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未开完的药方,
华闻读书阁在我家书桌的抽屉里,藏着一张未开完的药方,那是生前为医的
父亲弥留之际为我而写的。
想念父亲的时候,我会拿起这张药方看看,感觉父亲的音容笑貌就立刻浮现眼前。 父亲离世已经七年了。那年深冬一个十分寒冷的下午,父亲在
母亲和大家的陪护下,安详地
离开人世。 在他离世的前一夜,我在照看他时,因为感冒咳嗽了几声。父亲听到后,用细弱的声音叫我拿来一支笔和处方纸,为我写一张药方,
精彩读书阁,要我买药服用。 平时,父亲为病人看完病后开一张处方,他落笔疾书几分钟就可完成。那晚,父亲为我开这处方,他手上拿着的笔好似千斤重。父亲双手松软,不停颤抖,抓着的笔几次掉到地上。我含着
眼泪叫父亲不要写了,说我自己会去找他以前为我开过的药方去抓药。父亲摇摇头,执意要为我开这张药方。 他喘着粗气,写了很久,处方掉地上了。我捡起一看,只写了六个字。这几个字歪歪扭扭,大家都看不懂。我反复看了好久,才终于读懂,这六个字是三味中药:杏仁、桔梗、川贝,
金霏读书阁。我念出来给父亲听,父亲微微点头。父亲写了这六个字后,眼神迷离,呼吸急促,已经无力再坚持,昏迷过去。我握着父亲的手,取下他手中还紧紧握着的钢笔,收好这张未写完的药方,
孔子读书阁,眼泪夺眶而出…… 父亲年轻时,高大帅气,多才多艺。他
喜欢下象棋,是县里超一流的棋手。记得他在面对面与一人下棋的时候,还可以同时与另一人下盲棋,而且从没输过。他喜欢书法,写得一手好隶书。他还会吹拉弹唱,拉得一手好板胡,
爱看读书阁。而父亲留给我
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当中医为自己治病,为别人治病。而他成为一名中医,还是自己长期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不断自学而成的。 父亲命苦,在我出生的时候就患上了一种在当时很少见、且很难治好的病——脉管炎。他的脚趾头、手指头长期发炎,并慢慢溃疡坏死,疼痛难忍。那时,人们对这种病还不大认识,人们说是患上了“蛀骨骴”,医院也不大懂得怎样治疗。 记得小时候,
铭华读书阁,每夜他都因为患处疼痛,睡不着觉,经常熬到天亮。夜里,我在睡梦中经常被父亲
痛苦的呻吟声惊醒。看着他被疾病百般折磨,一家人都为他默默
流泪。 为了治好父亲的病,母亲陪他到大
城市医院治疗,
树海读书阁,然而不见效果。之后,母亲和大家到处打听,请巫医和土郎中为他治病。记得一次,母亲花了不少钱,托人请来一位很有名气的外地巫医,为父亲治疗。巫医穿着道服,闭着
眼睛,在我父亲面前不停地比手划脚,嘴里念念有词,
孔子读书阁,折腾了一个下午,然后点燃一张符咒,
树海读书阁,烘着父亲脚趾上的伤口,父亲疼得差点昏迷,
树海读书阁。然而,
金霏读书阁,一切都是瞎糊弄,父亲的病情没有好转。之后,母亲又先后请来几位土郎中为他治疗,但照样无起效。后来,我们和父亲都不再相信巫医和土郎中,也不再花这个冤枉钱了。父亲脚痛厉害的时候,母亲就为他注射一些消炎止疼药,父亲就这样长期默默忍受这巨大的病痛。 父亲在城关卫生院上班,
树海读书阁,因为这个病请了长假。白天的时候,父亲的病痛稍微轻点,他可以休息一会儿。一到晚上,特别是等到夜深的时候,病魔肆虐加重,这时父亲便无法入睡。为了度过漫漫长夜,转移注意力忘掉一些痛苦,父亲就点着一盏煤油灯,在昏暗的灯光下,先看一会儿象棋书籍,然后就看医书。而每当他专心致志看医书的时候,他似乎感觉病痛减轻了很多。不知不觉,放在父亲床头的古籍医书渐渐多了起来,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等,叠成了一道矮墙。 父亲解放前读过私塾,虽只读了几年,但他认识理解古文的能力很强,
那些生僻字很多、词义很晦涩难懂的古文医书,他都看得懂。而且,父亲的
记忆力超人,他夜里看的书,白天会整段背诵。记得他会经常背诵着《药性赋白话解》给我们听:“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如今,我依然记得许多。 后来,父亲认识了一位从外地迁到
家乡的老中医。这位姓蔡的老中医医术精湛,为人和蔼可亲,父亲登门拜他为师。老中医不但收我父亲为徒,还指导我父亲耐心治疗自己的多年顽疾。在老中医的指导下,父亲自己抓方子尝试治疗自己的病。他豁命一搏,似李时珍“遍尝百草”,尝试了很多种药方。父亲每天自己开药方,坚持服药。那时,家中熬药的药壶子很少冷过,父亲每天早晚两次皱紧眉头喝着苦涩的药汤。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病症在他身上奇迹般地慢慢减轻并最终消失了。 父亲原本在卫生院当会计,他在多年学医和医好了自己的病后,对
祖国传统中医无比热爱。他找到院领导,辞掉了很多人都想干的会计,改行去当一名中医。 每天上班,父亲不再拨弄算盘了。他高兴地穿起白大褂,和蔼、耐心为病人把脉看病,开药方子。父亲对中医潜心研究,加上临床经验不断丰富,他开的中药方子越来越管用了。在卫生院,他渐渐成为患者都喜欢求诊的“专家”,经常一上班身边就围满了求医者。晚上和周日,邻居、
朋友患上了感冒、腹泻等常见病,都会上门找我父亲开药。父亲为很多人治愈了疾病,他在本地慢慢有了名气。而此时,当过棋手的父亲好强好胜,不满足于善治常见病,而是敢于挑战治疗一些疑难杂症。 有位乡下妇女,
结婚几年不育,经人介绍找到我父亲。父亲为她治疗三个月后,她怀上了孩子。记得那位农妇生孩子满月后,高兴地叫她丈夫特意为我父亲送来几个红蛋和一袋子花生表示
感谢。父亲收下了她的礼物,也叫母亲回送给她一小包那时的紧俏品红糖。 家住县城另一头的一位
女孩子,痛经厉害。她母亲带她找了很多医生,仍然治不好。原本活泼的女孩变得寡言默语、身体羸弱,也不去上学了。在人们的推荐下,母亲带女孩上门找我父亲医治。经治疗两个多月后,女孩的痛经病好了,她恢复了以往的健康和活泼,回到
学校读书。 一位香港人,患了不治之症,医生宣布他只能活两三个月。他一位住在我家不远的亲戚知道后,租用专车送父亲到深圳,约患者从香港到深圳,父亲为他诊治。后来这位香港人服了父亲开的中药,竟然多活了两年。 印象最深的一例,是那年我的外婆患了癌症,父亲用草药为她进行有效的治疗。那时患癌症的人较少,但一旦患上了就等于宣判死刑(其实时至今日仍然如此),大家很惊恐和
悲伤。外婆到大医院住院手术后,不到半年癌细胞转移。医生说外婆最多只能再活半年,家人都很很无赖、很悲切。父亲自信可以延缓丈母娘的病情恶化,可以让她多活几年,于是发动小舅子和我每天到野外采集几种草药,然后用一个大锅熬制汤药,每天服用三次。这方法还真见效,外婆的病症不会很快突变,拖了两年多才
死亡。 父亲是个高洁之人,他长期为病人看病、开方子,不贪图病人的钱财。有时乡下的病人为了感谢父亲,会送点土特产,父亲推辞不掉收下后,会吩咐母亲安排回送给他们一些糕点、饼干等食品或牙膏、洗衣粉等日杂品。即使偶尔有较富有的病人到我家里看完病后,出于内心的感谢给父亲送个小红包,父亲也总是点到为止收点诊金,其余退回。 父亲对祖国传统中医的治病效果很自信。他常说,中医可以治愈所有的疾病,包括癌症。他相信总有一天,
人类可以彻底攻克癌症。 他对医生的职业很热爱。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因为那时社会上不重视
教育,他干脆命我辍学,安排我去蔡老中医家当药童,
希望我长大后继承他的医生职业。一年后,我吃不了苦,也觉得
文化程度不足学医难有成就,中途
放弃当药童学医,回学校复读。我高中毕业考上中专后,先后到国营企业和行政单位上班,辜负了父亲要我当医生的期望。后来,倔强的父亲为了有人能接过他的衣钵,申请提前退休,让我弟弟补员到卫生院学医当医生。 父亲晚年有一小段无病无忧的
快乐日子,除了天天为找上门的患者把脉开方子外,经常拉拉板胡,与朋友们下下象棋,晚上还喜欢喝几杯。 然而,2009年初秋,父亲可能是烟酒过度,加上年轻时身体遭受病痛的严重摧残,多种疾病并发,身体各脏器迅速衰竭。他吃不下任何东西,排尿排便困难,双脚瘫痪,肺部感染,呼吸困难。2010年元月,我们把被病魔折磨得瘦骨嶙峋的父亲送进医院救治,然而在医院住了近一个月没有一丝好转。父亲多次提出
回家,我们反复征求医生的意见后,最终遵照他的要求,把他接回家中继续医疗护理。没想到父亲回家后,去意已决,拒绝任何治疗,几天后终于不治。父亲面对死亡无畏无惧、淡定坦然,他在临终前的几天,昏迷之中竟然还在一直猜想着福利彩券中奖号码,偶尔醒来的时候就立刻为我们“透码”,希望我们都能获大奖。 父亲与疾病顽强抗争的
精神、对祖国医学的无比热爱、乐于治病助人的品德以及莫大的
父爱,
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 而每当我看着父亲临终前为我开的这张不完整的药方,我就会不觉泪盈眼眶。迷糊视线中,我看到这张药方似乎不是开着的那几味常见的中药,而是写着
坚强、为善和仁慈六个特别的大字。 值此
清明节,写这篇短文
怀念父亲,愿他在
天堂一切都好!
相关的主题文章:
忧伤岁月,挡不住四季的温暖 上坝河之旅 依恋 暑期工记事之(三)---廉价的大学生 一蓑烟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