开封吗?
  要说,安阳也是极有文化底蕴和内涵的地方,像最古老的都城、像《周易》的发祥地、像甲骨文的故乡、像曹操的陵墓等,这些个古圣先贤留下的气节和风骨,是任谁想夺也夺不去的。只是安阳人能否学学开封人的大度,不要过于张扬,是你的终归是你的,你不说也是你的。不是你的,说得再多也不会变成你的。(2010年6月27)
相关的主题文章:

  
   [/url]
  
   [url=http://8.210.32.19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339]“爱”之思(原创)

  
   [/url]
  
   [url=http://8.210.32.19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582]“不删骂贴”为何赢得社会赞誉?

  
   一不小心,把你走丢了
212#

【印象安阳】宝山之宝
  若将“宝山”在百度上搜一下,就会出来成千上百个&ldquo,金门读书阁;宝山”。其中介绍最多的是上海附近的那座“宝山”。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给山起名叫宝山呢?我猜想,这应该和中国的男人名字喜欢叫梁和柱一样,是一种实力的象征吧。
  
  本文所说的此“宝山”,绝不是上海附近的彼“宝山”。我说的宝山,是位于安阳城西南约30公里处的一片群山,虽然名不见经传(百度成千上百个有关宝山的介绍,却没有一条是针对安阳这座山的),但却十分有文化内涵。宝山是该处群山中一座山峰的名字,又是周围包括宝山在内的岚峰山、马鞍山、悬壁山等八座山峰的统称。据说,这里过去曾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藏宝处,故称为宝山。当地人至今还流传着“东坡到西坡,金银两大窝,要问藏何处,请问皂角树&rdquo,树海读书阁;的民谣。
  
  如果说宝山真的藏有金银财宝,那也是过去的事了。随着时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历经战乱和天灾人祸,宝山上的宝早已被盗抢一光。如今的人们仍还把宝山视为宝,是素有“河朔第一古刹”美誉的灵泉寺就座落在宝山之中,此外,这里还存有历史留下来的许多石窟。
  
  说起隋唐时期久负盛名的灵泉寺为什么要建在宝山之中,还真有一段传奇故事呢。相传东魏时的道凭法师是位得到高僧,他一生致力于佛教事业,云游全国各地,遍访名刹古寺,一心想找一个能建寺院道场的风水宝地。有一天他来到位于宝山、岚峰山、马鞍山、悬壁山等八座山峰环绕的南坪村,四周是山,中间有水,泉青水碧,颇合禅意。道凭法师觉得这是一块十分难得的风水宝地,遂不再云游,孔子读书阁,决定就在此建寺。
  
  建寺需要大量的资金,怎么办?这道凭法师,不仅道行高,而且还精通中国医学。当时,东魏孝静帝的母亲得了一种怪病,树海读书阁,朝野内外遍寻名医,均治不好老太后的病。道凭法师听说了,就自荐上门,三两副中药竟将老太后的病治好了。皇上要赏赐道凭法师,道凭法师趁机提出在南坪村建寺院的请求,皇上立马就答应了,并立刻派出能工巧匠和三位监工大臣前往南坪建寺院。等道凭法师给太后看完病回到南坪村,却不见有人来建寺院,一等就是三年。后来,精彩读书阁,太后又旧病复发,皇上再次派人把道凭法师找去,爱看读书阁,并询问建寺的情况,爱看读书阁,这才知道寺建错了位置(据说是建成了兴阳禅寺,也在宝山中)。皇上一听就急了,随后,又重新选派能工巧匠赶到南坪村,开始大兴土木。接受了上次教训,这次皇上在全国上下招集能工巧匠,派了许多人,来了一批又一批,先来的建寺院,后来的就开始在宝山周围的山上修塔林凿石窟。来得最晚的是扬州匠人,金门读书阁,扬州匠人来时,寺院和石窟都建得差不多了。既然千里迢迢来了,就不能无功而返,扬州匠人只好另建了两座塔,这就是至今还保存比较完好的唐双石塔,当地人称之为“扬州塔”。
  
  寺是号称&ldquo,树海读书阁;河朔第一古刹”的寺,树海读书阁,双石塔也是不可多得的双塔,树海读书阁,被著名的古建筑学专家罗哲文教授说成是:“现在众多双塔中年代最早者,且雕刻精美,堪称一绝”。不仅如此,遍布宝山中的大大小小石窟,更是历史留下来的稀世珍宝,精彩读书阁
  
  石窟分布在宝山东西两山千余平方米的范围内,仅摩崖浅窟佛造像和雕刻殿宇塔龛就有许多,广济读书阁,为表达其多,人们称之为“万佛”,石窟所在的地方为“万佛沟”。
  
  据统计仅岚峰山石窟就有89个,宝山石窟多达158个,再加上近几年在宝山其它地方发现的石窟8个,总量达到255个之多,称之为“万佛”,一点也不为过。
  
  在众多的石窟中,有两座较大的石窟值得一说,一是东山的大留圣窟,一是西山的大住圣窟。大留圣窟为建寺师父道凭法师所造,大住圣窟则为其徒弟灵裕法师所为,其名字无论是“大住&rdquo,华闻读书阁;或是“大留”,均寓意使佛法常在的意思,华闻读书阁
  
  大留圣窟,窟深4.44米,宽3,金霏读书阁.78米,高3.5米,现存汉白玉坐佛3尊,东为卢舍那佛,宁静读书阁,可惜头被人摘走,已经看不清佛的真实面目了,金霏读书阁,但从他坐姿和安详神态断定,这应是一尊大慈大悲的佛。北为阿弥陀佛,头部及右手全无,左手伸前施以愿印,结跏坐于方形束腰须弥座上,神态自然也十分从容。南为弥勒佛,头部已失,即使无头,人们只要站在他的面前,仍能感到他“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宽容,仿佛在告诉人们:有头无头都不碍事的。我实在想象不出,那些可恶的盗贼,面对如此从容,树海读书阁,笑眯眯看着自己的佛,是如何下得去手的!
  
  大住圣窟开凿于隋开皇八年,该窟开凿在整块石头上,圆形状的窟门。令人费解的是窟门外竟雕有把守的门神,莫非佛法无边的菩萨也需要别人保护吗?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面积不足十平米的石窟内,竟容纳了42尊佛,真乃集佛之大成。这些佛大的很大,小的很小,修身读书阁。但无论大小,个个雍荣大度,端庄安祥,孔子读书阁,造型精致,栩栩如生,很有佛家风范。最有韵味的是那六位歌舞仕女,个个千妖百媚,长裙飘飘,长发飞动,似乎给安静的石窟增添了些许灵动。我猜想,有&ldquo,孔子读书阁;飞天”相伴,即使是无头的佛祖,也应该不会感到孤独、寂寞和委屈了吧。
  
  看中宝山这块风水宝地的不仅只有隋唐时期的僧侣道人。生于1838年,坐化于1998年,佛道双修的长寿老人吴云青也将这里视为宝地。吴云青18岁出家云游天下,一生遍访华山、嵩山、王屋山、武当山等中国道家名山大川,精彩读书阁。走遍了洛阳白马寺、登封少林寺、开封救苦观音庙、北京豹子街育婴堂等道坛佛堂,而最终他看中的坐化之地仍然是位于宝山之中的灵泉寺,树海读书阁
  
  1998年,160岁的吴云青坐化归西时,特意嘱托弟子将自己安置于灵泉寺的石塔中,树海读书阁,称肉身三年不化。两年后,有人曾打开石塔,果然如老先生所言,树海读书阁,面红耳赤,鹤发童颜,树海读书阁,栩栩如生,肌肤仍有弹性,成为当代科学无法破解的一个谜,铭华读书阁。如今,只要你去灵泉寺,仍还能看到长寿老人吴云青坐化后的不朽尊容。
  
  宝山真是有宝啊,叫宝山果然名不虚传。难怪,唐代诗人程序这样形容宝山:“烟景尽冥冥,楼台隐翠屏。猿攀太子树,鸟听法王经。悟理心无著,求缘塔有灵。回车犹未远,日暮数峰青。”(2010年5月20日星期四)
相关的主题文章:

  
   “四季春”牌粘蝇纸的兴衰
  
   [/url]
  
   [url=http://8.210.32.19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836]《痞子的臭事》之《劝架》

  
   [/url]
  
   [url=http://47.116.25.222/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3200]“我”心所想
213#

【印象安阳】情有独钟《安阳说》
  《安阳说》是咱安阳小伙儿自唱自演的一首夸安阳的赞歌,精彩读书阁,凡在安阳生或生活在安阳的人,树海读书阁,都应该听一听这首《安阳说》,爱看读书阁。安阳小伙儿用自己的家乡话,广济读书阁,把安阳夸得,宁静读书阁,那叫个得劲,孔子读书阁
  
  按说,安阳方言属北方语系,我是典型的北方人,听安阳话应该不成问题,其实不然,初到安阳时觉得安阳话特别生硬难听,同样是一句温柔可人的话语,从安阳老乡嘴里说出就显得硬棒棒的。开始,误以为是安阳人素质低,至少语言表达欠考虑。后来,华闻读书阁,在安阳生活的时间长了,树海读书阁,安阳话听得多了,树海读书阁,耳濡目染的,觉得安阳人说话腔调与素质没多大关系。听多了,听惯了,也就不觉得难听了。尤其是与安阳当地的同事、朋友共共事儿、交交心,渐渐地,觉得安阳人也与大多数北方人一样,爽直率性,透着北方人的热情和实诚。这时,爱看读书阁,若再听安阳人说安阳话,满耳满身透的全是热情。慢慢地,安阳话和安阳的扁粉菜、粉浆饭一起,也渗透到了我这个外乡人的血液中,成了我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一种钟情。
  
  有段时间,树海读书阁,出门在外,精彩读书阁,听不到安阳话还真有点想念,修身读书阁,偶尔在别个城市的大街上,树海读书阁,听到一句两句安阳话,孔子读书阁,真像它乡遇故知一样的亲切和激动,金门读书阁
  
  安阳话儿,壁虎不叫壁虎,叫血活得;裸体不叫裸体,叫泄多得;下巴不叫下巴,叫下么磕得;蛐蛐不叫蛐蛐,叫地泽得;被窝叫坡儿,房间叫屋儿,车叫车儿,老胖叫顿儿。若用普通话去演义这些个词汇,没有一点韵味,若用安阳话说起来,再加上演唱,那是韵味十足的,听着可是得劲儿!安阳话听多了,树海读书阁,安阳味也就品出来了,真是越听越得劲儿,越品越有味儿,若有个十天半月听不到,铭华读书阁,梦里保准还想着回味儿。
  
  最近,树海读书阁,在网络上很流行的这首歌《安阳说》,树海读书阁,用安阳话说安阳,着实让安阳人过了把瘾。如果用普通话来说安阳,事儿倒是能说得清,味却就寡淡多了,若是用安阳话来说,再配上欢快明亮的旋律,精彩读书阁,说出的那个安阳,可真是得劲儿!得劲儿得让你一听就放不下,听了一遍想听第二遍,听了第二遍还想着第三遍。像我,原本就不是安阳人,听个十遍八遍都不觉得烦,更何况那些个生在安阳、长在安阳、能很流利地说安阳话、地地道道的安阳人了。
  
  我也曾经试过,跟着安阳小伙冯旭东(《安阳说》的演唱者)哼过,树海读书阁,节凑太快,孔子读书阁,安阳话太难说,金霏读书阁,无论如何也合不上拍,树海读书阁
  
  如果换了地道的安阳人,就不一样了。不仅可以听,华闻读书阁,还能跟着哼,金霏读书阁,“模糊的夕阳刚越过文峰塔下,万家灯火开始点亮,听我的【安阳说】是精彩说安阳,能唱的和我一起唱。”“三千年的文化,一片甲骨,惊天下。泱泱大国五千年,司母戊鼎,震我中华。”
  
  如果一个地方不仅有自己的语言、文化、风俗,金门读书阁,还拥有用自己的方言歌颂自己家乡的歌,并且你自己还可以跟着哼唱,那是件多么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啊!(2010年7月28日)
相关的主题文章:

  
   蝶恋花·独倚
  
   [/url]
  
   [url=http://ok6.tw/jack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6081]2010,别来无恙

  
   “西部天府”伊宁市 ——天山南北十五
  
   2019年岭南师范学院举行暑期三下乡出征仪式
214#

【印象安阳】挨挨挤挤赶庙会,金霏读书阁
  挨挨挤挤赶庙会
  
  正月十六逛安阳桥庙会,是老安阳人几辈子形成的习俗。大约从明朝开始,人们就有了“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六打花灯,安阳桥上遛百病&rdquo,宁静读书阁;的习惯。可见,爱看读书阁,安阳桥庙会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不以买或卖为主,关键是遛百病,树海读书阁
  
  印象中,安阳桥庙会的东西很全,大到家具家电,小到针头线脑,全有,树海读书阁。特别是那些个大商场小商店都买不来的、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但居家过日子却少不了的东西,在这个庙会上都能淘来。比如,一根缝衣针、一管缝被子的棉线,一把纳鞋底用的锥子,几个织毛衣的竹针,诸如此类。平时买不到也不用着急,就攒到正月十六安阳桥的庙会上再买。
  
  好客的安阳人还有个习惯,树海读书阁,愿意趁着庙会,广济读书阁,呼朋引伴。家住在庙会附近的,树海读书阁,必得邀请住得稍远些的亲朋好友到家里来,大家聚一聚,精彩读书阁,赶赶庙会,联络联络情感。若有哪家住在庙会附近,却不请同事朋友到家里去,华闻读书阁,那是要受人数落和另眼看待的。
  
  千万别小看这个庙会,它能把整个安阳市都调动起来。平民百姓忙着赶庙会和招待亲朋,政府机关像与庙会有关的工商、税务、防疫、公安、消防等,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安阳市政府也人性化,每到这一天,无论是大机关还是小单位,金霏读书阁,也不管是不是法定的休息日,自动放假半天或一天,让人们痛痛快快地去赶赶这个已经历经几百年的庙会。仅安阳市的人赶会还不算,安阳市周边三五十里地以内的人也来,铭华读书阁,不仅河南人,连周边省份的像山西长治的、河北邯郸的也赶来凑热闹,会的规模就可想而知了。每到庙会这天,西起洹水公园,东到东风桥,树海读书阁,南起红旗路中段,北至胜利路北,半个安阳城全是人山人海。只要进了会场,树海读书阁,想自由活动很难,人挨着人、人挤着人,孔子读书阁,只能随波逐流跟着人流走。好在大多数人不买也不卖,就是凑个热闹,增个人气。挤就挤吧,全没什么怨言。
  
  走路是要分上下道的,这样南来的和北往的才不会打架。偏偏就有三五个喜欢拔尖儿的年轻人,不按规矩行事,要反其道而行之。在这样人挨人、人挤人的庙会上,一两个人想反其道而行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人多了才能形成气候。只人多也还是不行,还得形成人链才能前行。于是,金门读书阁,一群想出彩儿的年轻人,前肩搭着后背一个挨着一个,冲着往东的人流往西挤。东走的遇到这么一群捣蛋鬼,想躲却躲不开,只得无可奈何地挤了抗了的往旁边移,把摆得好好的摊位也给挤弯了,树海读书阁。这要搁在平时,一准得又吵又闹的,树海读书阁,遇到不冷静的,爱看读书阁,没准还会打起架来。因为是赶会,大家的脾气似乎也都变好了,树海读书阁,一句“对不起”,一笑就了之了。即使连句“对不起”也不说,大家也能原谅,该怎么走还是怎么走,金门读书阁,不急不恼的,精彩读书阁,只是看着这条年轻人组成的人链笑。大家心里明白,庙会就是人多的地方,挤点碰点是正常的。
  
  安阳人赶安阳桥庙会还有个习惯,不到安阳桥就不算赶会,只有过了安阳桥,才能甩掉身上的“七病八灾&rdquo,精彩读书阁;。因此,所有赶庙会的人,都往安阳桥上挤,安阳人讲究,过桥必须过安阳老桥,架在安阳河上的桥再多,也只认老桥这一座。
  
  要说安阳的老桥,是有些来头的,孔子读书阁,据说,安阳八景的“鲸背观澜”,就是发生在安阳老桥上的故事,华闻读书阁
  
  过了桥再去哪儿呢?自然是直奔袁林了。袁林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袁世凯的坟地,距老桥很近。因此,有人又将安阳桥庙会称为袁林庙会。袁林的广场前不仅人多,还聚集着许多有特点的民间工艺,想玩点民间把戏、买个民间玩意儿、吃点民间小吃,这里全有。不想吃不想买不想玩,修身读书阁,只看看就走,也没什么关系,树海读书阁
  
  庙会这天参观袁林也是很合算的,因为这天袁林的门票都很优惠,平时20元钱一张的门票,只象征性的收3元钱,孔子读书阁。倒不在乎钱的多少,只是挡一挡行人。若不这样,所有人都拥进去,即使袁林能承受得了,袁大总统也不会乐意的。
  
  (2011年2月19日星期六农历正月十七)

相关的主题文章:

  
   “党员姓党” 坚决清退“思想不在党”党员
  
    江枫散文诗《坦荡》一
  
   “吃货”的童年旧事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现实情怀
  
   [url=http://bbs.gemwon.com/showtopic-12499.aspx][/url]
215#

【印象安阳】殷墟的王气与霸气
邺水朱华
  
  殷墟的王气与霸气
  
  曾经有不太了解殷墟的外地朋友当面问过我,既然是商朝的都城,为什么不把曾经红火的都城称为“殷都”,而叫“殷墟”呢?
  
  有关“墟&rdquo,树海读书阁;,我也很认真地查过字典。墟:原来很多人居住过而现在已经荒废了的地方。这就对了,作为商朝的都城,殷(在安阳市西北部小屯村一带)这个地方的确曾经十分繁华昌盛过,有许多人居住。后来,随着商王朝的灭亡,已经荒废了,可不就该叫“墟”。留在殷地的墟,可不就该叫“殷墟”。
  
  接着就又问,既然已经成为“墟”了,为何还要申遗呢?为何就成功了呢?
  
  “在国际上被承认、没有任何争议的、中国最早的文明时代就是商代,树海读书阁。殷墟不是一座简单的建筑物,它是一座都城。都城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礼仪中心!它是一个王国的缩影!
  
  从1928年考古发掘开始,在殷墟先后发现了110多座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12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遗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众多的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现出3300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
  
  以上这段文字,是我从相关资料中找到的,金霏读书阁,它是殷墟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佐证,爱看读书阁,而要想真正感受殷墟的王气和霸气,还得从头说起。
  
  殷墟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若不是专门考古的专家,还真不一定能全面理解它。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对于殷墟我自始至终是一知半解,树海读书阁,也曾经很自豪地对外地朋友夸耀过,也曾经很认真地查找过,毕竟是个外行,对于殷墟我仍还不能算全面了解。去过殷墟无数次,听过介绍无数遍,仍然很难走进殷墟的核心。殷墟,这个曾经的都城,一个早已荒废了的遗址,为何仍能得到世界的钟情呢?
  
  一片甲骨惊天下
  
  19世纪末的剃头匠李成,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无意识的一个止血运用,竟然将中国的历史“改写”了。
  
  家住安阳小屯村附近的李成,是个剃头匠,剃头难免会划破指头,指头破了,就随手拾起一块地上的骨头,碾碎了敷到伤口处,居然止住血了。从此,地上的那些骨头被当成龙骨走进了中药。于是,那些曾经刻着符号的骨头被大量地送到药店,怕有符号被药店拒收,许多村民把骨片上的字刮掉了,就这样,不知有多少病人把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生生吞进肚子里消化了。幸好还是有些带字的骨头被懂行的王懿荣(1845—1900)发现了,树海读书阁,于是,才有了今天的甲骨文。
  
  甲骨文对于历史,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华闻读书阁。甲骨文,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启明灯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广德研究员这样说: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它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孔子读书阁,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五个世纪。五个世纪,多么了不起的五百年!
  
  三千多年了,甲骨文虽然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转变,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至今也没有变,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千万不能小看这小小的方块字啊,爱看读书阁!它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等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走遍华人世界,即使方言难以交流,方块字写在纸上,便一目了然了,亲不亲,文字根!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就是甲骨文,这就是甲骨文的魅力!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后母戊鼎
  
  当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停留在石器时代时,生活在商朝的人们,已经进入青铜器时代了。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跨越,而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你也许不了解安阳,没目睹过后母戊鼎的真容,树海读书阁,但对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方鼎,世界青铜器的代表——后母戊鼎,你是不会陌生的,因为,金门读书阁,它早就已经被写进了中国历史的教课书,历史已经肯定了它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价值和地位了。
  
  高1.33米,长1.10米,精彩读书阁,宽0,精彩读书阁.78米,重达875公斤的后母戊鼎,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3000多年前,在那个世界上大多数工业还没有形成的年代,中国已经能够铸造如此大的一件重器了,华闻读书阁。浇铸这样一件重器,不要说古代,即使现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特别明确的分工和协作,从炼铜的浇铸、制模到拆范等一系列工序,需要130多人同时进行。不仅如此,有人曾经做过比较,后母戊鼎中,金门读书阁,铜、锡、铅的比例,与现代所铸青铜中铜、锡、铅的比例基本相同,树海读书阁。要知道,那可是个没有任何精密仪器的时代。由此,可以断想,当时冶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
  
  鼎,原本只是一口煮肉用的锅,到后来,它逐渐演变成权力的象征。何止是权力呢?在历史中,它还是工业发达和进步的象征。据专家考证,后母戊鼎并不是商代最大的鼎,只是目前出土的最大的鼎。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安阳钢铁公司附近进行考古发掘时,曾经发掘出一个铸造青铜器的工场,工场里有一个铸造青铜器的内范,这个圆形内范口径就达到1.6米,比后母戊鼎要大得多。由此推断,如果它是一个圆形的鼎,孔子读书阁,比后母戊鼎不知要大多少倍了。
  
  其实,能证明商代文明的远不止是一两个大鼎,树海读书阁,殷墟出土的玉器琳琅满目,种类繁多,每件器物都雕刻细致,做工精美,体现了商代高超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想象力。据专家认定,殷墟出土的玉器,其原料大多来自新疆的和田玉、辽宁岫玉。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设想: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经有通往西北和东北的“金石之路”了。这可要比始于公元前二世纪的“丝绸之路”早1200多年!
  
  无与伦比的古都城遗址
  
  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由山东“奄”(今山东曲阜)迁到&ldquo,树海读书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并在此建立都城,树海读书阁,历8代12王,共254年。殷曾经是商王朝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殷墟,东起郭家湾,西至北辛庄,南起刘家庄,北至后营,东北至三家庄,长约6公里,宽约5公里,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宁静读书阁。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宫殿的宏伟,出土文物质量之精、之美、之奇,精彩读书阁,数量之巨,均可证明,它不仅是当时中国,孔子读书阁,而且是整个东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在如今的殷墟博物苑里,广济读书阁,能够体现商代气魄与尊贵的建筑有两处,一处是殷墟博物苑的大门,这座门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学专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甲骨文的“门”字的写法而建。看似简简单单的一个门,却代表着中国最原始的大门,金霏读书阁,可称其为中国门的鼻祖,“中华第一门”。门框上浮雕着凤、虎、饕餮和蝉等花纹,门额苑名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整个苑门庄严大方,朱墨雕彩,古风古韵,修身读书阁,古香古色,树海读书阁,门两侧浮雕殷代龙形玉玦,昭示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体现着一种向心力和感召力。
  
  另一处是在商朝都城宫殿遗址上复原的仿殷大殿。整个建筑,茅草盖顶,夯土台阶、四面斜坡、双重屋檐,是典型的“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建筑格局,使整个大殿显得格外宏伟庄严。它是商朝的心脏,是商王议事朝拜的场所,游人每每走到这里,仿佛已经感受到了商王朝的繁华和万人朝拜的尊贵与喧嚣。
  
  殷墟,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中国国家文物局专家童明康曾说:殷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最早的都城遗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殷商时期的文字已相当成熟,铭华读书阁,所确立的古代都城制度、礼制、丧葬制度等也都直接影响着后世几千年。
  
  尽管殷墟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都是毋庸质疑的,但申遗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原因在于它不像寺庙、建筑、石窟等为可视遗产,是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殷墟是埋藏于地下的中华瑰宝。殷墟申遗的成功,为中国类似文物的展示和保护树立了典范。谁能说这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第一呢?何止于此呢?殷墟还是由中国国家学术机构第一次全面负责、中国学者独立主持考古发掘的古代遗址,殷墟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自1928年发掘至今,殷墟的发掘培养了一批批的考古学者,殷墟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考古学摇篮。
  
  作为一名普通人,如果不是对殷墟有意做细心的收集和梳理,谁又能如此全面如此细致地去了解殷墟的价值呢?的确,殷墟的王气和霸气地位,是不容动摇的。只是,目前你目力所及的只是中华文明传承中的一种符号和标记而已,无论如何历史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到底该如何评价殷墟呢?以局外人或局内人的身份都不够恰切,那就让我作为一个普通旅游者,借用文化名人余秋雨的《莫高窟》来感悟殷墟吧:
  
  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中国的许多文化遗迹常常带有历史的层累性。别国的遗迹一般修建于一时,兴盛于一时,以后就以纯粹遗迹方式保存着,让人瞻仰。中国的长城就不是如此,总是代代修建、代代拓伸。长城,作为一种空间的蜿蜒,竟与时间的蜿蜒紧紧对应。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的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进坟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
  
  可否这样理解:殷墟就是“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的一件瑰宝,殷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呢?就在于它有3000多年的层层累聚。看殷墟,不是看死了3300年的标本,而是要看活了3300年的生命。3300年,始终活着,血脉相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
  
  观别处的风景,你可以浏览到一座山一处水或者是一个古代的建筑,而看殷墟,你必须亲自俯下身来,抓一把细细的泥土闻一闻,走一走平直的基址或方方整整的墓坑,再不然,抓起一把细碎的石头,在手里玩一玩,闻一闻远古时代的那种味道,品一品商王朝的硝烟,这样,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品出殷墟的王气和霸气来。(2010年10月28日星期四)
相关的主题文章:

  
   《大连物语》落寞尘埃里的长江路
  
   (四)窗含天山千秋雪
  
   1435的遐想
  
   【游记】《紫蓬山览胜》
  
   2014年的秋
216#

【印象安阳】洞中一日,世间 千年
  去水冶镇西南的二龙山是2011年的五一节,有朋友听说我正在写有关安阳文化景点的散文,就主动请缨带我去“二龙山”。
  二龙山不高,海拔也就几百米,华闻读书阁,坡也不陡,开车可以直达山顶。水冶毗邻林州,华闻读书阁,林州的山属太行山脉,树海读书阁,我猜“二龙山”应该算太行山的余脉。二龙山与别处的山不同的是,树海读书阁,沿山崖建了许多庙宇,孔子读书阁,进山门是座关帝庙,再往上是道观、孔庙,一座挨着一座,孔子读书阁,儒、佛、道各路神仙齐聚一堂,树海读书阁,任信奉者观瞻膜拜。
  关帝庙前有一块清乾隆年间的石碑,孔子读书阁,在证明着这座已经历经了上百年风雨庙宇的古老,精彩读书阁
  棋牌洞就在距山门不远处关帝庙的旁边,精彩读书阁,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洞,洞口挂了块牌子,金门读书阁,牌子上是关于&ldquo,金霏读书阁;洞中一日,树海读书阁,世间千年”的记录。
  “洞中一日,树海读书阁,世间千年&rdquo,金霏读书阁;这个典故,想必许多人都听说过,原意是说时间过得飞快,铭华读书阁。相传曾经有一位樵夫到二龙山上打柴,树海读书阁,走到一个山洞里,爱看读书阁,见两位白发长须的老者在下棋,就蹲下来观看,等一盘棋下完,樵夫发现,自己手里砍柴的斧头已经锈迹斑斑,爱看读书阁,连斧把也已经腐烂,广济读书阁。从洞里出来,回到村里一看,精彩读书阁,所有的人已经全不认识了,时间已经过去了上千年。
  传说中的山,就是二龙山,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我们蹬的这座二龙山。将“二龙山”三个字输入百度搜索,搜出有关“二龙山&rdquo,修身读书阁;的信息成千上万,却没有一条是关于水冶&ldquo,树海读书阁;二龙山”的。
  是水冶“二龙山”不出名?还是“洞中一日,世间千年&rdquo,树海读书阁;的典故不出名?亦或是那个“洞中一日,世间千年”的洞原本就不在水冶的“二龙山”?我不得而知。
  查遍了手头现有的关于水冶的所有资料,却没有关于“二龙山”的记载,更没有关于“棋牌洞”的来历,在此,树海读书阁,不敢枉加揣测,也只能把自己在二龙山上亲眼看到的,金门读书阁,关于棋牌洞的故事记录下来。
  没有任何佐证材料,也无处考证,便无法判断此洞的真伪,树海读书阁。只是觉得如果真有其事,宁静读书阁,像如此出名的一个洞,不该仅是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吧,仅此而已。(2011年5月2日)
相关的主题文章:

  
   [url=http://81.68.112.223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 想你是种幸福[/url]
  
   7月16日岭师支教故事+绿芽社会实践队+教育科学学院 (4)
  
   [/url]
  
   [url=http://bbs.gemwon.com/showtopic-12499.aspx]

  
   502室
217#

【印象安阳】那鸟那趣那园,精彩读书阁
  那鸟那趣那园
  
  2005年安阳又新增添了一个集文化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生态自然景观,它位于中华路东,市政府北面和中国文字博物馆在一条中轴线上,取名易园,树海读书阁。易园之易源自《易经》之易,取变化发展之易。
  
  &ldquo,树海读书阁;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在囚禁生活中,把伏羲八卦推演为八八六十四卦,其蕴含的“穷则变、变则通”的哲学思想影响了中国3000多年,并将继续影响下去,变化发展一直是易学的一条主线。安阳是周易的发源地,为了突出地域特色,展示博大精深的古都文化的变化发展,取名易园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毫不夸张地说,易园就是我家的后花园,它就在我居住小区的西边。每每心情闷了,写作累了,总爱去易园走走,开阔开阔胸怀,宁静读书阁
  
  写《印象安阳》那段时间,的确很累,因为写得不够得心应手,树海读书阁,也烦,再加上坐的时间比较长,树海读书阁,腰也不大舒服。这样,去易园的次数就更频繁了,一天至少两次。
  
  2010年6月3日,一大早,天就阴沉着个脸,似乎有人欠了它二百吊钱,精彩读书阁,不一会就滴滴嗒嗒哭了起来。天阴,金霏读书阁,云浓,树海读书阁,气压就低,人坐在家里闷闷的,就突发奇想,想逛逛雨中的易园。
  
  拉着老公从东门进去,直奔易园的中心太极湖边。还好,因为下雨,人不算多,偶尔见三三两两的人打着颜色不一的伞,脚步也像我们似的轻松和悠闲,精彩读书阁,慢慢儿地走在湖边,看看湖中信步的小鱼,小鱼在湖里游来游去的,爱看读书阁,见了行人不躲也不闪,高兴了还冲着游人摇头摆尾地撒个欢儿。湖面上有几只游船因为无人租用,自由自在地在水面上游来荡去的,大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悠闲。雨很小很细,落到湖面也形不成斑点和涟漪,仅只是化做一层细纱把羞答答的湖水给遮盖了起来。往日的喧闹不见了,难得游人这么少、这么清净,广济读书阁,湖说,让我也休息休息吧,树海读书阁
  
  鸟儿是个不知疲倦的尤物,它向来是不管什么刮风下雨的,不像游人有雨还得打把伞,它一身的羽毛是件万能衣,雨天遮雨,风天挡风,有阳光的日子里还遮晒,我是鸟儿我怕什么,华闻读书阁
  
  公园里的鸟不同于别处的鸟儿,它们是见过大世面的,成天白日地见得人多了,各式各样的大人小孩子全见过了,见多识广了,也就不再怕人了。人散人的步,鸟儿散鸟儿的步,树海读书阁,各寻各的悠闲。一只喜鹊见我们从此路过,还特意从树枝上飞下来欢迎我们的到来,落在我们面前,叼根草喝口水,从从容容叫两声,用卖弄地口吻在说,“早啊!”见我们没理它的意思,就有些气恼,修身读书阁,冲着我们叽叽喳喳地发泄着它的不满。
  
  我想试试它到底怕不怕人,就轻手轻脚地往前走两步,那鸟儿一点也不畏不惧,该吃吃,该喝喝,见我走得实在太近了,翅膀一抖,“嗖”地一声,飞走了。飞也不飞太远,金霏读书阁,也就二三米吧,再落下来,树海读书阁,然后扬着头,再叫两声,意思是说:&ldquo,树海读书阁;来啊,来啊,我在这里”!见已经引起我的注意,就又飞起来,又停下来,金门读书阁,然后又从从容容在地啄两下,对着地下雨水的浅坑喝两口,再叫两声,等着我再次到来。我再次蹑手蹑脚走过去,鬼机灵的,一点也不慌张,叫两声音,抖着翅膀又飞了。飞就飞了吧,只两步就又停下来。我心有不甘,仍想继续追,被老公拦住了,华闻读书阁。老公说,“快走吧,调皮的鸟儿和你捉迷藏呢!&rdquo,铭华读书阁;
  
  还有那位老者,精神矍铄健步如飞。上次我们散步时,孔子读书阁,见他一人站在独木桥的护拦上,两手伸着,东倒西歪地在护栏上练平衡,我就替他捏着一把汗,一不小心,万一掉到河里可怎么办?今天,老者玩得就更惊险了,树海读书阁,蹲在河边,撅起屁股探着身子在够河里的水洗手。河水距河沿还有一段距离,且河坡很陡,一般人是轻易够不到的,要够就得费些力气,我是担心,孔子读书阁,老人一时掌握不了平衡,一头栽到水里怎么办,爱看读书阁?谁家的老人,金门读书阁,这么不让人省心啊。突然想起,老换小、老小孩的说法了,真是个淘气的老头啊,若让他的儿女们看见了,该有多担心啊。
  
  雨仍在细蒙蒙、若有若无的下着,不紧也不慢。打伞不湿衣服,不打伞也未必就能湿了衣服。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七点半,老公到了上班时间,孔子读书阁,我也该回家了。回过头看看,路仅只走了一小段,但观到的景致、看到的趣事却比平时多得多了,真是应了那句话了,路边的风景是留给有心人看的。
  
  其实,生活也应该是这样的,有张有弛。有时需要急匆匆赶路,有时是需要停下来观景。一味地观景和一味地赶路,都是人生的一种遗憾。(2010年6月3日星期四)
相关的主题文章:

  
   [/url]
  
   [url=http://8.210.32.19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569]【廿四节气】小满

  
   【诗一首】秋影
  
   [/url]
  
   [url=http://bbs.gemwon.com/showtopic-5163.aspx]
218#

【印象安阳】韩陵,那地杰人灵的好地方
  古安阳曾经有八大美景,而关于韩陵这个地方的景致却有两个不同的版本,孔子读书阁,一说是“韩陵秋霁”,一说是“韩陵片石”。前者指自然环境,后者从人文角度,树海读书阁。其实,无论从何处论,韩陵都是个“地杰人灵”的好地方。不妨,我们就从&ldquo,树海读书阁;韩陵”这个地方,“韩陵秋霁”和“韩陵片石”说起,如何?
  
  先说韩陵。既然叫韩陵,必和汉时名将韩信有关。据清《彰德府志》记载:“汉韩信尝屯兵焉,故号韩陵”。而同卷还有另一种记载,大意是因山上有一个韩姓的大墓,山因墓得名,广济读书阁,称韩陵。而关于这座墓,一说是韩信本人埋于此,一说是韩信将义母葬于此。相传韩信在此驻守期间,有一天到山脚下去,看见一位白发老媪正在给人洗衣服,老媪满脸的皱纹和缕缕白发让韩信想起了自己的亲娘,于是就把她认作了义母。老人暴病而亡后,韩信将她葬于此地。
  
  再说“韩陵秋霁&rdquo,精彩读书阁;。据《彰德府志》记载:“承平日久,尘氛荡涤……当秋日悬晖……眺望林泉…&hellip,爱看读书阁;几忘古昔之喧嚣者。”每到秋阳高悬的季节,韩陵山便迎来了一年当中最迷人的时刻。登上小山的最高处极目远眺,但见层林尽染,在秋阳映照之下,密疏有致的林叶忽而呈现出醉人的红,忽而反射着耀眼的黄。山林间还有小溪潺潺淌过,树海读书阁,身临其中,精彩读书阁,心旷神怡,物我两忘。
  
  三说&ldquo,树海读书阁;韩陵片石”。昔日的韩陵不仅景美,而且曾经是兵家必争之地。相传,宁静读书阁,北魏末年,丞相高欢占据了邺城。尔朱兆三兄弟从各地纠集兵力20余万人准备和高欢决一死战,金门读书阁。当时,高欢人马仅有3万余人,如果硬拼必是以卵击石。经过精心策划,高欢把尔朱氏兄弟引到了韩陵山,然后又从附近村落里找来大量的牛、驴,用这些牲畜堵住了尔朱氏军队的退路,一场恶战在韩陵山展开了。最终,高欢以少胜多,大败尔朱氏的军队。后东魏建都邺城,高欢为宣扬自己的这次功绩,在韩陵山修建了定国寺,并让御史温子升撰写碑文歌颂这次战功。温子升才思敏捷,所撰碑文多用对偶句,气势宏伟,激情洋溢,绚丽多彩,读来琅琅上口。如描写社会动乱:“铜马竞驰,金虎乱噬,九婴暴起,十日并出”。描写战场决斗场面:“钟鼓嘈杂上闻于天,旌旗缤纷下盘于地。壮士凛以争先,义夫愤而竞起。兵接刃于斯场,车错毂于此地,金霏读书阁。轰轰隐隐若转石之坠高崖,朗朗磕磕如激水之投深谷。&rdquo,华闻读书阁;读后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仿佛看到活生生的战斗场面。
  
  当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国庾信也十分有才气,爱看读书阁,但他瞧不起北方文士,因对温子升所撰碑文早有耳闻,为此,树海读书阁,庾信特意来到韩陵山的定国寺,一睹温子升所写碑文,铭华读书阁。温子升辞藻之华丽,气势之磅礴,立即折服了庾信,他连连叫好,并让人把原文抄了下来。回到梁国后,修身读书阁,有人问他北方文士如何?庾信就说:“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耳。”一时,“韩陵片石”名噪大江南北。
  
  自此,韩陵山成了文人骚客,名流学士途经安阳的必访之地。相传1775年秋,乾隆皇帝巡游路过彰德府,被“韩陵秋霁”的美景和温子升碑文吸引也来到韩陵山。在山脚下曾经见到一棵酸枣树,但见红枣遮日,精彩读书阁,酸香四溢。摘下一颗放入嘴中,其味胜过宫中的冰糖葫芦。乾隆一连吃了好几颗,还让随从摘了一大袋,带回宫中让皇后爱妃品尝。酸枣树下的乾隆一边吃一边感叹:“真乃酸枣树王矣!”从此,这棵枣树就成了枣王了。
  
  正是奔着这些个师出有名的故事,我开始了韩陵寻访。
  
  韩陵距安阳市区并不远,也就一二十里,骑车出门,东拐便上了安阳市外环,北行,顺势而下,不到一个小时,就到韩陵了。我去韩陵的那日,正值2010年的立秋。想象中原本该是苍松翠绿,树海读书阁,层林尽染的韩陵山,放眼望去,孔子读书阁,方圆数十里内,一马平川,别说是山了,连个丘也看不见。昔日的韩陵山今何在,树海读书阁?问当地村民,多笑而不答。有田有树养花种菜,韩陵和豫北平原上普通村庄并没什么两样。看来,《彰德府志》中描写的,满山秋叶红遍,层林尽染,微风送爽,红黄辉映,小溪潺潺、鸟语花香的“韩陵秋霁”美景,已经消逝殆尽,踪迹全无了。
  
  山没了,寺会不会存在?一路走一路问,终于来到了韩陵乡政府所在地。果然见到一个高大雄伟的建筑,据说这就是定国寺了。其实,此定国寺只是在原来定国寺的遗址上又重新建造起来的,此寺已经非彼寺了,树海读书阁
  
  来韩陵前是做过功课的,知道韩陵山上的定国寺是北齐高欢所建,金霏读书阁,该寺当年就建在韩陵山的最高处,是观“韩陵秋霁”的最佳位置,树海读书阁,温子升所撰文的碑—&mdash,树海读书阁;“韩陵片石”就保存在这里。据说定国寺始建于北魏永熙二年(公元532年),鼎盛时期,该寺曾经占地三百余亩,僧人上千,南北院落里,纵深设五层大殿,雕梁画栋,孔子读书阁,雄伟壮观,一度曾经香火旺盛,华闻读书阁,高僧辈出,闻名远近。定国寺毁于1951年。而刻有温子升文字的碑刻则是在1958年大跃进时,被当作“四旧”之物,彻底砸坏,如今仅剩些残留断片被保存在大西佛村,金门读书阁
  
  山没了,寺也不复存在,片石更难觅踪影,但韩陵山的风骨还在,气脉犹存。1997年,上法下空法师千里迢迢来到韩陵,面对着这个“穷乡僻壤”之地,以大悲心大智慧观察,虽不见三宝,又无僧团,但却还认为是个难得的风水宝地。于是,应当地佛家弟子之邀,上法下空法师决计在此重振定国寺当年之雄风,开始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创建金刚道场之艰难历程。
  
  如今的定国寺在一片废墟上,建立僧寮数十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僧人居士善男信女上百人居住此地,他们每日清苦精进,历年坚持子夜上殿礼佛诵经,勤修戒定慧,每天讲经说法,从无间断,兴成如法如律,精进修持之大道场。
  
  山没了,“韩陵秋霁”的胜景难现,“韩陵片石”也了无影踪,但温子升所撰碑文辞藻之华丽,气势之磅礴,压倒瞧不起北方人的南方骚客之气势却不减当年,仍不失为今天韩陵的骄傲和自豪。(2010年8月8日星期日)
相关的主题文章:

  
   -拾玉米
  
   [/url]
  
   [url=http://ok6.tw/jack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6148]2013年11月22白絮之问

  
   3农民组建“新邓州市人民政府”不仅仅是闹剧
  
      秋日荷塘
219#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议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世上没有决对完美无缺的东西。人也一样,谁都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和不足。
生乎吾前其闻道固先乎吾生,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这是我们所学《师说》中的一句名句。意思在说,生在我前面的物东西本来就比我多,吾从而师之,这就明我们的不足与无知不仅仅限于我们年龄的束缚,这可能存在多种因素导致,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存在不足和知识的不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议论文
有名的漫画大师丰子恺曾挥手画了上幅《卖羊图》:一个农人牵了两只羊,到羊馆卖给老板,一位农民看了却连摇头,笑着说: 多画了一条绳子。 丰子恺仔细看看自己的画:两条绳子牵两头羊,哪里多了绳子?这时,那个农民告诉他:牵头羊只需要一根绳子,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条绳子就够了。丰子恺对农夫很佩服。作为画家的丰子恺虽然绘画高超画笔传神,一个农夫大字不识却能点评大画家丰子恺的著作,使丰子恺叹服,其实农夫并没有丰子恺的画画的好,只是农夫通过自己的处世和中总结的经验,指出丰子恺画www.99zuowen.com的错误,这说明不论身份的贵贱,其实每个人都可成为别人的老师,丰子恺虽画画无数但生活经验少殊不知牵头羊竟有如此奥秘。
正如我们所不宾那篇《两小儿辩日》中所说的两个小孩子问孔子,太阳是中午离我们近还是傍晚离我们近时,作为著名的思想家,为人师表的孔子竟一时答不上来,因为孔子也不知道,两个小毛孩子竟将万人师表的孔子难住了,这也不证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吗,其实事间万物,我们无法获知其全部,所以存在不知,这很正常,正如作为高中的我们来讲,知道的是有限的不知道的事物是无限的。
人无完人,金无赤足 。每个人都存在缺陷与不足。但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要不断学习使自己更加见多识广,弥补自身缺陷与不足。
随机推荐: 领淘宝内部优惠券网站 淘宝论坛 券券在线网 购物券 淘宝团购返利网
相关的主题文章:
220#
221#

【疯长的诗中依然红袖添香】,金门读书阁
是谁
吹乱了眉间的那抹念想
是谁
纷繁了梦中的那朵期望
&nbsp,精彩读书阁;
&nbsp,树海读书阁;
是谁
模糊了红尘的那根视线
是谁
改写了相知的那盏容颜
&nbsp,爱看读书阁;
&nbsp,爱看读书阁;
是谁
用一支瘦笔记载惆怅
是谁
把一段文字温柔收藏
&nbsp,树海读书阁;
&nbsp,树海读书阁;
是谁
一不小心将誓言遗忘
是谁
不肯入睡又落泪成殇
&nbsp,宁静读书阁;
&nbsp,树海读书阁;
看浅夏的荷叶
正在湖水里拼命生长
听稚嫩的心儿
却在颠覆中走进断章
&nbsp,树海读书阁;
&nbsp,精彩读书阁;
细雨纷飞
眼底波动出阴晴圆缺
落寞憔悴
轻愁锁在了你的肩上
&nbsp,广济读书阁;
&nbsp,树海读书阁;
一次又一次凝望来时的方向
欣欣的喜悦已淹没海洋
一季又一季回眸相遇美好
深深的痴守又绕指缠香
&nbsp,孔子读书阁;
&nbsp,树海读书阁;
怎样的等待
让今生执着云水三千
怎样的情感
让前世走不出注定的缘场
&nbsp,金门读书阁;

只好就此安放
雨后的荷塘仍旧一半清凉
只好就此想象
疯长的诗中依然红袖添香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七律.吟冬》
  
      秋日荷塘
  
   一个母亲的力量
  
   [/url]
  
   [url=http://8.210.32.19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087]《坂上之云》观后感——兼谈日本的文化软实力
222#

【白夜行】读后有感
这是我读过的第一本推理小说,写法上感觉挺成功(以我目前的评判水平),关于人性思考,树海读书阁,我觉得发人深省。
  
  1.跳跃性:《白夜行》故事很长,刚开始的时候感觉每个章节的连贯性不好,一个故事跳到另一个故事,前一章说的是这几个人物。后一张就跳跃到完全不想干的其他人上,修身读书阁,但是从写法上还是让人有欲望想要继续读下去,读着读着所有的章节都会联系到一起,觉得每一个段落都有伏笔,华闻读书阁,都是围绕着两个中心人物,在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看到一半的时候真的很想看看结尾到底会怎样,两人的命运将会如何,终于忍着看到最后。
  
  2.关于结局:是高潮也是结尾。推理小说真的有很大的吸引力,精彩读书阁,有的结局完全超乎你的想象,但我觉得结果不是重要的,关键是在看小说的过程中引起的思考.
  
  3.绝望的念想,树海读书阁,悲恸的守望:关于两个孩子的心理阴影,关于社会人性丑恶的揭露。本能阳光活着的两个小生命,被社会恶俗感染,一条不归路上,血腥淋淋。
  
  一边是罪,一边是爱。一边是黑,爱看读书阁,一边是白。一边是正,一边是邪,孔子读书阁。一边是显,一边是隐。表面上纯洁美丽的雪穗是罪恶的,她黑暗童年阴影无法去除,所以生命中没有太阳,树海读书阁。桐原亮司表面上是神秘而且阴暗的,但他承受了父亲罪行的后果,孔子读书阁,为雪穗不惜一切,孔子读书阁,他代替了太阳,成为雪穗的亮光,铭华读书阁,她便可以在白夜中行走。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树海读书阁,虽然没有太阳那样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树海读书阁。凭借这份亮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mdash,树海读书阁;—东野圭吾《白夜行》
  
  小说简介:
  
  《白夜行》将无望却坚守的凄凉爱情和执著而缜密的冷静推理完美结合,广济读书阁,被众多“东饭&rdquo,金门读书阁;视作东野圭吾作品中的无冕之王,被称为东野笔下“最绝望的念想、最悲恸的守望&rdquo,金霏读书阁;,出版之后引起巨大轰动,使东野圭吾成为天王级作家。2006年,华闻读书阁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视连续剧,一举囊括第48届日剧学院奖四项大奖,宁静读书阁,与图书一同为作家带来如潮好评,树海读书阁,使他成为日本、韩国与中国台湾等地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只希望能手牵手太阳下散步”,这句象征《白夜行》故事内核的绝望念想,有如一个美丽的幌子,随着无数凌乱、压抑、悲凉的事件片段如纪录片一样一一还原,树海读书阁,最后一丝温情也被完全抛弃,万千读者在一曲救赎罪恶的爱情之中悲切动容&hellip,金霏读书阁;…
  
  作者简介:
  
  东野圭吾,日本著名作家,金门读书阁。1958年生于大阪。1985年,树海读书阁,以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获奖作品《放学后》出道,精彩读书阁,开始扬名立万,树海读书阁。20年作品逾60部,几乎囊括日本所有大奖:1999年,精彩读书阁,《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爱看读书阁,入围第120届直木奖;2000年,《白夜行》入围第122届直木奖;2001年,《暗恋》入围第125届直木奖;2004年,《幻夜》入围第131届直木奖;2006年的《嫌疑人X的献身》,获得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
相关的主题文章:

  
   “精英”们的“高尚”
  
   “接地气”是一种工作方法
  
   11月11日寂寞相思光棍节
  
   “传移摹写”不能简单归为“假画”
  
   [url=http://58.246.14.242888/viewthread.php?tid=600&extra=]体会人生[/url]
223#

【词一首】浪淘沙,华闻读书阁
  山村草离离,金霏读书阁
  孤燕难归,爱看读书阁
  凝恨恰如锁斜晖,修身读书阁
  今日痴迷蝴蝶梦,广济读书阁
  绕折残枝,树海读书阁
  枫叶红了时,精彩读书阁
  总是伤悲,树海读书阁
  去时花香似芳菲,树海读书阁
  曾旧人约枫凋落,
  没有人知。
  
相关的主题文章:

  
   [/url]
  
   [url=http://8.210.32.19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499]《斗爱》斗什么

  
   [/url]
  
   [url=http://www.citywk.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16725]W先生语录(五)

  
   2012年最后一场雪
224#

一个人的旅,爱看读书阁
一个人旅行
沿途的风景的变成了你
只是默默地想在心里
逝去的时光变成了记忆
忘了什么时候在一起
在风里&nbsp,树海读书阁; 在雨里
你的笑&nbsp,金霏读书阁; 你的香气
守望成了绝美的甜蜜
不再奢求走过四季
不离不弃
&nbsp,孔子读书阁;
一个人旅行
掠过的人潮都是你
原来你也在这里
寻觅一个心灵栖息
过去把岁月重启
在心里&nbsp,修身读书阁; 在情里
你的笑&nbsp,树海读书阁; 你的情意
没有人可以代替
思念穿越如歌的四季
把你变成了自己
一心一意
&nbsp,金门读书阁;
2015年11月6日凌晨4点半于京城,晨迎京城第一场雪

相关的主题文章:

  
   [/url]
  
   [url=http://bbs.gemwon.com/showtopic-12499.aspx]

  
   "海龟"嘉嘉
  
   【原创散文】生活变奏曲
  
   “商人教授”和“教授商人”
22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