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中与小说结缘
[导读]:设计选题时,人物也是担任相当重要的部分,有些好的题材,其实也是在人设前就已经
成功了。记住设定选材时,也将人物与
人性的表达重点预设进去。
写
小说文笔再好,语句再华丽,情节再夸张,那都只是表面的,犹如一个帅哥、
美女,这类
小说可能一开始很吸引人,但接下去,
金霏读书阁,能不能把那批读者留住就要看
作者真正的本事了,
精彩读书阁。
现在我们来讨论
小说的
创作技巧:
小说剧情是有节奏感的,它就像一首钢琴曲,它的旋律有轻、重、急、缓,曲子在缓和、温顺的时候,或
激情、高昂的时候,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才可以完成。一个旋律很没的曲子,听起来会很舒服、
感动。但如果曲子是杂乱无章、不和谐,听起来就显得格外刺耳、不舒服,也不知道它要表达什么,
铭华读书阁。曲子有抑扬顿挫,那
故事的结构也是一样的。
一、人物个性的刻画
1、人物表现的要素有:a、独有的表情b、习惯的动作c、常用的对白d、
思想e、意念和欲望f、弱点和缺陷g、角色的好恶习性。
2、这些要素的运用:以上要素都可以当作
创作的工具,这些工具一定要善于运用,你可以将这些设定条例出来,然后有表现的部分做出记号,比较重要的个性部分,应该要不断重复的表现出来,以加深读者对角色的
印象。
二、配角的运用和衬托:有那么句笑话,帅哥
美女总
喜欢跟比自己丑或矮的人呆在一起,因为那时衬托。
故事创作也一样,也需要这种衬托,特别是配角的衬托,不断地运用配角来衬托主角,全力将你的主角塑造成偶像。所以,所有的配角,都是为衬托主角而设定出来的。1、配角的类型:正面——导师型、爱慕型、协助型;不确定——神秘型、竞争型、丑角型;负面——陷害型。这些配角时常和主角形影不离地出现,有难同当,有富同享的必备角色。给予主角正确知识和观念的辅助角色,主角心仪的对象,通常也会是(男)女主角,对主角心境影响很大,是影响整个剧情变化的重要角色。对主角会有明显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绝不会自己报上名来,通常他都会被神格化。实力一定不主角先占优势,但本身会对主角的隐藏实力感到兴奋或畏惧,
宁静读书阁,不会阻碍主角的进步,反而会促进主角的
成长,成为足以和自己竞争的对手。通常为了得到主角拥有的某样东西,
树海读书阁,或者是本身看主角不顺眼等不同理由,经常和主角作对,也是剧情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常常会扯人后腿,作出很白痴、荒唐的事,为搞笑而声的角色。
每个角色都有他必要的功能,就想
在线游戏一样,在你的剧情中必须不断地制造平衡,再将平衡打破,因此角色之间的互动也就相应的重要,正面的
力量太强时,就表示危机感不足;负面的
力量太强时,就表示主角的地位要崩溃。在这样的堆栈下不断地制造出高潮。
三、桥段的发挥和设定:1、对比法桥段:在主角的定位上,安排另一个桥段,与主角的设定做嫉妒的反差对比,这样的方式,
树海读书阁,容易让读者有一个度量的标准,更能突现出主角的不同。如:一个走投无路的败家子遇到一贫如洗,但对
未来充满
希望的主角,两者产生极大的反差,更能衬托主角,塑造他的形象。2、堆栈法桥段:把桥段的布局事先安排到一个高度,再将主角叠到这个高度上,
自然主角就不费吹灰之力到达最高的位置。如:一个传说中的剑客,,剑术相当精湛,没有任何人是他的敌手,一些挑战他的都在三招内被斩毙。但是离奇的是,在对上一个不起眼的中年
流浪汉时被一击打败了,
修身读书阁,而当众人崇拜他时出现了一个十八岁的
少年,
流浪汉称他为师傅。这样的范例说明了
少年可能是更厉害的角色,背后或许有很多的想象
空间,看是我们已经将这
少年的能力和地位等级,运用其他人的
力量拉到了一个非凡的高点。3、陷阱法桥段:运用桥段将主角慢慢逼向绝境,让读者一直为主角的危机而担心,再进行一个大的转变,使主角的位置正反颠倒,产生极大的落差,以突主角的能力。原则是,设定持续低潮的桥段,让转变过程迅速成为高潮,使主角能力加倍地突显。比如:原本一直处在被欺负困境的主角,到最后才让读者知道,原来是主角一直在“大智若愚”,使得后期敌对方突然处在了下风。
四、善用伏笔:伏笔是
作者为了表现某段重要的剧情,在先前便设了相关的桥段或提示,到
故事进行了一个程度后,再将这个桥段或提示呼应出来的手法。伏笔就想是一个隐藏的炸弹,它让剧情产生更多的变化,它的表现方式可能只有出现一次的画面,
爱看读书阁,也可能是一段不经意的桥段,甚至有可能是一句对白;伏笔的埋设,不要和伏笔的呼应脱离太久,这样,读者的
记忆可能会消失,而失去了伏笔的意义;伏笔的描述也可以是连续性的,
金门读书阁,在一个个段落中埋下伏笔的一个片段,最后在全部组合起来,这样方式的可以让伏笔体现的
时间不断向后延伸。1、伏笔离不开主题,这是一个不变的原则,
故事的重点只有一个,所有的因素都要因这样的原则而产生,伏笔的内容不要和主题无关,否则不但达不到效果,也有可能削弱了
故事的
力量。2、不要使用过多的伏笔,过多不同的伏笔,反而会让读者搞不清楚状况,失去了伏笔的意义,除非是有连贯性的伏笔,做连续性的埋设;过度的买弄伏笔,也会让
故事的主题变的模糊不清。3、成为转化的
力量与高潮的爆发点,伏笔的设计,目的是出乎读者的意料之外,这样的设计,也是剧情中转变的一种方式。伏笔的揭晓和呼应,
时间点相当重要,这也牵涉到剧情的节奏问题,如果我们能善用伏笔,
爱看读书阁,并在高潮点爆发,这是最好的表现方式。4、记得收尾,对伏笔的埋设,我们一定要相当的清楚,否则会变得虎头蛇尾,到最后突然小时了却没有清楚交代;前头埋伏了几个复辟,到最后就一定要相互呼应几个伏笔,如果我们的剧情太过复杂,建议最好能做笔记,再在编剧过程中不断地提醒自己,以免剧情结束后有所遗漏。
五、剧情的节奏:1、过山车原理,我们说平淡的戏,可能提不起读者的兴趣,
精彩读书阁,但是都是高潮的戏也会让读者过度紧张,变得麻痹;假设剧情的高低,就像一条起伏的曲线,我们可以分析出一个原则,就是高低起伏越大的剧情,达到的效果就越惊人,
树海读书阁,就像是游乐园的过山车一样,
树海读书阁,高低落差越大的段落,乘客尖叫的声音也就越凄惨,刺激的过程越高。我们可以称这样的原理叫做过山车原理。2、剧情的拍子,但是这里我们还要补充的是节奏。如果高低起伏是坐标上的Y轴,那么X轴的部分可以说是拍子;
音乐中一个小节可以是一拍,二分之一拍,也可以快到八分之一拍;节奏的快慢,相对的影响到人的情绪起伏,慢的拍子,给人平稳的情绪,而越快的拍子,则给人紧张的情绪,这样的原理也适用在剧情的结构上。这里,大家应该注意到了,为什么说
艺术是相同的原理,这个节奏同样的也可以体现在美术
作品、书法、颜色及符号上等,都是同样的原理。3、运用快慢的搭配来控制读者的情绪,平稳剧情搭配慢节奏,冲击剧情搭配快节奏。
六、吊读者的胃口:很多新人编的
故事常犯的错误,就是直肠子一路通到底,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很多不错的点子,还没有酝酿的过程,就直接演出来了。上面已经说了很多的激发,目的是在增加我们可以表演的手法,将我们想表达的重点,酝酿到最佳时机再爆发出来。明白地说,
小说就像
作家与读者的斗智,当我们安排的剧情,在一开始就已经被读者知道结局的话,
树海读书阁,读者还有想看下去的欲望吗?1、让读者上钩,其实
作者就是
故事的主宰,你就是神,可以决定剧中任何角色的
命运;同样的,你也可以决定你最精彩的点子,要在什么时候出现,只要是读者最想知道的答案,你就肯定不能太早让读者知道,但是每个过程却透露出一点点片段的信息,让读者急着想知道,又不能知道,然后便慢慢地被你的剧情牵着走。2、最佳时机谜底揭晓,而让读者知道解答的时机,就像是在钓鱼一样,拉杆的
时间点一定要准确,当鱼上钩时,太早拉了,诱饵还没有进到鱼嘴,鱼会跑掉;太晚拉了,诱饵已经被吃了,鱼也会跑。太早将答案说出,读者对你的需求还没形成,
树海读书阁,效果会打折扣;而太晚将答案说出来,读者失去耐心也会跑了。收放之间一定要掌握好,如果没有信心的话,不妨多让几个好友看看,给予一些意见,作为你修正的参考。
七、掌握主题:
小说最重要原则应该就是掌握主题。当我们在进行
创作时,无论有什么再好的点子,都应该以不偏离主题为最高原则。觉得什么好就加入什么,没有想法就不断地假如其他的想法,这样的编剧方式是不正确的。我看到不少的
小说都偏离的主题,常常是因为有了突发灵感,或许是没有好的想法,编不下去,
金霏读书阁,就加入很多与主题不相干的进去,违背了主题。1、如何不偏题,如果是能够加分的灵感,那是求之不得,一定要加进去,
华闻读书阁,如果没有任何可以结合的可能,那么,就请将这个想法储存起来,说不定可以作为下一部
作品的创意,如果真的想不出点子,建议你回到原点,看看你先前的设定,只要之前的工作都做足了,一定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方向的,你也可以在看看已经完成的剧情,是否有什么地方是忘了交代,或者可以延伸的;以读者的角度,反复地在你的
作品中观察找寻可以接续的方向,也是一种方法;再不然,你就搁下笔,
离开你的
作品,做些其他的事情,让自己放松一下,因为可能你已经钻进牛角里无法自拔。2、多线架构的使用原则,有时我们也会使用难度较高的多线架构,这样的编剧手法需要比较熟练的经验,对于大长篇的剧情,多线构架也变得必要,因为出现的人物越来越多,
孔子读书阁,要交代的
故事也不会仅限于一个
故事,多线架构的注意重点大致如下:a、前后呼应:
故事的主构架是固定的,在剧情当中会出现分支的剧情,但是记住,分支剧情最后必须在归于主题上,,否则会变成无法收尾。b、主次分明:就是主题在分支架构出现后,
树海读书阁,逐渐被分支架构取代,分支架构变成主架构,这就是主题产生偏移,也是我们最当心的忌讳。因此,我们必须分清架构的主从系,才不至于编到最后反客为主。C、懂得割爱:志气那也提过,有时候我们回有太多的点子,巴不得全部都挤到一部
作品上。其实,当我们的剧情已经相当扎实的时候,就不要再画蛇添足,这会让读者产生麻痹,或者边得难以阅读。太复杂的剧情,通常也不太容易被大众接受,毕竟,
小说是一种大众化的商品,我们要符合的对象也是一般的读者,因此,有时候割爱是必须的,保留一些好的创意,做瑕疵长做的题材。
八、制造高潮:平淡的剧情未尝不是一种表现的形式,如果你能将
故事说的很平淡,却有撼动人心,那你的功力可就非比寻常了;平淡的手法其实也暗藏高潮,只是埋藏的很好不被看到罢了,对于
创作的新人来说,高潮起伏的剧情会远比平淡的剧情容易处理多了,我们要先学会如何制造高潮,待经验丰富之后,再慢慢学者如何将高潮暗藏在剧情中。读者在阅读你的
作品时,总是在期待着你制造的高潮,你精心的规划,漫长的经营,为的就是将剧情中最精彩的部分,深刻地表现出来,
感动读者的心,让读者为你哭为你笑。但如果没有表现好,这个
作品其实就算失败了。1、集中所有
力量为了高潮:当剧情顺利的进展了,我们就要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制造出剧情中的高潮,
华闻读书阁,我们应当集中所有的技巧,在关键的高潮点爆发出来,这样的剧情才会深入人心。所谓的技巧,如:
时间的流动、节奏、吊胃口、创意、主线、人物、场景、伏笔等。2、多不如好:剧情中的高潮不要放在架构上无关紧要的地方,其实也等同于不要偏离主线,等同于前面所有经营的方向不要偏离主题,这样的效果才能扎扎实实地呈现出来。3、出人意外,另外,高潮的表现方式,
希望哪个不要太过公式化,以往见过的各种表现方式是可以供作参考,但是最好我们能在多用点心思去变化,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在与读者的斗智过程中,尽量能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才会让读者惊叹,总之,多想一点,
精彩读书阁,就会有所不同。4、持续的高潮,持续性的高潮是否是一种忌讳呢?我们
希望与众不同,就必须要脱离框架,
树海读书阁,有时,忌讳的使用也是非常手段,能够达到非常的效果,
孔子读书阁,如果我们在前期积蓄的能量是足以发挥到第二甚至第三次的高潮,那么,我们使用持续的高潮又未尝不可。但是使用连续高潮时,须注意对读者的刺激性会产生麻痹,因此,该收的时候就要收,适可而止。
九、
人性是
故事的心脏:这里以漫画为题材来讲述这个道理。有不少画技超高的
作品,却不是最热门的
作品,而有些热门的
作品画技却相当平庸,道理其实
简单,画面只是吸引读者第一
印象的要素。就像是我们在街上见到一个帅哥一样,通常会不自觉地看上一眼,只能说是
喜欢,但是要真正爱上他,甚至
一生一世,那你就会考虑他的内在了。如果他像个木头人虚有其表,可能放在你身边一星期你都会觉得碍眼。因此,除了吸引读者的第一眼之外,如何留住读者完整地看完你的
作品而不觉得厌倦,就是决胜的关键了,
金门读书阁,想想看
那些连载数十册的漫画巨著,是如何留住读者的心长达十年以上的光阴而不变,更是为之而疯狂地追捧,
孔子读书阁。
想想看,当是一部漫画
作品就有那么多人的拥戴,这需何等的魅力。我想问问看,
中国有几部的
小说能达到这种效果?
答案其实很
简单,就是
人性!我们必须给予剧中的角色有独特的性格,运用这些强烈的角色,将
人性完整的表达出来。我们必须能控制读者的情绪,引发读者的
人性,让读者该哭时狂哭,该笑时狂笑,这也就是戏剧的独特魅力。因此设计选题时,人物也是担任相当重要的部分,有些好的题材,其实也是在人设前就已经
成功了。记住设定选材时,也将人物与
人性的表达重点预设进去。任何
作品吸引读者
目光的地方不是单纯的画技、华丽的语句,而是动人的
故事,而动人的
故事往往是由
人性表现出来的。
十、同中求异:很多的
经典题材或是
成功的
作品都是值得吸收参考的,
世界上没有被
创作出来的题材似乎已经很少了,对于我们的
创作来说,经常会发现一个很多的创意题材,可能在很久以前已经有人做过了,或不久之后市面上出现雷同的题材,令你十分惋惜,这种撞车的情形是常常发生的。在已经
成功的题材中发现新的课题。即便是再
经典的题材,因为时空的转换,和创
作者成长环境的不同,也有机会出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新的内涵,因此,找出
成功作品的骨架、
精神及精彩的要素,加入自己新的想法及个人的特色重新包装,不难找出好的
作品方向。
十一、格局的创意:1、点型创意,这类型的创意,通常只用于一个小细节上,不适合做太长的延伸,在
创作上是属于点缀的作用。点型创意是一个独立的创意类型,她可以单独的存在,也可以任意地置入到剧情中需要的部分。类似一句有趣的对白,或是一个搞笑的动作,这样的创意也能转换成为角色的口头禅或习惯动作。在一个好的剧本里面,点型的创意是随时存在的,因为他就像一张完美的家具的装饰一样,让读者随时随刻都体会到
作者的用心。这样的创意是不具备延伸性的,我们在发想的阶段,如果是长篇的
故事,则必须将这样的创意记录下来,无需放进
故事骨架当中,因为发想阶段,筛选出重点是相当重要的,必须时割舍这样的创意也没有关系。2、关键型创意,这类型的创意是属于剧情中重要桥段或转折点上的关键,他会影响到
故事的延伸发展和呼应前头的伏笔,这样的创意也有可能形成一个短篇的
故事,关键型创意的特点就是他只为了某个单一的目的所产生的点子,不同于典型的创意,他的框架足以发挥到一个
简单完整的
故事。关键型创意在长篇的
故事当中,可以是一个段落的重要环节,数个关键型创意,便足以架构出一个长篇的
故事。发想时的重点,在于出人意料的情节转变,目的在于短
时间内压缩读者的情绪,或引读者的注目。长篇
故事开场时的关键创意更是重要,因为读者在前几回的反应,决定了你这篇
作品的后续
生命,如果没有在一开始就运用关键型创意吸引住读者,后续的
故事再精彩都可能徒劳无功。3、架构型创意,也就是足以支撑个长篇
故事或单元性
故事的主要架构创意,这样的架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故事骨架,而
故事骨架的好坏取决于构架型创意是否够力。
关于创意,除了及时捕捉突如其来的灵感之外,平时的积累也是很内重要的,拥有了一定的积累,对日后的
创作会非常有帮助。当以上所提到的创意灵感充分集合之后,才能构思出有趣生动的
故事情节。
十二、发想创意的方法:1、市场分析法:观察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素材,若是现有的素材大多已开发,则可运用两种以上的流行素材结合成为新的
创作题材,这类的手法常常出现在偶像剧的
创作上。
小说也一样,奇幻的
故事可以结合武侠,都市的
故事可以结合奇幻等等!首先,我们必须先关注流行的信息,针对你有兴趣的题材,开始收集相关的资料,做基本的功课,最好也能到相关的场所实际体验,并与相关的人物进行访谈,会让
创作的内容更贴近
现实,当然,若是该题材是你亲身的经历将会更好,因为很多细节的部分描写更为主动。2、趋势发想法,
未来的
世界一直是科学家们努力研究的方向,以往这样的想象都仅能从想象力丰富的脑袋中挖掘出来,庆幸的是现在这些对
未来的预测我们也能在各类媒体中轻易地得知,而且也极可能的被实现,因此,除了以现在有的环境当作创意发想的方向之外,我们也可以多注意
未来的趋势方向,越遥远的
未来,想象的
空间也就越大。3、逆向思维法,一般人的
思考模式会依寻自我或前人的经验甚至书本上的资料作为依据,而这样的方向也往往让创意受到了局限,尚若问题和答案在同一个圆圈的两个点上,而两个点又极为相近,如果依照经验,必须要绕完一圈才能获得答案,那么就反过来走。
现在就谈谈
小说的四大要素
(一)人物。人物形象是一篇
小说的主心骨,一篇
小说是否
成功,关键在于人物是否逼真,形象是否饱满。它要求
作者通过白描、比喻、衬托、对话、动作、心态描绘等手法,深刻地、丰富地、“莎士比亚”化地再现
生活中的芸芸众生。
作者的哲学观和美学观,以及
小说的主题
思想,是通过人物形象悄悄流入读者心的。如何刻画人物?鲁迅的“综合法”比较实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为什么“拼凑起来的角色”比较形象呢?因为写
小说不能拘泥于真人真事,
小说中的人物必须典型化。而典型化——则要从
生活中的很多个同类原型中去&ldquo,
树海读书阁;去粗取精”,把取来的同类的“精”集中到所
创作的人物身上,使其性格比
生活中的更鲜明,更突出。也就是说从
生活的美升华到
艺术的美,从
生活的真实上升到
艺术的真实。比如《阿Q正传》中的阿Q,他是鲁迅从那个
时代的许许多多阿Q同类中抽象出来的,既象这个,又象那个,可又谁都不象,是真正典型化了的、性格化了的、
艺术化了的“这一个”。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鲁迅的这种人物“拼凑”,既是从
生活中来,又是再创造。它不是
简单地一加一等于二,不是物理量变,而是化学质变,就似二氢加一氧,变成了既不是氢又不是氧的“水”——一个完全崭新的“人物”。?
(二)情节。它是
小说第二要素。什么叫作情节呢?高尔基说:“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
成长和构成的
历史。”一句话,情节是人物的
历史。人物性格的发展靠情节,人物
故事的开展靠情节,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靠情节。可以这么说,情节是刻画人物的最重要的因素,情节愈生动,
创作出来的人物也就愈鲜明。高尔基的《
母亲》、杨沫的《
青春之歌》、梁斌的《红旗谱》,均是情节围着人物转:为人物
成长作铺垫,为人物性格冲突、蜕变提供天地。因此,展现出来的每个人物,莫不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树海读书阁。情节既为人物服务,就必须符合
生活发展的逻辑,不论是疾风暴雨式的惊险情节,还是日常
生活中的
平凡情节,不论是情节的因果性、必然性,还是情节的偶然性、突发性,都不能架空设想、主观臆断,而是源于
生活,在
生活里筛选、提炼、加工、改造,真正成为人物发展的
历史和性格
成长的必然归宿。当代女
作家池莉写的《烦恼
人生》,是通过主人翁印家厚一天
流水帐似的、亲身感受到的烦恼——编排成各种各样的情节,然后从容不迫地、一个又一个地展现出来。用“一天”的微观,表达了“
一生”的宏观;以
一个人的“小
世界”,看到了千万人的
小说的每一个情节,都是从实实在在的
生活中来的。凡在
城市生活过的人、特别是普通工人、小公务员或多或少都有这类体验。由此,
广济读书阁,得出一个结论:在设计任何一篇
小说情节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时,都要注意它的
生活化。情节越贴近
生活,越能丰富、深化人物,越能体现它的
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三)细节。它是
小说的第三要素。如果说情节是
一个人的骨架,那么细节就是附于骨架上的血肉。如果只有好的情节,细节不丰满,那描绘出来的人物,就象得了贫血症、干瘦症,苍白无力,站不起来。所以,著名
作家李准说:“情节好办,细节难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如此。再好的情节都是靠细节组合的,细节真实,情节才真实;细节
生活化,情节才会避免概念、公式化,才会把读者带到浓郁的
生活气息中去。请看《三国演义》573页中的一段:“云长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佯推醉曰:‘公今请吾赴宴,莫提起荆州之事。吾今已醉,恐伤故旧之情,他日令人请公到荆州赴会,另作商议。’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吕蒙、甘宁各引本部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云长到船边,却才
放手,立于船首,与鲁肃作别。肃如痴似呆,看关公船乘风而去。”上面是《三国演义》中“关云长单刀赴会”这个情节里的最后一个细节:那云长的醉态
语言,云长一手持刀一手拉鲁肃去江边的气势,云长立于船上的
告别,以及吕蒙、甘宁按兵不敢动,鲁肃吓得说不出话的样子……把“单刀赴会”这个情节的结局推向了高潮,真是尾声的“老虎尾巴”:惊险、紧张、有力!关云长和鲁肃的形象也就活鲜鲜地从字里行间跳出来了。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这些组成情节的最小单位,无论是行动细节、心理细节、对话细节、肖像细节、表情细节、环境细节,等等,只能从社会
生活、工作、
学习、娱乐、休息中来,从各类人物的言行、喜怒、心理活动中来,必须紧紧围绕展示人物性格的中
心情节,必须注意它的
生活性、准确性,它才能把人物雕塑得血肉丰满,有声有色!?
(四)环境。它是
小说的第四要素。
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形成,情节的发展,细节的渲染,均离不开所设想的环境。环境一般分为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人物生存周围的
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是指人物
生活在一定
历史时期周围的政治、经济、
文化的社会条件。这两个环境是描绘人物的
空间,是情节、细节的依托。只有善于描绘这两个环境的
作者,才能运用环境所赋予的背景、形态、气氛、结构、色彩,把
小说写得情景交融,和谐统一。当代
作家贾平凹在这方面处理得非常好。他写的《腊月·正月》、《鸡窝洼人家》、《商州三录》、《浮躁》等
小说,充分利用了他所
生活的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把当地黄荡荡的高原,野犷的
浪漫风景,粗线条的房屋建筑,富有色彩的器具摆设,以及民间的礼仪、歌谣、祀奠、占卜等等,均涂绘在
小说的政治大背景上,并在这个背景的沉重色调中,画他心中各种各样的人物,画小农心态的角色在改革大潮中表演的一幕幕悲剧和喜剧。请看下面《腊月·正月》的一段摘录:?
“这地方很小,却是商州的一大名镇。南面是秦岭;秦岭多逶迤,于此却平缓,孤零零地聚结了一座石峰。这石峰若在字形里,便是一个“商”字,若在人形里,便是一个坐翁。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秦时,商山四皓:东园公、角里
先生、绮里季、夏黄公,避乱隐居在此,饥食紫芝,渴饮石泉,而名留青史。于是,地以人传,这地方就狭小到了恰好,偏远到了恰好,商州哪个不知呢?镇前又有水,水中无龙,却生大娃娃鱼,水便也‘则名’,竟将这黄河西岸的陕西一片土地化拙为秀,硬是归于长江流域去了。?
地灵人杰,这是必然的。六十一岁的韩玄子,常常就为此激动。他家藏一本《商州方志》,闲时便戴了个断腿儿花镜细细吟读;满肚有了经纶,便知前朝后代之典故和正史野史之趣闻,至于商州八景,此镇八景,更是没有不洞明的。镇上的八景之一就是“冬晨雾盖镇”,所以一到
冬天,起来早的人就特别多。但起来早的大半是
农民,
农民起早为捡粪,雾对他们是妨碍;小半是干部,干部看了雾也就看了雾了,并不怎么知其趣;而能起早,又专为看雾,看了雾又能看出乐来的,何人也?只是他韩玄子!”?
贾平凹的这段环境描写:
自然形态,历历在如目;
历史痕迹,娓娓道来;社会状况,景物之中。而人物,过去的与现在的,本地
农民和在职乡干部,在这环境里与山、水、石一起,
自然然地浮现眼前,而主人公之一韩玄子,就象雾中人,在雾气慢慢消散之后,迈着方步出台了,这就是以景衬人,以人抒景,情景结合,相得盖彰吧。?
以上谈的四要素,是
小说的主要基因,若这四个方面掌握住了,无论写那种类型、那种形式的
小说,就算初步入门了。??
【
责任编辑:
男人树】
相关的主题文章:
老榆树_1 秋雨,不诉悲欢 舌尖的温暖羁绊 朝阳_1 安北的小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