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河南桥
【导读】河南桥的码头,那是怎样一幅热闹的水上画卷呵。千帆起落,桅樯林立,南腔北调的各色人等,穿梭往来。船员们大多来自湘阴、汨罗,刚泊岸的,
树海读书阁,稳住锚儿,麻利地收拾好船儿,便猴急急地上得岸来,
树海读书阁....
【一】
我的
家乡,真正官方有
文字记载,是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官衙设长寿市,又称长寿铺。那时的集镇已颇具规模,街衢四通八达,店铺林立,楼阁参差。在这处喧嚣的
江南市井中,沿街一溜儿是小商小贩,小手工业,南来北往的商贾和居民流动在街头,好一处繁华的城池。
对于长寿街的市井和商业盛况,最少可以追溯到六百多年前的元至正十二年(1352),
江南隐逸
诗人胡天游就有诗作《寄友》记载:
河南桥头旧酒垆,酒边曾共歌呜呜。
高楼百尺应频上,还有
诗人共醉无?
从诗中可以看出,胡天游
诗人时常放歌于河南桥头的酒店中。元末战乱,躲兵乱是常态,征伐蹄声稍稍远去时,
诗人又一次赶紧来到这个集镇,想看看街市遭受的破坏程度,满目所见,河畔桥头,尽管劫后余生的朱户深巷中,仍在醉生梦死,但难掩战争带来的
伤痛和破坏,已全然不是旧日模样:
粉墙朱户旧婆娑,
树海读书阁,今日重来满绿莎。
恋恋绨袍知已少,
金霏读书阁,纷纷纨绔
少年多。
看灯深巷思行乐,呼酒长亭忆醉歌。
惟有河南桥下水,儒冠
依旧照嵯峨。
其实,
诗人当年最想凭吊的,还是他和千千万万乡亲所敬仰的,与红莲教进行殊死博斗的“河南桥下旧
英雄”——方贵卿,
铭华读书阁,
英雄的遗骸掩埋在河南桥边。为此,他深情地吟哦了一首凭吊方
英雄的诗词名作,
爱看读书阁。在
英雄的墓前祭扫,寄予着
诗人对时世离乱的憎厌,对和平
生活的无限向往。
诗中多次提到的河南桥,便是进出长寿街的南门口,那座横跨两岸的踏水木板桥。
从诗中可以看出,那时的河南桥周遭,就如同
清明上河图中的北宋徽宗
时代首都汴京,无疑是长寿街最为繁华的中心城区。古往今来,城镇一般都傍河选址,伴水而居。在这个靠近江西边界的弹丸之地,可非一般的傍河城镇,而是有着非比寻常的地理位置特点。
首先她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交汇点。先说陆路,明朝以前是没有宽敞的官道的,只有弯曲回环的沿河土毛路,因此,河南桥建有一座供两岸民众往来的踏水木板桥。桥北是老衙巷,出巷口便是绵延起伏的青山和沃野,桥南则是全长一公里多的青石板老街,一直通到婉约的西溪桥。
水路呢,如仙子般地静处着。出河南桥一里多的江畔一个叫陡壁的地方,横卧着一处浅浅的山丘。站在山丘之巅,放眼绿树葱笼中的长寿街,你会惊奇地发现,从三江口发端,那三条环绕穿插在古镇中的河流,怎么看都象仙子手中飘舞的玉带,泛着亮闪闪的银饰光芒。小镇建在水系发达的河汊中,怎么会没有长虹般的桥梁呢。河南桥、西溪桥、邵阳桥、仁寿桥等众多桥梁,成为灵动飘扬在玉带上的精致的小玉佩呢。
【二】
以前,无论丰水、枯水期,汨罗江到了三江口这儿,便到了水运航道的源头。船儿再要往上游航行,因为沙厚水浅,是断难行得通的,
孔子读书阁。河南桥便成为南来北往的船舶停靠的码头终点站,相传河南桥至陡壁,一次停泊过五百条商船。商船上载来的满当当的货物,要经由上岸后的官道往江西运送,于是,长寿街上派生出个专靠船舶谋生的“箩行&rdquo,
金霏读书阁;,就是挑力脚的挑夫,
树海读书阁。有人说,高峰时,
孔子读书阁,长寿街有千多根扁担。箩行是管理挑夫们的组织,类似于工商联行业协会,
精彩读书阁,专为行内的挑夫们排忧、解难和撑腰。挑夫们在河南桥码头边,
华闻读书阁,象工蚁般日日从船上接货,按雇主的要求,将货物挑着送到指定的地方。
河南桥的码头,那是怎样一幅热闹的水上画卷呵。千帆起落,桅樯林立,南腔北调的各色人等,穿梭往来。船员们大多来自湘阴、汨罗,刚泊岸的,稳住锚儿,麻利地收拾好船儿,便猴急急地上得岸来,或酒肆、或花街,寻香觅迹,小酒小曲,沉醉中消解那航行中积郁已久的疲乏和饥渴;或拿眼儿早睃遍了岸边的人群,是否有那个
梦想中粉红色的老相好的身影,俩俩相见,
女子早已心如鹿撞,在水手那双粗皮糙糙的大手搂抱之下,妇人早已娇柔无骨,恨不得即刻溶化在汉子的怀里。一些不上岸的守船汉子,其实并不是不解风情,他们知道,河南桥的风情绝不会让同伴们独占了去。暮霭初起,渔灯挂上船桅,
那些飘荡着香酥酥气息的“花船”,便会悠悠地灵动在船儿隙缝中,一声娇滴滴的话语,魂儿不被勾走的,就不是
人生娘养的主儿。船员的好色,也好理解。手里拿捏着命儿,在波涛汹涌的急滩险途中讨生计,风浪中闯荡,今天谁知道明天的事呵。船员们一上岸,腰包中千金散尽,博得的是千娇百媚,唇齿留香。每逢这个时候,河,泛滥成一条暧昧的骚河;街,也流动着一股酽酽的骚味儿。长寿街的卫道士们就恨哟,恨不得牙齿磨得如刀子般锋利,非生吞活剥了他们不可。
船帮,
自然与岸居的居民有着隐隐的积怨,如堆放着的干柴垛,单等有火星溅来,就会点燃成熊熊烈火。
民国三十六年,火终于点燃了。这一年久旱无雨,颗粒无收闹饥荒,穷人大多缺粮少食,忍饥挨饿,心里早窝着一股子无名火。这一天,街头有人相告,
那些囤积居奇的恶霸、劣绅要借助河南桥的船帮,将满仓大米运往埠外赚大钱。那还得了!投机倒把,哄抬米价,本已黑心招怨,现在又放着灾民不赈济,做这般缺德事儿,振臂一声号呼,以街上“巴结子”和“普禅师”为首的义士,浩浩荡荡开到河南桥边,跃跃欲试地准备冲上船去,抢夺趁夜装好的白花花的粮食。双方隔着跳板,剑拔驽张,群情激愤,一场与船帮的火拚,一触即发。在参与斗争的岸上居民看来,将气儿发泄在船帮,自有他们的道理:假若没有船帮无原则的接揽运粮业务,无良劣绅想运走本地民众赖以裹腹的粮食,也只能望水兴叹,异想天开。有人带头走上了船跳板,船老大也不示弱,横竿一挑,“扑通”、“扑通”,来抢粮的一个一个落入水中。这可惹火了岸上居民,一
时间,石块如箭矢般的向船舱砸来,局势大乱。在这紧急当口,
警察所赶来了
警察,将带头闹事的一干人等捉拿到所里。边调查边假装紧急采取措施,阻止粮食外运。可是,已装好船的,还是趁乱张帆起锚,离埠走远了。巴结子气不打一处来,当天,白日当空,艳阳高照,他点燃一盏白晃晃的灯笼,从河南桥出发,一路紧闭着双眼,摸索着走到镇西头的西溪桥上,口里还不时地喊着:“这世道好生
黑暗呵!”
在河南桥畔,听
老人讲得最多的是“轻身飞人”的
故事。传说清朝年间,有一侠盗,为逃官府追捕,从县城方向朝长寿奔来,走至老衙巷口,不敢过河南桥,于是纵身一跃,越过河道,一脚踏在太尉庙戏台亭子顶上,踏坏一只檐口翘角,然后飞身跳至霜降坪,急步而去。老衙巷口至霜降坪,直线
距离约有400来米,而只用两步的跨跃,其轻功是何等之高。
传奇
故事,小时候我最爱听。那位飞身400来米的武林高人的骄健影像,以及“万寿宫”武林高人普禅师单手“五雷掌”战船帮、普禅师棋逢对手,与雕匠惠安师在河南桥下沙洲上大战两昼夜的武侠
故事,也老是回映在我的梦境中,使我神驰飞越,崇拜有加。但更触动我
浪漫情怀的,还是“漂滩”飘来的那五彩缤纷的水镜中的画卷。
在上游,离河南桥百步远,有一处水流湍急的河床滩涂,叫作漂滩。漂滩之岸的黄土坎,有四十八只染灶。染坊中煮染过的本地生产的土大布和绸缎,都要担到漂滩来漂洗。湿漉漉的布缎被健美的妇人在水中一抖,一弘清澈澈的河水,便洇散开五彩缤纷的色彩。想想看,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水彩画卷,
世界上有哪位画师能够画出如此
美丽的画卷。此时,河南桥畔的船儿,荡漾在天河般的彩画中,你会深深地陶醉其中,留连忘返。
看过这样的场面,我如梦初醒,“漂滩”原本并不叫这个名儿,是由漂洗劳作以及漂亮的色彩而得名的。经过漂洗的布匹光鲜靓丽,妇人们将长长的彩布,或铺在白晃晃河洲的沙砾上,或搭在河岸边一垅垅的矮茶树梢上,绵长的彩布可以绵延着铺展到河南桥畔。河风徐徐吹来,布料一会儿便晾干了。风吹草低,白鹭惊起,彩布于芦苇中微微随风翻滚,美妇们在绿树间穿梭忙碌着,生怕彩布被风吹走;彩练在茶枝梢上随风飘浮着,河水中同时飘荡着尚未完全散尽的染料彩带,岸上绿树间流动着的妇人,那更为眩目的色彩,两相映衬,将河南桥烘托得愈发美不胜收,令人叫绝。
【三】
山溪水,易涨易退,
雨季一来,河南桥下的黄金河水,泛着牛屎泡,一个旋涡、一个旋涡汹涌而来。洪水一般持续二、三天,大水过后,踏水桥十有八九垮塌,恢复起来十分麻烦。到清朝乾隆年间,长寿街的望族吴嗣龙与弟弟嗣凤商量,怀着修桥布路积德的朴素观念,捐资将垮塌的河南桥进行了重建。自此开始,吴家与河南桥结下了不解之缘。据同治平江县志记载,吴嗣龙与他的后裔先后进行了四次维修改建,每一次修缮都是一次善举美德的昭示,都是一种不屈服
自然、战胜
自然的悲壮之举,也同时是一个家族凝聚人心、体现旺盛
生命力的薪薪传承。特别是同治七年那一年,在大水冲垮桥体后的桥头堡前,吴家痛惜地望桥恸哭。灾后他们带头募捐,众姓齐心协力,集腋成裘,共襄善举恢复桥梁的场面,是史家为此大肆泼墨盛赞过的。在整个过程中,产生了桥务会民间组织,广发缘簿,积极筹款、筹备再建工程,并设计一个一劳永逸的建造方案。又过了三年,众姓乐捐的资金、劳力基本筹集到位,时机
成熟,大家在枯水
季节,择吉日、选新址,重新建造了一座高标准的油麻条石
石桥。
新河南桥为五孔石拱桥,长63.7米,宽6米,桥高7.5米,基本上与长寿街地势最高处等高。当初设计时,巧妙地在这个等高线的地方,雕塑了一头张口望月的石牛,安放在桥中央石墩迎水面,好像设立了一个水位观测点。按流传的说法,是“石牛吃水,桥寿即止”。石牛吃到了水,洪水便会翻过桥面,桥便会面临冲垮的危险,长寿街也会变成一片汪洋。不过从乾隆41年建成后,被水冲垮的情况从未有过。只不过解放前,桥的中段因建有雕堡,在一天夜里,被生生压折了一次。听
老人讲,当不堪重负的桥面发出
痛苦的呻吟时,当官的被惊醒,他先是呵斥叫醒
那些睡得死猪一样的兵士,后来情势愈加危急时,他脚踢鞭抽,动起粗来。前后
时间不过十来分钟,桥面便断裂了。尽管逃出大部分兵丁,也还是
死亡了四个兵丁。事后,桥面得到快速的修复。修复时,将盘查来往行人车辆、设关堵卡的建筑,改筑在桥头,河南桥北岸,至今仍留有“桥头堡”的建筑物。
乾隆年间,桥的主体工程竣工前,还专门在河南桥桥东、桥西各放置了一对高大的石狮子镇河兽,这两对石狮子在1957年扩建引桥时,被移放在原桥岸础的两侧。为了永固千秋,桥务会在石料、工匠等方面上,进行了严格的高标准的选择;施工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着十分苛刻的要求,正因为前人有了这番努力,桥体可以说坚如磐石。解放后修公路桥,有人执疑这座古老的石拱桥,是否符合现代交通的要求,工程技术人员煞有介事,特地对桥体从荷载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仔细地测定,结果完全符合各项技术指标,不需要重新建造新桥梁,只是在河南桥的两侧各加宽一米人行道,加固了水泥栏杆后,便一切OK。
现在的河南桥,白天车水马龙,晚上华灯初上,桥上灯光灿烂。夏夜,河南桥成为了情侣
约会的最佳地点,上演了多少粉色的“廊桥情梦”。桥下呢?内河运输的船儿早已退出了
历史舞台,水上人家也在汨罗江这一段销声匿迹,“漂滩”处,也早已在全国兴建小水电的
时代狂潮中,筑起了一座水力发电栏河坝,现在也已弃置不用了。多彩的漂滩不复往日模样,河中、河岸的彩练那摄人心魄的踪影,千帆张满,拔锚启航的水上画卷,成了人们怀旧的梦境。可这个多姿多彩的
时代,赤橙黄绿青兰紫,加上长寿街那特别养眼的粉色
女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令你目不暇接,心旌摇曳,不能自已。
[
责任编辑:
可儿]
相关的主题文章:
九寨秋 故乡的小花 五月。走过浅蓝色的初夏 与中年对峙 《鹤冲天3·纪念毛主席逝世41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