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案全批判
菜九的中小学
教育基本是在文革中完成的,因此没有机缘聆听专家
老师大人在鸿门宴一课上的宏论。但因为互联网搜索起来非常方便,一查找就检索到一大堆鸿门宴教案。粗粗看过,基本上大同小异。根据大半辈子的经验,
中国人除了不认真外,
爱看读书阁,还有一个懒的特性,
孔子读书阁,常常一个教案一用几十年的事一点也不稀奇。因此,如果文革前就有教案的话,其与我们今天所用的出入不大也是非常可能的。但自从十年前写《千古谁识鸿门宴》就对这个
历史知道得稍多一些,近期为人捉刀,写这个题材,又拉拉杂杂整出一批东西,对现行教案逐一横扫的条件基本具备。当然,需要横扫的只是事件认识与人物评价且与菜九见解相左者,
那些字词文法及菜九也认可了的观点,则不在其列。不过这些个教案之烂实在是令人啧啧称奇,简直是一堆垃圾,菜九将有限的
生命消耗在这一堆烂货上也真够冤的。但考虑到这些课程往往动辄三至七节课,课里课外消耗了
学生不少的
时间,为了不让这些烂货继续毒害青
少年,菜九只好拼上老命了。有分教,狗屎观意淫鸿门宴,菜九段大战臭垃圾。教案 2、简析《垓下歌》,介绍
时代背景,引入新课。要点: 批判与澄清 如果没有沽名钓誉之说,就用不着讲什么《垓下歌》了,不沾边的事嘛。但不讲项羽失败,那个说法就出不来,所以不得不节外生枝。菜九对《垓下歌》之解,可能也与
老师们不同,但这一次不一定是菜九对。可以参见
中国人最不认真之项羽如何别虞姬。沽名钓誉之说的批判,可参见鸿门宴结论与两个凡是、千古忽悠鸿门宴。 教案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批判与澄清 动机不纯不知从何谈起,动机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外人凭想当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能算数。陈胜说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是帝王
思想、
英雄气概,与项羽没什么不同,
金霏读书阁。不要在这个地方分高下。这种东西可能还是大搞出身论血统论那个年代的陈迹,怎么几十年了还没有清理掉。菜九以为,
中国人不仅不认真,而且非常懒,
时代都变了,这种无稽之谈还好意思拿出来误人子弟。好像劳动人民都是堂堂正正,而
家庭成分高的人都是动机不纯,天下哪有这个道理。有关动机的好与坏是最容易指鹿为马的,而且与事实相比,动机根本不值得一提。就像大跃进,动机是好的,想早点进入共产主义啊,有什么不对呢?结果饿死几千万。文革的动机也没什么不好啊,结果十年浩劫,国民经济面临崩溃。
老师为了
学生基础扎实,能说动机不好?但死命布置作业,把
学生逼疯了或者极度厌学了的事多了去了。所以不能看动机,要看效果。陈胜吴广之起与项氏之起,都是反秦,只是陈胜是首义,项羽属于响应。再说之前也没有什么楚王朝,谈何重建,
孔子读书阁。在天下苦秦久矣的
时代总背景下,只要反秦,就不要追究其目的。打下天下为了做公仆的事,到现在也没有发生啊,怎么能要求项羽打天下的目的是让人民过好日子。不过刘邦得天下后,人民大众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日子倒是真的,只是这一点一直没人提。如果把刘让人民过上
幸福的日子这一点引入刘胜项败论,远比什么
历史潮流之类更实际一些。只是这个结果方面的东西在事前说也不合适。所以动机之类莫须有的推测,
树海读书阁,自己私下里议议,找三几个志同道合者共鸣一下,也非常开心嘛,只是最好不要在课堂上说,不知所云嘛,还说什么说啊。 教案 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的生动表现,是漫长的“楚汉相争”的序幕。这个宴会上,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以及刘项迥异的性格特点,也预示了斗争双方的必然结局。 批判与澄清 这个宴会上,并未充分展示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刘项迥异的性格特点也没能得到充分展示。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换个说法,比如矛盾由你死我活到握手言和,也没什么不可以。因为这个场面可以有多种解读,就事论事,距事实更近,更能得到事实的支持。刘项只留下一个对话,在其中,两个人都作了检讨,看来都愿意保持
战友与兄弟的关系,
精彩读书阁。只是项羽欺人太甚,把刘邦王关中的权利硬生生地给黑了,刘邦怎么能咽得下这口气。项羽在这次交锋中,占尽了便宜,按这个趋势下去,刘非垮不可,怎么预示了斗争双方的必然结局。项羽抓了一手好牌或抓了一手好股票,刘邦一手的烂牌或一把垃圾股票,必然结局应该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表扬在阿里工作的孔繁森,而不表扬在青岛工作的孔繁森呢,无非是阿里的条件太差。刘邦就是被项羽派发到只有孔繁森肯去的地方,想想会怎么样,大概在刘邦的英明领导下,东西部差距迅速缩小,西部超过东部小菜一碟。 教案 (2)了解
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批判与澄清 什么叫悲剧性格啊,查查字典好吗。司马迁说其“身死东城为天下笑”,分明是个喜剧人物嘛。可能天下爱项羽的人实在太多了,可能认为好人没好报的人太多了,为项羽这个大好人的失败而惋惜也就顺理成章了。于是乎,很多拎不清的人不分青红皂白,能为其洗刷的事,尽可能为其洗刷,使得其非常可爱。比如那个名气顶大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
先生认为义帝(楚怀王)与赵高勾结的事被项羽发现了,才被判处死刑的。但又自相矛盾地没敢把这事当作一件什么好事,这个执行死刑的凶手甚至没舍得安在黥布头上,更不用说安在项羽头上了。爱项羽爱到了胡言乱语的份上,叫人无话可说。即以翦某编造的
历史来说,让项羽完成反秦事业叛徒楚怀王的壮举不是很好吗,为什么不安在他头上呢,搞得鬼鬼祟祟的,不成体统。菜九怀疑,这些个教案的底色或者就是翦某及其徒子徒孙定的调,充满了七扯八拉、搞七连三、自相矛盾还强为之解的气味。爱项羽就理直气壮地爱嘛,为什么还要给人家安上什么“起兵反秦动机不纯”啦,什么“站在六国旧贵族立场上,总是希图回到封建割据的战国
时代。这种倒退行为,与当时
历史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rdquo,
铭华读书阁;啦之类不三不四的帽子。那个
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最确切名称应该是
历史唯我主义史观,一切以自己的喜好为是非,怎么
历史与自己的认识不一样了,那么只好篡改
历史。翦伯赞的
那些屁话大概就是这么出来的,
华闻读书阁。项羽是个复杂的
历史人物,不能
简单地用好人或坏人来界定。但可以肯定,项羽的失败对当时的人民是件大好事,司马迁也在总体上对项羽这个人持否定态度。既然如此,其失败就没什么值得同情与惋惜的了,也可以不提什么悲剧人物或悲剧性格了。 “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基本上是废话,怎么体会?悲剧怎么个破釜沉舟法,怎么个以一当十法,怎么个心狠手辣法。 教案 (2)通过阅读人物传记,掌握归纳人物个性及与
历史事件的关系的能力。 批判与澄清 全面掌握
历史背景资料不是一般
学生能做得好的。像这个课,
老师自己都没弄清背景,就以为归纳出了人物个性及与
历史事件的关系。自我感觉是不是太好了一点。用错误的或者说不全面的观点来分析课文,讲得再精彩,也是误人子弟。参见上条。 3.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对
历史人物采取就事论事、实事求是的评价。 (2)对造成
历史悲剧的个性缺陷有清醒的认识。 批判与澄清 分明没有就事论事、实事求是,还要这样标榜,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有个性缺陷,但无
历史悲剧。以错误的认识为基础,何来就事论事、实事求是的评价。 教案 第一部分(1~2段)交代鸿门宴的由来。
文章先交代刘、项两军驻地,
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主要写了五件事:一是曹无伤的告密,
树海读书阁,这是矛盾的“导火线”。二是范增分析刘邦的前后情况,说他有“欲王关中”的野心,再加上当时颇能蛊惑人心的“望气”说法,说刘邦有“天子气”,劝项羽急击勿失,这是“火上浇油”,使矛盾进一步激化。三是项伯夜访张良,紧张的形势开始有了转机。四是张良与刘邦商量对策,拉拢项伯,
金霏读书阁。刘邦先“奉卮酒为寿,约为
婚姻”,再用一番谎言为自己的行为辩护。项伯被拉过去了,为下文替刘邦说情及项庄舞剑时“以身翼蔽沛公”张本。五是项伯劝说项羽勿击刘邦。 批判与澄清 刘邦的谎言正是其随机应变能力的体现。项伯突然到访,刘邦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下子就找出为自己开脱的理由。刘邦曾亲口许诺要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
树海读书阁,这事有点可疑。因为日后再也没提这个茬了。据功臣表,项伯于汉九年身死,爵位传给其子刘雎,不久刘雎犯罪被拿掉爵位,如果项伯还有其他儿子,应该依汉初惯例将爵位转过去以铭记项伯之功,但没有发生,表示没别的儿子,就没传下去。那么刘邦是没有
女儿嫁过去了。传说项伯有七个
女儿,但刘邦的几个儿子都有名有姓,婚配也基本清楚,没项伯什么事。那么刘邦在鸿门宴前的许诺是信口开河,还是根本没这回事,一时也说不清。看来,刘邦成心忽悠项伯的成分不大,更可能的是信口开河惯了,汉人好大言嘛,而好大言的最早属性就是专给刘邦用的。项伯年纪也老大不小了,又是个老江湖,按说不应该被刘邦开出的空头支票给糊弄住,但他还是使出全部气力帮刘邦缓解与项羽的紧张关系。这里面可能有刘邦的人格魅力在起作用。刘邦的领袖气质在其未发达之前就有所显露。当时刘还是个
乡村干部时,就天然成为了萧何、夏侯婴这些城里干部的核心,这些人为了维护刘邦甚至不惜以身试法。肯定刘邦举手投足间的王者长者风范令人心仪,也许正是这种风范迷倒了项伯,这个原本是来救张良的人,开始全力为刘邦周旋了。项伯被拉过去之说并不准确,因为项伯本来就是坚决反对杀刘的,再知道了刘让步的底线,帮刘就更加理直气壮了。 教案 例如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则在劣势下能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项羽刚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应变;刘邦则善于采纳意见,
树海读书阁,心眼很多,能随机应变。项羽任人惟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则有奸必肃,又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这样的对比、映衬,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并揭示了刘胜、项败的必然趋势。 批判与澄清 说项羽恃勇骄横没错,但说其毫无远虑就不妥了。几个月前,刘邦还没有破武关,项羽就立秦降将章邯为雍王,似乎已在防范会有人在其之前入关了。鸿门宴上,因项羽知道了刘邦做出的让步,表明局势发生了非常有利的变化,而项氏集团还没为这个变化做任何准备,所以显得有点无所适从,有点心不在焉。此时无需杀刘是肯定的了,而范增不顾杀刘可能产生的时局震荡、收不了场的后果,一意孤行安排刺刘行动,这是绝对错误的,得不到项羽的支持也很正常。范增的馊主意还是不施行的好。项伯不是什么奸,他不过是在主持公道,说出了当时局面下一个正人君子应该说的话,做了应该做的事。如果不是项伯以身遮蔽沛公,鸿门宴上发生了恶性事件,可能会酿成一场大乱,甚至于旧秦势力都可能死灰复燃。曹无伤不是什么项羽内应,只是见形势不妙,想另谋出路,卖身投靠。刘邦一脉的人在鸿门宴事件上的出力,与其知人善任也没太大关系,尤其是张良更不是其谋臣,只是韩王成的部属,刘邦的知己与铁杆兄弟。樊哙也不是什么车夫,而是刘的主力战将。 双方各有的图,也只是堪堪地将那个诡异的场面应付过去,根本谈不上“揭示了刘胜、项败的必然趋势。” 教案 刘邦的性格特点是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政治上无知,自大轻敌,不善用人,但又直率。刘邦能够在“鸿门宴”中死里逃生,跟善于利用项羽的性格弱点是分不开的。 批判与澄清 项羽的直率不知从何谈起,即以处理鸿门宴一事,其间曲曲折折的变数,又岂是直率者所能摆平。项羽如愿以偿,所以不杀刘,而不是什么直率。项羽并不直率,妇人之仁的人怎么可能直率,不过是个以善做表面
文章知名的人物。因项羽已没有必要杀刘,所以刘也谈不上死里逃生,只是在那个尴尬的场面,又拱让了绝大部分利益,充满了敌意的气氛,还是
离开的好。项羽此后与刘邦又相处好几个月,如果想杀,机会有的是。刘邦出让的是重大利益,谈不上利用了项羽的性格弱点。如果硬要这样说,刘邦不过是个行贿者,而项羽则是个受贿者。至于鸿门宴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可能以《樊郦滕灌列传》说得最清楚,即“项羽亦因遂己,无诛沛公之心矣”。原来是项羽得到了一切他想得到的东西,都称心如意了,当然不想杀害刘邦,再横生枝节。以这个解释为参照,鸿门宴上的一切就不难理解了。 教案 “鸿门宴”的
故事向读者展现了这样的具体矛盾:刘、项因争夺关中王产生了不共戴天之仇,军事
力量处于劣势的刘邦,宴会前,面临大军被击溃的危机;宴会中,又可能遭受杀身之祸。然而刘邦却竭智逞才,随机应变,转危为安,变被动为主动,向着他既定的目标跨出了一大步。 批判与澄清 刘项之间并不存在不共戴天之仇,对刘邦来说,王关中是其正当的权利;如果项羽让刘邦如约王关中,两人之间就没有矛盾。但这样一来,项羽的战功就要打折扣了。刘项两人的功劳其实真不易分出高下,项消灭了秦的野战主力,而刘则端了秦的老窝,两者都是在看起来绝无可能的情况下办到的。但项羽不能客观地看待刘邦的功劳,如果让刘邦如约王关中,就等于承认其灭秦之首功。这一口气,项羽一定是要争的。何况项羽已不愿意与刘邦平起平坐了,他要高高在上成为天下之主,支配一切。因为项羽的这种心态,刘项原本融洽的兄弟
战友关系就被彻底破坏了。因此,刘项之间的矛盾是由项羽造成的,他硬生生地从刘的手里挖走了一大块利益嘛。 变被动为主动则无从谈起,刘邦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属于壮士断臂以自救。充其量只能是堪堪地活了下来,谈不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如果说这其中有什么既定目标,也只能是活下来。难道惊险万分地达到了这种卑微的目的还值得一提吗。以发财为例,资金越多越容易发财,而刘邦把自己一半以上的资金交了出去,其离发财的目标只能是更远了,而不是更近了。 教案 其二,在干部问题上,刘邦任人唯贤;项羽则任人唯亲。 批判与澄清 刘邦任人唯贤,项羽任人唯亲的干部政策是事实,但问题是,在鸿门宴一事上不牵扯干部政策。项伯是项羽的长辈,但看不出有什么权力,其影响或者说让项羽改变杀刘打算的言辞,在道义上是能站得住脚的。符合道义的话,不能视之为谎言与欺骗。换言之,项羽听项伯的劝告没有错。项羽的实力虽强,但包括楚军在内,也是反秦武装,并非拥戴其当皇帝的武装。他们或者可以为了在旧秦撒野泄愤,但未必肯随你杀人。你因为刘邦影响你当皇帝而杀了刘邦,手下的人未必肯为由此出现的大乱出力效忠。 张良不是刘邦的部下,是韩王成的人。樊哙也不是车夫,是刘部主打战将。 教案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
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批判与澄清 这个小人指的不完全是曹无伤,主要指出主意让刘邦闭关拒诸侯进入的人,稍带指让项羽动了杀机的人。 教案 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
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批判与澄清 刘邦的酒喝到半半拉拉就悄悄溜走,这个情况应该如何评价呢。菜九以为刘逃席一事不得分也不失分。本来刘邦这个酒就喝得很不是个滋味,
离开酒席也应该是个合理的选择,但刘拿捏不准会有什么不利的后果,就问属下是不是该打个招呼。樊哙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在这个危险巴拉的地方吃酒,还是早走早好,还辞行个什么劲。其实项羽当时已不打算再难为刘邦了,就是留下来喝酒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只不过从火并到言欢这个转折过大,就这么面对面地坐着喝闷酒无趣得很,也难过得很。刘邦的不辞而别,对双方都是一种解脱。如果刘邦去告辞,项羽或者会说,咱兄弟已有一年多没在一起吃喝了,急什么啊。但这话肯定也是口是心非,心里正巴不得早早结束会谈呢。何况项羽还要消化刘邦提出的条件呢。所以项羽根本就没有一点要追究刘邦逃席失礼失态的意思。 教案 2.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 提示: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指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
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
脆弱。 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 批判与澄清 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当年陈平韩信已评论过了,
一生功过司马迁也评论过了,基本上得其实。而后人妄加评论,基本上属于胡乱忽悠,一点也不值得认真对待。政治一词给
中国人用得最烂,好像政治问题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项羽的失败是政治上没远见,难道刘邦的胜利就是政治上有远见。那刘邦这个地主阶级分子怎么又代表了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呢,好像不通嘛。过去饿死人的时候的干部都是政治上特别强的,文革的各级干部也是政治上很强的,这种强又有什么好处。沽名钓誉一说已为菜九痛诋过了,是两个凡是的边角料,是等而下之的两个凡是,亦属无稽之谈。 项伯与樊哙所言一点没错,项羽听了两人之说,无可指责,与心理上的
脆弱没有关系。何况项羽的心理也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当时的局面确实不易把握,其结果究竟如何,根本无法预测。项羽不用范增而于鸿门宴上释沛公不杀,后世讥评甚多,但反对杀沛公者亦复不少。不用范增之计正是项羽的英明之处。范增杀沛公之计后人指责甚多,事实上杀刘会造成天下大乱、无可收拾才是项羽不杀刘的关键所在。考量当时形势,杀沛公实为一陋着而非高招。杀,几乎用不着费脑筋,这个人碍事,杀了干净。不杀,才用得着仔细权衡。范增七十多岁,一点不懂权谋,只知以杀为务,又有何高明可言。杀刘即为大无道,而此前大无道者数坑秦降卒,此后大无道者为烧秦宫殿坑齐降卒,不知范增可曾力主。考量范增史实,一莽老汉而已,此处力主杀沛公,即使霸王不同意,也一意孤行让项庄来干;日后楚汉相持,汉因不敌而求和,项王拟允,范增坚决不同意,于是既未能置汉王于死地,也未达成议和。如果议和成,汉再毁约,则曲在汉而直在楚。范计不虑此,只知道打打杀杀,与用计何干。对范增肯定与否定的
文字均不少,肯定的就略过不说了,仅择反对范增的两首诗,估计肯定范增者也无言以对。 钱舜举咏范增云:暴羽天资本不仁,岂堪亚父作谋臣。鸿门若遂尊前计,又一商君又一秦。 陈刚中题其墓云:七十衰翁两鬓霜,西来一火笑咸阳。生平奇计无他事,只劝鸿门杀汉王。《坚瓠集》七集卷一引。 项羽欲得天下,与他想开
历史倒车,似乎很矛盾嘛。如果把天下分成十七八块,算什么得天下。图虚名与滥杀无辜如何统一,无论多少虚名也抵不上坑秦降卒与齐降卒之罪恶。 如果害怕世人指责,他又如何把怀王之功抹杀得一干二净,又如何把刘邦王关中的权利黑心地昧掉。 这一点不能怪
老师,因为刘邦提出的交易内容书上没写,只是从事后的迹象及常理上推测而得。 教案 2.
作者的
英雄史观:
文章对刘邦虽有贬抑,更多的却是颂扬,对项羽也颇多同情,尤其是把他作为一代帝王为之撰写“本纪”,其
英雄史观显而易见。当然,我们不应要求
作者像今天这样具备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批判与澄清 所谓史记对刘邦的贬抑,实则是班固所称道的不虚美不隐恶,为得其实,此正是司马迁几千年来被称为良史的最有力支持。因此,其不是什么贬抑,而是据实而录。刘邦确实是值得颂扬的,拨乱反正,孔夫子只是纸上作业,而刘邦则将其落在了实处。真正做到了三个代表、两个率先,使人民脱秦项之苦海,得以安居乐业,称其为大圣,得其实矣。太史公对项羽更多的是惜其才,同情则没有,以暴易暴,有什么值得同情的。作为本纪写也是据实而录,一个前所未有的动荡
时代,一个改变
历史又主宰了一段
历史的人物,列为本纪也不过分。就如不立孝惠本纪,而立吕太后本纪一样,吕太后与项羽一样都是主天下之权的人,立为本纪,得其宜矣。 那个应该歇菜的
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参见菜九所作鸿门宴结论与两个凡是的关系。此不赘。在菜九看来,所谓的
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有一大特点,就是说起来头头是道,滴水不漏,非常全面,想不服也不行。但一到面对具体问题,就七扯八拉、指鹿为马,搞得驴头不对马嘴,不着边际。大概
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本身就是被一些不严肃的人给忽悠出来的东西,所以那个圈子里的大人物说话没边没沿、惹人耻笑也属正常。既然这个圈子里的招牌人物就这副德行,这个所谓的史观最好到一边歇菜去吧。菜九以为,对司马迁的两个凡是就是正确的那种。君不见,两千多年了,人们还在学司马迁的书,而且要继续学下去;而众所周知的两个凡是则早已成了过街老鼠,为人不齿。因此,对司马迁其书其学还应该再增加两个凡是,即凡是撇开司马迁的说法另搞一套的作法,不是浅薄无知,就是痴人说梦;凡是对司马迁结论说三道四、指指点点,不是信口雌黄,就是没事找抽。这不,本来错误的两个凡是,与菜九的两个凡是,完全可以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大家各自凡是着并
快乐着,也没什么不可以,问题在于错误的两个凡是还动不动就要来忽悠司马迁他
老人家。比如错误的两个凡是还常常故作大度地说什么“不应要求
作者(司马迁)像今天这样具备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这一来就把司马迁的走狗变成疯狗了,虽千万人吾咬也,既然咬了,就索性咬得面目无光、斯文扫地。杜甫诗曰: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王杨卢骆尚且不能轻薄,对司马迁说三道四被咬了抽了,也是应有之义。 教案 最后,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司马迁是不可能认识到的,即在于顺应还是违反
历史规律。刘邦“承秦制”,力主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这在客观上是符合当时
历史发展方向的。而项羽却站在六国旧贵族立场上,总是希图回到封建割据的战国
时代。这种倒退行为,与当时
历史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所以,失败也就必不可免。 批判与澄清 在某些人的心中,秦是个好东西,为什么好,统一啊,一白遮百丑。秦之灭亡就如同挖了他们家的祖坟一样,痛心疾首。幸亏是陈胜吴广首义,那还可能有个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前景,所以不方便给陈胜等人抹黑。如果是项羽首义,那还不反动透顶。天下反秦时,秦的一切必须彻底否定,包括大一统的国家模式。如果以大一统为
时代潮流,大家也就用不着反秦了,秦残暴就让他残暴吧,在符合朝代潮流的大一统中受残暴,总好过在违反
时代潮流的分封
时代安居乐业。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嘛。我们党的贪官,也好过国民党的清官嘛。在党的领导下含冤而死,也胜过被反动派杀头嘛。四人帮再坏也好过蒋介石嘛。这类狗屁话语模式还是不要说的好。所谓刘邦“承秦制”,力主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纯属无稽之谈。刘邦还不是把天下分了好几大块,另外又加了一百多个小块。谁不想一统天下,怎奈时局不允许,只能渐渐达成融合。项羽的六国旧贵族立场也是无稽之谈。好像六国就那么
喜欢分裂,无非是统不起来,只好维持现状。相互之间打来打去,不就是想把别人的地盘一点一点地搞到自己手里来吗,是吞并与反吞并,吞并不成才基本维持现状。项羽如果想当皇帝,恐怕除了他自己,没有人会答应。于是只好分。而项羽按自己的意愿分割天下,为自己称霸创造了最
理想的局面。如把强大的楚一分为四:汉、衡山、临江、九江;把强大的赵一分为二:常山、代,又将赵的势力分出两支:河南、殷;将燕一分为二:辽东、燕;将齐一分为三:齐、济北、胶东;将近楚之魏抓在手中,将魏豹支到旧魏西边;将韩王成控制在手里,韩地即为项氏掌握;将秦一分为三。自己控制了四分之一还要多的地盘,这不正是贾谊所说的强干弱枝、众建诸侯少其力的模式吗。楚以外的势力中,三秦、河南、殷、九江、常山、济北诸王还应该对项氏
感恩戴德,成为项氏天下的稳定
力量。可以预期,久而久之,项羽将逐个吞并与其关系不甚密切的诸侯,只不过这个如意算盘没打成罢了。从项羽的个性来看,他视天下为私产,寸土不肯予人,手下的人立了功,也无寸土之赏,这才是项羽真正的性格弱点。倒是刘邦战胜予人功,得地予人利。刘项两人谁更有分的倾向还不一目了然吗?事实就是,更
喜欢分的刘邦胜利了,而特别舍不得分的项羽失败了,话又怎么能倒过来说呢。如果是刘邦或楚怀王来主持灭秦后的分封,可能形式上也没什么质的区别。无论谁在这个位置上,都只能这样办,这才是项羽的悲剧所在。只不过项羽的心太贪,也就是太想统一了,把自己的这一块利益搞得特别大,才让大家不开心,而最终失败的。 那个应该歇菜的
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参见菜九所作鸿门宴结论与两个凡是的关系。菜九有专论。在菜九看来,所谓的
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有一大特点,就是说起来头头是道,滴水不漏,非常全面,想不服也不行。但一到面对具体问题,就七扯八拉、指鹿为马,搞得驴头不对马嘴,不着边际。大概
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本身就是被一些不严肃的人给忽悠出来的东西,所以那个圈子里的大人物说话没边没沿、惹人耻笑也属正常。既然这个圈子里的招牌人物就这副德行,这个所谓的史观最好到一边歇菜去吧。 菜九以为,对司马迁的两个凡是就是正确的那种。君不见,两千多年了,人们还在学司马迁的书,而且要继续学下去;而众所周知的两个凡是则早已成了过街老鼠,为人不齿。因此,对司马迁其书其学还应该再增加两个凡是,即凡是撇开司马迁的说法另搞一套的作法,不是浅薄无知,就是痴人说梦;凡是对司马迁结论说三道四、指指点点,不是信口雌黄,就是没事找抽。这不,本来错误的两个凡是,与菜九的两个凡是,完全可以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大家各自凡是着并
快乐着,也没什么不可以,问题在于错误的两个凡是还动不动就要来忽悠司马迁他
老人家。比如错误的两个凡是还常常故作大度地说什么“不应要求
作者(司马迁)像今天这样具备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这一来就把司马迁的走狗变成疯狗了,虽千万人吾咬也,既然咬了,就索性咬得面目无光、斯文扫地。杜甫诗曰: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王杨卢骆尚且不能轻薄,对司马迁说三道四被咬了抽了,也是应有之义。 <div class="\"clearfix\"" id="\"alt_actio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zoom:="" 1;\"="">
相关的主题文章:
3的生命,用诗绽放 关于老歌与老友的回忆 寻凉 乡音再起 【丹水情韵诗歌】山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