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半朝”王弘祚新释
明清两代,保山书院林立,文风鼎盛,进士举人数以百计,
树海读书阁,且不乏文坛名流和身居高位之人。张志淳、张含、张合父子不仅进士及第,更是文坛巨匠,被后世之人誉为南纪英哲,颇具三苏之遗风。袁门五子、穆斯林资深学者马注等皆是名震一方的文人墨客,为永昌府这一历史文献名邦泼墨留香。王弘祚身居大清王朝显位,历任户部、刑部、兵部三任尚书,独掌大清王朝半壁江山数十年,被誉为“永半朝”。如此高位,如此殊荣,历数云南十六地州也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保山的荣耀,
金门读书阁,保山的骄傲。多年来,众多的文人学者皆不吝笔墨,浓墨重彩缅怀一代朝廷重臣的光辉历程。重写王弘祚一生事迹,虽有画蛇添足之嫌,但笔者主要依据《王氏族谱》相关记录做一简要阐述,对史料未尽之事有所补充,但愿能使爱好者对王弘祚的研究有所帮助。
王弘祚,字懋自,号玉铭,因往年常思故乡、挂念高堂,又号思斋,
树海读书阁。生于明万历年三月初五日辰时,卒于清康熙甲寅年九月二十二日未时,享年七十二岁。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初八日被葬于江南江宁府句容县茅山之百培墩。
王弘祚祖籍陕西西安府三原县北城状元桥内,明成化年间,其二世先祖王顺钦奉旨前往滇西征蛮,落籍永昌府保山县城内下巷街丹桂坊。王弘祚即出生于保山城内下巷街丹桂坊,其长子王琦之三子,也就是王弘祚的孙子,王世浩后迁往蒲缥海子村定居,因此后人常误认为王弘祚出生于蒲缥。王弘祚一世先祖王怒曾任吏部尚书,两京宰相,加授太子太师,是大明王朝声名显赫的重臣。王怒之弟王承裕曾任南京户部尚书,衣锦还乡后随子王顺钦南征,落籍永昌府保山县城下巷街丹桂坊,死后葬于保山城西北王家象山。王怒生前膝下无子,王承裕之子过继给王怒为从子,因此王弘祚之一世先祖乃是王怒,而非王顺钦之生父王承裕。但王怒并未迁往保山,随之而来的却是王承裕。王弘祚之父王国治为明万历癸卯年举人,先后担任四川新县、繁县知县、刑部郎中等职。目前各种史料均记载王弘祚出身官宦世家皆源于此。至于王弘祚的祖父王信、曾祖父王廷相,并无实质官位,
孔子读书阁,王信因子贵,被追封为奉政大夫,又以孙贵,被追封为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王廷相则因曾孙贵,被追封为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其父王国治也因子贵,由七品小吏追赠为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其妻、其母、祖母、曾祖母也皆因王弘祚之高位被追封为一品诰命夫人。这便是封建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及第,光耀门楣的有力佐证。
王弘祚自幼敦厚纯孝,读书上进,能一目十行,博闻强记,且胸怀大志。十四岁补弟子生员(俗称秀才),庚子年(1630年)举拾乡,即乡试前十名,中举人。丁丑年,上京赶考,
爱看读书阁,得会试第二名,进士及第(俗称贡生)。壬午年,出任蓟州牧,后升迁为户部郎中,驻山西大同负责督促粮饷。从此与户部结缘,掌握了大明朝的民政要事,为日后的平步青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弄明起义军兵临北京城下,
树海读书阁,明军闻风丧胆,不战而降。1644年3月19日清晨,崇祯皇帝朱由检见大势已去,自缢于煤山的弯弯树下,驰骋中原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在农民起义的暴风雨中彻底湮灭了。农民军在北京设立比响镇抚司,向明朝遗老勋亲显贵和富商追赃助响,京城里的官员富商无不惊慌失措,四处逃散。但王弘祚却处世不惊,将朝廷散乱的户籍册收集保管了起来,亡国之时也不忘忠于职守,足见王弘祚是一位忠君爱国之良臣。
顺治二年,满清定鼎中原,摄政王多尔衮发出&ldquo,
树海读书阁;吊民伐罪”和“兴灭断绝”的诏令,将斗争的矛头直指李闯的农民起义军,恩准明朝文武百官官复原职与满人同朝为官。于是大批的前明官员剃发束辫,又回到了久别的衙门重操旧业。恰如唐后主李煜所言:“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王弘祚也如其它官员,回到了饱读诗书后应该成就自我的地方,继续治国平天下。王弘祚也因此戴上了“贰臣”的帽子,为千千万万的愚忠之人所唾弃,也包括自己故乡的亲人,
爱看读书阁。这便是位极人臣的王弘祚一直不被家乡人看好的根本原因。客观地看,王弘祚进清廷做官,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可谓识时务之俊杰,并无过错,
树海读书阁,更何况王弘祚还是一位刚正不阿的好官,政绩卓著的能官。不过在中国两千年封建儒家文化思想的熏陶下,人们对王弘祚的种种批评也是情理之事,只要后人能客观公正地看待就已足以告慰王弘祚的泉下之灵了。
进入满清朝廷,王弘祚担任荷岚兵首,负责筹措军饷。善于捕捉机会的王弘祚适时将保存的明朝户籍档案呈上,为刚刚踏足中原的清廷提供了征收全国田赋的依据,深得清廷的信赖。在总督李鉴的举荐下,王弘祚得以重返户部,真正官复原职,出任户部郎中。凭着自己多年在户部积累的经验,对全国的赋税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多次上书顺治帝,
金霏读书阁,历陈改革前明赋税之漏,深得顺治赏识,受命主修赋役法典。顺治三年,王弘祚擢升为太傅少卿,六年,又擢升为太傅正卿、郎中。可谓是官运亨通,平步青云。顺治十年,再次擢升户部侍郎。十一年,因主修赋役法典“逾久未成”,被给事中郭一鹗参了一本,
精彩读书阁,受到罚俸的处罚,
树海读书阁,但仍官居原职,继续修书。十二年,王弘祚充任殿试读卷官,参与主持殿试。王弘祚刚正不阿,唯才是举,为大清王朝选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贤达之士。十三年,因受案子无辜牵连,王弘祚的顶戴花翎被连降三级,但仍可居原职办公。十五年,王弘祚耗时几年的鸿篇巨著《赋役全书》大功告成,受到顺治皇帝的嘉奖,恢复了顶戴花翎,并晋升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顺治皇帝亲自为满清第一部关乎国计民生的法典写下圣谕,朱批“永遵为式”。顺治十六年,王弘祚又擢升太子太保,
金霏读书阁。
康熙二年,王弘祚改任刑部尚书,三年,又出任兵部尚书。康熙六年,王弘祚受命会试大主考,选拔贡生一百五十人,被誉为及士九气。七年,鳌拜集团专横跋扈,
宁静读书阁,篡权摄政,为排除异己,给不与其同流合污的王弘祚扣上“失察”之罪的帽子,罢免了他的所有官职,王弘祚的仕途一度跌入低谷。八年,少年天子玄烨,罗列鳌拜十大罪状,剪除鳌拜奸党。康熙亲政,重新启用王弘祚,任命为兵部尚书。康熙九年,王弘祚因思恋家乡,无力再经受宦海沉浮,多次上疏康熙帝,要求告老还乡。康熙深感王弘祚为满清王朝所立下的汗马功劳,恩准王弘祚衣锦还乡,特赐温伦驰驿,保留俸禄颐养天年。京城士大夫闻讯皆前往为王弘祚饯行,青门作诗以解不舍之情。王弘祚星夜兼程,赶赴家乡,却不料途中染病,不得已侨居江宁府,。康熙十四年九月二十二日未时,功名显赫的两朝元老“永半朝”不幸客死他乡,始终没能回到自己阔别已久的故乡保山,永远地躺在了句容县茅山的百培墩上。其三子王寓遂落籍江南,为父守孝。长子王琦、次子王珣长居保山,四子王瑄任江南知州,其后不知去向。王弘祚的夫人周氏、赵氏死后均葬于保山团山,后千里迁徙,与自己的夫君合葬江南。
梨花坞,一直是保山香火最为鼎盛的佛教寺院,曾是永昌古城的外八景之一,素有“梨花映雪,雾洒隆阳”的美誉,又有“北国避暑山庄”之称。据《永昌府志》、《保山县志》记载,为郡人王弘祚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创建,迄今已有三百五十年的历史了。九隆岗半山腰,殿宇楼阁层台耸立,山岭曲涧溪水流淌。慈云阁、菩提楼、菩提树、醉月楼、睡雪岑等诸多美景相互映衬,美不胜收。历代游人墨客纷至踏来,络绎不绝,
树海读书阁。清咸丰辛酉年(1861年),永昌回汉械斗,
孔子读书阁,梨花坞胜景尽毁于兵祸。耆民杨荣召集五城绅士募捐重修了慈云阁。此后,保山文生程绍伊又首倡募修,
孔子读书阁,新建藏经楼、读画楼、养鱼池、雨花亭和轩鹤溪等诸多景点,并在四周广栽松柏、杨柳、山茶、梨树等,使梨花坞得以恢复昔日的胜境,
华闻读书阁。
传说王弘祚进京赶考,高中进士之后,留任户部为椽史,此后一路青云直上,官运亨通。飞黄腾达后,王弘祚思念故土高堂,遂告假还乡探亲。当王弘祚及随行人员途经湖南洞庭湖时,忽然风雨大作,巨浪滔天,眼看自己的行船就要被打落湖底,与虾蟹为伍了。随行人员皆惶恐不安,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突然,一叶扁舟迎风驶来,大风巨浪立刻消停,湖面即刻如镜子般平静。所有人深感庆幸,但同时又觉得此事十分蹊跷,大为不惑。等船只靠近一看,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安坐船上。王弘祚暗自吃惊,于是上前恭恭敬敬询问:“大妈哪里人氏,为何只身独处浩海巨浪之中呢?”老太太操着一口耳熟能详的保山口音答道:“老身娘家在永昌府保山县城西九隆岗半山之中,后家姓关,已远嫁湖南二十多年了。家里父母早已不在人世了,只有一个姐姐尚在人间。姐姐从小就喜欢种菩提树,听闻尚书大人近日返乡省亲,特来托付大人帮我将这一包菩提种子带给我姐姐回去。”他乡遇故人,王弘祚深感欣慰,收好菩提籽向老人拜别后,径直回到了保山。回到家乡后,王尚书亲率仆从,多次前往九隆岗寻访老太太的胞姐,可九隆岗一带从来没有姓关的人居住过,王尚书几次都无功而返。最后,王尚书在九隆岗半山腰的一悬崖峭壁处发现了一间破烂不堪的茅草屋,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妪正在走机纺线。王弘祚暗喜,立即上前作揖招呼,老妇人问道:“客从何来?”王弘祚遂将洞庭湖遇险之事一一道来,并将完好无损的菩提籽双手奉上。老妇人验收完毕,笑曰:“丹砂菩提子,今日复见之,
精彩读书阁。”他边说边纺线,随手拂起一缕晶莹剔透的轻纱,发出一丝丝熠熠生辉的光亮。王弘祚大吃一惊,但立刻顿悟此乃观世音菩萨显灵,当即下跪三叩九拜,并叩问自己的前程,观音大士一一告知,随后化为一道白光消失的无影无踪。从此之后,王弘祚更是如虎添翼,平步青云。在清代两任君王麾下,先后担任了户部、刑部和兵部尚书,应验了观音大士的偈言,被誉为“永半朝”,名冠三迤。
为答谢观音大士的救命之恩和仕途点化,
广济读书阁,王弘祚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城西九隆岗半山腰创建了盛极几百年而不衰的佛教圣地梨花坞。民间传说多有穿凿附会之嫌,不足为信,但王弘祚创建了梨花坞却是有史可证的。观音大士纺线处位于观音殿后山,为一依山开凿的岩洞,高七尺有余,洞顶端书有&ldquo,
精彩读书阁;观自在”碑额。洞内上悬“斯若南海”,洞口刻有朱志鸿敬书、住持僧果全敬之的楹联,“伏地受书识天赋,悬崖纺线织天机”。洞内正中立有一大块石碑,记述了观音大士在此纺线以及和王弘祚谈话的有关传说。王弘祚所建菩提楼旁的菩提树并未得以保留下来,今日所能见到的菩提树是民国年间由蒲缥移植而来的。因菩提楼有楼无树,五城绅士深感遗憾,觉得美中不足。南门月城张桂芳先生得知蒲缥老友张先生家种有菩提树,便联合贤达出高价前往购买。张先生深明大义,分文不收,十分乐意将菩提树赠送给梨花坞,以求功德无量。1938年7月,张老父子亲自将菩提树送往梨花坞,种植在菩提楼前,以偿王尚书“丹砂菩提子&rdquo,
树海读书阁;之遗愿。这便是我们今日所能目睹的菩提树的来源。
王弘祚是云南省走出的官位最高的朝廷要员,但受封建正统思想和民族偏见影响,其声名远不及张侍郎等人,甚至不如地方小吏的影响力,其“贰臣”之罪名长期遭人漠视,对王弘祚而言实属不公正。纵观王弘祚一生为官,公正廉洁,刚直不阿,颇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风采。首先,王弘祚深具政治家的眼光。明朝覆亡,王弘祚既没有愚忠地和前明王朝共存亡,
修身读书阁,也没有惊慌失措四处逃亡,更没有倒戈向农民军或是满清献媚。而是将战乱中散落的全国户籍册收藏起来等待时机。当多尔衮发出诏令时,才很体面地出山重新为官。手中的户籍册也自然成了自己飞黄腾达的筹码,这充分展示了王弘祚远见卓识的眼光。其次,王弘祚具有政治家的才干。王弘祚汲取明亡的教训,提出了自己关于赋税的独特见解,将全国的户口编辑成册,按户纳粮纳税,中央即可明了全国应征粮税数目,既可杜绝地方官吏贪赃枉法,又可减轻农民负担。王弘祚以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为范例,重新编纂了满清的第一部赋役法典《赋役全书》,为清朝前期的经济恢复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间接地为康乾盛世的开创奠定了基础。顺治十年,王弘祚进谏:江南、湖广储备粮响;招抚云南丽江土皇帝木天波;安抚贵州黑苗等措施对消灭永历政权和孙可望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治理云南,王弘祚上疏《滇南拾议疏》,为家乡云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由此可见,王弘祚具备卓越的政治才干。其三,王弘祚具有政治家的策略。王弘祚进入清廷后,并未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干,而是屈尊做一个小小的荷岚兵首,筹措粮饷。适时才将户籍册献上,根据时机献言献策,一步步博取皇帝的信赖和倚重。顺治驾崩,
金门读书阁,王弘祚十分巧妙地告假还乡,避开了微妙的宫廷争斗和朋党旋流,也博得了新任君主的赏识。在古代封建社会,伴君如伴虎,但凡位高权重之人,没有几人是能够善终的。王弘祚深知此理,因此在康熙亲政后,并不贪恋兵部尚书的高位,
树海读书阁,主动要求告老还乡,可谓是功成名就身退。这才中国封建社会历代重臣之中都是少见的气魄,
铭华读书阁,充分验证了王弘祚从政的高潮策略和艺术手腕,
华闻读书阁。最后,难能可贵的是王弘祚具有政治家的良好素养。王弘祚在两朝三帝下从政四十余年,不做权臣,
树海读书阁,不做媚臣,不结党营私,不贪赃枉法,处事公正廉明,与其良好的政治素养是分不开的。这也是他能够在大清庙堂上做常青树、不倒翁的根本原因。历数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像王弘祚一样位极人臣却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一生的手握重权之人,恐怕是寥寥无几吧。
相关的主题文章:
[/url]
[url=http://bbs.gemwon.com/showtopic-12476.aspx] “爸爸”来了 5、《苦寻情、若无相欠,怎么会遇见、平常心》 一丝悸动_1