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山掠影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有个要好的朋友叫余炳芳,他是余姚市临山镇人,家就在镇南的湖南村。当时开了一爿家庭作坊式的塑料加工厂,后来又在村里办起了一家电池厂。
我是在上虞真美日化厂工作期间认识他的,进而成为了朋友,我们彼此曾走动了好几年,他对我给予了不少帮助,如今我们已有二十多年不曾来往,也不知他的近况如何了?
以前我每每去他家,总是在临山汽车站门口再乘坐三卡进村的,而给我开车的总是那个叫建波的驾驶员。趟数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也就成了朋友。
我喜欢研究家谱,据我所知,余炳芳的祖先应该是临山镇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居民,在临山已整整生活了一千七百年以上。
翻开清雍正《东山志》,里面就提到余氏:“东汉时(25-220年)中原战乱。有个叫余支的人一路南下避难来到了临山,在余支湖东畔依山仿湖而居,历晋及唐,子孙逐渐繁衍。”
余炳芳就是这余支的后代吧!
今天临山的余支湖之名是因为余支居此而起,其址在临山原华家岭村、鸡鸣山村和黄家埠镇的杏山村一带。
临山依山傍海,南有群山蜿蜒,鲜红杨梅绿坡成荫;北有海湾浪涌,时令海鲜随潮而来;329国道两旁如今是万亩葡萄园,翘楚江南,千顷榨菜地,
精彩读书阁,闻名天下。
临山位于杭州湾南岸,余姚的西北;在我们上虞的东面,与我们上虞相邻为伴。
行走在临山,
树海读书阁,你可以看到历史上留下的众多遗迹,昔日城内有“九十九条弄,九十九口井。&rdquo,
树海读书阁;还有城内“十庵九庙”,城外“十庙九庵”。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古卫城墙遗址”、“戚少保祠”、“麟山第一泉”、“苍山烟树”、“”、“三官殿”、“浙东妈祖庙(天后宫)”、“北海观潮”、“临山烈士陵园”八景。
从古到今临山是人文荟萃、乡贤辈出,唐朝有姚娘,宋朝有喻格、茹瑗、王启之,明朝有谢迁、冯兰、郑遵谦、陈孔教,清朝有蒋介纯,近代有蒋梦麟、王槐山、阮毅成、陈汉山、戚如皋、戚雅仙等人。
临山历史悠久,源渊流长,早在晋朝时,海水已退至今大古圹以北一带,临山陆地开始崛起成为了海防前线。
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孙恩农民起义,
树海读书阁,第二年接连攻克余姚、上虞,
金霏读书阁,震惊了东晋的统治阶级。朝廷派出宁朔将军高雅之率兵追剿,镇压农民起义。
孙恩的义军为了保证海上通道安全,就在临山西二里的小山上结寨屯兵,据此抗拒官兵,
爱看读书阁。而高雅之则在临山东北三里的汝仇湖中高阜之处筑建大寨、小寨用以屯兵。时至今日,依然保留、延用了老寨和小寨作着地名。
临山在唐、宋时期,曾被称为庙山。相传唐代有一个善于经营又乐善好施的姚娘,她死后,人们就在附近的山上建了一座姚娘庙,从而得名。
到了明初,东南沿海一带常有海盗倭寇出没,攻城掠地,杀人越货,侵扰百姓。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信国公汤和受明太祖朱元璋委派,巡视浙东,筹建卫所,以防倭寇。
当时从山东半岛至浙南沿海,共设卫、所城防共59处。
信国公汤和见其庙山一带地势险要,南北坐龟、凤两山之冈,夏盖山雄峙于西北,东山脉绵亘于东南,为余姚、上虞两县北部海口要冲,遂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二月筑城建卫。
筑城建卫之后,城墙全长五里三十步,高二丈,基阔四、五丈,南北建在龟、凤二山之冈上,依山就势,逶迤起伏,宛如一条带子,把临山坚固围住。
汤和但见卫城面山背海,环卫皆山,
孔子读书阁,就定名“临山卫”上报朝廷。
当年的“卫”是明朝的主要军事建制,一“卫”有5600人,其下还有“所”。
嘉靖三十六年(1557),抗倭名将戚继光时年30岁,以宁绍参将身份在此屯兵驻守临山卫三年时间。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调任海门卫,戚继光为临山的历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临山有不少地名、遗址、传说都生动地记载了戚继光的抗倭事迹,
铭华读书阁,临山人民为了表达对这位受到敬仰的离任将领思念之情,专门集资建造了一座戚少保生祠,每年春秋二次祭祀。
浙江巡抚翁大立撰文《前宁绍参将南塘戚公生祠记》生动地记述了戚继光的人格格魅力和建祠经过。清浙江督学徐致祥也撰有《戚少保祠重建碑记》,怀念戚继光当年威镇海疆,打得倭寇闻风而逃的英雄业绩。
“临山卫”作为一个军事重镇,经历了明朝长达276年的建设,成为了浙东著名的“三卫”之一。临山之称一直沿袭至今。
如今仍尚存作为防御构筑物的城墙、城河残迹,罗家山上的烽火台遗址依稀可辨,
树海读书阁。
临山卫驻守着这么多的官兵还有家属,更有那日益增多的本地居民人口,需要大量的军需品及农产品才能解决吃、穿、用,这就发展和繁荣了临山的经济。
随着岁月沧桑时代变迁,临山废卫所而成集镇,弃军备而转商贸。原为车马通行而兴的宽阔马路成为了三里长街,两旁是商肆栉比,百业兴旺,宁波和绍兴的客商纷至沓来。
临山的陆路通达余姚、上虞、慈溪三县,
孔子读书阁,海道连接上海滩码头,
华闻读书阁。使临山从海边一隅的荒凉之地,逐步成为了人口稠密、土地肥沃、特产丰富的鱼米之乡。
晚清及民国初期的临山成为了姚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称之江南“小扬州”。
改革开放后的临山形成的制笔工业经济,
金霏读书阁,使致今天的临山已成为了余姚市的经济重镇,浙江的百强镇。
一座既有江南现代文明气息,又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临山城镇正崛起在姚北平原。
去多了临山,就会知道处在宁绍平原上的临山竟多山,方圆五十平方公里的境内,山脉连绵,群峰起伏。城外九龙山、鸡鸣山、余家山、方家山毗邻挺立,城内凤山、龟山、仓山依次横卧。如果信手掂来那一座山,想必都有一段沉甸甸的历史。
临山的来历民间有三说:
第一说,明朝定国初年,沿海倭寇猖獗,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为平定倭患,需在沿海一带建立防护卫所,因临山地势险要,为海口要冲,逐在临山筑城建卫,因其背海面山,环卫皆山,故名临山。
而第二说,临山周围一带大小山峰星罗棋布,环形相拱,且都以龙、凤、龟命名之,唯独缺麟,为取吉祥之意,所以将此地叫作麟山。
还有第三说,东海龙王有二个外孙,名叫大龙、小龙,因与常在海边拾贝的二个小女孩大凤、小凤相识至相爱,被小龙押解回宫,大龙、小龙不愿回去,立即把仙气传给大凤、小凤,并双双化作四座大山,以示坚贞爱情。龙王亲自出马,用尽全力把大小凤山和大小龙山分开,大龙、小龙奋力抵抗,龙王抽出了他们的龙筋。结果大龙、小龙的鳞片纷纷落在大小龙山与大小凤山之间的海上,龙鳞即刻化作座座小山,后人就称之谓“鳞山”。
临山的说法可以有多种,但在我看来,临山的地理确实是以山名城,以城著山,山中有城,城中有山。
而最令人遐想的还是城中的凤山与龟山。
龟山匍匐在城南,凤山展翅在城北。巨龟背西向东,其上裸岩累累,灌木间或其中,selectselect曲项弯颈,东行北盼。凤山尾西头东,山上郁郁葱葱,乔木刺天,俯看似凌空腾飞,爪挠着如一团祥云的罗家山,自西北飞来,骤然回首南顾,与巨龟互顾问候。
临山有山,临山也有海,但临山的海不能称之为海,只能谓之江,因为面对的只是钱塘江杭州湾而已!
可临山人与我们上虞人一样千百年来,仍把它当作自己的后海。叫多了、喊久了,也就以为真是海了,只是这大海或细浪拍岸,或缓波涌滩,既不湛蓝,也没浩翰。
临山的海,为临山人提供了舟楫之利,也奉献着鱼虾之鲜。但最使临山人兴奋的是每年秋高风号之季的农历八月十八“观大潮”。
临山地处杭州湾南岸,与盐官镇隔海相望,这里有广阔的涂滩,漫长的海堤,钱江水和东海潮在这里交汇,引成了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观。
这一天,临山四周乃至更远一点的人们,就会呼朋唤友、扶老携幼早早直奔浦闸(六洞闸),六洞闸前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引颈遥望都想争睹天文大潮,无数热切的目光都在期盼着临山的海带给人们激动的一刻。
这六洞闸二侧是宽阔雄伟的海塘(九塘)如巨龙般蛰伏海边。塘面地势平坦,延伸漫长,足可容纳好几万人观潮,塘北涂滩交叉,视野开阔,为海潮的涨落留下了充分的空间和表现的舞台。
日过午时,钱江水在北一泻千里,东流入海;东海浪随潮而至,奔腾西来;一平如镜的海面上传来一阵阵轰隆隆的声响,仿佛雷声满天滚动,响声越来越大,象擂起万面战鼓,震耳欲聋。
远处出现了一排云花花的浪涛,从遥远的天际压来,渐移渐近。
“哗啦!”第一排浪花推了过来,“哗啦啦!”第二波浪花又推了过来。
接着就是一波推着一波,一浪高过一浪,一潮盖过一潮的浪潮,顷刻以排山倒海之势涌了过来。雪浪翻滚,汹涌澎湃,在海涂上翻滚、跳跃,使人眼花瞭乱,目不暇给。
当惊涛拍岸,浪激堤岸,又若山崩海裂,大地为之颤动。浪花飞溅塘顶,潮水直扑八面。
但见前浪如潮;中浪似涌;后浪是波,此起彼伏。一会左进右退,一会又前腾后推,阵阵浊浪排空,声声涛声入云。
蔚为壮观,壮哉!
站在塘上岸边的临山人开心地笑了。
临山是座古城。
说它是古,那是因为戚继光抗倭的故事使它与观海卫、定海卫成为明代浙东三卫之一而延绵了六百余年的历史。
说它是城,因为它具有城墙、城河等防御性构筑物和十里廊下的繁华商贸集市而传至如今。
然与古城齐名的,还有那至今仍恩泽着人们的众多古井。信步临山街头,若稍不留意,就有把脚踢在井圈之虑。
临山的古井如此之多,曾有传说是当初朱元璋起兵反元时,见临山有龙凤之象、帝王之气,原想作建功立业之地,但因南山形如乌龟,当地人们俗称龟山,名声不雅,遂打消此念。但又恐日后有人争夺帝业,就叫军师刘伯温按八卦方位开掘九十九口水井,以钉死龙脉,根除后患。
当然这仅仅是传说而已,不可信。但我想临山的古井之所以有这么多肯定是有原因的,主要还是与明代抗倭有关。临山建城设卫后,城内驻军人数众多,为防备倭寇围攻,就在城内多掘井以作备战之用。
以后井水成了城内居民的主要生活用水来源。
我见过临山城内的古井确实是星罗棋布,散落在山麓、路边、街头、巷尾、墙门、屋角,甚至连地板下、灶台下,都有古井露着藏着。
这些井的井壁都是乱石随意堆砌,参差凹凸不平,中半部青苔蔓壁,绿幽幽、黑黠黠。
当你用右手揣住吊绳,左手把湿漉漉的水桶向井下“扑通”一下,随意一扣,激起或大或小的无数水花。然后一沉一提,就可提上一桶水来。你把水捅往井旁一搁,晃荡着的清水顿时泛浮起很多水泡。让人领略到一种醉意。
临山的古井在构筑上也是千姿百态,仅井圈有八角形、六角形、正方形也有圆形。然尚有为数不少的是没有井圈的上有仅一盖板相扣的喑井,与四周地面浑然一体,只是邻旁一只或新或旧的汲水桶则提醒着人们它的存在。
在临山这么多的古井中最负盛名并保存完整的要数座落在城西南角的王露井,井口与地面相平,井大二围有余,开掘年代已无从考证,但井南石壁上凿有清雍乾时余姚名士陈梓所书的“麟山第一泉”五个隶书石刻,笔力浑厚凝重。
清代潘肇丰曾咏道:“王露冷冷自古传,城南幽处涌天然。派连甘谷三千里,名著麟山第一泉。香稻炊成珠粒润,新茶啜罢乳浆鲜。几回欲解相如渴,着意呼童活火煎。”一泉之名由此不胫而走,留传至今。
相关的主题文章:
“归鄉”多彩三下乡 七律 .墨煮香魂 我和鸟儿争春天【民间文艺】 藏,是懂得最深的慈悲 心留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