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坐牢”之思考
看这题目直接反应就是这人大脑短路或脑子进水,
精彩读书阁,抑或是有别的目的和企图,要么就是吃饱了撑得没事找事。其实,这个人脑子没有故障也没进水,
爱看读书阁,应该说一点也没问题一切正常,分辨事物的能力不俗,就认为坐牢比在
自由天地活得好,活得舒服和滋润。这是他亲身经历后的一种深切体会的
感悟。大墙内外,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金霏读书阁,可他何以偏偏有这种期盼呢?非要
怀念牢狱
生活呢?
二十多天前《
中国周刊》记者杨洋的一篇
文章就说的就是这人,
铭华读书阁。
故事的主人翁是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灵官镇村民73岁孤身
老人付达信。他一
生命运不算太好,阴差阳错地失去了招工机会
一生为农,更不幸的是
一生未能娶个
老婆成个家,
自然也就没有儿女。年轻身体好无所谓,年老了这种无家无儿无女的劣势凸显,干不动了,也跑不动了,渐渐失去了自食其力的能力,甚至走上了“食不果腹”的艰难道路。入狱前,付达信已经两年没有吃过肉了。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付达信而言,他不敢有太多太高的想法和奢望,“高处”就是病有所医,食有所供,老有所养。有家有业的
老人做到这些不算太难,对耄耋
老人来说这就不是一件轻松容易事。到2008年,付达信说,自己的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但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总得寻觅一条适合自己的生路。付达信不是大款没有丰厚的积蓄,
华闻读书阁,不是专家学者或能工巧匠无技术或专利可转让,没有儿女赡养,也没有能靠的亲戚
朋友接济,左思右想后他想起自己在捡来的报纸上看过的一则新闻:一个病人为了治病,犯罪入狱,
金霏读书阁,监狱竟然给他看病。想想自己,去坐牢也不啻是
无奈之下的一条“良策”吧。但监狱也并非谁人走到监狱门口说我想坐牢就能坐牢的,也需要“符合条件”才行。
这也倒没有难住
老人家。早些年颇流行的一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付达信活学活用立竿见影,
孔子读书阁,为达到进监狱的资格,2008年9月,
树海读书阁,付达信拿个水果刀在北京站广场抢劫未遂,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宣判的时候,付达信恳求法官:“判得太轻了,你再好好审审。”他的想法只有一个,进了监狱,就不必再为吃饱饭而四处奔波。他一举
成功,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监狱,只是
遗憾法官判得太少了。
监狱的
生活水准高出了他所料,三个月,付达信胖了10斤。在看守所呆了三个半月,付达信被转到天河监狱。这里是送服刑人员回地方监狱的中转站。付达信发现这里的
生活更好了。不仅天天有馒头吃,老年人每天早晨还有一个鸡蛋。
在监狱里,付达信两年来第一次吃到了肉。他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生怕把肉片很快吃完。付达信把肉放在嘴里反复咀嚼,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被同囚的狱友笑话了好半天。
三个半月后,付达信被转回到湖南省长沙监狱服刑。监狱发给他夏服、春秋服、冬装各两件,鞋子两双。被子发了两床,一床铺,一床盖。不仅有被套床单,
树海读书阁,
夏天还有席子发。热水瓶、桶子、杯子一应俱全。且60岁以上的犯人不参加劳动。
付达信觉得长沙监狱吃得更好了。一日三餐按时吃饭,
树海读书阁,不仅馒头管够,午饭的时候还会有西红柿炒鸡蛋、海带炖排骨、玉米炖排骨。开水是统一供应,不限量。年三十儿晚上过了12点,监狱还会给犯人送来甜酒冲鸡蛋。
监狱,对付达信而言是失去了
自由,换来了衣食无忧,换来了他在大墙之外难以企及的物质
生活水平和颇满意的
美好时光,
孔子读书阁。以至于获得减刑机会时,他说:“我不想减刑。”监狱成为他的
理想养老之地,让它恋恋不舍,让他至今
怀念。
自由天地和监狱优与劣,付达信的观念和常人有了天壤之别云泥之分,有了截然相反的认识。
按付达信所说,他呆过的监狱的伙食水平
自然比他以往好到天上了,起码有肉吃了,吃上了两年不曾尝过的肉了。像西红柿炒鸡蛋、海带炖排骨、玉米炖排骨这等水平,不说偏远贫困的农家难以达到,就是城里双双下岗职工
家庭也未必能如此,
树海读书阁。这反映出今天监狱的犯人伙食水准令他向往,也从侧面反映着国家对犯人的待遇水平高下。
大墙内外为何有这样的反差呢?一般而言,
生活在墙外的
自由人有工作有收入
生活水平尤其是吃喝水平应当比犯人的高。这是事物的一般性,代表事物性质和主流。但大千
世界往往还有特殊性、非主流现象存在。付达信
老人就是特殊性之一,虽是个例,但反映了社会的一隅。
人分三六九等,家有贫富之别,人人
命运各不相同。任何国度任何社会都存着贫富差别,没有绝对的均富,总有人坐轿,也总有人抬轿,有人山珍海味吃的腻歪,有人
一生不知其为何物。只是这种贫富差不能过于悬殊和凸显。大多数达到温饱抑或达到“小康”水平并不意味着这个社会中人人如此,总还有一些弱势贫困群体,其
生活水平不但远远低于阔佬富豪和享受三公消费群体,也与普通工薪阶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贫困群体的成因各种各样,但把若干种不利因素集于一身可能就成了弱势中的弱势,不幸中的不幸,恰恰付达信就是这样一个非常不幸者。年迈体衰,无依无靠,无专业技能、无丰厚积蓄、无子女赡养、无外援接济,基本失去自食其力的能力,他的
生活、他的养老该靠谁、能靠谁?选择坐牢换取老有所养是他深思熟虑权衡再三的结果,他觉着坐牢比在外边
自由活着舒服、省心、活得好,只是失去了
自由而已。
说付达信无依无靠没人管是不符合实际。从2003年起,他领到了政府一年300元的补助,到2007年涨到了600元。付达信说,一年600元平均下来一天也就1.6元,根本不够
生活的。“我们这里米1.5元一斤,肉13元一斤。一块六,你说能吃啥?”对一个没有任何其他收入的人来说,日均1.6元的
生活费在今天的不断上涨的物价面前可以想象过的是什么样日子。按付达信所述,监狱的确比他在家
生活好。他选择故意坐牢也是万般
无奈之下的“择优”之举,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愿意失去
自由在监牢里“安享“晚年的。在失去
自由和衣食无忧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但监狱毕竟不是养老之地,刑期坐够就得出来,想不走都不成。
付达信在如愿度过一年半“牢”有所养的
美好时光后刑满释放,养老问题,再次摆在他面前。当地政府安排他住进了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灵官镇敬老院。在祁东县,有9成以上的五保
老人未能住进敬老院。“要不是进了监狱全国人民都知道,我还住不进敬老院。”付达信给记者说:“这里的
生活赶不上监狱。”
在敬老院每月300元的伙食费,算下来一天10块钱。说是伙食费,其实一个月的所有开销都在这里面。付达信因为胃肠不好,早晨要自己煮面条、还要偶尔抽包烟。这些钱扣除后,付达信只能少去食堂吃几顿。
“付达信
怀念监狱,可他已经73岁了,他实在没有把握,还有没有体力,回到那个‘“安乐窝’”。记者杨阳如是说。
闻之五味杂陈,思之酸楚苦涩。
说到家,付达信并非真正想坐牢,而是想在监狱里养老。
按说,大力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不该发生和出现这样令人
遗憾的事,然而它就真真切切的发生了。如果说,国力不济也无怨言,孤寡
老人期待国家富裕那一天就是。然而今天的
中国似乎并不差钱,鸡地屁雄踞
世界第二,外汇储备
世界第一,媒体不断有免除某国外债多少亿,援助某国多少亿这样的报道,一次给朝鲜就是6个亿,且国内三公消费居前两年就高达9000亿,怎么在小百姓养老问题上就忽视或是淡忘了呢?倘若把
那些外援的、减免外债的和三公消费的钱拿出为数并不太多的一部分改善一下这些孤苦伶仃的
老人养老问题,情况会怎样呢?起码说,类似付达信这样的
老人就不再会有期盼坐牢这样的想法。民众的赞誉会是怎样呢?按一些国人的性格,顷刻间“万岁万万岁”之山呼迅即震撼三山五岳大
江南北长城内外,会响彻云霄,
感恩跪拜者会一望无垠。然而,然而之然而,这也可能只是小百姓的一种希冀和祈盼吧。
其它敬老院
生活标准如何,没做调查不得而知。或许大
城市和相对富裕一些的地区会高一些好一些,但再高也不会高过当地平均水平吧,目前可能尚未达到
理想的状态吧。
中国已经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小民百姓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一些无依无靠的孤寡
老人,他们今后的
生活实当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应在每年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留有一定的比例,以此来保障他们的养老和安度晚年,以此来充分体现切实体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压一压外援,压一压减免外债,压一压三公消费,做到这点应该是有可能或者是不太困难的。
做好这点,功在今日,利在千秋。慰藉
老人,示于晚辈,可见明天,其深远意义不可低估。
但愿我们这个社会里像付达信这样的老
人生活能一天比一天好,享受应享受的改革成果,过上
幸福美满的
生活。
但愿这个
美好的期盼不是梦。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不挂牌"县委、县政府能否掩耳盗铃- 10月1日…国旗下的军魂… “九月”_1 N年前的人,N年后的话 10月1日…国旗下的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