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won

registered

 

Back to the list «1718192021222324» / 5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iPhone x Cracked Screen Repair [copy link]

301#
302#

土地的呼唤
  村子北洼那块二亩半地,是我家的承包田,种了三十多年了。这块地前高后低,像个仰着头的簸箕。那土是红粘土,像棉絮一样能蓄水,又不易蒸发。三伏天下一场暴雨,山洪下来,地里便漫了一层污泥,爱看读书阁,就像铺了一条厚毡子。天放晴以后,周边地里早干皮了,这块地还湿漉漉的。风调雨顺年景,显不起它有多好,金霏读书阁,一遇上天旱,华闻读书阁,别的地里庄稼叶子卷了,茎秆蔫了,这块地却叶子舒展,精彩读书阁,茎秆挺立,有些“得天独厚”的得意。别人看着干咽唾沫:“还是码头地耐旱!&rdquo,树海读书阁;老百姓称这种地为“旱码头&rdquo,铭华读书阁;。后来土地调整过几次,我家都没放弃这块地,孔子读书阁,它是我们家的&ldquo,金霏读书阁;米罐”、“面缸”呢!
  
  土地下户头几年,人们把土地当成了宝贝疙瘩,树海读书阁,那些年把人饿怕了。“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先抓粮食,树海读书阁。“地是黄金板,人勤地不懒。”人们起五更上地,摸着黑回家。钢锨翻地,小车送粪,牛驴骡马粪、猪粪土杂肥铺上一层,再把前塄后堰、沟沟坎坎的荆棘灌木砍成一堆,孔子读书阁,盖上土熏烧粪,树海读书阁,夜里又把羊群赶到地里卧羊粪,到下种时,还要再上一层化肥。又担心水土肥料流失,便挖后堰,垫前塄。一场雨过后,趁着土湿,家家户户忙着用钢锨把地塄拍成了硬埂。满山沟层层梯田乒乒乓乓一片响声,一条条光溜溜的地埂明镜似的,为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可是,山洪一条龙,从上往下行,一场大雨过后,我家那块地照样铺了一层从上游梯田裹挟而来的污泥浊水。就觉着咱的土地沾了天时地利的光,沾了乡邻的光。我虽是个教书匠,节假日也和妻子铆在地里把庄稼当花绣:一锨一锨翻地,一担一担送粪;收了庄稼割蒿草,再把蒿草、秸秆一起用铡刀铡碎,搅上土,灌上稀茅粪,捂着沤,隔几天倒腾一遍,不出一月,就沤成了好肥料。土地吃饱了,喝足了,庄稼可着劲疯长,那真是“洼洼地里好庄稼”呀!那些年苦是苦点,累也真累,可家家缸满囤冒尖,就觉得苦没白受,汗没白流,值啊!
  
  然而,不过几年,人们发现单靠种几亩地发不了财。商品经济让村民们心痒难耐、骚动不安起来,于是经商的经商,打工的打工。土地渐渐被冷落了,种地成了捎带。有些经商的、搞企业的、外出打工的已不屑与土地打交道,把承包田让给别人去种了,偏远土薄的地块干脆撂荒了。和乡邻们一样,我们家也懒得在北洼那块地里折腾了。从种到收全由各种机械代劳,喂地全靠品牌繁多的化肥,除草灭虫全靠五花八门的药剂,从山上梯田漫溢到我那块地的洪水也没了“油水”。到下种时你只消把化肥种子送到地头,到收割时你只消把口袋放在地边。勤谨点的八月十五种麦子,来年春天喷药剂;身懒一些的,播种时来一天,收割时来一天,一年四季不见面。过去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现在不见了粪,化肥是“老大”。年复一年,土地成了“黄铁板”,土壤成了“瘾君子”,全靠吸食化肥、农药、生长素,精神才能亢奋一时,榨汁般奉献些粮食。有时侯站在北洼那块地头,凝神沉思,油然而生一种愧对“衣食父母”的内疚,没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少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只剩下“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享受。耳边似乎也响起了土地凄然而无奈地呼唤。
相关的主题文章:

  
   故乡的苦楝树
  
   一;花期
  
   ------西藏之旅游记(四)------
  
   2008,我们永远的记忆
  
   你是我穿越蒹葭,最美的守望
303#

就让我这样爱着你
  她有快乐魔法
  总给我很多惊喜
  她爱哭又爱笑
  让我抓破头苦想
  
  她是我的老师
  跟她学会了快乐
  她顽皮又可爱
  怎么也爱不过来
  
  她也有小情绪
  又吵又闹伤脑筋
  她总是想着我
  好吃好喝不忘我
  
  她懂得了尊严
  不会随便去妥协
  她凡事自己做
  要她明白责任感
  
  她有很多幻想
  长大当黑猫警长
  她喜欢喜羊羊
  但想变成灰太狼
  
  我爱你,爱着你
  一时一刻不能没有你
  宋宝贝,你真好
  如果没有你的日子
  我没有了呼吸
  更没有了心跳
  不懂活着的意义
  就让我这样爱着你
  直到永远......
相关的主题文章:

  
   踏着夕阳归去
  
   封尘记忆
  
   《夺子之战》
  
   08到09日记
  
   葬礼
304#

柬埔寨纪行
我知道吴哥窟,还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中期,是从文革前出版的一本地理杂志上刊登的一篇短文中读到的,树海读书阁。那个时候不会奢望有朝一日能够造访吴哥,只是好奇于吴哥窟的辉煌、湮灭和重见天日,希望能读到一本翔实介绍吴哥的书就心满意足了。改革开放使中国人走出国门成为可能,2007年11月我和几个好朋友一同飞往柬埔寨的暹粒,造访了吴哥窟和洞里萨湖。    高棉的美丽微笑    吴哥古迹是由许多宏伟的石构建筑和精美的石刻浮雕建筑群构成的,举世闻名,它与长城、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被世人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  在今柬埔寨洞里萨湖和湄公河下游地区,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人居住了,公元一世纪至七世纪,铭华读书阁,那里建立了扶南王国,这是柬埔寨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金霏读书阁。后经历早期真腊,进入吴哥时期,此时的吴哥王朝经济发达,国势强盛,成为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强国。它不仅扩疆并土,收复邻国,而且创造了辉煌的吴哥文化。自公元802年,苏耶跋摩二世定都吴哥开始,前后经过吴哥王朝25个国王的苦心经营,历时400年,才在1201年建成了吴哥城,成为高棉王国的帝都和佛教圣地。  吴哥包括大、小吴哥,规模宏大。在大约4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一共分布着600多座宫殿、神庙和佛寺、圣塔等建筑,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群。吴哥的辉煌不单在于它的大,我以为还在于它内容的丰富、生动和工艺的精湛、雕刻的精美。吴哥窟的石刻浮雕堪称古代高棉的一部百科全书,内容涵盖了帝王统治、战争历史、宗教神话、文学艺术、百姓生活和世俗礼仪等各个方面。在坚硬的砂岩上,古代高棉的能工巧匠们把一个个人物肌肉的质感,表情神态和动作,雕刻得栩栩如生,许多看似纷繁复杂的画面,处理得前后有序,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无论是长达800米的世界上最长的小吴哥的回廊的石刻,还是女皇宫的精美浮雕,其精湛的工艺都让游人惊叹为鬼斧神工。  巴扬寺那54座尖塔上的二百多个巨大的佛塔头像,石佛都双目低垂,静穆沉思,嘴角上扬,面露微笑,最让我费心思琢磨,树海读书阁。据说,这是吴哥的最后一个建设者,当时的国王苏耶跋摩七世将自己的脸和微笑,以似人似神的形象被雕刻在四面佛上,这位被神化了的国王就是四面佛,而这微笑就被世人称为&ldquo,树海读书阁;高棉的微笑”。有人说同蒙娜丽莎的微笑女人最美最迷人的笑一样,“高棉的微笑”则是男性最美最神秘的笑容。  巴扬寺是苏耶跋摹七世晚年为自己建造的陵寝寺院,也许,精彩读书阁,国王是因为无法做到长生不老,却又想永存于世,才把自己的头像和微笑镌刻在了高高的佛塔上,希望自己能够幻化为亦人亦神的“四面佛”,这样他就可以从任一个方向鸟瞰并挚爱自己浴血征战过的土地和万千顺从的臣民。如果我的这个假设,还勉强能够说得通的话,那么,国王双眼低垂,静穆沉思,脸上露出的安详微笑又有着什么深意呢?这位年迈的国王到底在想些什么?笑些什么呢,孔子读书阁?  苏耶跋摹七世治下的吴哥王朝,是高棉帝国的全盛时期。南至马来西亚,北至老挝和我国的云南边境,西至孟加拉湾,都是它的疆域。经历过惨烈的战争,有了辽阔的疆土,江山社稷已定,他似乎觉得自己可以合一合双眼,冥想从此就可以出现一个没有战火,天下太平,边陲安定,金霏读书阁,人民安居乐业的盛世了。是不是想到这里,国王苏耶跋摹七世嘴角上扬,安详地微笑了?  吴哥城经过历代君王前后近400年的努力建设,虽然国力几近耗尽,但宏大而辉煌的宫廷和宗教建筑,细致又精美的浮雕和石刻,终将在苏耶跋摹七世的手上大功告成,这既实现了帝国几十代君王的浮华梦想,也圆满地成就了自己的文功武德,树海读书阁,奠定了个人在高棉帝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他似乎可以合合眼,歇一歇了,是不是想到这里,国王苏耶跋摹七世嘴角上扬,安详地微笑了?  苏耶跋摹七世在自己的陵寝寺院巴扬寺将要竣工的时候,他对即将落成的吴哥城也做了最后的整修,他在四处的城门上都树建了自己四面观想的佛陀面容。在这里,他位于高高的佛塔顶上,既能俯视并洞悉王宫中和人世间一切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又无鞍马劳顿和案几之苦,还可以永远地接受万代子孙对自己的无限尊崇和普天之下善男信女们对“四面佛”的顶礼膜拜。是不是想到这里,国王为他对自己的最后安排而窃喜,嘴角上扬,就微微地笑了?  台湾作者蒋勲在《吴哥之美》一书中说“《金刚经》的经文最不易解,孔子读书阁,但巴扬寺的微笑像一部《金刚经》&rdquo,华闻读书阁;。的确如此,尽管我们对“高棉的微笑”还可以有更多的猜测和假设,但苏耶跋摹七世国王到底在想什么,在笑什么,世人恐怕永远无法知道,正确答案,只有苏耶跋摹七世国王自己清楚了。  但是,帝国会消亡,皇宫和佛塔也会坍塌。鼎盛的吴哥王朝未己就开始衰落,公元1431年,暹罗入侵高棉,屠城吴哥,上百万人被杀,金银财宝被抢掠,宫殿佛寺被毁坏。湿热使腐尸化成瘴疠,瘟疫爆发,人们纷纷逃离,吴哥被世人遗弃在血腥和腐臭里,被长久湮埋漫漶在草莽藤蔓的热带丛林之中。  用世俗的眼光看,吴哥和他的巴扬寺遭此厄运,苏耶跋摹七世国王还能笑得出来吗,爱看读书阁?不笑,难道去哭?在那些血雨腥风的黑暗日子里,苏耶跋摹七世仍然选择了笑,他笑天上云卷云舒,笑吴哥人进人出,他笑傲人间近千年,一直笑到了今天,才使我们如今还能见到他那历经磨难,饱经沧桑却依然安详的笑容。我伫足“四面佛”前,凝视“高棉的微笑”,心中沉思良久,我们是不是该从“高棉的微笑”当中去领悟一些什么。    贫困的洞里萨    洞里萨湖位于柬埔寨的西部,是一个淡水湖泊。它的面积随着季节的不同,有很大的变化。雨季时,湖面可以达到10000平方公里以上,旱季时,湖面只有3000平方公里。它是东南亚第一大湖,是世界上第二大淡水湖,仅次于俄罗斯的贝加尔湖。  我们是11月造访洞里萨的,正值柬埔寨的雨季刚结束,旱季才开始的时候,洞里萨的湖水浩渺无边,看上去就像大海一样。  自古以来,洞里萨湖上就有一些逐水而居的水上人家。现在,这些水上人家,被称作“浮屋”或“浮村”。“浮村”里的人家,有的住在立于水中的高脚屋里,所谓高脚屋,是用柬埔寨特有的木头和几片竹篱笆或破门板架成的极简陋的小屋。有的就住在同样简陋的船屋或架在编好的竹筏上的简陋木屋里。简陋,一则因为贫穷,二则便于迁徙。由于湖水的涨落,“浮屋”里的人每年都要举家搬迁好多次,水进人退,水退人进,既要立于水中,又要离岸边陆地比较近。游船在湖中穿行,我看到“浮村”里有学校、商店、餐厅、酒家、教堂、工厂、猪圈、篮球场和警察局……一切的生活服务和公共设施,几乎应有尽有。“浮屋”里的人不仅吃喝拉撒,生活起居全在水上,他们一切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几乎也都在水上进行。  “浮村”里有很多越南侨民,在上世纪80年代越、柬之间那场战争中,一些没有走的越南士兵留了下来,都移居到了这里。历史上,柬埔寨曾经饱受越南的欺凌,如今,越南人和高棉人在同一水上村庄,都从洞里萨湖中要生活。虽然,这两拨居民各说着各的语言,越南人在自家的门上贴春联,高棉人在自家的门口立佛龛,各自有着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大家却相安无事,各自都过着平静而又自在的生活。坐在小船里,看着“浮村”的人们,我钦佩高棉人的宽厚和善良,和曾经的“敌人”一起分享本属于高棉人的洞里萨湖里的稻米鱼虾,该要有怎样的宽阔胸襟和大度。战争,是政治家的主意,士兵不过是炮灰,原本是不想打仗的。天赋人权,他们也想求生存,过日子,想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希望与人友好相处。但是,战争使他们成了杀戮者,命运却又开玩笑似的把他们抛撒在了被杀戮者的土地上。  洞里萨湖上据说住着几十万人,有这么多人聚居在此,当然是因为它的慷慨赠与。洞里萨湖,曾有过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湖底住着一位NAGA七头蛇神,蛇神的女儿要嫁给印度王子,拿什么给女儿做嫁妆呢?于是他大嘴一张,顿时把所有的湖水给吸干了。转瞬之间,一大块肥沃的土地变出来了,就成了送给女儿的嫁妆。被蛇神当作女儿嫁妆的土地还会差吗,旱季湖水退去,露出大片淤泥沉积的肥沃土地,水肥充足,稻米椒菽丰产。雨季湖水涌来,杂草烂叶和昆虫沉入湖底,又喂养了鱼虾蟹鳄,渔获甚丰,湖上捕获的鱼虾可占全国淡水鱼产量的70%。据导游说,洞里萨湖过去有很多鳄鱼,越南人来到湖上,已经把湖里的鳄鱼斩尽杀绝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浮村”的人们住在湖上,以一种最顺应自然和自己最熟悉的方式生活着,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靠湖上捕鱼为生。过去是一叶扁舟一张渔网,摇桨撑杆,人力驱动。现在也有马达“嘟嘟”,破浪而行的小船了,这些能够快速行进的动力船,随着来吴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大多已经实现了功能的转变,过去捕鱼,现在已经载客了。湖上,还有一些妇女和小孩,划着小船叫卖一些香蕉之类的水果和易拉罐饮料。这些人在湖上讨生活可真不容易,几串香蕉几厅饮料和矿泉水,即使不要成本又能值几个钱,她们划着小船,整日在风浪里颠簸起落,就是靠卖几串香蕉几瓶水赚的钱,来养活自己。那天,我们游湖时有些风浪,一对母女划着小船向我们过来,快靠近时,母亲竭力在船尾摇着浆,小姑娘站在船头,手里拿着水果探着身子伸向我们,几个浪头打来,小姑娘一个踉跄,头发和全身的衣服被湖水打得湿漉漉的了,我们真怕她掉进湖里。小船几次试图靠近我们,却终未成功母亲无奈地朝我们笑笑,把船划开去。看着这对渐渐远去的母女,看着水面上那些坐在一个大塑料盆里,见到游船来了,便迅速靠近,娴熟地摆出姿势让人拍照,然后伸出小手,不停地朝游客嚷嚷着“Onedollar”的孩子,我早已无心于湖上的美丽风光,呆滞的眼光一直停留在她们身上。  洞里萨虽说是鱼米之乡,但从简陋的住屋,缕烂的衣衫和黑瘦的身体看,“浮村”里多数人生活上还是很清苦的,恐怕也仅够果腹和蔽体而已,因为洞里萨要养活的人实在太多了。住在“浮村”的人们,生活虽然艰辛,只要不打仗,湖上的日子也还过得其乐融融,和和美美。我看到湖上卖新鲜蔬菜水果的船娘站在船头,一家家地问过去,这时各家的女人们就会出来,蹲在自己家门口挑拣,不管成不成交,大家都是有说有笑的。  日子过得好一些的水上人家,除了生产用(或捕鱼或载客)的小船装上了发动机,代替了人力。生活上也能享受到些许的现代物质文明。有的家庭也有电视机,可以收到金边的节目。入夜,家里也点着电灯。电视和电灯,都由电瓶供电。充电一次,花半个美元,就能用上好多天。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现代物质文明的另一面,水面漂浮的油污、塑料袋、包装纸和空易拉罐,这些大多是世界各地的游客带来的。当然,对于生活在这里的水上居民来说,他们暂时还考虑不到环保,也考虑不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课题,但是来这里的游客,不该只对“浮屋”的人们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亲近自然的原生态的生活方式感兴趣,如果做不了别的什么,至少可以做到不往洞里萨湖里扔下任何东西,那怕一个塑料袋,一个可乐瓶或一张糖果纸。  洞里萨,毕竟是高棉人的母亲湖啊。对于“浮村”的人们来说,洞里萨更是他们生命的全部,是魂牵梦绕的梦中水乡,是他们整个的世界。    恐怖的“特产”和小吃    柬埔寨地处热带,阳光和雨水都很充足,湿热温暖的气候是树木和农作物生长的天堂。元人周达观出使真腊,在那里呆了一年多,著有《真腊风土记》。他在书中写道“唐人之为水手者,利其国中不着衣裳;且米粮易求,妇女易得,屋室易办,器用易足,卖买易为,往往皆逃逸于彼。”这是彼时的“偷渡”,华人水手到了真腊,觉得那里更好讨生活,就“逃逸于彼”留在那里了。可见,那是个林茂粮丰的富庶之地,物阜民丰,原本是个好过日子的地方。  但是,战争毁坏了这个国家,近半个世纪以来,柬埔寨内忧外患,战事不断,弄得民不聊生,使曾经辉煌一时逞强东南亚的高棉帝国,竟成了一个内乱不断,政局不稳,贫穷落后的国家。所幸战争的梦魇终于在1997年结束了,但是,战争造成的严重创伤还没有完全治愈,在柬埔寨旅游,人们不难发现战争留下的种种祸害和战争造成的种种畸形。  伟大的吴哥文明是以吴哥城为标志的,吴哥的毁损始于暹罗人对高棉的入侵和对吴哥的屠城,此后的四百年时间里,又湮灭漫漶在湿热的热带雨林之中。最近几十年的内战,吴哥城是各派军队抢占的一个战略要地,吴哥城和它周围的地下,埋藏了密密麻麻的地雷和爆炸物,战争对吴哥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吴哥窟真要成吴哥“哭”了,有些神庙和寺塔,如今只剩下一个破败不堪,荒草凄凄的台基了。  战争还造成了人们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畸形。在吴哥王城,在洞里萨湖边,在暹粒的大街上,在各处的风景点,游客总能看到一群群的乞食者,他们大多是因触雷而断胳膊断腿的残疾孩子,充斥在这些孩子心里的恐惧、怀疑、憎恶和仇恨,很长时间也难以消失,是战争是地雷造成了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的畸形。在这些乞儿中,小的还有两、三岁的孩子,裸着身体,拖着残肢在地上攀爬,向游客伸出小手,看了真叫人不忍。在一些景点路边的树阴下,我们也看到残障者组成的小乐队,他们七、八个人在一起,席地而坐,用制作粗劣的本土乐器,不停地弹奏出我们并不熟悉的音乐。虽然在小乐队的面前,放着一个装着一些零钱的盆子,里面有游客给的柬埔寨瑞尔,也有小额的美元和欧元。给与不给,给多给少,由游客去吧,他们只是认真地演奏音乐,绝不伸手向路人乞讨。有游客好奇的看着他们,他们一边演奏,一边给客人报以“高棉的微笑”,这微笑除了坚强和友好,不知当中是否也还含有一些无言的隐痛,毕竟,地雷,造成了他们的残障,战争,毁坏了他们的美好人生,带给他们终身的痛苦。  有人把地雷称作柬埔寨的恐怖“特产”,这也是战争给柬埔寨造成的一种畸形存在。据说柬埔寨境内现在还有上千万颗的地雷和大量爆炸物,地雷的埋藏量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十。一个不足千万人口的国家,却有着上千万颗的地雷和爆炸物埋在地下,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不用说战争期间有许多人死于地雷阵,战后这些年来,据不完全统计,柬全国因触雷而伤亡的人就有五、六万之多。农民在田里耕作,旅人在路上行走,小孩在林间玩耍,说不定就会踩响一个或一串地雷,轰然一声巨响,把人炸得血肉模糊,不死也伤,说不定一只胳膊或者一条腿就给炸没了。由于许多地雷不知埋在何处,一时还无法挖出,柬政府有关部门不得不在还没有排雷的地段插上了用多种文字书写的“小心地雷”的红色警示牌,有的地方还拉上了手指粗细的尼龙绳子,将有危险的地段围了起来。无论在巴芳寺,还是在巴肯山,在不少游客如织的景点里,这种画上了骷髅头的红色警示牌,特别的醒目。在这样的地方旅游,游客当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要小心地雷,除了城市的街道,其他的地方是不敢随意乱走的,尤其是在乡村山野,游客只能走那些有人走过的地方,真的不敢越“雷池”半步,谁也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和胳膊、腿开玩笑。  在我看来,柬埔寨可称之为恐怖“特产”的岂止是地雷,还应该包括油炸蟋蟀、蚂蚱、水蟑螂和毒蜘蛛。柬埔寨人不仅把这些东西当作小吃,而且还把它们当作美味佳肴拿来款待客人。据说,磅通省的毒蜘蛛,肥硕、美味,质量上乘。导游介绍说内战时期,物质匮乏,粮食紧缺,为免于饿死,有人冒死吃下这些可怕的东西,才得以活命。在导游的再三鼓励下,我们也上街买来了这些油炸小吃,大着胆子吃进嘴里,就着酒,大家感觉味道还真是不错。现在到柬埔寨的外国旅游者,很多人怀着一种好奇心,还特地到街上去品尝这种被战争逼出来的恐怖小吃。  无需特别的留意,在柬埔寨旅游,人们就能感受到战争给这个国家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痛苦,战争,罪孽啊,这个该诅咒的怪物。这个世界,究竟是谁在发动那些大大小小不义、无良的战争,又是谁在人民受苦受难,士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战争中发财、受益呢?!
相关的主题文章:

  
   乡思_6
  
   8月,好自为之
  
   学习嵇康好榜样
  
   你,是我的一滴水(外一首)_1
  
   寂寥空虚
305#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抹白
  
   "五证"随笔
  
   一个视频引发的愤慨
  
   再说散文
  
   【诗一首】张村的小雨
306#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腔文学韵,秋高气爽游桂湖
  
   专注的快乐
  
   雨做的云
  
   三个老外
  
   为今天而活
307#

我是义工,我骄傲
  传统元宵佳节,我们义工联合会十八名义工相约去看望二位孤寡老人。
  
  推开第一位老人的房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难闻的臊气。因为我们的义工已连续三年都有人来看望他,所以他和邻居们对我们都很熟悉。没有客套和闲聊,我们都各自为他忙碌着,有帮着捡修屋顶的,有帮着为他换床上铺盖的,有帮着他打扫房间的&hellip,树海读书阁;…
  
  说实在话,我很少参加此类活动,也很难适应房间里的环境和他本人的卫生。义工们在忙碌着,时不时的有人把脏的盖被、床单、垫被等抱出来,而我还无所事事地闲逛着。三间房,每间都是灰尘满布。这位老人远望,除了头发怪异,那发型和憔悴的样子,就像电视剧《边城匪妻》里的柳云轩的爹,精彩读书阁,其它也还好一样,看上去身体也健康。我正在纳闷,孔子读书阁,怎么这么一位四肢健全,身体健康的人我们也来看望?房间的一担谷引起了我的好奇,我说,他怎么搞了一担酿酒后的糟谷放在房屋里,有知情的义工朋友告诉我,不是糟谷,是霉坏了的稻谷。去年就放在这里了。我说那为什么不扔出去。旁人说:不能的,他会拿刀和你拼命。这时我才知道他患有精神病。
  
  我顿感惭愧,金霏读书阁。拿起那破旧的扫把,我从他的卧室开始,孔子读书阁,重新帮他整理,大米和稻谷分别码放在打倒的櫈子上。又来了几位义工帮我一起整理。破旧的抽屉、木板等都被我们清扫出去了,树海读书阁,窗前的地上有一袋的柚子,原封不动地躺在那里,树海读书阁。床边上的一个破编织袋,我本打算拿去扔了,倒出一看,里面二瓶植物油,有眼尖的义工说,这还是去年元宵节他们送来的,连编织袋他都没有打开。地上的一个小电饭煲正冒着热气,我也顺便揭开看了看,下面煮的是饭,上面蒸了一个看不清原形的菜。这时他的弟媳妇进来了,说,华闻读书阁,今天总算把饭煮熟了,平常他不知道弄,肚子饿了只好吃浸泡的米。有义工说,电饭煲的开关是她帮他插好的。可怜的人啊……心中对他充满着同情,同时也很纳闷,树海读书阁,为什么邻居和他的亲友不给予帮助呢,毕竟我们来一次,只有一次啊。床上已全部换上了新的垫被、床单和盖被。平时左邻右舍送来的饭菜,吃完后,那些碗筷都堆在角落,义工们都拿到外面洗去了。
  
  望着收拾得干净、整洁的房间,我们都很满意。他的邻居们却说,等你们走后,这些破烂他又会全部捡进去。我说,那就一把火把这些脏东西烧了吧,爱看读书阁。好些人附和这个提议。他的邻居们又说:只有你们来了,他才随你们怎么帮他弄,要是换了我们,谁敢动他的一点东西啊,他会寻你吵个不停,并且动不动就拿刀威胁人。难怪平日没人搭理他。我望着他看着他的那些“昔日宝贝”熊熊燃烧着,并没有一丝反常和不舍。平静地站在门口,不知道此刻他心里是如何想的,铭华读书阁。帮他清洗桌、椅、碗、筷的义工们陆续回来了,我们的会长也从别人家烧了热水,拿出了带来的全套里外衣服,准备帮他洗澡,金霏读书阁,可是他死活不肯洗,口里说着:我昨天才洗的澡。其实他不知道有多久没洗澡了。会长只好帮他洗了个脸。有邻居说他不肯洗澡是因为他身上有钱,怕别人拿走。我们都将信将疑。听说他以前的农活做得很好,我不知道他曾经受过什么刺激,以至于晚年光景如此。心中默念:菩萨保佑,保佑他平安。
  
  随后,我们一行又驱车到了另外一个乡镇,这次看望的是一位常年生活在轮椅上的老人。当我们推开老人房门的时候,里面还有二位老人陪着他在聊天。老人用一脸的笑容欢迎着我们的到来。义工们放下了手中的大米、食用油、汤圆等物件,各自抢着寻事做,我好奇的看着他房间布满了的绳子。有义工告诉我:好奇是吧,他老人家的每根绳子都是有用处的哦,比如这根是开关门的,比如这根是摸索着上床的,那根是电灯,那是电风扇,那是……
  
  由于常年坐着,得不到运动,老人显得肥胖,所以一、二个人帮他洗澡都很难应付。所以老人的心愿就是想美美地洗个热水澡。
  
  等洗澡水烧好,我们的义工中有三位男士自告奋勇帮老人洗澡。我和几位女士在煮汤圆,想等老人洗完澡陪他一起吃汤圆。一锅又一锅,一碗又一碗,我们兴致勃勃地煮着。这时有人说,脱下来的衣服上有好多早已干了的屎,突然我就有了想吐的感觉,理智告诉我,不要,不能,不准吐!其实各种滋味真的一齐涌上心头,如刺梗喉。在我们的汤圆刚好煮完时,里面的人已帮老人洗好了澡。穿好了内衣,在帮老人剪脚指甲的时候,我听到了他和我的义工朋友们说:今天真的谢谢你们,我去年一年只洗了二个澡,上次洗澡还是去年八月份,早就想洗澡了。心又没来由的颤动了一下。我又为我之前行为害臊。看到我的义工朋友们那么细心地为老人剪着指甲,那么耐烦地帮老人穿着衣服,那么开心地陪老人聊天……我又一次的需要检讨自己了。地面没有硬化,是那种泥巴地面,凹凸不平,所以积满了洗澡水,我一言不发地挟起一坨坨燃烧过后的煤块放在有水的地方。有人过来用脚踩碎,有人过来打扫吸干了水的地面。我又悄悄提起了垃圾桶,倒完垃圾回来,也许是我身上红色的义工服,也许是有人在现场看到我,反正有老太太喊我到他们家喝茶,有人朝我微笑。当我把垃圾桶归还原处时,老人连声对我说谢谢。相比为老人洗澡的,为老人洗衣服的,为老人剪指甲的,为老人剃头发的……此刻的我真的很不好意思。
  
  之前感觉作呕、没有食欲的我,也端起了汤圆碗,和老人一起吃着汤圆。咔嚓,一张一群人开心吃汤圆的画面成了我永远的记忆。
  
  我是义工,在这里我看到了:连精神病人都视我们义工为亲人,在我们面前平静不躁,接受我们微不足道的帮助,残障老人盼我们去,短暂的关爱老人却念念不忘,只因我们了却了在我们看来不值一提而在他看来却是最大的心愿。
  
  我骄傲,我是义工!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与静好岁月中,解读珍惜
  
   一股刺入心灵的痛
  
   美梦成真
  
   像混蛋一样快乐的活着
  
   人呀,请熄灭你争宠和嫉妒的火把吧---读《圣经》有感之二
308#

风,吹过你的梦
风,吹过你的梦
有大河轻淌
你坚信
是雨是风是苦难
一路走来
握紧拳头——
风,吹过你的梦

有艰涩的抉择
你知道
有汗有泪有拼搏
蓦然回首
脚步铿锵——
风,吹过你的梦

有操劳的心机
你懂得
学生老师学校
素面朝天
德归故里——
爱如潮涌


  
相关的主题文章:

  
   邂逅人生缘分
  
   《庆兔兔日记》1882吃饭看书听故事
  
   又见炊烟袅袅升起
  
   《蚂蚁的自述》
  
   云贵之旅之丽江印象(一)_1
309#

满腔光辉唱永恒(五首),树海读书阁
明媚元日江山如绣画中游,铭华读书阁,明媚元日千盏酒,精彩读书阁。万事从来风耳过,孔子读书阁一生全凭自然修,金霏读书阁。&nbsp,树海读书阁;人间烟火&nbsp,树海读书阁;昼见车马隔空喧,华闻读书阁,夜闻爆礼花伴月,爱看读书阁。贪恋人间烟火弄,金霏读书阁,繁华欣罢重头越,树海读书阁。&nbsp,孔子读书阁;香魂清绝冰线雪莲暗香弹,寂廖清月诉形单。香魄清绝雪凌芷,拭把华色俏入栏。 唱永恒寒夜弯月映冰棱,心藏桃符垂暖风。梅迎西风笑北斗,莲邀南月傲东瀛。放眼山河天地广,回眸岁月春秋更。但得清酒约阳启,满腔光辉唱永恒。 幻诗赋 人生紫陌红尘路,心跳云淡风轻处。闲暇轻狂附风雅,清歌漫瑟幻诗赋。
相关的主题文章:

  
   《红楼梦》阅读笔记(之十五)
  
   假如朋友欺骗了你
  
   《光的赞歌》
  
   2008某一天
  
   《苏幕遮》弦歌雅韵
310#

牛跑了
&nbsp,树海读书阁;                                                                           &nbsp,树海读书阁;           牛跑了

                     &nbsp,金霏读书阁;       &nbsp,爱看读书阁; &nbsp,孔子读书阁; &nbsp,金霏读书阁;                 &nbsp,树海读书阁;       原成都市32中初67级5班下乡知青石建华
         1969年的3月,洪雅罗坝的气候还是非常寒冷,山里的微风出了山湾,把冬水田里的水波纹推向了远方,古人云“春江冷暖鸭先知。”远处有几只鸭子扑腾着翅膀,从水田表面上里掠过,阵阵嘎嘎地叫着,向着不远处的另一块水田里跑去。
  刚刚过了春分,队里的春耕大忙季节开始了;队里的劳动力一直都很紧张,特别是农忙季节,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就非常突出。这不,从晚饭后就开始了。队长和干部们又在召开社员大会,动员大家来想办法了。
  夜深了,外面已经伸手不见五指。在老顶子坡上,光荣一队的库房里,正在开着社员大会,.队里的干部们都为缺少会耕田的技术能手在发愁;是啊,铭华读书阁,季节不等人啊。会场上,所有的人都在大眼瞪小眼,大家都在干着急,队里能犁田耙田的也就那么几个。倒过来调过去,没有新面孔。怎么算都是不够用啊。社员大会上空的飘荡着阵阵烟渍烟味,把蚊子都熏跑了。
  突然在会场上,也不知道是哪一位社员脱口而出,冒了一句大实话,打破了会场上沉默的气氛:“我的队长大人,还有那么多生产队的队干部,你们总是在说没有人,摆在面前就是人,为啥你们又不用呐?”
  队长连头也没有回,立马张口就给他顶了回去“你说得倒安逸,哪儿还有人?”
  屋子的一个角落里传出一阵阵欢快的善意哄笑声,伴随着这阵止不住的笑声,那个人应声反驳道:&ldquo,华闻读书阁;请问队长大人,知青算不算人?”
  整个会场都被逗笑了,这笑声差点儿把生产队的库房房顶冲开了,树海读书阁。队长禁不住也笑了。是啊,五个知青中有四个男的,一个女的,都是年轻人,劳动力都还可以。不会耕田可以学,只要有人干这件事就行。虽说他们去耕田可能会耕不好,但也耕不坏呀,何况是这季节不等人啊。能有一个人,就算一个人,毕竟是多了几个人。总要出点成绩嘛。
  在四个男知青中只有小石的个头太小,恐怕不行,精彩读书阁。于是队长在会上宣布:在四个男知青中除了小石以外,其余的从明天开始,孔子读书阁,都去使牛耕田,小石跟剩下的女知青一路,和女社员一起在田中打杂。铲田坎。
  我一听到队长这样安排,立即提出强烈抗议。“为什么要我和那些女的一起,老是那么瞧不起人,好歹我也算是男子汉,这样分配任务不公平。”大家都笑了,不知道是谁,竟然开起了大玩笑:“和女的一起干活路有啥不好。我们都想和女的社员一起铲田坎。”随着队长一声玩笑般的骂声:“你想得安逸。”这一下比刚才笑的更厉害了,刚才还围着马灯直打盘旋的那几只飞蛾,顿时被吓得直往房门外面逃窜。
  队长不笑了,把我拉到一边温和地说:“我看你身体的个头太小,莫得啥子力气,最怕得是你拖不动枷单,吼不到牛,你肯定不得行。”
  我立刻挣起一股筋,大声叫喊道:“我就不相信我不得行。别人能做得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得下来。”
  队长笑了:“好、好、好。你不要叫喊了,我同意让你去耕田就是了。但是你要把细点,不要让牛欺负你。”我这才算是心满意足地笑了,一边笑一边用手抹去挂在眼角的泪花。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放亮,我匆匆吃过早饭,在堂屋门槛边,顺手抄起一根一米多长的老竹梢,权当赶牛用的牛鞭,来到一家社员的牛圈旁,挽起衣袖和裤腿,从牛圈里牵出一条耕牛。顺手拿起一背兜干草料,斜挎在背上,肩上扛起一个三十多斤重的铁木犁头,踩着山坡泥泞的田坎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一块水田边。我把背上那捆干草堆放在田坎上,再跳下水田,把犁头插入水面的泥土里,把耕牛牵到了犁头的前面站好,然后看着犁头和耕牛发呆,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把犁头上的扣套和耕牛连在一起……
  正在这令人尴尬的时刻,一位名叫杨庭安的老社员急忙跑过来,替我套好犁头和牛,把牛鞭交到我的手上,教我怎样对牛发布向左、向右、停止和转回来调头的口令。然后再三叮嘱着问我,记住了没有?
  我很有信心地大声回答“记住了”那个老农民这才转身走向离我有80米开外的另一块水田开始耕田了。
  我按照杨庭安老人教给我的那些口令,开始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耕田。在春天,山谷里的春风就如同万把小钢刀,刮在人的身上,令人感觉到从里往外都是那么冷嗖嗖的。
  我把单裤卷到了大腿根,紧了紧绑在腰间的警察武装带,戴好头上的棉军帽,右手拿起牛鞭,左手扶着犁头把子,轻轻地左右摇了摇犁头把,手里的牛鞭梢在半空中画了个360度的大圆弧,我大喊了一声“走司”,
  耕牛扬了扬头,顺从地拖着犁头在水田里慢慢地向前走,我扭过头看到:我的身后留下了第一条露出水面由黑色泥土构成长长的的弧线,心里不免有些得意忘形,这也没啥了不起的,看看这,不是挺简单的吗。
  我一只手轻轻地摇晃着手里的犁把手,另一只手轻轻地挥动着一根竹鞭,我得意地踩在没过膝盖的水田,跟在这条耕牛的后面,趟着田里的泥水,缓慢地向前运动着。喉咙里直痒痒,不禁飞出了几句歌词“天上的太阳永不落……”。
  可是好景不长,刚刚犁到田的另一端,该调头往回走了。我对耕牛大喊一声:“转来”,随即就拖着犁头随着牛的缓慢转身,在这块水田的端头上慢慢地滑动着圆弧线。谁能会想到:我的预定动作刚完成了一半,有一只墨绿色的腾空飞起的大蚂蚱,突然会落在我的耳朵上,我猛一抬手,蚂蚱忽地一下飞走了。
  也许是由于我刚才的动作过猛速度过快,站在水田里的双脚,还没来得及调整好位置,身体就向四周不由自主地摇晃了几下,便一下子栽倒在水田里,可能是因为这突然溅起的水浪花,把这条耕牛给吓坏了,它不顾一切地挣脱身上的木枷和绳套,扭头一纵身猛地一起跳,它就跑出了水田,向山坡顶上急步狂奔而去,我不顾一切地从水田里翻身爬起来,抄起牛鞭跳上田坎撒腿就追。
  这时我顿时无名火起,也顾不得脚下山坡小路是如何泥泞,山路碎石如何硌脚了,凭着一股火气,赤着双脚顺着山坡小路往山上猛追。山坡上不远处有一个放牛娃,他也看到了这情景,立刻从牛背上翻身下来,顺着山湾地势,从侧面向这条耕牛包抄过去,我和他两个人齐心合力,在那条山湾里,我和那个放牛娃前后堵截,上上下下地折腾了好一阵,费了很多周折,总算是把这条耕牛给逮住了。
  当时也的确是把我气坏了,我抢先一步站在牛的前头,一只手拽着牛鼻子上的缰绳,另一只手抄起竹鞭照着牛的身上、头上、腿上一个劲不停地猛抽起来,这条牛被打得围着我直转圈。哀求般的眼睛一直老看着我,不停地甩动着尾巴。
  这个放牛娃却从我手上夺过牛鞭,举过头顶狠狠地摔到地下。对我大声吼叫起来:“既是你对牛再有气嘛,打两下也就算了,下手不要那么狠嘛!”我当时就楞了,是啊,同样都是挣工分吃饭的人,对待耕牛的两种态度截然不同,思想差距竟然会有那么大。的确是要向贫下中农学习。应该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了。
  这时候,我低下了头,愧疚般地走到这条耕牛前面,小心翼翼先试着用手拍了拍它的脊背,又轻轻地抚摸了几下耕牛的头,然后再牵着那条耕牛默默地走向我刚才耕的那块水田,帮助我捉住耕牛的那个放牛娃,踩在没过膝盖的水田里,一声不响地帮我套好犁头和牛,我心事重重地接过牛鞭又继续耕田了。
  刚才在水田里摔了那么一跤,身上的衣服早就已经湿淋淋的了,顺着衣襟不断的往地上滴着串串小水珠,这春天里的山风一吹到身上,就像万把小钢刀割在身上,顿时感到冻得上牙直打下牙,嘴皮子直哆嗦,浑身上下直发抖,歌也无心再唱了,在我开始耕田的时候,替我套好耕牛和犁头的名叫杨庭安的老社员,冲着我大声喊道“年轻人,错了没啥,改了就好,歌还是要唱嘛。边干活路边唱歌,就没有那么累。唱吧!”
  我向杨庭安这位老社员充满感激地笑了笑。接着就转过身体,冲着那个一边向我挥手一边走远的放牛娃挥了挥手。挥了挥手中的竹鞭,继续迎着朝阳,唱着“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我又继续使牛耕田了,身后的水田表面留下一道道灰色的泥土……。
  
相关的主题文章:

  
   党员领导干部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李宫俊的诗》第四十二季
  
   一颗思念的种子
  
   《安静》
  
   七绝·赠父母并勉儿子
311#

秋日残红
  路旁,有一朵野花
  错过了春天
  在秋日里孤独地迎接着
  死亡的命运
  
  娇嫩的容颜早已褪去
  却依旧守护者
  写满苍白的残红
  芬芳已是曾经
  悄然躲在充满死气的草地里
  也淡淡地溢出了蓝色阿
  
  每个人的心中
  总会有一朵快要凋落
  而永不凋谢的花儿
  
  请用心呵护
  那些逐渐消逝的晚霞
  在孤冷的秋风里
  轻轻地把它包裹在
  树梢上那片枯黄的叶里
相关的主题文章:

  
   “霍山黄芽”杯全国原创诗歌大赛终评随感
  
   《庆兔兔日记》1941无聊的一天
  
   我漫步在时代的春天里
  
   望月_4
  
   山 行
312#

人与动物
  &nbsp,爱看读书阁; 【编者按】人与动物都是动物,共同特征是行为相同,金霏读书阁,本质相同,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人做事情会敷衍,而动物不会。作者观<动物世界>后写下了这些关于人与动物的文字!读完全文,感觉他简直一动物漫画家,华闻读书阁
&nbsp,孔子读书阁;

&nbsp,孔子读书阁;   序:昨天,在家陪孩子看《动物世界》,当我正在欣赏那些美丽可爱的各种小动物时,铭华读书阁,突然听到一句解说词:“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人做事情会敷衍,而动物不会。人与动物都是动物,共同特征是行为相同,树海读书阁,本质相同,也可以说行为的本质是相同的。因为人有思想,精彩读书阁,所以人是高级动物。”从中我得到了一些感悟!经过一番思考,便杂乱地写下了这些关于人与动物的文字,金霏读书阁
     &nbsp,树海读书阁;&nbsp,树海读书阁;    耕牛与教师
  无论你如何的任劳任怨/即便吃的草挤出来的是奶/挨鞭子总是免不了的
  &nbsp,树海读书阁;       狗与秘书
  即使经常遭到的棒喝/但是你对主子的忠心/仍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主子就是喜欢
          小猪与贪官
  明知长大了长肥了/就没有好下场/但你还是那样的贪吃
          猫与警察
        凭借披着的那张皮/和几分酷似老虎的长相/就搏得别人如此的爱戴
         老鼠与小偷
  不能堂而皇之/就算干的是正事/也只能与偷偷摸摸结缘/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
          狐狸与骗子
  戴上了天才的帽子/却只把目标放在让乌鸦松口之上
          鹦鹉与马屁精
  本来就没有自己的语言/干什么都人云亦云/只因为这一优点/就能一辈子得庞
          蚊子与小姐
  与她过于亲近了/就不会有好结果
          毒蛇与二奶
  明知有毒/可就有人喜欢
          孔雀与情人
  总是用开屏的方式/搏取别人的青睐
责任编辑蝶恋花
相关的主题文章:

  
   《我终将会离你而去》
  
   雾之媚
  
   致青春的一封信
  
   文字 我的喜好---献给散文在线
  
   《我的那个她,他》(作家专刊)_1
313#

老家的年味之磨洋糕
&nbsp,孔子读书阁;   也许有人会问,糕不是烘或蒸的吗?怎么磨的出来呢?其实此糕非彼糕,老家的洋糕一般在过年时才做,也叫年糕。不像年粑那样靠“蒸”功夫,树海读书阁,它的味道出在石磨上,俗称&ldquo,精彩读书阁;磨洋糕&rdquo,树海读书阁;。    相比年粑,洋糕不用糯米,更不掺米,金霏读书阁,只选自家产、颗粒大、质量好的晚稻米。上磨之前,母亲会将米粒过细的筛查几遍,爱看读书阁,剔除其中的稻壳、黑米仁等杂质,铭华读书阁,然后再放入清水浸泡一夜。    米浸透后不用沥干水,树海读书阁,直接可以磨米浆了。隔壁的舅公家存有一台老字号的石磨,孔子读书阁,磨盘做工精致、功能强大,只是面积稍大、沉得厉害,推磨时得双人上阵,否则唤不醒它。每年放寒假在家,推磨是我必做的功课,华闻读书阁,虽然费些力气,却是陪在父母身边最开心的时候。一大早,父亲挑上浸泡米粒的水桶,母亲拿上脸盆、舀子等家什,树海读书阁,一前一后赶去舅公家里。石磨静静的躺在厨房一处角落,母亲走上前简单清扫、洗刷一番,金霏读书阁,试着捧些米粒兑上水放进磨盘中央的小孔,使劲转动磨盘,待检查无恙后,便将摆在石磨下方的竹盘垫上新的一层薄膜,然后正式开工。我每次都是掐着时间才赶过去,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出现的,那会年龄小,特爱偷懒。    磨米浆原本是枯燥的活,但每回并不觉得无聊。母亲一手拉着磨棍跟随转动,一边不停的舀米加水,眼睛时刻盯着石磨的运行动态。我和父亲刚推上一会,身上便有些热了,不得不脱去厚厚的棉外套。跟在父亲身边干活不觉得累,他一边悠闲的推着磨,一边不停讲着笑话,总是惹得满屋人开心不已。母亲偶尔插插话,要么喊停,重新清理一下磨面,要么对父亲的表现不满,还不忘轻声数落一番。我随着父亲的节拍,双手用力推着石磨,看着洁白米浆从磨缝中缓缓流出,滴答、滴答,轻轻敲打在竹盘的薄膜上。那曾经熟悉而亲切的一幕,如今想起倍感温馨。    石磨转了一圈又一圈,渐渐的,我和父亲脊背冒汗、手掌心起泡,米浆也磨好了。磨上一回米浆需耗时半天,比磨豆腐来的慢,全程耐住性子,急也急不来。中午我们回家随便吃点,便开始着手蒸洋糕了。母亲大灶生火,将白腻的米浆倒入垫有细纱布的小竹盘上,放在大锅里蒸。柴火烧的旺,洋糕也熟的快,不到半个时辰便可出锅。热气腾腾的洋糕才起锅,父亲便开心的拿出事先备好的蘸水红纸,在糕面上写下一个红彤彤、极醒目的“囍”字,每年如此,寓意着全家欢欢喜喜过大年。蒸年糕虽然没年粑那般费时费力,但也要熟一个、再蒸一个,只是蒸的过程中无需打理罢了。    洋糕冷却后要用清水浸上,便于保存。老家的过年夜,餐桌上总少不了一大盘香喷喷的炒洋糕,全家老老少少都喜欢夹上一筷子,味道特别好。正月家里来了客人,洋糕也是最受欢迎的待客点心。特别是那柴火灶、猪油炒的,上面摆一层煎鸡蛋的洋糕,只要一上桌,便会引来娃娃们的一阵疯抢。(文/向往森林)
相关的主题文章:

  
   踏雪有痕
  
   守望最后的一缕缕阳光
  
   世事无常,爱已成殇
  
   “心浪淘沙”十里泉——枣庄“荀卿祠”路游小记
  
   做事情重要的是热情
314#

一块手表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戴手表是一种赶时髦,孔子读书阁,不过,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一般家庭都不舍得买,只是有钱的家庭才为子女买上块手表,显得气派、潇洒,那时曾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穿皮鞋的走石道,戴手表的挽袄袖,镶金牙的自来笑”,就是用来讽刺戴手表、穿皮鞋的人爱显摆。说是这么说,可都盼望着自己或为子女买上皮鞋、手表,也风光风光。那时我常常看到,祖父每次回家探亲的时候,金霏读书阁,总是戴着他那块金灿灿的手表,特别耀眼,铭华读书阁,我很羡慕;也偶尔看到城里人下乡的时候,手腕上也戴着块手表,阳光一照,特别招人喜欢,从那时起,我就奢望着将来也能戴上块手表。    那个年代,最流行的是上海牌手表,它看起来大气、漂亮,听起来声音响亮,“咚咚”的,都习惯拿起来放耳朵上听听,精彩读书阁,说是钢音真好。别人越这么盛传,我就更喜欢了。但喜欢也好,树海读书阁,奢望也罢,都是不敢指望的事,因为,那时拿出100多元钱来属高消费,无缘无故没有买的,加之上海牌手表特别紧缺,即使求爷爷奶奶的,也不一定买上。所以我心里话,若等我戴上手表的时候,华闻读书阁,还不知是猴年马月了。心里是这么想的,树海读书阁,可现实说来就来了,来得太突然,突然得你都不敢相信。信不信由你,反正手表在那儿摆着,见了手表,金霏读书阁,我喜出望外,先探了个究竟。原来,这一年母亲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召开全县人代会的时候,每个代表发了一张购物票,声明一下,不是“购物卡”,都一分不少地一样掏腰包,只是凭票能买到这种手表,我估计是让人大代表买上手表,好好看着时间,别耽误为人民服务。    我一直在想,在全民还不富裕的年代,孔子读书阁,一向非常勤俭的母亲,树海读书阁,怎么舍得一下子掏出120元钱来买手表?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还想,母亲当时掏钱的手一定是颤抖过的。开完了人代会,我猜母亲定是携带着珍贵的手表,怀着喜悦的心情急切回家的。母亲到了家,爱看读书阁,见了我就把手表摸出来递给我:“给你买的&rdquo,树海读书阁;我一听就愣了,便说:“我没说让您买手表啊?”母亲就解释说:“这次在县里开人代会还挺好,每人发了张买手表的票,我看大多代表都买了,只是少数代表把票送人了,我也就狠狠心买了,反正以后也得买”母亲说完,我就在想,这是母亲当人大代表辛苦换来的票购买的,虽说我打心里喜欢,但也不能要。最后母亲说了这样的话:“我当时就想给你买的,我自己是不会要的。”母亲执意给我,我这才收下,并非常珍惜手表的来历和这段感情,每每戴着手表、想起手表,我都会想起已在天堂里的母亲。    手表戴在我的手上,实际装在我的心里,听着手表“咚咚”的声音十分悦耳,美在我心里。它伴随着我度过了美好的中学时光,也引来女同学羡慕、男同学嫉妒的目光,我想,这都是母亲给我带来的风光。后来,我参了军,部队规定新兵不能戴手表,心爱的手表就离开了我三个月。新兵连解散下了老连队,新兵们都比着干,大小工作积极主动,每天早晨打扫卫生就看出来了,都很早就起床抢扫把,我那时样样都想争第一,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了,打扫整个大院卫生。有时不知道时间,三、四点钟就起床了,打扫完卫生回来,再躺下睡上一觉天还不亮,我觉得这样长期下去身体受不了,这时,又想起了那块心爱的手表,这是最需要它的时候了。于是,我便给父母写了信,说了部队的现实情况,还需要寄来那块手表。信发出去大约过了十天左右,先是来了封信,说那块手表已寄来了,接着就收到了一个包裹,包裹里有一个十分精美的木质包装盒,我急切地打开一看,里面层层包装的正是那块心爱的上海牌手表。    有了手表,我再也不用三、四点钟起床了,有了手表我就放心了,手表也在绿色军营里出力了。于是乎,它伴随着我转战于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伴随着我走过秦岭,去过广西边关,伴随着我奔赴老山前线,经受过战火的考验,还伴随着我执勤站岗,伴随我学习训练,一分一秒,为我掌控着时间,遵循着军人的规范,赢得时间。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举行全团军、政、文大比武,我报了三项,战友都为我捏着一把汗,我却心中有数,因为我身边有那块手表,比武前的训练,我把手表摆到办公桌上,卡着时间拆装手枪、冲锋枪,卡着时间训练载波技术,最终,手枪、冲锋枪拆装从原来的40秒缩减到20秒,获得全团综合第一名,载波技术获第三名,三项全进入前三名,荣获全团唯一的团嘉奖,所有这些,手表功不可没。天长日久,手表的作用越来越大了,我对这块手表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了。从部队转回地方后,我一直还戴着这块手表,准确地显示时间,按时上班、开会、学习、培训、参加高教自学考试、本科考试......一路走来,这块手表就像一位忠实的使者,辛勤地为我服务着,不停地“咚咚”跳着,走出了极有价值的轨迹。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这块心爱的手表弄丢了,我后悔了好一阵子,因为那是凝聚着我的感情,伴随着我的经历,记载着我的步履,计算着我的人生的一块手表,是铭记在我心中的一块手表,我心爱的手表。    乔显德
相关的主题文章:

  
   洗衣石
  
   我爱荷花
  
   一宵冷雨后
  
   相思无岸
  
   2015.时光如歌
315#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文//杨远煌
  
  在三口之小家庭,孔子读书阁,在妻子面前,我是丈夫。对儿子来说,我是父亲,树海读书阁。在大家庭,在父母亲那里我是孩子。在社会关系层面,在干爸、干妈名下,我是义子。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我有喜怒哀乐,华闻读书阁,有七情六欲,我需要亲情友情爱情,树海读书阁。我需要好的生存环境、好的人际圈子、好的人缘关系。然而,我的选择与我周围人的思想相冲突,金霏读书阁。他们反对我的结果是,我自作自受,作茧自缚,精彩读书阁
  
  在工作方面,我是一位下岗的兽医。被冠冕堂皇的说成自谋职业,树海读书阁,实际是自生自灭。生存的压力与窘迫让我失去尊严。在省地【市】党报上,我的名字前面加上了“通讯员”三字。在县市党报上,我的名字前面加了“特约通讯员”五个字。通讯员究竟是个什么职务呢?通讯员不是职务,你的新闻稿在报纸上登了,你的名字前面就可以加这三个字。报社才给你一点稿费。没有了你的文章,报社是不会发给你稿费的。总的来说,我是草根,是小民,树海读书阁,是平凡的人。我没有后台,没有钱财,没有背景,没有狠,金霏读书阁。然而,我却做了与身份极不相适应的事情。在报纸、网络上发了批评当地政府、公安、工商、学校等强势部门的文章。我得罪了太多的权贵。我的结果呢?花了时间、花了精力、花了心思,背后有人骂我、有人讽刺我、有人讥笑我、有人恶搞我、有人对我进行人身攻击。不仅有棒杀的,铭华读书阁,捧杀的也有,孔子读书阁。我用批评报道帮助维了权的人也有不看好我的作法,反对我的作法。有人上门找我的麻烦,有人上门威胁我,有人打匿名电话要搞我的人。其实,所有的批评报道都是人家找上门来,我从来没有去主动找人家揽这个事干,我从来不收人家一分钱。我是中共党员,我曾经率真的以为,爱看读书阁,我可以追求真理与正义。现在,假若因为我发了批评报道遭人唾弃、非议、谴责而嚷嚷自己是中共党员,这一定是贻笑大方的了。人家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板块的记者、国家反腐部门的专职人员、职业律师难道不是党员吗?很多事情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了了之。我是个什么党员,无职无权,连我所在的那个党支部都把我给孤立了。
  
  我的干爸劝我:“多载玫瑰少载刺”。我的父亲劝我:“扯得顺风旗,落得酒肉吃”。我的丈母总在为我的孩子担心,怕受到人家的报复,也劝我不要再发批评报道了。我得到了什么呢?我的一位高中老同学说,我因此失去了工作上评先进的机会。我的所失岂止是这个。我失去了个人在单位的前途,我的孩子在学校读书因此长期被老师冷落,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毁于民”。我爱乌即屋。我崇尚古人的话因此而崇尚古人。古人的话历经那么多的年月和洗礼,到至今还有如此的现实意义,古人真英明啊。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漓淋的鲜血”。时事造英雄。我们这个时代是个太极的时代,造就出的英雄太极高手特多,什么“敢于”之类的都退居第二线了。“独立之精神自由思想”都见鬼去了。
  
  我真的不想给这个沉渣泛滥的世界再添乱了。我的这些东西只有新闻性,没有文学性。我并不欣赏。但是,我的经历和感想一直煎熬着我,消磨我的意志和热情,我怕热情耗尽了,就写不出来了。我对文学有一颗朝圣的心,我梦想把我的所经历的事情、所感想的东西用文学的形式表达出来,可是,我的尘缘未了,我入不了沙门。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走来,由于自身的抵抗能力不强,感染了太多的俗气。等尘缘了了,我便用我们优秀传统文化来洗涤我浑身的铅华,让我脱胎换骨,去写纯文学的东西,去读《诗经》,去写诗歌,不再理会这些是非的话题与世事。
  
  在这个秋天,一件事情驱使我动笔了,写我的经历,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写成一本书,得从这个秋天写到下一个秋天。要是能够发表再好不过了。然而,我担心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开弓没有回头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一定要完成这项任务。纠结呀。然而,纠结又有什么不好呢,没有阵痛就没有新生。鲁迅先生说:“沉默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说:“纠结啊纠结,不在纠结中爆发就在纠结中灭亡。”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七律.《屈原》
  
   七夕七夕,今夕何夕
  
   人生若只如初见_3
  
   卓文君传
  
   二十年一条好汉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