箔底子
我的
童年是藏在箔底子里长大的。 “箔底子”是何物件?现在的年轻人恐怕从来没有听说过。其实,
精彩读书阁,就是上了年纪的人也未必搞得清楚它到底叫什么名字。是箔底子?泊底子?还是驳底子?是音同字不同,还是另有其名?
老人们都说不太清楚。只是听着老一辈人这样叫,一辈一辈的口耳相传,如今上了年纪的人也是只识其物,只闻其名,未知其字。是取蚕箔之意,停泊之意,
树海读书阁,亦或是驳船之意,成为待解之谜,
树海读书阁。这里权且以箔为主观臆断,因其为一种编织品,所以从竹,声泊更为合理,故名“箔底子”。 这种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盛行于晋南山区
农村的古老物件,承载着先民们的智慧和
希望,在民间承传了数千年,而在现代文明面前,
金霏读书阁,这样的东西似乎不堪一击,
爱看读书阁,一转眼之间就消逝得无影无踪,彻底退出了
历史舞台。箔底子类似于囤,粮囤,筛子,或者没有提梁的框子,是一种由结实的荆条编织而成的东西,只不过这种东西要大得多,
孔子读书阁,形状上也有不少改变罢了。在我的
印象里,箔底子其实就是一个大的粮仓,主要用于盛放采收回来的玉米穗子。这样看来,箔底子就是粮囤子的复制品,或者说是放大了的粮囤子。 箔底子的大小是根据主家产粮多少决定的。小时候,在姥姥家我见识过各种规格的泊底子,小的直径两米左右,大的直径四到五米,小的能盛五六千斤,大的可以存放三万斤不等。舅老爷是编织箔底子的能手,不仅为家里编织了大大小小的箔底子,还时常被村院邻里请到家里去给他们编织箔底子。过去,农户收完玉米棒子怎么存放呢?箔底子实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种东西看似
简单,其实蕴含着不少科学道理。它可以把玉米棒子收纳起来,归于一处,便于管理看护;可以减少禽兽鼠害;可以通风透光,防雨防水,防潮防霉变;可以把农忙
时光消减下来,
孔子读书阁,等到农闲时再用牲口碾打或人工脱粒,这时玉米棒子也在
自然状态下干透了,脱粒也就变得相对容易多了。编织箔底子首先要备好材料。荆条是最好的,硬度,柔韧度都具备了,
树海读书阁。其他的像耱子条,黄瓜木等杂木条子也可以选用,
金霏读书阁。编织泊底子的条子一般要足够粗,大约有大人的拇指那么粗,太细则没劲道,吃不住沤,不经年。因此条子的末端细的地方都要去掉。 山里有的是各种各样的条子,舅姥爷每每放牛的时候都要刹上一捆扛回来,日积月累,
树海读书阁,舅姥爷家里总是堆满了粗细分类的荆条,这样编的时候就可以随手拿来用了,
华闻读书阁,也算是放牛刹条子——捎带。新采回来的条子不能现编,因为水分大,脆,容易折,即使编出来也容易松动,不结实,质量不过关。因此要把新条子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阴干,
铭华读书阁,编前几天,再把条子放在水里浸透,使之变得柔软好用。编的时候提前捞出来,沥干水备用。要是粗一些的条子,人力无法弯曲,不易手工操作,就要趁着条子湿的时候,上火烤一烤,再随手扭一扭,捏一捏就变得柔软了,可以随烤随用。箔底子和一般的编织品相比主要是大,因此,编织的时候不能像其他小物件那样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把玩掂量,增删补益,做多大要心中有数,提前计划好。 编织箔底子可是一项大工程。要选择一片开阔平坦的地方施工,因为一旦开工就不好再搬动了。箔底子的底子很重要,要讲究密实匀称。要选择上好的条子立骨架,用四五根条子并排做成米字框架,然后一根根的条子绕着米字框架一圈一圈的上下交叉编织,像涟漪一样逐圈放大。 外圈大了,骨架就疏了,这时候原来的骨子就要在续条子时一分为二进行裂变,以增加骨数。结实不结实,耐用不耐用,好看不好看,做骨子,分骨子是关键,这是最考验工匠把式的活,舅姥爷是公认的大手笔,他做出来的活平实耐用,村里人没有不佩服的。底子做多大是有尺寸的,达到了尺寸要求,就可以收底立邦。立邦就是立柱,立柱是米字骨子的延伸和发展,始终是编织品的骨架和
灵魂,相当于编织品的经线。立柱就是把骨子折回来,改变原来平铺于地的走向,使之垂直于地面,形成九十度角。但是,条子的弯曲是有度的,不能折成死折,要留有弧度,而且弧度越小越好。 这就形成刚刚立起来的柱子有很大的张力,必须要多人合作,用绳子围一圈,把立起来的柱子囿成一个大圆圈。之后,就可以踩着底子,循着这些立柱一圈一圈的把条子编织上去,这些条子就相当于编织品的纬线,编到一定高度,向外的张力就完全被收住了,这样就可以拿掉绳子,方便编织了。箔底子的邦做多高是根据主家的实际需要确定的,一般低的有一米,高的也就是两米的样子。高低够了就开始收沿。收沿的目的就是为了美观和结实耐用。收沿是另一种工序,就是把所有的立柱全部顺楞扳倒,扭结在一起编织在沿上,把分散的条子拧成类似于麻花的花纹,把沿子装饰的结结实实漂漂亮亮。箔底子的形状其实就是一个扁圆柱体。由于体积比较大,重量也不轻,一般搬动需要几个人扣住底子来抬,或者把箔底子侧立起来,像磨扇一样推着滚才能移动。 编织箔底子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因此,
农民们都特别
珍惜这样的劳动果实。
春天,箔底子腾空了,大人们就把箔底子侧起来,滚回到一孔开口的破土窑里收好,把小的放在大的里面,以节省
空间,免得风吹日晒雨淋让它早早的烂掉了。等到
秋天,玉米丰收了,大人们再把箔底子从破窑洞里滚出来,在地面放好木棍,板子,架空垫高,做好防雨防霉防鼠害的工作。黄灿灿的玉米装满了箔底子,放在家门口。 要是有一年歉收了,箔底子堆不满,大人们就在上面堆上杂物,或者架上木杆,总之,一定要把上面做成圆锥体。后来,长大了,学了
文化,我才知道圆锥体可以形成坡面,有利于排水,圆柱体不仅结实耐用,而且易于编织。那时的玉米其实要比现在的好吃,也是人们的主粮,甚至一天三顿都吃“皇上”。外婆家里一大家子人,吃喝拉撒全凭外婆
一个人操持。她老人家踮着一双小脚,总是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了,在箔底子里抽一些玉米穗子出来,脱了粒,用簸箕簸干净了,套上驴拉的石磨,吱吱扭扭的磨上一点玉米面,蒸上一锅窝窝头,炒上一锅香喷喷的南瓜菜,这就是一家人的早饭。小时候,吃头东西缺,尤其是
那些休闲食品,山里的孩子几乎见不到,因此爆米花就是我们小孩经常可以见到吃到的东西。这是我们心向往之的食品,也是大人们能为孩子办到的事。好不容易熬到冬闲,大人们有了闲暇
时间,玉米穗子也干透了,吃爆米花的好时候就要来了。这时候,只听一声悠长的“奔麻麻呦”!就会自山道上转出一个黝黑的汉子,肩上挑着担子,一头是风箱,炉子,一头是爆米花锅子,打铁用的小砧子,还有各种锤子,钻子,钳子,颤悠悠地走进村里来。看样子,这担子足有百十来斤,要不然这汉子也不会大
冬天的汗湿衣衫。 这些爆米花的师傅,无一例外的都是外乡人,操一口浓重的外地方言,小孩子家是听不懂的。那时我们不叫爆米花,叫奔麻麻的,很形象,也很贴切。大人们则叫小炉匠。现在看来,大人们的叫法更加贴切,概括得恰如其分。因为这些人首先是很好的铁匠,农具炊具都能打制,锅碗瓢盆都能补漏。就连瓷缸瓦缸他都能钉,奔麻麻只是他们的副业而已。小孩子家首先知道奔麻麻的来了,于是就牵着大人的手寸步不离。大人们知道纠缠不过,只好取了玉米,带了炭块和糖精,我们一起爆米花去。 随着“嘭”的一声炸响,久违了的香甜之气在空气中弥漫,顿时把我们的馋虫都勾出来了。清香甘甜的爆米花吃在嘴里,愉快的表情挂在脸上,孩子们嬉笑着,打闹着,和着爆米花锅子喷出的气浪和巨大的响声,在空旷的山谷里交织成动听的童年之歌。箔底子是农家的心爱之物,更是小孩子家的玩具。它陪伴我一路走过,从咿呀学语到长成勇敢的
少年。
曾经,我和小伙伴们躺在箔底子里看
星星看
月亮,看天高云淡,看鸟雀飞翔;玩累了就和衣躺在箔底子里睡着了,大人们遍寻不着,一场虚惊,最后在箔底子里揪着耳朵拎了出来;在箔底子里捉迷藏,捉老鼠,还会把捉到的老鼠进行解剖。少年时,则是把腾空了的小一点的箔底子侧起来,人站在里面一圈一圈的踩着在院坪路上飞奔,就像是现在的杂技踩飞轮,直把大人们吓得大呼小叫。 那时,箔底子是丰歉的晴雨表,里面盛满了农民的希望和
未来,也藏着我童年的
快乐和
梦想。可惜,这样的快乐时光一去不复返了。突然想起,这种箔底子也已经数十年不见踪迹了,不禁怅怅然。这种箔底子也许真的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也许没有任何文物
价值,它有了许多更加精致的替代品。但是,作为
时代的印记,作为历史的承传,作为民间文化遗产,它似乎不应该在我们手里消逝得这样迅速。
作者韩殿臻
相关的主题文章:
领导者与官僚人 你,选好了吗 《我愿,做一只精灵的海燕》 成长随想 《庆兔兔日记》1925不能吃别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