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中国
中国地大物博,由南到北,方圆万里;
因工作的关系,从川蜀
家乡到平原
大地安徽,再到富饶江苏,
广济读书阁,再到炎热广东,再到北面山东,历经六年,跨越四省,随遇而安,一路沿途
风景无数,
文化各异。
09年外派第一站到了安徽合肥,地处中原
大地,一马平川。
那年,最热
天气到的,与同事共宿,就直接睡在地板上仍无法入眠。
夏天过得很快,跟熟悉工作有关,每天工作到很晚,只记得合肥的饮食偏淡,往往以大锅菜加工而食。
来不及浏览这个
城市的
风景,便步入
冬天了。
留下映象的,就是入冬以后的那场大雪,是我们四川从未见过的。大雪整整下了一夜,半夜起床就发现窗外的大树上挂满了雪球,地上已经堆得老高了,到处白茫茫一片,
宁静读书阁,天仿佛都被照亮了一般,兴奋得连夜叫起
老婆,一起夜观雪景。
到早上出门上班才发现,这场雪来得如此之猛,大雪已封盖了道路,厚有超过20厘米,穿着运动鞋根本无法出门,还好当时的分公司有车接送,不过开车也是寸步难行。四川常驻分公司的好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雪,在到达公司后,上班的
心情大打折扣,吃过午饭全都跑到办公室外堆雪人,打雪仗,
孔子读书阁,更是三三两两的剪刀手合影
留恋,一点没有受到寒冬冷意影响。
大雪停了,两三天开始溶化,那时的寒意最明显,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话一点不假。记得带着儿子出去看雪景,那是手套、围巾、口罩、大衣全部上阵,一身裹得严严实实的,只留下两只
眼睛在外面。但再冷还是会忍不住脱下手套,与儿子一道堆起小雪人,拍拍照片,
树海读书阁,在太
阳光照下的雪景与家人在一起的
幸福也很完美。
离开合肥也就是在这一场雪后。
第一次坐动车到了传说中的
江南水乡-江苏无锡,这一待就是两年多。
江苏无锡,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江苏以南,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而小的运河支流那是数不胜数,在我们分公司的所有镇,虽住了几年,但到
离开时,仍没有搞清楚有多少条河。凡是小区、街道均以河而道,以河而渠,河流之多,全部联通,四方八达。
这么多的小运河,可乐坏了公司那群钓鱼爱好者,
树海读书阁。每到周末或平时下班,带着放在门卫室的全套工具,步行几分钟,便选择地段,
树海读书阁,看好水位、打开工具、放好饵子、或坐或站开始悠闲的钓鱼。有时在一个地方半小时没鱼上钓便换地方,有时不到两分钟便开始上钓,那种兴奋感觉,只有钓鱼的人才能感受到。
说起钓鱼,最有映象的当数老陈,
孔子读书阁。钓鱼技术可谓高超,创记录的最好水平应该是可以在一小时钓起几十条鱼,不管在运河里,还是在小沟渠,
铭华读书阁,还是在养鱼池,
那些鱼儿就像看准他的钓钩一般,总是会愿意随他的钓铒露出水面,当然在运河里钓的鱼确实不大。
记得那时我住在外面,公司租有住房,两室一厅,有专门的厨房,可以做饭,有时会让大家周末上家里一起吃个饭,也是给大家整点好菜,改善下伙食。本来约好中午一起在家吃饭,即使我买好了菜品,这个老陈总会早早的起床,在饭前就提着他的战利品来了,多数时候会是大获丰收。
那次最夸张,记不得有多少条鱼了,
金霏读书阁,都不大但肥。我只记得我留大家继续吃晚饭,而杀鱼的工作就交给了我,整整一个下午,全在破鱼,估计少说也得有8、90条,或炸或煮,一桌丰盛的运河鱼宴,无比可口,现在
回忆起来,仍觉得美味。
不过真要吃无锡当地的菜品,
精彩读书阁,我们是吃不习惯的。我参加了当地人的婚礼,那餐桌上,十之八九的菜品会是甜味,用当地人的说法,
树海读书阁.3,他们的厨房里,一定会有白糖,就跟四川的辣椒一样,是厨房的一样佐料。尤其记得出名的无锡红烧肉,标准的甜味,
华闻读书阁。
当然了,无锡是个好地方,交通发达,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出差上海、南京、浙江非常方便,上午动车去,下午动车回,不用在外住宾馆,基本可以做到当天往返。记得11年
夏天,
树海读书阁,我和小范利用大概两个月的
时间做市场调研,经常跑这几个地方,基本出行就是动车、地铁,交通方便也给无锡带来了得天独厚的经济支撑条件。
无锡更是
旅游城市,有无锡太湖,也是
中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跨江浙两省,烟波浩淼,气势磅礴。无锡濒临太湖北半圈,占有太湖最美一角。随公司集体活动去过太湖,也自行到太湖游玩,更有
朋友来时领到太湖一聚。
无锡其实也很冷,有种北风呼啸的感觉,我是
冬天最冷的时候去的,记得刚到无锡,住了一个礼拜的宾馆。那个风一直像火车拉鸣的声音,一晚上几乎没有停过,
爱看读书阁,拍打着窗子,夹杂着窗子摇晃的声音,着实让人害怕。不过,跟后来在青岛感受的北风也还不是一个级别。
12年
春节刚过,随着一纸调令,来到传说中的广东。
广东,是多年前就听说的地方,
树海读书阁,那时还是老家的孩子,
家乡因为条件差,到处都是往外打工的人们,他们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广东。
当年他们口中广东是这样的:说广东遍地是钱,也说广东遍地是
警察,到处还要抓人,后来才知道是没有进工厂的人办不了暂住证而要拘留,还说广东遍地是工厂,为找个工作跑上几十家工厂,那时的概念里,广东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
随着改革开放几十年,
时代变迁,一切都正统正规了,我也被调到了广东中山,属于四川企业的广东分部,
爱看读书阁。
炎热、闷是第一感觉,特别是我们做生产加工型企业的车间,那时的
夏天到车间走一圈,回来保证内裤都是湿的。
因为外来人口多,企业多,工厂多,上班的人员也多,而大量的上班族晚上下班很晚,我们也经常加班。记得到广东的第一天,我们也工作到很晚,大概晚上22点吧,几个同事还邀约一起出去吃宵夜。
到了才知道,广东的夜
生活繁忙而味美,街道两侧全部是粥店。广东的粥不同于四川的粥,四川的粥我们俗称稀饭,而广东的粥确实称之为粥,或加肉、加鱼、加虾,还有加蛇肉等等,再用小米、砂锅大火煲制而成,食之不腻,味美可口,
孔子读书阁。而喝粥,更是当地人必不可少的
生活饮食。
不过说起蛇肉,本人断是不敢吃的,以至在广东近两年没能尝鲜,善哉善哉!每每看着那店外活生生的蛇,已是一身鸡皮疙瘩!
广东的
夏天虽热,但着实长。一般从3月开始就可以穿短衬衣,一直会到11月左右都还可穿短袖,我从无锡而来,带的全套厚衣服,压根在广东就没有穿过。
广东属热带地区,盛产水果,在公司附近以及周边大马路上的景观树都以芒果树而立,到了芒果
成熟时,一派景象更是值得提起,
树海读书阁。那时在中山南头镇,几乎全镇的道路两边全是芒果树,
树海读书阁,似乎已有多年的大树上,总是挂着密密麻麻的芒果,或大或小,或黄或青,不到芒果真正
成熟时,就有大量的人员,开始物色采摘。
他们有专门的工具,一个长长的竿子,最顶端绑着锋利的剪刀,剪刀旁边则套着一个张口的麻袋,用一根长长的绳子控制着剪刀,一剪一个,袋子装得差不多就放下来统一收集到车上,或带来的容器里。那时去逛街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大道,一路上,全是青青的芒果被人们采摘下来,路边上也到处是摔烂如泥的芒果。
我们有时也会稍有兴趣,
金门读书阁,在公司边上的芒果树上采摘几个,看着青青的芒果,我们不知道怎么下手吃,听当地人讲得用捂的方式,便将芒果用报纸包起来,等黄了再吃,于是便每家都捂几个,不过最后我终究是没有太多兴趣,也没有吃到几个
成熟的路边芒果,
树海读书阁。
秋季的广东,往往是台风光顾的时候。12年
秋天,伴着暴雨和狂风迎面而来,
金霏读书阁,记不得台风叫什么了,我们虽然接到了通知,对物资作了防护,但还是在狂风暴雨过后,到处一面狼藉,收拾和修复工作整整花去几天
时间。
广东属珠三角洲,每年其实都会有风暴来袭,
离开广东两年后,当再次听说广东又遇台风时,还是心有所牵一般,
回忆当初遇台风的应急预案。
13年
夏天,根据安排,我调到了山东青岛。
青岛,是海滨之都,属正宗
北方城市,
冬季有暖气,
夏天有海风,一年
四季,分外明显。
到了海边
城市,却只下海那么几次,有
时间原因。记得仅有的几次下海经历,主要不是游泳,而是陪着小孩在海边冲浪,那年儿子7岁,他冲浪坐在救生圈上,硬是被我拉到海浪最高的地方,海浪一过,
金门读书阁,儿子不见了,
华闻读书阁,只留下救生圈漂得老远,我是吓坏了,拉起翻过360度的儿子,他就说了一句,海水好盐。
真正一次去海里游泳,是那次公司组织烧烤,
树海读书阁。那次选择的地方在海湾里,风浪很小,海面风平浪静,几个同事相约游泳,我也稍有兴趣,
精彩读书阁0,结果游了几十米,人都不见,
精彩读书阁,原来,他们都游回去了,就我一人游得远了,其实那时在想,我们小时候也算是在嘉陵江边长大的,这点水性还是有的。
青岛除了
大海,酒
文化也是浓厚的,之前写过一篇“哈啤酒”的小
散文此处不再累述。当然说起
文化,山东的孔子
文化尤其注重,在喝酒环节更是注重礼仪,在青岛与当地人吃饭就明显感觉到了。
在青岛请客吃饭,讲究座次,讲究宾客,听闻几次以后,大致是这样的。如果主人请客,主陪一般是坐在我们圆桌吃饭的最上宾位置,
修身读书阁,右手边为主宾,左手边为副宾,而坐主陪对面的往往为副陪。而且喝酒,是主陪提杯讲吉利话,分为提杯三杯或六杯,也有提九杯的,而主陪举杯喝完后,是副陪发话继续再提杯,这样下来后,一桌已经每人几瓶下去了。
青岛的海风
冬季随风呼啸,夏季随风清凉。青岛的风迎头而来,就像海浪一般,时大时小,大时可吹得人抬不动腿,小时也翩翩起舞。特别在海边那风更是大,想出去散步,一定得看看
天气是否有风,否则,就不要出门了。以前在电视剧里看到
北方外出工作的人们
回家第一件事是脱掉外套,在青岛就会有这样的感觉了。
青岛有全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是否之一不清楚了,反正跨越青岛和黄岛,也称胶州湾跨海大桥。据了解大桥总耗资500个亿,花去整整5年的
时间修,2011年正式通车,全长36公里,过路费也是50元估计也成了
世界第一。跨海大桥弯曲漫延,
距离不远便是大的拱门,留下海上轮船的航道,没记错的话应该有三个类似拱门。
当然海上随
时光雾茫茫,风也潇潇,在跨海大桥上驾车,都是小心谨慎的。从14年底开始,大桥的限速也由原来的100KM/小时改到了120KM/小时,大概也是大桥经过多年运转,达到速度要求吧。
在青岛已有快三年了,留下了
故事,书写了
故事,本
散文集基本在山东完成,那时因为关闭基地原因,利用夜晚或凌晨睡不着,总是提笔写几段,没想到,短短一个月的
时间,竟也完成20几篇总计几万字的短篇
散文,不是一时爱好,是虚无的文艺情结再度泛滥。
几年
时间,远离
家乡,所到之处,无不留下
回忆,算是
人生之经历,也算见识了
中国南北
文化和
风景。
相关的主题文章:
站在洗头房的门口 丰惠古城老街弄堂 温馨同学会 暮春 我的读书和写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