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眼见为实(1-2)
曾经的眼见为实(1)
改革开放前,75年我已经“沦落”“扎根”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中,“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过一世草生”,在此生“有幸”亲身体验农民的辛酸与眼泪、过去与现状。
记得那时还是城乡差别很大的70年代,我每次从上海返回浙江丈夫农民之家时,都是含着眼泪与母亲挥泪洒别。上海北京西路上的15路陕西北路站旁边有一家我脑子中如今还有深刻印象的包子店,每次我得乘坐15路电车到达徐家汇,然后换成去浙江的长途汽车,离开生我养我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每次我离开上海去往浙江时,母亲总要送我到达我家附近的15路电车站,在车站旁的包子店为我买上一大包的鲜肉大包、水晶大包。因为母亲知道我喜欢吃上海的好吃点心,
金霏读书阁,提着当时上海知青时行的黑色大旅行袋为我送行。我含着眼泪与母亲告别,踏上返回浙江农村心酸苦难的旅程;每次从浙江农村到上海时,黑色旅行袋换成了一篮子的浙江土特产农产品,这个“上海乡下人”的辛酸与眼泪全在这篮子里面,以至于母亲看到后,泪流满面,说道“以后不必再带这些农产品了,只要有钱,上海都能买到。妈知道你好苦。”想起这些,我的眼泪就会不听使唤夺眶而出,我亲爱的母亲铸成我与农民结婚的现实,只有我亲爱的母亲能理解我了。
我在浙江农村死心塌地的依附于农村老公,开始艰苦卓绝的人生旅程。亲身经历、目睹,农村的现实与生活。
本村有一家纯“贫下中农”成分的壮年男女家庭。男人是当年地主家老佃户的儿子,根红苗正的三代贫农。是那唯成分论年代吃得开的人家,女人也是纯种贫下中农的子女。在解放后的新社会,这是一家在农村政治身份吃得开的人家。自然是最正宗的贫下中农后代,但是农民的生活却是深重的艰难困苦,难以改变
此男人名龙根,五大三粗,身板子结实,没心计,一手好把式农活,人称郑大炮;女人名杏梅,腰细腿长,倒也健康,没心眼,人称大枪。大炮大枪两人的共同点是没有心机,肚里没功夫,但爱吹牛B大话,时常把没影没边的事儿描绘得如真的一样。在改革开放前的70年代,上一级领导居然委任大炮担任生产队队长职务,每天吹哨子喊出工。每天早晨一家一家如猫叫性似的呼喊社员出工,分配安排社员干活的工种。女社员们倒还是能听从他的调遣安排;农村中几千年“男尊女卑”孔孟之道儒家思想的灌输,女人们是不敢有所异议的;男人们在农村中的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大炮龙根自从当上生产队长后,在男人们的印象中并不能在本村竖立至高无上的地位,男人们不是取笑他,就是明里似乎服从他的分配,暗里却抵制刁难他的分配,给他穿小鞋,时常让大炮吃不了兜着走,一副狼狈相。大炮时常无所适从,无言以对。干了一年生产队长的农村基层干部之后,大炮自动退出农村基层领导岗位,甘当社员。不管有没有能力,这老毛时代只要具有这三代贫农的条件,农活活计老把式,就会被上级领导看重,举荐为低层领导,这是那时代的中国特色。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应该是在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后,我同样亲眼目睹了农村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普遍真实状态。
大炮一家子确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炮大枪夫妇两的大儿子从小鬼灵精怪,专门喜欢捣鼓一些没有玩过的新鲜玩意。一个星期天的上午,这大炮家的小炮去对面小山上玩耍,竟然被他在山丘上挖出了几颗发着铜绿光泽的“废弃炸弹&rdquo,
铭华读书阁;。其实那是日本人侵略中国时候,没有用完的有用子弹,1945年日本人战败投降后,不愿把完好的手榴弹交给中国人,埋在山上让它自生自灭。小炮挖到这些稀奇宝贝时,把这几颗炸弹作为鼓捣的猎奇作品珍藏起来,
树海读书阁。下午拿回家后,一个人藏在竹园内,拿起榔头、起子、螺丝刀等“作案”工具,偷偷拆除引线装置,想改造成为什么有创意的新式“古董”。然而他小小年纪哪懂得那么多的炸弹原理、知识。刚捣鼓第一颗手榴弹的时候,没有什么动静,壮大胆子,就以为是早已过期失效的炸弹;接着鼓捣第二颗,还是没有任何不祥征兆,更坚定了废弃炸弹的认识;放开胆量,准备大干一番。刚撬开保险盖,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兵乓两声巨响,把小炮弹出一丈之远。响声惊动了附近村民。立马飞奔告知大炮,大炮没有片刻犹豫,三步并作两步火烧眉毛赶往出事地点。只见儿子小炮被手榴弹的弹片击中,飞出竹林。这小日本的弹药杀伤力还真厉害,在经过40年左右岁月的洗礼、沉睡之后,居然还有如此之大的威力。小炮蜷缩在地上,立时昏死过去。此时的大炮真还脑子清醒,立刻叫人帮忙抬着儿子去镇上医院抢救,那时还没有120急救车。因为这是他唯一能传宗接代的独苗啊。赶到医院将病人抬到急救室,医生一看都傻眼了,那小炮哼哼哈哈的呻吟,这弹片不偏不倚,你猜击到了什么部位?小日本的炸弹弹片居然击穿小炮的外裤、内裤,一举击到小炮身家性命命根子小JJ处。不幸中的大幸,这命根子还有救,如果无救,那大炮还不知如何是好,不知怎么样活下去。大炮满含泪水,跪在地上如鸡啄米似的向医生磕头点地,请求医生无论如何竭尽全力抢救这唯一的命根子——小炮的老二。经过医院全力抢救,不但挽救了小炮的小命,而且保住了小炮命根子老二的再生。一家子欢天喜地,庆贺小炮的重生,小炮虽然闯下大祸,但总算转危为安。有道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小炮后来娶了一个双胞胎老四,生了两个娃,一男一女称心肠,总算为老郑家延续香火立下汗马功劳。那儿子与小炮一个小样,是小炮父亲的再生翻版,同样爱捣鼓新奇的小物件,是当地出了名的捣鼓“小物件专家”。大炮的媳妇却是出了名的孝顺,贤惠,四邻八舍赞扬这个飞进捣鼓窝里的贤惠媳妇。
但是另一个鲜活的生命顷刻间損落于人间。是咎由自取还是另有原因,各自评论,众说纷纭。这就是大炮大枪夫妇两二女儿的真实事件,发人深醒,泪眼迷离。
那是90年代改革开放中期,大量农村富裕劳动力涌向城市。不管男女,只要年轻就有作为。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离开家乡,在上海市某区已经工作了几年,让当地人羡慕致极。大炮大枪当然为女儿能做上海人而高兴,然而这“上海人”当得心酸,不是滋味。
不久传来算好也算坏的消息。好的是她嫁给了上海人,能在上海定居下来;坏的是破坏他人家庭,名声不好。原来姑娘在上海某厂工作,晚上借住在表哥家中。表哥是上海某建筑工地包工头老板,已有妻室,是有名的花心大罗卜,
孔子读书阁。姑娘却与表哥、表嫂有时同住一间房。一来二往,那花心大萝卜——姑娘的表哥,顿起色心。趁老婆回娘家的机会,可想而知,
树海读书阁,花心大萝卜的眼睛都要爆出来了,口水都要滴下来了。怎能放过这个送上门来的美貌处女,于是乎不费吹灰之力,进行了那不一样的美好勾当。东窗事发,姑娘被花心大罗卜玩弄之后。表哥离了那黄脸婆,娶了姑娘。
生米已成熟米饭,事已至此,姑娘嫁给了表哥。丈夫给她搞了个店面,在店里做自己的生意,并为他生了个儿子,想想也应该风平浪静了。哪里知道,好景不长。
不久又传来不好的消息,花心大罗卜外面又有女人了,比她更年轻,更漂亮。姑娘从害人者突然之间转变成为受害者,表哥前妻的苦果轮到她自己吞噬,前妻角色转换到姑娘的头上,自作自孽,可悲可叹。
她精神恍惚,疯疯癫癫,
树海读书阁,不能承受,回到娘家,第二天就吞噬农药,七窍流血,死于娘家,父母呼天嗆地,于事无补,悲伤至极。
年轻鲜活的生命顷刻撒手人间,丢下五岁的孩子,向着天堂狂奔。作孽啊,自作自受啊,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既然知道表哥花心大罗卜,得防着点,竟与表哥同住一间房,无知啊;既已结婚,知道自己的丈夫花心重,当然得防着点;丈夫又重犯,可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何必死得比鸿毛还轻呢,不值。想想也是,角色转换,前车之鉴,步了丈夫前妻的后尘。表哥与另外女人相好,小三夺了她小二的位置,心中懊恼,死钻牛角尖,一走了之。以至于今天,何必当初。
厌世的人,只能说是,缺乏勇气、智力;只能活着,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孔子读书阁。
年轻的姑娘,要慎之又慎,自己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活在当下这个社会,
精彩读书阁,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都会发生。姑娘要自爱,自重,自保,自负。
大炮大枪夫妇二女儿的结局可怜又可悲,我亲眼目睹大炮拉着女儿喝农药尸体的板车在大路上狂奔,女儿的尸体在板车内荡荡漾漾。那大炮居然还想请人帮忙将女儿送往医院抢救。可是村上没有一个拖拉机驾驶员让他搭乘拖拉机去医院抢救。因为人们知道,喝毒药的人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哪怕是专车都来不及保住她的性命。其实大炮的女儿等到家人发现已经为时已晚,成为尸首一具。谁让她搭乘,谁就有开车不及时而误了救命的嫌疑。
自从女儿丢下5岁的儿子气绝身亡后,大炮与女婿老死不相往来。大炮只剩下唯一赖以生存的儿子媳妇,
金霏读书阁,幸好媳妇贤惠,孙子孙女总算玲珑,不至于再如儿子样捣鼓出天灾人祸,
爱看读书阁。但是由于女儿的过早走上黄泉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酸、悲痛,时时缠绕着大炮一颗不能得到宁静的心。大炮开始如女儿一样,疯疯癫癫,呆头呆脑,不吃不喝,家人捆着他去医院治疗,总算把他的疯病给治愈。但是疯病好了,又变成傻病,躺在床上,整日里不知好歹的骂人,不认识家人,再然后开始染上身体器官五脏内的炎症毛病。自从大炮发病开始,家中的经济都被他绞尽,折腾,倾其所有,家人是尽了最大的努力给他治疗疾病。那个时候农村还没实行农村医保,农民还没等来如今每月100元的农民退休金。那女流之辈大枪杏梅眼看着这老大炮把整个家都快折腾完了,于是吩咐儿子打住,这等人只能安乐死了。继续再去医院瞧病一是经济能力已经够不到,二是再多的钱花进去也是似如河中水花荡漾,中看不中用,农民的能力就这点了,家人只要尽力就对得起老头了。于是乎,大炮在享受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中无怨无悔安然奔向极乐世界报到,完成老农民人生使命。家人当然也在悲痛、无可奈何之中完成小辈应尽的义务,大炮死而无憾,去世之前是含笑走向九泉,向亲人们表达了满意的神情,奔赴天堂,走完老农民的幸福人生旅程。
曾经的眼见为实(2)
曾几何时,我在“贫下中农”眼里是能吃苦,能受累,既能干又聪明的出色上海知青,因为我的实干加巧干精神无可挑剔,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让我有幸与广大“贫下中农”“打成一片”,亲身经历农民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精神财富”的贪婪吸吮。
浙江当地农村千年传承下来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意识特浓厚,生产队长都是清一色的男人,女人们只能服从男人的领导,
树海读书阁。其实这生产队基层领导并不好当,有道是大官好当小鬼难缠。不但得具有一整套农业生产技术的领悟、实干能力;还得具有基层领导能力,社员不服你的管教,哪怕你全身是力量、智慧,都无处使。别看这小小的一队之长,从基层百姓的生活琐事、众多生产上具体工作、细节都得安排得妥妥帖帖。这可是个吃力不讨好,经济效益并不丰厚的苦差事。
自从大炮龙根自动退出继续担任生产队队长那一年,上级领导有意图让另一位“贫下中农”担任生产队长。党历来实行“民主集中制”选举委任干部。“贫下中农”优秀代表——金根,已作为被框定候选人,列入“民主选举”首选名单,既定目标之中。不负党的期望,群众的愿望,金根在党的思维概念中,群众的选举产生中,志在必得被推选为当届生产队队长。
这老头现在当然已经过世,但是他的“先进事迹”还在我的脑海中翻滚,栩栩如生,仿佛就在昨天。
那一年,金根被大家推选为生产队当家人,金根确实有比大炮龙根优秀的地方,
华闻读书阁。纯种“贫下中农”的成分那是最起码根本的条件;其次还得有一手好把式农活的经验;然后得有领导才能,男人们能服从他的分配,再然后本人工作踏实,为人正直,实事求是,才能得到众人的认可。
生产队的男人们还能服从金根的管教,因为他一整套的管理经验自然要胜过大炮龙根。做人之道显然要在大炮龙根之上。
金根中等身材,魁梧,具有男子气。满脸胡渣子,外号“蓝死狗”。干活利索,农村中典型的生产能手,农业生产好把式。不过他有一个嗜好,喜欢说“烂腔”。也就是男女之事的说笑,不严肃的玩笑话,说些民间淫话逗乐子。在出工吹叫子时,金根的淫话会有约束,但是人们还是用当地一句土话来比喻金根的口动心不动:“叫子吹起淫话响起。”由于这嗜好,金根在社员们心中的地位还是不如原来的威严年轻老队长,因为年轻老队长高升至大队部去了。尽管这样,人们还是很尊敬这位喜欢开玩笑的老农民生产队长。就在那改革开放前,最后两年中,金根完成了生命中带领“贫下中农”战天斗地的历史使命。他对我这知青,当然加于肯定、赞许的话没有少说。因为尽管他民间韵事、淫话,玩笑话不离口,但是在工作上,他是绝对踏踏实实,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始终不变。在那大呼隆生产队的时候,金根的能力还是能让广大群众所能接受,在共和国的土地上,曾经也有他光辉的瞬间;在历史的章页中曾经也有老农民显赫一时的丰功伟绩。
改革开放的90年代,包产到户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生产队形式的存在自然而然废除、解散,成为一家一户形式的个体承包生产单位。金根的勤劳朴实是名不虚传,他开始在自己的承包田中种植各种蔬菜瓜果,他的种植技术是出了名的精湛、丰富。大凡经过他所栽培的蔬菜瓜果都长势喜人,葱葱绿绿,是老农民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到达丰收时期,他会挑上满满一担菜蔬到集镇上出售,农民的勤劳憨厚、衷恳能干体现在他平凡的劳动之中。金根的老婆——阿妹也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农村劳动妇女,有道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夫妻双双打造甜蜜的生活。男耕女织,幸福生活乐陶陶。
金根干活作风雷厉风行,男女之事嘴上说说,没有实际行动、不轨行为。不过他还有一个嗜好,就是好赌成性,干完活,吃完饭,赌场接龙赌博成了他的业余爱好。其实如金根此类并无大收入的老农民,在麻将桌上,接龙台上小打小闹,小事一桩,出进不大,大可不必大作文章。可这老婆阿妹成为金根的克星,经常喋喋不休,吵闹不停。甚至于赶到活动中心,大闹天宫。把在场的人全都痛骂一顿,将麻将桌上的麻将、接龙台上的纸牌横眉冷扫。让男人威风扫地,脸面全无,金根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接龙“懒死狗”。
包产到户后,有空余的时间玩接龙。但金根为了避免阿妹干涉自己爱好的难堪局面,因此自告奋勇担任了本村的打水管理员。干这差事是为了减少阿妹下自己面子事情的概率。为了不沉湎于接龙,金根是想尽了办法,克制自己的好赌之心。但是这嗜好有时就是身不由己,如鸦片烟,始终断不了根。“懒死狗”一有空一溜烟的往活动室狂奔。当然瞒不了阿妹的眼睛,跟踪追击到了活动室,这次阿妹的势头更厉害了,居然当众扯着“懒死狗”的耳朵,在众人面前羞辱他“你这老不死的,你这毛病怎么就改不了,我让你接,让你接。”说完,掀翻了桌子,纸牌、赌资洒满一地,一片狼藉,一把将“懒死狗”从椅子上拽出来,揪着他的耳朵不放,一直揪回家。金根在大庭广众面前丢了男人的面子,懒死狗还手了,一拳过去打得婆娘捂着肚子趴了下去。男人不让女人的时候,打女人力大无穷,有时会出危险。懒死狗此时主意还清,飞起一脚往婆娘屁股上扫去,因为屁股要比肚子“太平”多了。把个婆娘踢了个嘴啃泥,并翻了个360°的前滚翻动作,阿妹在地上啊呀啊呀的“唱山歌”,似如西藏佛教徒扑在地上连续面对神灵,作全身伸展运动,展示祈祷神灵保佑五谷丰登合家欢乐动作。阿妹确实是飞行员的特级身体,这样的游戏对她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家常便饭,不碍事。“懒死狗”与“飞行员”阿妹表演完“杂技”,扬长而去。回到家中将锅中的饭,菜橱中的菜吃个精光,然后奔向灌溉排水站。由于精神不好,心境不对,注意力不集中,在灌水的沟渠边高低处不慎一脚踏了个空,当场摔了个不醒人事。附近村民得知赶忙告知家人。阿妹还在气头上,高声嚷道“那老不死的,让他去死,不管他。”来人告诉她“赶快去看看吧,摔得不轻,趴在地上真像"烂死狗"一样不动了。”看到来人不像骗她的样子,于是叫了两个儿子一起前往出事地点,金根伤势果然不轻,阿妹与儿子将老头抬回,送往医院。老头中度骨折,住院治疗。
身体上的毛病经过医院治疗能够治愈康复,可精神上的毛病就很难治愈。金根这下真成了趴下不能动弹,名符其实的“烂死狗”了。如果有人能理解他,开导他,疏通他,骨折康复后,身体、精神应该并无大碍。然而阿妹的阴影始终在他脑海中徘徊,他心想道“这下是完了,再不能种菜、卖菜、干活赚钱。自己能赚钱的时候,接一下龙都会被这婆娘揪着耳朵现世宝;倘若赚不了钱了,这不是更惨了吗。这原本好好的身体,被这臭婆娘害得垮了,躺在床上动不了,什么也不能干,钱是赚不了了,这下是完蛋了。”想着想着,越想越害怕,越心烦。整日里呆头呆脑,唉声叹气,精神上出现了严重的抑郁症。此时的阿妹无可奈何,无言以对,有冤无处申,跳到黄河洗不清,只能尽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永远侍奉这老头。
两个儿子眼看着父亲脑子思维出现问题,陪他去上海北桥精神病中心医治,医生说得好生开导他。然而农村的状况不容乐观,男人脑袋已经僵化;农村妇女脑袋也顽固。心灵窗户的开启与沟通在农村没文化之人这儿行不通;儿孙们也没能充分认识这些问题的重要性。这只“蓝死狗”终于思想进入黑暗的死胡同,不能自拔,从楼上阳台往下跳,被小儿子看到,及时抓住,才不至于当场命归黄泉。但是已经酿成终身残疾,更严重的是脑子出现不可逆转的跨越式痴呆。原本小腿骨折正在康复之中,此次大腿以上,全身性瘫痪,整个人睡在床上,动弹不了,脑子如进水一样,无可救药。一十八年床上的瘫痪抗战,成为阿妹的无言侍奉,有道是“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然而阿妹一十八年的无私奉献连疲劳都没沾上边,而且时不时的被这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烂死狗”的傻大个骂“你这坏女人,你活该,我开心,这下你满意了吧。”刻骨铭心的痛恨变成“烂死狗”骂人的依据。阿妹真是有冤无处诉,跳到黄河洗不清。漫长一十八年的侍奉似乎成为一个讽刺的人生悲剧。你说这“烂死狗”傻吧,有时他也不傻,他居然还能认识我。因为他瘫痪以后,为便于照顾病人,家人将他的眠床安排在能看到过路行人的底楼靠窗边,每回我经过他睡的床前,他居然会大声招呼我“你是能干的丽华,我认识你。”于是我也给他一个绽放笑容的应答“你好,金根大叔。”
阿妹无怨无悔的侍奉了一十八年瘫痪在床的老头,就在今年上半年“烂死狗”终于永远趴下,往极乐世界狂奔。“烂死狗”金根在人生最后的弥留之际也许感觉到自己这样对待老婆于心不忍,惩罚老婆的力度也许太不近人情了。临走向默默侍奉他一十八年的老婆挤出了悔过、痛心的泪水,告别家人,轻装上阵,奔赴天堂之路。
“烂死狗”两个儿子家经济条件都较好,大儿子是做建筑工程的小包头,手下有好几个工程班子,收入丰厚,老婆是服装厂技术管理人员。家中建有一幢很漂亮的花园别墅。大儿子继承了父亲好色的基因,“烂死狗”只是口头派好色,儿子却是心动手动,行动派好色。经常在酒店酒足饭饱后,在外采摘野花,有道是“家花哪有野花香。”儿子耀根色迷心窍,沉湎女色。每次严打,大儿子都逃脱不了“石榴裙下做鬼都风流”艳事的追捕归案,已经成为派出所捉拿风流韵事的“惯犯”。每次派出所通知家属,用钱赎人,老婆总是哭丧着脸无奈的双手奉上赎资,把老公从派出所中带出来。第一次是500元;第二次是1000元;每次是成倍的翻跟斗,这老派严惩好色绝不手软。这次派出所通知家属,为严肃法纪,吸取教训,也为家属督促家人改过自新,继续翻跟斗操作罚款2000元。老婆接到通知后骂道“每天回到家中都能看到女人,玩不够啊。还要去外面玩那些生脓胞苍的野鸡,有种像种,色心死不了。还想把野鸡病传染到家中,你个色迷心窍的大色鬼。”她心痛这钱那,男人赚的钱,被野鸡拿去不说,还要被派出所拿去;若是顶着不交钱,老派也就不放男人。这派出所在男女淫事上教育、捉拿是最没有成本,风险的工作。只要来钱,派出所对于此类“隐私”一律没有追究的必要了。老婆只能硬着头皮,心痛的将这在箱子底珍藏的一笔财富再放一次小血,谁让自己嫁了一个色心严重的男人,无奈啊。
二儿子耀奇与人合股开办了一家五金厂,老婆在服装厂也是中层管理人员。家中的房子是那种气派一流,更大,更豪宅似的大房子,两儿子在当地是属于当下农村中富裕型的家庭。自从“烂死狗”死后,阿妹的身体倒是十分的健康,在当地属于高龄老人中的康健式类型一族,轮流在两儿子家幸福生活。而且等来了党阳光、雨露的照射、滋润,“农村医保”以及每月100元的农民退休金的好政策,带孩子、整农活,还是一个耐不住寂寞,闲不住的“飞行员”健康老人。两个儿子家各自儿孙满堂,欣欣向荣,这是一个典型中国式的浙江现代化农村家庭,和睦满意、其乐融融的盛世景象。
相关的主题文章:
“萌芽行”,我看行! 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痛 春光无限 “书签” 中国大陆的女人追求幸福常常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