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随想
1、引 言
二十年前,一位年轻的歌手,用一首摇滚节奏的歌曲,把人们带到了红尘外的一块净土,在那片土地上,矗立着一座座巍峨的山峰和一道道洁白的冰川;纯净的河流静静地躺在蓝天下蜿蜒盘旋;草原上遍布成群的牦牛和盛开的美丽花朵;当然还有圣洁雄伟的庙宇和宫殿......。
是的,这位歌手叫“郑钧”,这首歌名叫“回到拉萨”。歌词的意境平淡、直白,似在叙述着青藏高原上那人间天堂的种种传说;旋律悠远绵长,让人真切地感到想要飞翔——飞向那广袤的天空,要去追逐心灵那永恒的目标。
多少年过去了,这首歌成了我的珍藏,而能在那人间天堂邂逅美丽的格桑花,也成了我心中一个不能舍却的情结!
终于,实现夙愿的机会来了,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计划后,我踏上了这漫漫无垠的“天路”,让心去感受人生历程中一段可贵的驻足!
2、拉 萨
火车开出格尔木车站,拖拽着十几节车厢,艰难地往青藏高原上爬行。通天河、沱沱河、五道梁,
金霏读书阁,翻过五千多米的唐古拉山口,驶过藏北的羌塘草原,十多个小时后,
爱看读书阁,就抵达了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
“拉萨”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神的土地”或“圣城”。
关于西藏,人们说起她,只是谈论她的自然风光: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冰川湖泊、人间天堂......这不能不说是管中窥豹、以一概全!事实上,她不仅有着独立绝世的景色,更有着震撼心灵的历史和人文内涵!只有那些带着虔诚的心,带着坚定的信仰,带着对神灵的畏惧之人,才能够触摸到西藏的灵魂;才能够在这块“神的土地”上的到上苍的眷顾和祝福。在没有来过西藏之前,人们对此不会有过多的理解,而只有站在她的面前,用心感受她的一点一滴,你才会对此有所认同。
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城中的红山上,依山而建,气势宏伟。与内地大多数寺庙不同,布达拉宫并不是那么富丽堂皇,外表线条显得简单而粗糙,
铭华读书阁,内部每一处都又是那么的拥挤和窄小。宫殿是从七世纪开始建造,历经几个世纪逐步建成的,建筑风格古朴而结构又极其复杂。它即是喇嘛生活起居场所,又是藏族信众朝觐之地,里面还供奉着历代(达赖)大喇嘛的肉身灵塔,现在又成了游客在拉萨观光的主要景点。因为参观游览有时间的限制,我们只是跟随如潮的人流走马观花看一下,没有更多的聆听、了解关于布达拉宫以及藏传佛教的种种传奇和猜想。
与布达拉宫隔着不远的大昭寺是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等金身佛像的中心寺院,大昭寺历史悠久,
树海读书阁,距今大约1300多年,她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香火旺盛更有胜于布达拉宫。而在大昭寺外面的转经道&ldquo,
孔子读书阁;八廓街”,以前满是来拉萨朝觐的人,如今则被无数的商店和饭馆所包围,这恐怕是当今“改革、经济开放”的结果吧!
无论是布达拉宫,还是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藏传佛教的寺庙都显得极其朴素、很不起眼,有的甚至带着斑驳破旧的色彩。但有一种情景让我们感到震撼,那就是藏族信众无比虔诚的信仰!漫步在拉萨城各个寺庙和广场,你能看到很多的朝圣者,他们有的是拉萨附近的居民,有的来自很远很远的地方;有的衣着光鲜,
爱看读书阁,有的衣衫褴褛、形容憔悴,但却无一例外地摇着转经筒,三步一叩、五步一拜,眼神中闪烁同样清澈而坚定的目光。我想,这也许是在祈求消灾治病?也许是深深蛰伏在他们心底的对简单生活地渴望?这就是人们以为的拉萨这个“圣城”最本质的印像?
是啊,在当今这浸淫着铜臭味和透着脂粉气的社会,要保持这种纯洁的信仰的确不容易,尽管拉萨已经很现代化了,但还能找得到一个藏族民众心中的“安放灵魂”的地方,使初来乍到的我,不由得浮起一丝肃然的敬意。当我触摸着布达拉宫那历尽沧桑的墙壁、当我仰望大昭寺供人膜拜的强巴活佛的神龛,我耳边蓦地响起了郑钧的歌声:“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净,在雪山之巅把我的魂唤醒......。”
3、林 芝
林芝,号称西藏的“小江南”,这不仅因为她有着旖旎迷人的景色,而且在平均海拔近3000米的高原上,有着不同气候类型的植被、动物、河流湖泊、雪山草甸等,生物的多样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这得益于林芝独特的地理环境:喜马拉雅山脉到此开始平缓;东面横亘着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北面是莽莽的青藏高原,唯独南面敞开,承接着印度洋热带季风带来的丰沛降雨,理想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林芝独特的自然风光。
“鲁朗”号称“东方的瑞士”。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广阔的高山牧场,难能可贵的是,这里的一切都还是处在原始野性的状态,来到此处,恍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你会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心旷神怡”“宁静致远”的含义了,
孔子读书阁!难怪当地人们骄傲的称此地为“最美的香格里拉”,旅行者们又把她称之为“东方的伊甸园”。此时此刻,我们是怀着一种简约的心境,淡然的情怀,试图融入到这唯美的境界之中去。
从林芝地区首府八一镇往南150公里,来到雅鲁藏布大峡谷起始点“派镇”,去领略一番这优胜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景观。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麓中段,自西向东横贯半个西藏,她犹如一条白色的巨龙,奔腾跳跃在年轻的青藏高原上,而在进入林芝地区的派镇后,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多样,
树海读书阁,形成了雄奇险峻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这里河床忽宽忽窄,谷底乱石密布;河道千回百折,到处激流险滩。沿着大峡谷两侧山坡上的崎岖山路前行,一边是重峦叠嶂令人头晕的山峰,另一边是幽深奇险、不敢目视的峭壁深谷,
金门读书阁,而令人向往的是,在大峡谷南岸,有一座被人们誉为“最美山峰”的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拐弯处,海拔7782米,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由于峡谷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原因,南迦巴瓦峰常常云雾缭绕,人们很难看见她的真容,据说有专业摄影师在此苦等了几个月,
宁静读书阁,才有幸见到她偶尔露出又转瞬即逝的娇娆面目,所以南迦巴瓦峰又被人们称作“羞女峰”。很可惜我们也没有成为幸运者,不过在走到大峡谷一个叫“直白村”的藏民村庄时,忽然刮起一阵风,我们还是瞄到一点南迦巴瓦峰半山腰忽隐忽现的冰川,就这,我们已经是很满足了。
林芝的风情绝不仅仅是这一点点,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两岸本身就像是一张画卷,在蜿蜒曲折的川藏公路上,点缀着像“然乌湖”“措木及日(冰湖)”“丹娘沙丘”“南伊沟”“巴杰塘草原”“唐蕃古道&rdquo,
修身读书阁;等等各有特色的旅游景点。走在这条路上,真有点“目不暇接”的感叹!
一直以来,人们总在探究是否存在“香格里拉”?人间可有“香格里拉”?而当你伫立于莽莽林海之上;欣赏倾泻着幽幽清辉的雪山,
树海读书阁;品尝着清冽酸甜的青稞酒;耳边传来颂扬神灵的呢喃之声,
树海读书阁,你就会知道这会是怎样的“天籁”,感觉到“香格里拉”就在你身边!
林芝,就像是青藏高原上一颗晶莹的翠玉,摇曳着无比醉人的诱惑,用那纯净的莹光穿透每一个旅人的胸膛,
孔子读书阁。
4、日喀则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西藏历史和风俗人情,去日喀则我们有了一位很专业且善谈的导游,他告诉我们,此行可赏湖泊冰川风景,也可追溯扎什伦布寺的历史,还可参观解放前农奴主的庄园,
树海读书阁,进入典型的藏家寻访,还有神秘的天葬场(当然那是可了解而不能参观的),内容可谓丰富。
汽车刚刚爬上4990米高的冈巴拉山口,远处的羊卓雍错(湖)突然就映入了我的眼帘,这让心理还没有怎么准备的我显得有些局促。我一边喘着气,一边拿着相机忙不迭的要把这一绝景保留下来。
羊卓雍错在汉语中意思是&ldquo,
金霏读书阁;天鹅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总面积达670平方公里,差不多是新加坡大小。她宛若沉睡中的女子一般,美妙优雅的身姿不被俗人所知;她的湖面时而宽阔,时而狭窄;像一串银色的手链摊卧在大地上;又像一条蓝色的彩带,漂浮在群山间,覆盖着蔚蓝色的湖水清澈而透明,当清晨柔和的太阳升起,
广济读书阁,湖水倒映着山峦,山水浑然一体,你分不清孰真孰假。羊卓雍错的美,是那种宁静而纯真的美,美得让人屏住呼吸,此时的你,会摒弃杂念,对尘世中的一切都会不屑顾及。
继续前行就是雄浑壮观的卡拉若冰川,因为公路海拔高,卡拉若冰川近在咫尺,巨大的冰川体从山顶一直延伸到山脚,离我们停车的地方只有二三百米。虽然是炎热的夏季,冰凉的空气窜入颈脖,也还是感觉到浑身凉飕飕地,
金门读书阁。看到这一景象,你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力量!
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是藏传佛教在后藏(日喀则、阿里)地区最大的寺院,其建筑规模、典藏文物以及在藏传佛教中的影响可与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相媲美,而就宗教气氛而言则更为浓厚。
扎什伦布寺内供奉有历代班禅的灵塔,包括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曾是人大副委员长)的灵塔,
华闻读书阁。我们饶有兴致的听导游介绍历代班禅喇嘛弘法,教义,转世的故事。却也听到在这片佛的土地上曾今发生的一个令人痛心事件:文革时期,
精彩读书阁,从北京来了一百多个&ldquo,
树海读书阁;红卫兵&rdquo,
精彩读书阁;,为了响应毛主席“破四旧”号召,
树海读书阁,他们封掉寺庙,赶走僧人。更有甚的是,将扎什伦布寺内五世到九世班禅的灵塔捣毁,将塔内随葬品及肉身迁出游街示众和放火焚烧,其行为令人发指!对此我们能说什么?是人类良知的退化!是炎黄子孙的耻辱!
离开日喀则回程的路上,我的脑中总是萦绕着扎什伦布寺被“红卫兵”捣毁的灵塔情景。沿途,我们在一个叫“达嘎村”的藏族村庄做了停留,拜访了一家藏民家庭。当我们品尝青稞酒、吃着风干肉,跳起“锅庄舞&rdquo,
树海读书阁;时,我就想:藏族同胞的生活比较简单(有的很简单),但心是宽广的;歌是清纯的,情义是真诚的,意志是坚强的!后来,在路边的一个“天葬场”听导游介绍藏族的“天葬”习俗后,
树海读书阁,我们不得不确信,藏族同胞有很多的优良品质是汉族人所不具备的!
很久以来,由于山水阻隔,西藏在人们心中是一块神秘之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造就了西藏色彩斑斓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人们向往西藏,源于她奇异的风景以及与众不同的风土人情、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等。而实际上,西藏的大多数地域的生存条件是很恶劣的,居住很简陋,食物简单且重复,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但是藏民有一个坚强的精神支柱,那就是信仰!灵魂一旦有了坚定的信仰,生命就会充满力量,
树海读书阁。对今天,没有埋怨、没有忧伤;对明天,有着天真的期望;而对于死亡,他们诗意地相信:灵魂存在,生命必将再生。还是郑钧那首歌,唱出了无数藏民的心声:“你根本不用担心太多的问题,她会叫你如何找到你自己......”。
到日喀则,
华闻读书阁,唯一的遗憾是因为同行中有的身体不适,没有去珠峰大本营,也没有去最能代表西藏传统文化的阿里地区看看。不过没有关系,这为再来这片热土埋下一点伏笔。
5、那 曲
进入那曲地区安多县,就开始进入藏北羌塘草原。
羌塘草原位于青藏高原的念青唐古拉山和唐古拉山之间广阔的区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除了低矮的牧草和成片的格桑梅朵(藏语:美丽的花朵),没有一棵树,甚至灌木丛都见不到。但草原上遍布溪流、水草丰美,特别是夏季,这里又是藏牦牛、高原羊、以及藏羚羊、藏野驴等野生动物的天堂,所到之处可见一顶顶的帐篷和成群的牦牛和羊群。夏季的羌塘草原就像一张织就的巨大华丽地毯,如茵草地上棕色的牦牛和白色的羊群点缀其间,与蓝天白云交相映衬,显得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藏北羌塘草原有着众多(约300个)的湖泊,湖泊的水源来自草原周边的雪山冰川,唐古拉山、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为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源源不断地补充淙淙雪水,也养育着草原上世世代代辛劳的牧人以及牛、羊等数以百万计的生灵。
“纳木错(湖)”的藏语原义是“天湖”,她是羌塘草原上星罗棋布的湖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藏民心中的“第一神湖”。刚到西藏就听人说过,没到“纳木错”就等于没看过西藏的湖!如今身临其境:哦!这令人难以理解的美景!而我却没有什么词可以用来形容她!这么说吧:我从来没看过这么湛蓝的天、这么洁白的云、这么碧蓝的水,这么绿的草和这无边无际的油菜花,
精彩读书阁!也许,这就是地球上最后的一块净土?
“纳木错”是藏民心中的“圣湖”,湖边上有一个深入湖中的半岛,岛上有个扎西寺,不少修行的喇嘛和转湖的信众在寺庙里诵经,以求得人畜平安和灵魂的超度。此时我在想: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草原、雪山、湖泊、河流.....显得那么气质高雅,那么超凡脱俗!还会有什么的神秘的东西?还会给人以什么出其不意?
但羌塘草原毕竟属于高寒地带,气候寒冷而干燥,空气中的含氧量很低,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严酷。尽管如此,生活在此的藏族民众还是乐观的面对一切,他们满足现状也安于现状,没有忧愁,乐天知命。虽然物质生活简洁单一,精神生活相对匮乏,但他们喝着青稞酒,打着酥油茶,仍墨守他们放牧、转场、跳舞、歌唱的生活规律,这种坚韧不拔的生存能力和精神令人动容。记得临行前看了一本有关西藏的书,上面有一首藏北羌塘的古诗:
辽阔的羌塘草原啊!
在你不熟悉他的时候,
他是如此那般的荒凉;
当你熟悉了他的时候,
他就变成你可爱的家乡。
而在郑钧的歌曲中也有那么一段:“纯净的天空中有着一颗纯净的心,不必为今天忧,也不必为明天愁......”,这应该是无数生活在草原藏民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也是整个藏民族性格特征中的精髓。
6、后 记
一直有个梦想,有种奢望,能登上青藏高原的西藏,能触摸到他的胸膛。
渴望去西藏的想法源于数十年前郑钧的一首“回到拉萨”的歌,而几年前阅读了几本关于西藏的书,包括廖东凡的《漫游西藏》、马丽华的《西行阿里》、何马的《藏地密码》,更增添了我对西藏的向往。
看到西藏的山山水水,听到人们诉说的点点滴滴,基本印证了传纪、小说、散文中关于他的种种描绘,所不同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农村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观念的改变,使一些古朴的东西变得更现代;纯洁的东西变得庸俗起来。我感觉发展下去,这种文化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不复存在?
蜻蜓点水、走马观花,难能有真知灼见!期待着再度、深度的了解她——神秘的西藏。
相关的主题文章:
爱猪小札(四) 微笑多好(夏凉文学杯) 绕不过的烟卷儿 和天上的白云捉迷藏 长江,从唐诗中走出(组诗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