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南,
树海读书阁 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很多时候,做一件事,赴一份约,爱
一个人,都极讲究心境和感觉。心境酝酿了,
精彩读书阁,感觉氤氲了,
思绪也便如缤纷的
三月。
喜欢旅游,
喜欢在
山水之间积淀
人生,
喜欢这种走并
快乐着的
生活情态。只是每一个所向往的地方,我都不曾是轻易地奔赴。因为
喜欢,因为在乎,生怕潦潦草草地去了,会毁掉想象中的那份
美好,所以,便总是在酝酿出一份别样的
心情,让身体和
灵魂都能与那向往的所在合二为一,浑然一体时,才欣然做一个
快乐的旅人。
可是,
树海读书阁,这一次去
江南,是一个例外。
江南,单是汉字,就已构成了视觉上的
美丽;单是音节,就已充满了听觉上的
温柔。在唐诗,在宋词,在所有浸润、弥漫了
江南气息的
文字里,我已经独立地完成了一个
精神国度的臆想和构建。这,便是我的
江南,我想象中的
江南。粉墙黛瓦、杨柳依依、
烟雨迷蒙、青石小巷、乌蓬轻舟,是
时光深处的
山水村落,是色彩晕染的水墨长卷,是诗情画意的酣畅梦境,是安放身心的
精神故园。
一直以为,
江南,
华闻读书阁,它不应该只属于某一个
城市,不应该只落脚于某一个景点。它是一份意境,是一份
情怀,是一份
梦想,是一个
美丽的蔷薇色的梦。我总以为,这个梦,
树海读书阁,这个情结,这份情愫,只需在心底萦绕,在心底意味就够了。我是爱酒的,
江南也如一壶酒吧,
孔子读书阁,只需借那几个写
江南的
文字小酌,心也就可以醉了。所以,从没想过,要去
江南。
可是,我还是真的要去
江南了。
不是在唐诗里涟涟地漾着诗情的
烟花三月,而是在优雅、沉静、温情的
秋天。
那天,
阳光真好!当我拿着英山作协的&ldquo,
树海读书阁;英山
艺术家赴
江南采风”的一纸邀请函时,心底一下灿烂如花!惊喜来得如此突然!怎么也不敢相信今生会是以这样的方式走向我的
江南。三天之后就要随团出发,行期太近,来不及酝酿,来不及准备,
金门读书阁。但在恍惚的巨大的喜悦中,有一点我是清醒的,这不是
旅游,这是寻梦,我要跌进我瑰丽的迷幻的
江南梦了。只需带上这颗已微醉的心,就可以出发了。
2007年的11月9日至12日,这是
生命中该
永远铭记的四个日子。
四天里,把自己想象成从一页《诗经》、从一阙宋词、从一章《浣溪沙》里走出的
女子,怀了最诗意的
心情,行走在梦里梦外的
江南,清醒而又恍惚地啜饮着心头的醉意。
回家好久了,一直不曾动笔。可我是打算一定要好好为
江南写点
文字的。但回后的
江南,一如我带回的乌镇特产三白酒,每天,我都只拿了其中一个瞬间、一个片段来
回忆、来
品味,就象只嗅嗅酒的醇香。
我,又要酝酿了。
长久而虔敬的凝视,
时间的从容悠长,让
心情变得笃定,也让
目光变得沉静。一些模糊的、飘忽的迷醉,慢慢变得清晰起来,沁透起来,带着温润的气息,以一种可触可摸的生动质感,印证着、增补着、饱满着原本的种种想象和感知,终于酝酿成一次彻底的沉湎,终于拿起笔,用浸泡着
感情的
文字的形式,把它鲜明地呈现出来。
一、呓语秦淮河
到达秦淮河时,刚好已是薄暮。
秦淮河,
树海读书阁,一直是心底最朦胧、最温软的梦,一直是梦中那道最纤柔、最绰约的身影。单单念出秦淮河、乌衣巷、
桃花扇、李香君这几个汉字,感觉就已满满的了。古典、诗意、怀旧、
浪漫,仿佛处处俯首即拾。气氛无需营造,我们只需捕捉。走在辉煌迤俪的河边,心中的诗句纷纷扬扬,
孔子读书阁,一如梦里天国似的意境轻轻浅浅地迷醉了我。
不说十里秦淮,不说六朝金粉,不说
历史,也不说景致。我只让心静静感受。我感叹
岁月的宠幸,
华闻读书阁,能让我真实地站在这每一步每一寸都浸润着厚重
历史底蕴的土地上。
尽管歌声已去,浆声已渺,但站在秦淮河的边上,从我的眸子到我的心里,全是一片如水的
温柔。波光灯影,霓虹闪烁,悠闲的脚步,暖暖的笑意。留存的,只是一份真诚的怀旧和淡淡的感伤。但它终会是我们梦中瑰丽的
玫瑰或康乃馨,怀着一份
美丽的憧憬向着蓬勃勃的明天出发。
二、做客耦园
苏州多园林,从皇家气派到大家风范到小家碧玉,不胜枚举。就建筑规模而言,
金霏读书阁,耦园确实只能算是最末的了。可我更愿意只把它当作一个
家园,一个家。
所以,耦园,我做客来了。
这不就是家么?这就是那一对伉俪严永华和沈秉成的家啊!“枕波双隐”的
爱情一直恒定着这里最舒适的温度。斯人已去,
爱情尤在,
温暖尤在。
“耦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地道的苏州导游,声音绵软得如同白梅的花瓣。遥想当年耦园的女主人吟咏这句诗时的神态,又该是怎样的吴侬软语,温婉可人!
漫步耦园,随处可见匠心独具的景观:花园坐落在住宅的东西两侧,象是
蝴蝶展开的绚丽的
翅膀。每一进的厅堂之间都有一小天井,或栽
桂花,或植玉兰,均是两两相对,花木成双。凝眸,廊廊隔水相望;颔首,亭亭脉脉对语……
冥想当年,那水一样灵秀的
江南女子就是闲坐其间,葱指慢捻,《高山
流水》乐音流淌,书房内的沈秉成往往便被乐声牵引,随手摘一朵茶花,斜簪于爱妻的发髻,
金门读书阁;日落西山,他们
牵手漫步长廊,四目相对,柔软的情愫便会在彼此的眸子里弥漫荡漾。晴和的日子,两人凭栏远眺,同看云卷云舒;
夜色如水,花影月移,摇曳出他们并肩赏月的无限情致……
“卧石听涛满衫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他们仿佛是静默于小池边的一树紫薇,轻触叶片,便会整枝乱颤,心有灵犀也不过如此了。
我怀着闲庭信步的
心情走在园子里,
爱看读书阁,用通感的手法来追忆那段犹如散发着
桂花般芳香的八年
时光。八年,相依相守;八年,不离不弃。八年,对于一个
女子来说,足以绽放出她
生命里最精华最
青春最瑰丽的花季!八年,足以让他们享尽
生命里最瓷实的
幸福!八年,相对于漫漫
人生,只是一个片段,但这片段却已让他们的
爱情得到了见证,让这种琴瑟共鸣的
情感成为隽永,成为
永恒!
走至园子的后门,便是水了。早有扎着蓝印花布头巾的船娘和乌篷船在候着了。真好!用船送客,这是主人在正餐后送给客人的可口的点心吗,
树海读书阁?
坐在轻轻摇晃的船里,听船娘咿呀的
江南小调,还在回味耦园
爱情的心一下子便
美丽得无以复加,从身心到容颜都仿佛有着暗香拂过的润泽,想必当时一定是人面
桃花了。
三、聆听寒山寺
挡不住钟声的诱惑,我也来了。来不及等到江枫渔火的夜晚,从唐朝一路
漂泊而来,
精彩读书阁。
我执意走了正门,因而也有幸按逻辑顺序先看到了张继当年留宿的地方,然后便看到了那座桥。这可就是我梦绕千回的诗意的枫桥么?我可是否正醒在
秋日的梦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
心情,开始一步一步地踏上宽大的
石桥。我生怕走得太快,我生怕这个梦醒得太早。站在桥顶,我轻轻抚摩着厚重的石栏,久久不愿离去。人们争先留影,我也独倚在江村桥的栏杆上,让快门在按下的刹那,也把
思绪里那一份恋恋的眷意定格,留待以后慢慢满心酩酊。
走下枫桥,写有“寒山寺”的大墙就在眼前。寒山寺的钟声就是撞在了这一堵诗意的墙上,它才久久回荡了一千多年的吧。吟诗的布衣已经远行,听钟的后人络绎不绝,
宁静读书阁。
静立钟楼下,细读石碑上的《枫桥夜泊》,一任那千年古韵、一任那唐诗的氛围将我湮没。钟声,又穿越唐宋烟尘、明清风霜响在耳际心头,它那如唐朝古筝独奏般的韵律和节奏,磬磬敲打着我纤柔而旷远的心。
也许是气质使然,我一直偏爱这首《枫桥夜泊》,以为它是唐人绝句的压卷。因了这首诗,后来也便爱上了那首歌《涛声
依旧》。
张晓凤说,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
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
心情也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一千多年过去了,我们已记不起当年中榜的状元,我们只记得落第的张继,
树海读书阁,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四、梦里周庄
在
江南,走出寒山寺,下了张继的枫桥,穿过唐诗宋词元曲,明代,走向一个湿润的小镇——周庄。
这是一个离土地最近、离村落又不远的名字。读着是平声的,中调的;听着是
温暖的,是油菜田里千万张油菜花可爱的小黄脸的暖意,
孔子读书阁。
如果说苏州是
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
广济读书阁,周庄就是后院里小小的天井了。
宁静而闲适,拙朴而古雅。有时候,闲适的不是一种
心情或态度,而是一个地方,如果那个地方有名字,它就叫周庄。
有人说,上有
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个周庄。我与明朝之间,也只隔着一个周庄的
距离么?
走进周庄,犹如走进一首古典的婉约词;走进周庄,如同走进一幅墨迹未干的水彩。走进周庄,眼前的画面竟如此地熟捻而亲切,沉积在
生命中的那份朦胧的
记忆袅袅婷婷地鲜活起来。走进周庄,我知道,我该是属于周庄的了。
在
江南的小镇中,周庄应该是“
小桥流水人家”最好的注脚和写照了。家家临水入镜,户户推窗得月。粉墙风动竹,水巷
小桥通。柔雅贤淑的周庄人,质朴而安逸地享受着
生活。这种恬淡的
生活品性让周庄的水韵之间天生就氤氲着一种母性的情柔,博大而安详。
周庄,是摄影师镜头里的梦幻泽国,温润飘逸;是画家笔下的世外桃源,
宁静致远;是大
自然在
江南留下的一幅水墨蕴染的传世之作。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rdquo,
金霏读书阁;的情境中觅得一份闲适;朱自清在荷塘
月色中偷得一隙闲暇;李东微在“雾霭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中构建了自己的
精神家园,我也在周庄的
小桥流水中汲得了一怀平和与从容,
精彩读书阁。
走在周庄的青石板上,我已不是游客,而是归来的游子,心中情不自禁的便涌上了勃勃的诗情:“我披着风尘而来,只是为了在你的怀中做一次短短的歇憩。”是啊,在一个如
故乡般慈婉的小镇面前,所有的理由都不再堂皇,我不远千里的匆匆而来,只是为了在你的怀中做一次短暂的停歇。
周庄,我用了最直白的
语言说,我爱她,爱她,似乎是千年前的一个梦,睡在唐诗里的书香的梦。
周庄,今夜我将怀着心底不可抗拒的
温柔与你共眠!分享那个有颜色的梦!
五、寻访乌镇
乌镇,是我心底最深的向往。
有人说,
幸福的终极目标,是心有所属,情有所归。乌镇,
树海读书阁,你可就是我心中最深的所爱?车子已行进在靠近你的路上,你是否已感觉到了我的临近?心中的感觉越来越浓,期待在见到你的那一瞬,那份感觉会“砰”地一声爆裂如花。
终于,你就在我的眼前了。是近
乡情怯么,还是深爱拙词?几天来,我第一次选择了
沉默,第一次选择了独处,
修身读书阁。我要把我千年的
温柔啊,我要把我蚀骨的
思念,静静地,给你。
今天,我特意着了我火红的衣裙,细足的高跟,还有我如瀑的长发。我期待成就一场千年的
爱恋。
青石板,马头墙,木房子,组合在一起,便是幽深的、古意的、绵长的青石巷了。厚重的木门上布满了
岁月的沟壑,
时光的指纹。墙壁已有些班驳,露出里面青色的砖石。我伸出手去抚摸,沉重的
沧桑感从指尖传至心底。
长长的巷子里,我静听高跟鞋在青石上的微微敲响,每一步,都踩在
历史上;每一步,都走在宋词里。
乌镇的长巷里,长巷的空气里,弥漫着怀旧的温情和
历史的况味,散发着旧式檀香木柜里陈年衣物一样略带些尘气的遥远而又熟悉的芬芳。一如
张爱玲的
味道。我感到一阵阵心软,听任一种旷古的
温柔和内敛的深情在心底蔓延开来……
乌镇,有三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酒坊,宏源泰染坊,茅盾故居。
虽然,身为
女子,但却爱酒嗜茶。当然,酒是不常喝的,多半只是醉醉酒香。忍不住再一次感叹
生活的恩宠,
树海读书阁,今日醉的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典故里真正的“酒香”!从嗅觉到视觉到触觉就着着实实地醉一把吧。
蓝印花布,我的蓝印花布呢?一走进宏源泰染坊,我就迫不及待地寻找。刚跨出那扇木门,眼前的景象一下子就深深
地震撼和袭击了我,
铭华读书阁。那一瞬,我有放歌的欲望,更有落泪的沉潜。一如当年三毛初见周庄时那失控的激动!
那是怎样的一幅画,
爱看读书阁!一幅幅长长的、宽大的蓝印花布从高高的云天直挂而下。风起的时候,飞舞的,涌动的,那哪里是布啊,那分明是翩跹在
秋日里的飞天的梦!这长长的蓝印花布下,
曾经该飘荡和停留过怎样的哀愁和
思念!我如一只轻盈的蝶,忘情地翩飞在这一片梦幻般的蓝色海洋里。一个
女子心底最最远古的
浪漫和最最朴素的古典
情怀在这一刻得到了最饱啜的满足!
蓝印花布,有青铜纹的高古,汉砖瓦的粗犷,宋瓷的典雅,苏绣的细腻,剪纸的素洁,织锦的华贵。深沉的蓝与纯净的白,在亲切的棉布上尽情演绎着最质感的高雅和最远古的情调。
旗袍,沉静高贵,婉约清丽,典雅端庄,风姿绰约。想起,就有了一种芬芳的旖旎,一种静止的风情。款款徐行,花香盈路;回眸浅笑,临水照花。袅娜着身姿,曼妙着曲线,在举手投足间荡漾着挥之不去的东方风韵,在香气细细的
红尘里把婉约诗化成
山水,把风情倾泻成春光。如出岫的烟云,如漫堤的飞絮,如庭院香榭中蔓缠的紫藤,缓缓攀越成一道隽永的
风景。
但旗袍,它是有
灵魂的,它是有厚重底蕴的。没有唐诗宋词的浸染,再如花的
女子又如何能穿出温庭筠花间词的词韵,又如何能暗香浮动,韵致天成!旗袍,是
江南的水上开出的一朵青莲。
我有着深深的旗袍情结,不单单是
喜欢,更是爱至
灵魂。我思慕古典,我的古典是由心及形的。虽历经情事,但我依然固守着一颗比我身着旗袍走在人海中还让人惊异的崇尚古典隽永的
真爱的心!
所以,当蓝印花布遇上旗袍,当蓝印花布被制成旗袍时,于我,一定是不会错过的了。在印染小店,我一眼就看中了那一款露肩小立领的印花旗袍。遥想明年的初秋,身着这一袭蓝布旗袍的我,会不会如细颈青花瓷瓶里开出的一朵郁金香,典雅清丽,暗香端凝?
拜访茅盾故居应该算是这次
江南采风之行的点睛之笔了。换了一份敬慕的
心情,走近大师。从一楼到二楼,从前厅到后院,特别是
先生的书房,我用
眼睛、用相机、用心都留下了
永恒的
记忆,
树海读书阁。在
先生的铜像前,我邀请同行的写诗的陈姐合影。拍完照,她轻附在
先生的耳边,轻语:
先生,请多赐点灵感给我吧。静立一旁的我,心里一阵
感动!
我是最后一个走出乌镇大门的。
终于要走了。当车子开始启动的那一刻,我禁不住贴着车窗再一次回望。心头竟不可遏止地顿生一份微疼的牵扯。乌镇,乌镇,为何我还没有远离,心就已经开始
想念!
……
这次
江南之行,我们还游览了南京中山陵,畅游了无锡的影视拍摄基地三国城,水浒城,泛舟了太湖。回首在
江南的那一段
时光,感觉是如此的一路
美好!
散文大师余
秋雨先生在他的《阳关雪》里这样写道:“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
世界的生僻地方,变成人人心中的
故乡……”
江南,其实,我实在太想再多给你点
时间,可是,行程实在太紧。心安之处即
故乡。好在,
江南于我,已然
故乡。我于
江南,也已不再是过客,而是归人!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个人,赴约 那些花儿_1 倦宜 【印象安阳】情有独钟《安阳说》 《作家选刊》人月圆(青衫湿)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