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佛背后的辽宫秘史
我国中唐至宋、辽三个多世纪,遗存至今的木构古建筑有23座,堪称为最可珍贵的中古时期建筑文化遗产。而始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内供七佛的辽朝皇家寺院——义县奉国寺,则以撼人心魄的大体量、大气势展示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无穷魅力,代表着中国古建筑的最高技术水平。对此,建筑学家梁思成赞誉为“千年国宝、无上国宝、罕有的宝物”,古建筑史学家曹讯也说“大殿九间是佛教建筑顶了天的极限。全国古刹千百座,大奉国寺大雄殿是穷极伟丽的”。
一千年前,契丹人把这样恢弘伟丽的皇家寺院建在义县,确实令人费解。公元916年,契丹首领阿保机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契丹(后改称辽)。那时,义县还是默默无闻的地方小县,辽王朝共有五个京城,都没有选择义县,为什么辽朝皇家寺院却选择了义县?一般的佛寺,大雄殿为三进间,为什么奉国寺的大雄殿为九进间?奉国寺建寺没有始建碑,元大德七年(1303年)重修奉国寺碑刻记载始建于辽开泰九年。这块晚于建寺277年的碑刻,记载的始建时间准确吗?这座世上仅存的辽代三大建筑之一、第一批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奉国寺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契丹太子的头下州
头下州制度早在辽朝建国之初就已创立。头下州是为王公贵族提供食租税的私人州城,
爱看读书阁。《辽史•地理志》的说法是:“横帐诸王、国舅、公主许创立州城,自馀不得建城郭。朝廷赐州县额。”辽朝头下州制度实质就是朝廷赐给王公国戚的特权。
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与皇后述律平生有三子一女,
精彩读书阁,他们肯定都享有创立头下州的特权。那么他们的头下州设在那里呢?
据《辽史•地理志》记载:“宜州,崇义军,上节度。本辽西累县地。东丹王每畋于此……”这段文字明确记载义县最早是东丹王的私人领地,东丹王经常在这里狩猎,为东丹王耶律倍所建的私人头下州。
耶律倍是长子,才华横溢,对汉学十分精熟,阴阳、音律、医药、针灸、文章、书画无所不通,他的丹青绘画甚至成为后来宋朝的宫廷珍藏,
树海读书阁。太祖皇帝阿保机生前已经将耶律倍封为太子,并将宜州(今义县)作为私人领地“头下州”封赐给了耶律倍。
天赞二年(公元923年)阿保机东征渤海国,将渤海国义州俘民悉数迁至耶律倍的“头下州”宜州,
金霏读书阁,置宜州崇义军。公元925年,阿保机再次东征渤海国,于旧地建立东丹国以统治渤海遗民,册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可以看出阿保机对自己的长子非常信任和器重,
华闻读书阁。
宜州大内的来历
1970年在朝阳县西大营子乡西涝村出土一块景宗保宁二年(970年)的刘承嗣墓志,上有:“……天禄二年(948年)……奉宣宜霸州城。…&hellip,
树海读书阁;及始终宜州大内……”的记载。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都习惯将天子(皇帝)宫殿称谓大内。但宜州并非京都,又不是重镇,因何有称谓大内的建筑呢?
在宜州,只有耶律倍的居所才有资格成为“大内”。虽然辽太祖死后,耶律倍作为太子东丹王理应继承皇位,但最终并没有当上皇帝,
孔子读书阁。然而无论生前与死后,耶律倍一直被视为皇帝,并享受皇帝待遇。其子辽世宗耶律阮即位后,追尊父亲耶律倍为“辽义宗文献钦义皇帝”,以后的辽代诸帝除辽穆宗耶律璟外都是他的子孙。大契丹左骁卫将军刘承嗣天禄二年(948年)来宜州正是辽世宗耶律阮即位第二年。天禄(947年九月-951年九月)是耶律阮的年号。辽国使用该年号共5年。
世宗正在执政时,他的大臣称世宗皇帝的父亲、宜州耶律倍的居所为“大内”不但一点也不奇怪。而且说明948年前义县城确实有叫“宜州大内”这样的皇家建筑。
宜州大内就是当时耶律倍在私城内所建的宫殿,后人尊称为大内。而这座宫殿,因后来耶律倍的后人已经牢牢控制了国家政权,在辽朝中期鼎盛的圣宗(耶律倍的曾孙)开泰九年(1020年),改为了皇家寺院。
既然宜州大内(奉国寺)是耶律倍所建没,耶律倍生于公元899年死于937年,宜州大内所建年代最晚不能晚于937年。耶律倍本应继承皇位,在母亲述律平的干涉下,皇位让自己的二弟耶律德光篡夺,
华闻读书阁。由于受到排挤,不得不于公元931年,无奈之中,渡海流亡后唐。6年后后唐末帝李从珂将他拉去垫背,
铭华读书阁,才38岁就被杀身亡。因为母亲的偏心,这位本该是契丹国主的男人落得如此下场。
从耶律倍生平可以算出,奉国寺这座建筑始建年代最晚不能晚于公元931年,辽开泰九年(1020年)改为寺院。它的始建年代早于元大德碑记载的辽开泰九年最少90年。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奉国寺为什么没有始建碑了。当初它不是寺院。而是宫殿,至今奉国寺的规模、形制、气度依然保留着古代宫殿的特点,难怪被当今建筑专家们称之为“大殿九间是佛教建筑顶了天的极限。全国古刹千百座,大奉国寺大雄殿是穷极伟丽的”。
耶律倍的政敌为什么没有毁掉“大内”
耶律倍的皇位不但被二弟耶律德光篡夺,而且被迫流亡国外。奇怪的是他的头下军州连同&ldquo,
精彩读书阁;大内”却没有遭到破坏。应该说他们的母亲述律平起了关键作用。
述律平,回鹘人,
树海读书阁,是大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妻子。《辽史•后妃传》记载,辽王朝的开国皇后述律平以“简重果断,有雄略”著称。阿保机为统一契丹东征西讨时,述律平或留守都城,或随行军中,或策划于帷幄,或驰骋于沙场,是阿保机不可或缺的参谋与帮手。为此,崇尚中原文化、以汉高祖刘邦自居的阿保机把述律平比作汉相萧何,赐萧姓为述律家族的姓氏,定萧家世代为皇后,共享富贵。
述律平在丈夫面前是位贤妻,而对待子女有偏有相,绝不是一个合格的良母,因为不公正的对待子女和对下属狡诈残忍的杀戮,造成了辽朝近30年骨肉相残的乱世。
述律平与阿保机的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
公元926年,
树海读书阁,辽太祖阿保机突然病逝。作为昭仪天下的开国皇后述律平,本应按照先祖的遗愿安抚百姓,
孔子读书阁,团结朝臣,辅佐太子共度难关。然而,她为了树立自己的淫威,独揽朝权,阿保机死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诸位去见先帝吧”!一声令下,近百名部落大人、大臣统统被砍了脑袋,送去殉葬。此后,凡是被述律平怀疑不轨的高员显贵,她便让他“传话先帝”,然后将其拉到阿保机灵前杀掉了事。这其中包括创制契丹文字的耶律突品不的祖父、对阿保机有救命之恩的耶律铎臻、为契丹开疆拓土的耶律迭里等等。
接着,述律平为了踢开她不喜欢的太子耶律倍,辅佐听话的次子耶律德光继承皇位,导演了一场“群臣选明君”的把戏,让耶律倍和耶律德光骑马并立于自己帐前,然后对群臣说:“两个儿子都是我亲生的,我对他们一样重视。但皇位只有一个,我不知该如何选择,你们认为谁可以当皇帝,就去牵谁的马缰绳。”
众大臣从述律平的眼神中领会了她的意图,更畏惧她“伺奉先帝”的杀人手段,于是纷纷争抢着去拉耶律德光的马缰绳。太子耶律倍孤零零地呆在一边,
金门读书阁,欲哭无泪。
于是,耶律德光于公元927年2月,冠冕堂皇地登基接班当上了第二代皇帝,被称为辽太宗。述律平被尊为“应天皇太后”
述律平虽然如愿以偿,但为日后两支亲骨肉争权,世代相互残杀埋下了伏笔。不过述律平毕竟是母亲,虽然杀人如麻,
树海读书阁,对自己的后人还是手下留情,
树海读书阁,逼走了长子耶律倍后,对耶律倍的封地、宜州大内和财产并没有没收,而是维护辽朝&ldquo,
树海读书阁;头下州世袭制”留给了耶律倍的后人、她的亲长孙耶律阮,并且加封耶律阮为“永康王”。这就是奉国寺丝毫未损的最初原因,
树海读书阁。
试想奉国寺不是个小物件,一个占地5万多平米的庞大建筑群,对权倾朝野的开国皇后是能守得住的秘密吗?还是骨肉亲情起了作用。述律平是耶律倍的生母,一个只有20几岁的太子要建一座宫殿,不但要和父母商量,而且也要取得父母的支持。
所以,被称为“义州大内”的契丹太子宫殿。无论从始建到保护,客观上述律平还是有贡献的。
宜州大内与皇家寺院
那么“宜州大内”后来为什么改为皇家寺院呢?
据史料记载,契丹族原无佛教信仰,唐末,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有意吸收内地文化,
爱看读书阁,以收揽汉人。于唐天复二年(902),始置龙化州创建开教寺。到了太宗会同元年(937),
孔子读书阁,取得了燕云十六州(今河北、山西北部),这一带地方原来就佛教盛行,更促进了辽代佛教的发展,而王朝利用佛教的政策亦益见显著。其后诸帝,都对佛教特加保护,在圣宗、兴宗、道宗三朝(983—1100)中间,辽代佛教遂臻于极盛。
义州大内改建成皇家寺院,正是这个时期。皇亲国戚以其雄厚的经济势力,
树海读书阁,施财佛教,积极参与寺院、佛塔及经幢等的修建,成为辽代佛教建筑最大的施主群体。在兴建寺院的过程中,皇亲国戚往往不遗余力。有些世家大族成员,甚至将自己华丽的府第,改建为寺院。燕京城内(北京)的大昊天寺、竹林寺等名寺,就是辽朝的几位大长公主舍府第所建。
辽圣宗耶律隆绪是辽国第六位皇帝,在位49年,是辽国在位最长的皇帝。他一生崇信佛教,
精彩读书阁,小名“文殊奴”,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
金门读书阁。晚年更是迷恋佛教,
修身读书阁。认为母亲和先帝都是转世活佛。便萌生了在母亲的出生地宜州修建一座皇家寺院的想法。恰巧城中有他曾祖留下的大内宫殿,这时辽朝已有“五京”,&ldquo,
广济读书阁;宜州大内”已成为历史,于是在开泰九年便把这座豪华的宫殿旧物利用改建成寺院。
奉国寺七佛
义县奉国寺主供七尊大佛为辽代所塑,左起依次为迦叶佛、拘留孙佛、尸弃佛、毗婆尸佛、毗舍浮佛、拘那含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宏伟壮观、精神超逸,皆端坐于须弥座上,通高9米以上。因“过去七佛”并列一堂,佛祖释迦牟尼偏居其中,
金霏读书阁,为佛教界独一无二,在国内外佛教界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汉传佛教没有过去七佛的说法。只有藏传佛教才有过去七佛,
树海读书阁。汉传佛教是辽国的国教,辽朝遗存的寺庙只有奉国寺所供奉的佛像是藏传佛教的形制。这引起人们各种猜想。
其实,这是辽圣宗耶律隆绪为了缅怀他的母亲萧绰,按照母亲的宗教信仰做出的选择。
辽朝虽然把中原地区的汉传佛教视为国教,但回鹘人的佛教对辽朝佛教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回鹘首领骨力裴罗建立回鹘汗国。极盛时据有漠南、漠北的广大地区。回鹘汗国遣使监控契丹,并要求契丹各部落交纳税赋。有较多的回鹘人进入契丹活动地区。回鹘西迁后,很大一部分回鹘人留了下来,而且依靠以前在契丹社会中的特殊地位站稳了脚跟,甚至成为契丹国家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契丹六部中的“国舅部”萧氏就是回鹘族,辽朝历代皇后都是回鹘人的后裔。
回鹘文化影响着契丹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宗教信仰方面尤为突出。回鹘人信奉摩尼教。摩尼信仰与藏传佛教佛教相似,声称“自己就是来自印度的佛祖,是真主的先知”。同藏传佛教一样相信活佛转世说。萧绰是回鹘人的后代,她的宗教信仰不可能不对儿子耶律隆绪产生影响。
耶律隆绪即位时年仅12岁,是他母亲萧绰辅佐,摄行国政,以无可匹敌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干,使辽朝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公元1009年萧绰病死。萧绰死后谥号为承天后,史称萧太后。
圣宗耶律隆绪怀念母亲,总想为她修建一座寺院,
宁静读书阁,彰显母亲伟大的一生。但忙于国事,想法没有得到兑现。
直到母亲死后11年,圣宗耶律隆绪才在母亲的出生地宜州,按照母亲信仰的摩尼教,在“宜州大内”把连同自己在内辽朝六位皇帝和他的母亲萧绰映射成过去七佛,推向了须弥宝座,供后人缅怀和瞻仰。
奉国寺按藏传佛教的形制主供过去七佛,是辽圣宗耶律隆绪按照活佛转世说精心策划的。
如今,这座遗存千年的皇家寺院后面的故事,随着历史的脚步已经渐行渐远,可给后人却留下了太多的猜测和思考……
相关的主题文章:
旭霁实践队开展趣味运动会 大放厥词 暖冬_6 走进蒲松龄(十) 又是一年清明时 荒芜了谁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